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中国教育报:新时代如何发展中外合作办学

新时代如何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是什么?怎样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根本保障。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不出国门的留学”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管培俊认为,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要把质量提升作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任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最终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新时代赋予中外合作办学新的使命、新的担当。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编者按

2019年6月24日-26日,教育部国际司为会议支持机构,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广东省教育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东盟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相关负责同志,十多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厅、教委)分管副厅长或国际处相关负责同志,180多位大学校长,500多位大学国际处、教务处处长以及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负责人出席会议。800位代表围绕“加快和扩大教育开放新形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性、专业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一个多月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及超过50家地方主流媒体采访报道本届年会,对大会作了客观全面深入的介绍和深度报道。

8月5日,教育部机关报《中国教育报》在第三版头条,大篇幅发表了该报记者徐倩采写的深度报道,题为《新时代如何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现全文转发今天的报道。本微中若干文字有调整。

新时代如何发展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教育报记者 徐倩

2019年8月5日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第十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年会现场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重要成就,顶层设计日臻完善,质量效益继续提升、专家队伍不断壮大。”日前,教育部国际司为会议支持机构,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广东省教育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主席林金辉在主旨报告中说道。林金辉说,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中外合作办学必须主动适应。他强调,越是扩大教育开放,越要加强党的建设;他还重点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的四大政策取向,一是更加注重创新引领,二是更加注重辐射示范,三是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四是更加注重依法保障。

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是什么?怎样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出席本届年会的 800位代表分享各自办学成功的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共同面临的挑战,探索中国特色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和高水平合作办学发展的“中国路径”。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第十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媒体见面会

兼容中西教育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管培俊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对接起来,这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长期以来,上海纽约大学俞立中经常在不同场合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纽约大学要来参与上海办学?为什么华师大要选择与海外高校合作办学?

纽约大学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基于多元文化基础的全球教育体系。华师大则希望能够和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合作,近距离地观察这所学校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来推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所以,两所高校的合作办学,其实是双向需求。这也是双方都能够得到满意结果的逻辑起点。

“中外合作办学既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经验的新探索,又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新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在开幕式致辞中认为,要从办学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新的办学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对加强党的建设有更高的要求。但当前,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党建工作存在“短板”。“目前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在党建方面仍然存在弱化现象,甚至在个别学校有的党员不敢亮明党员身份。”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陆万伟认为这种现象不太正常。

“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根本保障。”管培俊表示,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当中师生国际交流平台的特点,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如何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师和管理人员引进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正确办学方向。

“并不是有了党委、党组织,就等于做好中外合作办学的党建工作。”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理事长林金辉强调,加强党的建设,是由中外合作办学性质决定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不是做“盆景”,要确保做到“人员到位、机构到位、活动到位”;要根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应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的要求,把“三同步”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申报(协议、机构章程)、年检、评估考核、管理监督以及学校年度考核的必查内容;要创新体制机制和考核评估方式,确保党建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路走特色党建之路。上海纽约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将党委组织挂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党委下,保证了学校党的运行的一些规范和大学相符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明确规定对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陆万伟介绍,这也是我们跟其他中外合作高校相比区别最大的地方。同时,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活动,牢牢把握思想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导权,目前本科生已有三分之一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大会主席林金辉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报告,题为《将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落到实处》

聚焦质量生命线,推进高水平发展落实落细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不出国门的留学”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林金辉认为,作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重要战略支撑的中外合作办学,无疑将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在满足人民对多样化、高质量、国际化教育需求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中外合作办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消化、融合、创新,在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中外合作办学独特的制度设计及在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世界共享,直接参与了全球教育治理和教育规则的制定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中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6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2431个,包含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合作对象涉及36个国家和地区,800多所外方高校,700多所中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每年招生超15万人,在校生超6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占90%以上,毕业生超200万人。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大会邀请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等十多位专家作大会报告

在很多与会专家看来,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在数量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质量保障也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取得显著进展。2018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批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终止的通知》,依法终止234个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未来,中外合作办学还将进一步推行“退出转型机制”建设,把它作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的重要措施加以落实,使中外合作办学有效盘活存量,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在新的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下一步怎么走?管培俊认为,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要把质量提升作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任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最终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管培俊说,要深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创新性思维等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深入研究在引进国外大学好的课程教材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深入研究如何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是盲目地把规模扩大,不是多招一些学生就是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林金辉认为,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首先要把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提上去,将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落到实处。在高水平发展的同时,在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新背景下,更应该强调创新引领,更应该强调辐射示范,更应该强调风险管控,更应该强调依法保障。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年会设主论坛和四个平行分论坛。图为分论坛现场。40多位中外合作办学专家在分论坛做报告

注重消化融合创新,以优质办学体系服务国家发展需求

新时代赋予中外合作办学新的使命、新的担当。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本届年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是国内成立比较早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从1994年发展至今,对学校“双一流”建设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悉尼工商学院的创新办学模式被归纳为3+5+X。3指的是把办学体系划分为学校层面、学院层面以及学科三个层面;5指的是五大体系,即全球网络、人才培养、学术创新、队伍建设以及保障体系;X指的是每个体系下面推出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计划,X也代表一个开放系统。五大国际化的办学体系,对学生素养、学术声誉、科研能力、国际化程度、办学特色等具体工作,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体系,对上海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及“双一流”建设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寻找国际一流的高校合作,进而服务于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是不少高校合作办学的新思路。近年来,上海大学正在筹划一个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即与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学合作,引进里斯本大学的优势专业,如土木、电气工程、环境工程等,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本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在会上说。来自南京邮电的郭强老师认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针对所属“一流学科”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合作,做到中外合作办学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闭幕式仍然座无虚席,场面热烈

“中外合作办学要充分利用引进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天然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师资,在交流互鉴中合作开展课程开发和科研创新,为切实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撑。”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说。

“质量”“效益”“高水平”“落实机制”成为本届年会的高频词。不少代表认为,办好中外合作办学,要重视宣传典型案例,正面引导舆论,不断提高生源质量;要加大教学投入和教学改革力度,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建设;要强化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就业导向,纠正过分强调以国外高校升学率来衡量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偏向。

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在互学互鉴中助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的中心。林金辉表示:“我们要在全球教育治理和教育规则制定中增强话语权,贡献中国方案。”

中外 中外合作办学

26日上午,会议闭幕。林金辉受大会组委会委托致闭幕词

管培俊在致辞指出,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重要分支机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具体承担了教育部国际司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重大课题,在学会统筹和有关各方大力支持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圆满完成了课题任务并起草了《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南》文本。这一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校更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教育部有关部门意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拟于近期发布。相信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在推动高校境外办学高水平发展和国家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及其分支机构作为高端智库在建言资政方面的一个优秀案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70266.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3年 7月 2日 下午10:01
下一篇 2023年 7月 2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