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 the queen of the ’.
在读博士的前后,我看过无数关于 or 的教育推文或者公众号,我个人认为这些文章所写或者所提到的知识点,都非常的片面,或只适合于英国本科或者硕士阶段。有的知识点所提及到的甚至还有理解性的错误。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来纠正这些错误,也不是来给大家区别每个哲学观。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在英国读商科尤其是文科的博士强调一下学习哲学的重要性,好让大家从博一开始就培养自己对 的正确看法和正确的学习方式。
在接触 之前,我有过一门课叫做 。这门课就是从哲学里提炼出来的社会科学,然后社会学里又分为微观和宏观。大意就是各个社科类的大佬们以前是怎么看待各种社会现象( / )和怎么理解各种社会舆论的( ).
在这门课里,我了解到了几乎所有社科理论的基础都源自于哲学,等于说哲学就是绝大部分社科理论的‘地基’。我可以这么说,每个社科理论都是某个/某些/某一个派别哲学大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总结。
PS:在学习哲学和 的时候,有的同学习惯性地先看中文或者谷歌翻译版本。但是我不推荐看中文或者翻译版本英国念博士,这样会对英文的原本意思产生误解。
在博士阶段,为了理解某一个自己想要用的社科理论,我们需要学习基础哲学或者社会科学来理解每个小词。因为每次小词的背后,都或许有自己的故事或者背景。把大部分小词理解透了,对理解自己所用的理论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这里说的小词,比如说, / / / facts/ order/ / pre-/ / super-/ / / power.
我这里所说的大佬英国念博士,包括了,/ / Marx,再到后来的/ / and .各位大佬的哲学观就决定了他们怎么看到自己所研究的社会现象,这也就绝大程度地决定了他们是采用定性还是定量的研究。
我相信,从本科和硕士阶段大家在做 的时候,读的书一般都是 et al.,和 et al.,写的 for 。不得不承认 et al.,这本书教会我们怎么一步一步完成.特别是 et al.,所提出来做就像是一个拨‘洋葱’的过程:从外往内一层一层拨开。
et al., (2009)
每个 都有对立面,就像是每一个派别的大佬们都有自己的那一面,比如说,他们对 facts/ 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然而,我想说的是虽然作为‘洋葱’的表皮,但是 et al.,和 et al.,所写的哲学观只是一个大概的大概的大概。
很多年轻的导师对于哲学观来说,他们会要求自己的博士生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上大概写上两到三段 来tick一下box。就证明自己有提及到自己的哲学观然后把重点放自己的理论理解上。其实这个方式是本末倒置的。
每个社科理论多多少少都会是一本书,属于中高级社会科学理论。很多作者或者哲学大佬以前在创作自己理论的时候,都会提到对某些词或者现象的定义。,他们并不是每个小词都会全部定义一遍。没有对我上面所提到的小词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作为博士生的我们是很难去理解一个社科理论的,要不然就会对这个社科理论有个很表面的理解或者就是自己的误解。
我在读 的书籍已经有5-6年,反反复复看了又看。每一次感觉自己在看同一本书或者同一个段落,自己都有不同的感悟或者是领悟。我每次有不同的感想的时候,我都会在下一次开会的时候和我导师讨论我的想法和我所理解的词/社会现象。
我的博士项目,用的是高阶社科理论,我反反复复地把书读了3遍,到了最后一年在准备答辩的那三个月的时候,为了让我自己能够对各种小词有更好的理解,我又把最基本的书拿出来,从最基础的学起。到最后,我把 和 的书当成字典。如果忘记了,请一定要打开来再读再读再读,一直到自己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
任何一篇paper的背后作者都有自己的哲学观,有的会直接提出来,有的压根就不会提。我最开始在写如何写博士阶段的 ,有提到我导师要求我能够明确地分辨每一篇文章paper作者的哲学观。到后来,我就会很有意识地写每一篇是啥/是啥/ 这篇文章用的是啥。在我的毕业论文里,我不仅区分了和,我还区分了和.
and (1979).
对于做的博士生来说,区分哲学观可以作为大概的了解;对于做的同学来说,区别这四个哲学观是非常重要的。在加深理解的时候,同时需要加深自己的记忆,把重点标注出来,好为以后答辩做好充足的准备。
有的导师只要求学生达到最低的要求,而有的导师会对每一章节都写得很透彻。对于 这一部分我都写了1万字,最后砍成了2千放在我的毕业论文里。在毕业答辩的时候,外审有不停地问我关于 一些小词的理解。
要求高一点的导师会让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做定性研究的博士生对哲学观‘抠’得比较严格。在学习哲学和区分每个哲学观的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是先苦后甜。
往期文章:
【格拉公寓推荐】
–
–
–
–
【克爷爷博士阶段的血泪史】
–
–
–
【克爷爷的叨叨叨】
–
–
–
………………………………..
想要咨询英国学生公寓的同学,请猛戳我的二维码.随时来聊哟(UK time).
另外,克爷爷热烈欢迎喜欢吃喝玩乐,旅游和摄影的同学来投稿,充实和分享大家的留学记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7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