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凡凡老师又收到了好多21届考研的同学纠结到底选会计学硕还是会计专硕的问题。以往的文章里都是告诉大家学硕考什么,专硕考什么,学硕招生人数少,专硕招生人数多,但是专硕竞争太激烈,学硕偏理论,专硕偏实践,想读博就选学硕,想工作就选专硕等等这些客观情况。但是发现这些客观性地分析好像缺少了一些与同学们自身的主观结合,或者说缺少了一些真实的体验性,好多同学在了解了这些基本信息后依然纠结:到底考学硕还是专硕?
这一次,凡凡老师给大家搜集了很多关于之前考过学硕也考过专硕的学姐学长分享的对会计学硕与专硕的真实体验,相信看了这些之后,大家能对到底选会计学硕还是专硕有非常直观的感受。
知乎作者海绵宝宝的分享到:我考了两年,第一年学硕第二年专硕。终极建议:想考985,211或者热门财经大学,就学硕,想考的不太热门的普通一本就专硕。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比较擅长也可以选择学硕。那些说专硕最后的综合录取率低的主要针对和热门财经大学,普通不太热门的一本的会计专硕比学硕简单挺多,因为会计学硕的国家线很高。简单解释一下,学硕满分500分,初试四门科目,属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容错率稍微高一些。为什么要用学硕来冲击名校?就是因为分数量足够(500分),(倘若不是数学废柴的前提下)付出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你参加学硕的考试就有种高考的感觉,考完了你就大概知道自己考的怎么样,很清晰,属于很传统的考试。举例,大家都知道高考,比如23题,这个位置会考数列或者二次函数(举例子而已),那么每一年都是会考这个。数学三也类似是这样,是相对确定的,逃不出范围。复习方法复习策略大家也比较相近。关于容错率这里,举例子讲,如果你政治不太好,通过别的科目也能补上去。或者,你考场有一门没发挥好,最终依然有不小的机会可以通过初试。也正是因为学硕初试比较难,科目比较多,初试门槛就高,(从国家线来看),初试就有区分度。
另外学硕来讲,一般你也不会超常发挥。基本过了初试复试刷人比较少,举例讲,首先,初试中数学英语已经属于比较难的科目,对于一个的学硕,人家再通过初试中专业课难度的设置就可以筛选很多人,所有一般分数线画的那个位置,最后不会刷太多人。除了前面几名,大家分数区分度比较适中,不会太大。专硕,一共就300分,两门。容错率很低,参加管理类联考你会有一种参加奥数竞赛的感觉。你一门没学好或者你学好了但是考试没发挥好,就非常容易错失机会,复试刷人也多。初试已经比较简单,下到普通二本上到北大都用一套卷子,那怎么筛选,那最后就是,超高的分数线或者超高的复试难度或者超高的刷人率。我看了一些学校的录取名单,就西安财经为例,最近两年就有244-207这样的波动。那你说244这个分数走很多非财经类211可以上,她为啥报西安财经,就是因为容错率问题,或者她超常发挥了。但总体来讲,专硕复习起来依然容易很多。现在不太热门普通一本(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山西大学等)或者西安财经大学,云南财经这类新兴财经大学也不太难,如果你想考这种层次就专硕吧。另外,会计专硕全国统考,你复习到10月才填志愿,到时候根据自己水平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而学硕,在暑假开始以前就应该初步定学校,开始看专业课,后面觉得复习不好,也不容易换学校(除非找到专业课类似的学校)。
再者,复习时间而言(倘若你的目标是不太热门普通一本层次),你学硕一样得从3月开始考研一般考的是学硕还是专硕,21考研,到底考会计学硕还是会计专硕呢?,专硕从6月开始就可以。总之,如果你不是太热血,不是太想背水一战,没有破釜沉舟的想法,只是想升学,追求一个差不多的学校,那还是会计专硕舒服很多,注意我说的是舒服,也就是性价比(你的付出和回报的配比)。此外,想考学硕的同学,真的不要拘泥于会计学硕一个,工商管理下有别的分支也是可以选的。经管大类,经管知识互相也是有所辅助的。可以避开会计学硕大热门,出来以后也不妨碍你就业,毕竟会计证书可以自己考。比如,工商管理下除了会计学,还有技术经济管理。分数比会计学低但考的都差不多。最后,想读博的考学硕,没的说。
知乎作者:分享到:简单那是相对的,你觉得简单别人也会觉得简单,关键是看别人不会的你能不能做对。个人建议不要抱着轻松的态度准备专硕,1比9的录取率真的不是吓人的。个人觉得专硕挺不错的,因为自己不是很喜欢搞学术性的东西,最近在准备论文,学术硕士各种建模型,用SPSS等做实证分析,专业硕士主要做案例分析,就类似你平时看的那些财经新闻期刊一样。
知乎作者:会唱歌的斑马分享到:哎,当年这也是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第一年考了专硕,第二年学硕上岸的来答一下,直接结论建议学硕、学硕、学硕,作为真正的过来人,厚脸皮多分享点经验,就当做做善事,劝退一下想考专硕的萌新吧从考试难度上来说:基本可以持平,对,你没有看错,专硕也很难,不要以为不考数学三,考英语二,不考政治就简单,宽度一厘米,深度可能一公里考研一般考的是学硕还是专硕,这句话形容专硕的管理学专业联考正合适,管综考的是纯答题能力,思辨能力,速度。从择校权来说:专硕报考本身可选择就不多,这些年又一年比一年竞争激烈,专硕没有几个能调剂成功的,220+回来二战或者调剂到三流学校的每年都有不少,学硕只要考的分数不错,即使上不了,调剂的总不会太差总而言之,考研如渡劫,考哪个都不容易,太残酷了,有多少人从“一定要上某某校”最终变成了“有学上就行”。
知乎作者:小透明分享到:关于会计考研到底选学硕还是专硕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同学描述自己的情况,只需要问问自己一下这几个问题,你就有答案了:
1.数学:你的数学能不能应付得来数三的难度?还是初高中数学水平?专硕数学就是初等数学,基本上是初高中数学难度。2.英语:四六级全都过了吗?六级分数能500分以上吗?英一和英二难度,一个在四六级之间,一个大于等于六级。3.就业:将来倾向于做科研?还是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学硕更适合搞科研、读博、考公,专硕比学硕上学时间短,可以早一点就业,本身学习难度也比学硕低一些。
关于学硕还是专硕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特别纠结,冷静下来好好地分析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对自己坦诚一点,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想想自己将来到底想做什么,想怎么安排自己的人生,不要怀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任何人取得成绩都不是靠侥幸得来的。
知乎作者:炽花分享到:学硕优点:1.跨考人数少,报录比比专硕低2.复试被刷可能性小,初试完了可以松口气。3.知识性考试,总分500, 努力和成绩基本成正比缺点:1.考数学,考试难度大,复习时间长2.初试分数线高,东财370,中南财380,上财400. 学硕考400可比专硕考240难多了专硕:优点:1.不考数学,题目相对简单,复习周期短(长了也没用,复习4个月和1年区别不大)2.进复试容易,很多院校复试线不高缺点:1.复试被刷可能性大,学硕复试比一般1.2:1,专硕复试比3:1甚至5:1。mpacc初试只是入场券,复试才是真正的战场2.跨考人数大,竞争激烈,且区分度小。总结:会计学硕难,学起来累,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会计专硕题简单,但是比较玄学,有时候努力了还比不过随便学学。高赞说的好:好学校考学硕,普通学校考专硕
知乎作者:人生分享到: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专硕研三狗,我和大家的出发点可能不太一样,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只考虑哪一种好考,更应该考虑一下考上后的学习生活。学硕的科研任务大,平时要帮老师做课题,并且大多数学校都要发核刊才能达到毕业条件,应该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科研、适合做科研,盲然入坑,毕业的时候你会非常痛苦。说说我个人的经历,考研前我就知道自己肯定不会读博,而且自己在做学术写文章这方面不太在行,所以选择了专硕。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这些也有区别,我们学校注重实践,研二基本就没课大家也没什么科研压力,基本都出去实习找工作去了。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
专硕好考还是学硕好考可参考如下:
1、相对来说专硕肯定比学硕好考,如大部分专硕的英语就是考英语二,比英语一要容易,而且专硕的名额也要多。
2、不管是报考学硕还是专硕,难易主要取决于报考学校,而不是专硕和学硕。
3、很多名校的专硕也很难考,竞争激烈。而一些非重点和二区的学校的学硕由于学校排名靠后或者地理位置的关系也会竞争小,一样好考。
4、报考务必自信,同时肯定要全力以赴,因为考研属于竞争性考试,只要认真备考,尽早准备,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好好努力,加油!
专硕与学硕的区别:
专硕(又叫做专业型硕士)和学硕(又叫做学术型硕士)两者均比较有难度,之间没有可比性。专硕与学硕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
1、考研专硕:专硕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学硕与专硕的难度区别,专硕好考还是学硕好考,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2、考研学硕: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学硕与专硕的难度区别,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