排名上涨的高校中,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挤入前300名,排名较去年分别提升了31、22、11名。也是排名上升最快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上升5名,位列全球第51名。
整体来看,中国高校的排名下滑居多。北京大学是大陆高校中唯一一所位于全球前20的院校,排名第17位。较2023年跌了五个名次。
清华大学排名第25位,较去年跌了11名;哈工大排名257,较去年跌了40名,中科大位列138名,较去年跌去44位,较去年跌了2名;复旦大学排名第55位,较去年跌了16名。
“今年6月,预计有近1160万名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但还是目前中国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
报告解释了中国高校排名为何下降,今年是QS 首次将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指标纳入排名体系。
其次,QS榜单雇主声誉指标现在尤为重要,总权重由之前的10%上升到了15%,但进入榜单的71所中国高校中,有46所大学的雇主声誉排名有所下降。
整体来看,中国(大陆)高校实力仍旧强劲。权重占比30%的学术声誉方面,北大、清华、复旦分别位于全球第14、16、55名,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均有上榜。前述五所高校在学术声誉指标中跻身前100,排名有所提升。
图源:世界排名
师均引用次数这一指标上,79%的中国(大陆)高校都有提升。
中国是世界上学术研究最多产的国家。 数据显示qs哲学排名,中国(大陆)高校的全球合作研究占所有研究产出的21%,与全球平均水平(20%)基本持平。
2017-2022年,中国(大陆)高校发表了450万篇学术论文,获得了5050万次引用。在中国(大陆)高校发表的学术论文中qs哲学排名,28%发布在10%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高于全球25%的平均水平。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表现最为突出,在师均论文引用指标中排名全球第15位。2017-2022年生产了篇学术论文并且产生了180万次引用。其重要研究领域是医学,贡献了总学术产出的30%。
中国高校师均论文排名变化。图源:世界排名
“双一流大学计划”于2016年启动,旨在到2050年将中国一流大学转变为全球知名教育学府。以提升中国高校的科研实力。
QS排名经理 博士表示:“过去五年,中国(大陆)在研究领域的扩张证明了“双一流大学计划”的成功,在此期间,强大的论文发表率使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研究中心之一。中国(大陆)高校的发展并不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而是从过去几十年开始就保持着这样的进步频率,并且依然持续发展。这一成就非常引人注目。”
今年,QS排名引入了3项全新指标:可持续发展、就业成果和国际研究网络。并对某些已有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重新校准,包括学术声誉指标、雇主声誉指标和师生比指标。
本次排名覆盖来自104个高等教育系统的1500所大学,对1750多万篇学术论文和来自超过24万名学者与雇主的专业意见分析而得出排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6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