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学院
艺术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即原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是一所集音乐、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十一五规划”重点优先发展的学院之一,一直秉承中国人民大学“勇于承担民族使命”的传统。【详情】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进入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机构,是我国创建早、规模大、学科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之一。【详情】
统计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始建于1950年,两年后成立统计学系,是新中国经济学科中最早设立的统计学系,2003年7月,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一直强调统计理论和统计应用的结合,不断拓宽统计教学和研究领域,成为统计学重点学科。【详情】
外国语学院进入
人大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前身为外语系,下设7个系/教学部,承担外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工作和所有院系的公共外语教学工作,还设有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和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机构。【详情】
商学院进入
人大商学院是国内顶尖商学院之一,是新中国最早开办管理教育的机构,办学历史始于1950年。学院的优势源于人民大学深厚的人文社科底蕴,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紧密的企业联系和政府关系,以及丰富的校友资源。【详情】
文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39年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是中国新文艺孕育和发展的摇篮。1959年,创办文学理论研究班。1960年成立语言文学系。1961年,成立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详情】
法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是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人大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详情】
劳动人事学院进入
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10月,由人大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人大,有3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三个本科专业;与应用经济学各学科分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详情】
社会与人口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由原社会学系、人口学系合并而成。现任院长为冯仕政教授。本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李景汉、吴景超、陈达、全慰天、陈文仙、戴世光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即到中国人【详情】
经济学院进入
经济学院成立于1998年,1950年人大正式命名组建,成立经济系和经济计划系,此后调整为政治经济学系和计划统计系,1957年世界经济教研室成立。1978年人大复校,组建了经济信息管理系、经济学系等,这些都是学院组成部分的前身。【详情】
信息学院进入
信息学院前身是1978年创立的人大经济信息管理系,1998年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下设经济信息管理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学系、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研究所是重点实验室。【详情】
公共管理学院进入
公共管理学院组建于2001年6月,目前下设行政管理学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学院。【详情】
哲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国内哲学学科教学、科研和培养高级人材的重镇,目前国内哲学院系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教授最多,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材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详情】
环境学院进入
环境学院组建成立于2001年11月,在整合相关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第一家经济、管理、科学、工程并重的多学科综合型环境教育与科研机构。学院致力于培养立足本土化、面向国际化的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复【详情】
教育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历史悠久,20世纪40年代,人大前身华北联合大学与华北大学都设有教育系;50年代,人大设专修科教育系,1952年2月22日院系调整,人大教育学教研室、专修科教育班全体学员、研究生、等150人转移至兄弟院校。【详情】
新闻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人大新闻系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详情】
国学院进入
成立于2005年5月28日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教育研究目的且本硕连读的教育科研机构。学院充分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与研究中,既有继承传统的治学特点。【详情】
历史学院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5年9月,下设历史系、清史研究所;2013年10月,又增设考古文博系,其前身为1948年建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并最早开办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研究生班。1956年,历史系正式建立。【详情】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进入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2004年在原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学院于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取得农林经济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详情】
应用经济学院进入
应用经济学院下设国民经济管理系、能源经济系、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人民大学在职培训班,其前身可以溯源至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时的“经济计划系”和“经济地理教研室”,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学术传统,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和开【详情】
招生专业
工商管理(MBA)进入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详情】
公共管理进入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电子政务导论等。【详情】
金融学进入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报考形式有多种。【详情】
法学进入
法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主要有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全国统考、中外合办、高级研修班等,其中前三者可以让报考者获得硕士证书,而法学高级研修班则只能获得结业证书。此外,符合招生条件的职场人员还可以攻读法学在职博士。【详情】
会计学进入
会计学专业属工商管理学科人民大学在职培训班,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设有企业会计、国际会计、注册会计师等三个专业方向,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操作能力。【详情】
艺术学进入
艺术学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详情】
中国语言文学进入
本专业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的划分,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二级学科。【详情】
高级工商管理(EMBA)进入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旨在培养具有高度政治素养、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中、高层管理者,有别于MBA,以及其他各类针对企业高级管理者的在职研修班等EDP培训类似。【详情】
广播电视艺术学进入
广播电视艺术是伴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而诞生的新兴艺术学科,内容丰富、形式繁多,反映出了最前沿的审美思潮、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对它的研究既需要相对理论定性,更需依据其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态势进行新的理论建设。【详情】
社会学进入
社会学是一门紧扣“时代脉搏”的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到我们身边的家庭、学校、企业到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社会学有自己一套专门的研究方法,比如通过观察、采访、舆论调查来搜集资料,并运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分析。【详情】
民商法学进入
民商法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方式主要有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全国统考、中外合办三种招生类型,一些院校还招生此类在职博士。民商法学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招生方式,要求的报名条件不同,最后获得的证书也是不一样的。【详情】
外国语言文学进入
外国语言文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名称,设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印度、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欧洲语言、亚非语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1个二级语言文学专业。【详情】
戏剧与影视学进入
戏剧与影视学基于戏剧影视美学与批评、影像研究、电子媒介交织的文化艺术属性研究以及各类语言传播现象的研究,探索戏剧与影视创作规律,借鉴当代欧美先进的戏剧影视研究理念,着力推动艺术规律研究的丰富性与全息性。【详情】
技术经济及管理进入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将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对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和“技术性”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的学科。【详情】
档案学进入
档案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书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详情】
信息资源管理进入
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方面的一种应用理论,具体是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课程。当前大学设置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是图书馆与情报专业改称而来,是一个文科专业,与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专业(理科)有本质区别。【详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7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