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成都一家中医院内,一个黑人医生一脸严肃地拿着针,正在给面前的病人做着针灸。
中医是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医术之一,虽然中医与西医有着许多细节上的区别,但效果丝毫不比西医差,比如对人体的药物副作用较低、痊愈后调养效果更好等。
尽管中医如今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古代,却依旧受到国家的重视,现实中不仅有不少的中医师开馆治病,有些水平比较好的甚至走出国外,将中医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一些外国人也深受影响,开始学习中医,比如黑人医生迪亚拉,他的事迹至今仍在中国大地流传着。
一、中医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如何
许多人都不清楚中医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因为对于大众而言,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似乎与西方文化有点格格不入。
其实中医在海外传播已经超过三十年,早就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比如在匈牙利,中医更被政府立法保护,融入到当地的医疗体系之中。
在匈牙利行医数十年,目前已经是中东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的于福年曾跟中国记者说过:
中医想要在国外有所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被当地法律承认,成为当地医保体系的一部分,这代表着中医得到了他国政府的肯定。
当中医在匈牙利的法律承认为合法医药之后,不少民众也开始接触这种新奇的治疗方式,甚至匈牙利的一些医学院校还专门开设了学习中医的分校,为匈牙利培养了大量的中医医师。
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医的各种治疗技术之中,针灸是比较受大众接受的,比如在美国针灸还是属于美国医保的一种,接受针灸治疗是可以报销的。
所以在美国、瑞士、匈牙利等国家,学习和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有很多,这充分说明外国人对中医的认同度是很高的。
甚至一些海外的美容机构,还特地加入了针灸、推拿等服务,让中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中医能够在海外得到发展,除了中医本身具备不错的治疗效果以外,还有国内不少的学术团体一直在推动中医在国外的学术交流。
比如匈牙利在为中医立法的过程中,这些学术团体就出了不少力,他们也积极地与国外的其他医学团体进行交流,以此提高中医的治疗水平。
国外不少的中医发展协会,就是由这些学术团体牵头搞出来的,对中医在海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在中医文化对外发展过程中,不少海外人士都深受影响,他们经常参加那些由海外中医人士举办的学术论坛,借此了解更多的中医医药知识。
有的则直接来到中国学习最正宗的中医技术。有的甚至为了将自己的中医医术做得更好,直接留在中国不走了,一边行医的同时,还在国内成家立业。
比如这位迪亚拉医生,就在中国行医了三十多年,谁也没想到这位毫不起眼的非洲医生,竟然在中国培养出三千多名村医,为中国的乡村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从非洲大地中走出来的中医博士
迪亚拉是马里共和国人,说到马里这个国家,很多人估计是没听过的,这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同时还是非洲领土第二大的存在,拥有着非洲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个国家并没有像沙特、阿联酋那样,因为黄金而变得富有,反而因为科技落后,近代长期被欧美国家殖民,至今仍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不但粮食还得经常依赖进口,当地人还得经常面临战乱的威胁。
不过在这个大部分马里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国家,于1964年出生的迪亚拉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
迪亚拉的父母都是医生,父亲是全科医生,同时还是马尔卡拉医院的院长,爷爷也是从事医学行业的,所以迪亚拉从小不用太需要为生活而烦劳。
并且父亲也会经常把自己的一些治病经历、医学知识讲述给年少的迪亚拉听,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迪亚拉从小就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成为像父亲、爷爷的医生。
最开始的迪亚拉对中医是陌生的,他上大学时学的也是西医,但是在1984年大学毕业时,因为个人成绩优异博士在国外读,被当时的马里政府选中,出国留学。
当时马里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不错,所以马里政府派出的留学生中,有一群是送到中国深造的,迪亚拉就是其中之一,而他的第一站就是北京医科大学。
刚到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年,迪亚拉并没有学到多少中医技术,而是一直在学普外科,中国当时的医疗体系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
虽然还不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但相对于马里这种非洲落后国家来说,其知识和治疗手段已经领先太多。
唯一影响迪亚拉学习的只有语言这一关,不过对于迪亚拉这样的学霸来说,这些问题倒不难解决。
这时候的迪亚拉学的都是西医系统内的医学,因此对中医的治疗效果没有太多了解,直到一次去校医务室的经历,让他开始看到中医的深不可测,进而有了弃西从中的想法。
当时正值冬天季节,迪亚拉不知为何颈椎出现问题,于是就打算去校医务室看看,然而校医并没有像西医那样进行药物治疗,而是用银针给他做针灸。
仅仅是几针,迪亚拉的颈椎疼痛就好了一大半。迪亚拉顿时来了兴趣,他没想到世界上除了西医以外,还有这种治疗效果这么好的医术,内心顿时对中医感到十分好奇。
此事之后,迪亚拉就有了学习中医的想法,不过中医对于迪亚拉来说,可不是这么好学的。
虽然都是医学的一种,但两者的治疗方式是不一样,何况如果要学中医,就得弄懂许多中医系统才有的单独词语。
这就好比一个外国人要看中国的网文小说,要是他对里面的用语不了解的话,就很难看得懂那些剧情说啥。
当时的迪亚拉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因此他身边的同学,甚至是他的中国老师都建议他不要临时改专业。
然而迪亚拉不为所动,在第一学期的学业结束之后,迪亚拉就在父亲的支持下,选择从北京大学那里退学,然后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中医的学习。
迪亚拉知道要学习中医,就得先学好汉语,所以在前往广州之前,迪亚拉还特地学了高级汉语,然而到了广州他才发现,问题比他想象得还复杂。
首先还是语言的问题博士在国外读,广州人大多说的是粤语,虽然当地教授平时也会说普通话,但在教课的时候,还是不时会掺夹一些粤语进去,这让听惯普通话和英语的迪亚拉,一时无法适应。
除了粤语听不懂,文言文的学习也让迪亚拉犯难,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教授中医之前,首先要求学生对古汉语有足够的了解。
因为现代中医是在《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中医书籍的基础下发展起来的。
时常会用到望闻问切、气形神之类的中医术语,如果看不懂古汉语,很难在中医这条路上走下去。
因此广州中医药大学每年都会举行古汉语考试,而迪亚拉明显在古汉语上学习比较吃力,第一次的古汉语考试就没有及格,连60分都拿不到。
这让从小成绩优异的迪亚拉来说,完全无法接受。
然而这些打击没有让迪亚拉气馁,他更加努力,为了在下一次汉语考试能够及格,迪亚拉可谓下了很大苦心。
他每天基本都泡在《康熙词典》、《医古文词典》的学习中,就连出门都得带着这些书籍,以便遇到听不懂的古汉语时,可以随时翻查。
同时迪亚拉还经常看中国的古装剧,当时还是九十年代,中国的古装剧的对白大多偏文言文方式,这对迪亚拉学习古汉语有很大帮助。
同时为了学习粤语,迪亚拉经常没事就找身边的同学聊天,没过几年,迪亚拉就学会一口流利的粤语,基本已经掌握了学习中医的能力。
迪亚拉的中医成绩快速提升,每个学科都是一次性通过,基本没有要补考的。
可惜90年代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还很薄弱,许多人对于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封建落后的印象中,这也间接影响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医的看法。
像迪亚拉这种能客观看待中医的就更少,当迪亚拉以中医医师的身份回马里医院实习的时候,许多医生都有点看不起迪亚拉。
但迪亚拉没有因此放弃中医,他曾在马里医院中,用针灸快速救治了一名怀孕的妇人,这让许多把中医当做巫术的西医医生颇为惊讶,同时也让马里对继续学习中医更有信心。
于是在马里实习结束后,迪亚拉放弃马里政府的一切资助,毅然选择回中国修读中医研究生和博士学生,随后他便报读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由号称神针杨的杨介斌担任他的导师。
三、留学中国,遇到自己的一生挚爱
拜入杨介斌名下后,杨介斌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教授给迪亚拉,这让迪亚拉的中医技术得到快速提升,加上迪亚拉的勤奋好学,仅用三年时间就拿到了中医的博士学位。
这件事在中国医学界产生了巨大震动,因为这可是他们培养出来的第一个外籍中医医师,也是第一个黑人中医博士。
除了学有所成,迪亚拉还在中国找到自己的真爱,就是他现在的老婆——川妹子杨梅,两人是在一次治疗中认识的。
当时的迪亚拉还在读博之中,杨梅因为当时身体疼痛的缘故,找了迪亚拉给他进行针灸治疗。
杨梅没想到迪亚拉一个外国人,竟然有这么高超的针灸医术,因此对迪亚拉开始感到好奇,两人经常一起聊天,很快两人就从朋友发展成了恋人。
最开始,杨梅的母亲并不同意这门亲事,她认为迪亚拉不太靠谱,同时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外国人。
但有一次,杨梅的母亲腰痛,迪亚拉用熟练的针灸技术,轻松地解决了她身上的问题,从这以后,杨梅的母亲就渐渐开始接受迪亚拉。
随着迪亚拉和杨梅的感情日益浓厚,两人最终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因为杨梅是成都人,个性直爽泼辣,迪亚拉婚后几乎大事小事都听杨梅的,俨然成了个四川“耙耳朵”。
迪亚拉不觉得听老婆的话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在他心里,这是平淡又简单的幸福。
迪亚拉拿到中医博士学位之后,就开始留在中国当医生,一开始许多病人对迪亚拉的中医技术感到怀疑。
因为肤色“太黑”,迪亚拉还吓跑过不止一个病人,很多人都不能接受一个黑人拿着银针对自己进行针灸。
而迪亚拉为了打消病人对自己的怀疑,每次接诊时都会给病人一个承诺,就是如果自己的治疗效果不佳,自己可以承担所有的治疗费用。
随着病人在迪亚拉手上一个个痊愈,迪亚拉的名声也开始传播出去,不少病人都开始信任迪亚拉的医术,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和杨梅结婚之后,除了经常在医院接诊以外,还不时去中国的一些偏远山村进行义诊。
在去了不少的落后山村之后,迪亚拉发现中国虽然经济条件比马里好不少,但偏远地区得不到救治的病人却有很多,于是心中就有了给中国培养山村医生的想法。
2003年,迪亚拉的“乡村医生培训班”正式成立,之后的20年里,迪亚拉一共为中国培养了三千多名的中医村医,他们都为中国乡村的医疗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迪亚拉也积极投身中国的医疗事业发展之中,并多次在中国需要医生帮助时出手,比如1998年特大洪水、2018年玉树地震、2020年的新冠疫情等,迪亚拉和他的团队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迪亚拉也有自己的遗憾,就是当他在中国发光发热时,父母却相继离世,而他却因为工作的缘故无法回家。
杨梅和他的第一个儿子也因为刚出生就犯病的缘故,没过多久便夭折了,这成了迪亚拉心中的遗憾,而许多人对他的这种无私精神感到佩服,网上不少人称他为“黑求恩”。
不过庆幸的是,迪亚拉和杨梅后来又生育了两个混血孩子,他们现在都健康成长起来,这对迪亚拉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幸福。
目前迪亚拉任职在成都的一所中医院,同时还担任着中非“鲁班工坊”的形象大使,至今他仍在为自己的慈善医疗事业而奋斗。
从迪亚拉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合格的医生是什么样子的,但愿中国日后也能出更多像迪亚拉这样的医生。
-完-
编辑|书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98891.html
评论列表(1条)
[…]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