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目前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数学、农林经济管理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生物与医药、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授权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截止2022年10月,在籍研究生将近2600人,硕士生导师68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493名,占导师总数72%。
学校充分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学位点建设与研究教育工作,推动研究生培养向着多门类、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学校8个学科入选浙江省“十四五”一流学科,其中A类2个、B类6个。海洋科学被列入“省市共建”高校支持创建一流学科。动物与植物学、农业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注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深化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各类研究生创新计划,构建信息化管理监控平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和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建设营造良性环境。作为唯一的非博士单位获得第二届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2019年以来,共获得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13门、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12项、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7项。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激励机制,搭建校、院两级学术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重视研究生的分类培养,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与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与浙江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已建立70余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3个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浙江国际研究生,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坚持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将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建立以“三助一辅”和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为主体的研究生奖助体系。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及学术活动,建立学校政策为导向、研究生院质量导向、学院业绩导向、教师育人导向和学生成果导向五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不断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近三年来共获得研究生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5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9项浙江国际研究生,特别是在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工程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取得国家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总排名位列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拓展并深化与国(境)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多种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合作。实施了与意大利比萨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了6个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及3个双硕士项目。2018年获批设立“比萨海洋研究生院”–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走向新的高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9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