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采访了中国留学生Tian Su (化名),她是一名在读五年级博士,专攻交通人工智能领域。
自2018年以来,她一直在美国。在多年未回国后,Tian Su决定回国探亲并续签签证。她于2023年3月2日离开美国。
但不久之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拒绝了她返回美国的签证。这导致她不能回来完成博士学位。
幸运的是经过和学校的沟通博士后签证美国,留学梦碎!排队2小时,1秒被拒…中国留学生回国探亲后,返美签证被拒!,她的学校允许她继续远程进行研究。
第10043号总统令博士后签证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特定学生和学者获得F或J 签证。波及范围包括具有哈工大,哈工程,北航,南航,北理,南理,西工大,北邮等8校背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而Tian Su就曾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据美国国务院称,2021年美国领事官员因总统令拒绝了1964份中国公民签证。
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的一项分析发现,每1000 名博士被阻止进入美国大学,美国经济就会在10 年内损失约2100亿美元的大学专利预期价值,并在 10 年内损失近 10 亿美元的学费。
此外还会失去在美国工作的高产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在大学以外产生的专利或创新。
近年来,越来越少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就读美国大学。虽然第10043号总统令只是一部分原因,但这一趋势令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和企业感到担忧,许多人想知道为什么美国要阻止这些精英学生。
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Eric 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在我们的报告中,我们研究了中国研究人员对 AI工作有多重要的问题,结果发现中国研究人员是关键论文的头号作者”。
还说,“如果你要摆脱他们所有人,事实上,你会伤害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导地位。”
& Kludt的Dan 表示:“我仍经常收到关于研究生或博士后因第10043号总统令而被拒绝F-1或J-1签证的报告。
我也看到一些其他签证类别的人被拒绝或延迟,虽然这些签证类别在总统公告中没有明确禁止,例如H-1B。
我看到拒绝案子不多的原因,是由于现在中国的学生或研究人员因为‘寒蝉效应’,所以已经不鼓励申请了。
总体而言,我认为10043是一个很粗鄙的工具,领事官员可以对签证申请者进行安全审查。”
美国国务院签证办公室法律咨询意见部前主管、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顾问 在政策出台时解释说,美国政府已经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基于对技术转让的担忧对潜在的学生进行审查。
他说:“这项总统公告将排除一些人进入美国,即使这些人通过了政府间清查程序。这样下去,美国将失去一个有价值的人才库,以及这些学生对美国大学和美国所做的金融和科学贡献。”
一名大学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惩罚中国机构。
但是很明显,这个法案主要影响的还是个体学生和研究人员。
第10043号总统令,阻断了许多普通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的道路,也伤害了无数拥有学术梦想不断进取的无辜学生。
图源 / 网络
好不容易获得的博士录取,一下子破灭了
另据美国侨报报道,多年的刻苦学习让Kerry Fang如愿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个博士研究生项目录取,他被授予了全额奖学金。
而上个月,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让一切破灭仅用了10分钟。
面签时,Fang一开始曾试着淡化自己曾就读于一所与中国军方存在关联大学的说法,毕竟那是七年前的事了,并且Fang还收到了加大戴维斯分校给他的支持信。
但面对着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的施压,30岁的Fang承认他曾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也是我们上述所说院校中的一所大学。
听后,签证官与她的主管交谈后便开始打字。几分钟后,她将一张拒签表递到Fang的手中,告诉他:“因为总统禁令的缘故,现在你还不能拿到签证。”
虽然拜登政府上台后,实施了较为宽松的签证政策,但是前总统的政策并未因此终结。
去年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告诉CNN,这项政策的“针对面十分狭窄”,因为它仅会对申请签证的不到2%的中国学生造成影响,称这项命令是保护美国研究型企业和国家安全利益所必需的。
但事实是,很多留学生,特别是这些院校的留学生已经不得不选择了其它国家留学。
图源 /
如今,有超过37万名中国学生在美深造,这一数字几乎是任何其他国家的两倍。
尽管受到签证禁令影响的学生只占中国学生总数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学生却在进行着最为关键的研究。
在美国,约16%的STEM(理工科)研究生是中国学生。Macro Polo智库的数据显示,大约1/3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是在中国取得了本科学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继续在美国深造,并最终留在了美国。
但如今10043依旧影响着像Fang和Tian同学这样的留学生。
曾多次被拒签的留学生周磊对媒体说:“这个禁令是荒谬的,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和不合理。我们只是通过正规途径获得美国大学录取、进行正常学习的大学生。我想,教育、学术本就不应该跟政治挂钩。”
康奈尔大学国际事务副教务长温迪·沃尔福德(Wendy )曾致信国务卿,批判当下美国给学生们营造的“高度紧张”、“高度不确定”的氛围。
沃尔福德写道:“让国际学生持续流向美国,对于保持我们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和与世界其他地区建立更牢固的文化和政治桥梁来说都十分必要。”
但如今,拜登政府暂时无意讨论10043总统令,我们也给近期有回国计划的同学提个醒,如果您可能会受到波及,请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
ID:
在美国研究机构的统计结果中美国 博士 留学,美智库:90%中国留学STEM博士在美国长期居留,申请职业移民绿卡或需排队十年,留美读博和毕业后长期居留几乎可以划等号。
美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了吗?
近年来,在各类大学排名里,国内高校水平逐渐提升,疫情和中美关系等因素似乎也在影响着人们留学和移民的意愿。但对于人才流动的情况,我们很少能够获得具体的数据。
本周,美国政策研究机构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发布的报告带来了直观的数字:那些在美国博士毕业的STEM留学生,有77%选择留下。美国全球科技人才高地的位置看来仍然不可撼动。
报告地址:
STEM 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经常被笼统认为是「理工」学科。
该报告调查了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在获得学位后选择留在美国的比例,并探讨了这些毕业生如何利用美国移民政策。该分析基于通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博士生调查 (SDR) 收集的数据,收集了有关美国大学博士毕业生的人口统计和就业趋势的信息。
绝大多数赴美留学的 STEM 学科博士毕业生都选择在美居留。报告列出了五个主要现象:
1、长期居留比例很高:截至 2017 年 2 月,2000 年至 2015 年间美国大学的 17.8 万名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中约有 77% 仍居住在该国。
2、即使早期毕业生,留存率仍然很高:自 2000 年以来,每年至少有 65% 的毕业生留在美国,自 2004 年以来,没有一届毕业生的留存率低于 73%。。
3、STEM 学科留存比例接近:尽管不同领域的留存随年份有所不同,但没有一个 STEM 学科的留存比例始终高于或低于其他学科。
4、中国和印度公民占美国所有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的近一半,并且大多数人在毕业后留在美国:截至 2017 年 2 月,在 2000 年至 2015 年期间完成美国 STEM 博士的大约 90% 的中国公民和 87% 的印度公民仍留在美国,而其他国家的毕业生中这一比例为 66%。由于绿卡的国家上限,印度毕业生比其他国际学生更难获得永久居留权。
5、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使用相近的方式移民:在 2004 年至 2011 年间完成学位的毕业生多数在 2017 年 2 月之前获得永久居留权。而在 2004 年之前毕业的毕业生中,已有近一半入籍成为美国公民。
受访对象包括 名 2015 年 7 月 1 日前获得学位的 STEM 博士毕业生,调查内容包括他们截至 2017 年 2 月初的移民状况。
若对 2019 年的较新数据进行研究可发现,留学生总体存留比例和时间几乎没有变化。但 NSF 表示,基于 2019 年数据的留存率估计可能存在偏差,因为美国以外生源的博士毕业生的不回复率较高。
鉴于 2019 年调查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无法明确得出趋势保持不变的结论。该报告研究者希望利用即将到来的 2021 SDR 更加确定地重新审视留存率趋势。
中国、印度留学生在美国居留比例最高
美国在吸引 STEM 人才方面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其高等教育体系的实力。毫无疑问,美国大学仍是全球学生的首选目的地,尤其是在研究生 / 博士阶段。在 2000 年至 2019 年期间美国 博士 留学,美国大学授予的大约 50 万个博士学位中,国际学生占比 40% 以上。那些在获得学位后留在美国的人才正在加强美国 STEM 劳动力队伍,并为经济和社会做出了宝贵贡献。
绝大多数从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在毕业后会留在美国多年。截至 2017 年 2 月,在 2000 年至 2015 年毕业的国际 STEM 博士中,约有 77% 仍居住在美国。自 2000 年以来,每年至少有 65% 的毕业生留在美国,而自 2004 年以来,没有一届毕业生的留存率低于 73%。
一般来说,留存比例会随着美国经济的健康状况而波动。在 2000-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 2000 年代后期的金融危机之后,毕业生立即以更高的比率离开了这个国家。在这两个标志性事件后,随着经济复苏,留存率都回升了。
图 1:STEM 博士国际学生留存比例。
总体而言,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比那些在非 STEM 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更有可能在毕业后留在美国。2000 年至 2015 年期间,未学习 STEM 的国际博士毕业生的留存率约为 55%,而 STEM 毕业生的留存率为 77%。
表 1: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留美比例。
根据毕业生的国籍,留存率也存在显着差异。例如,中国和印度国民毕业后留在美国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国际毕业生。
截至 2017 年 2 月,在 2000-2015 年间获得 STEM 博士学位的 90% 中国公民和 87% 印度公民仍在美国生活,而其他国家的毕业生中这一比例仅为 66%。数据还表明,在离开美国的中国和印度毕业生中,大多数是在毕业后立即离开的,而其他国际学生则更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离开美国。
图 2:中国、印度和其他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的留美比例。
先前的研究表明,影响国际研究生 / 博士去向决定的主要因素有三类:职业机会、移民规则以及个人和文化因素。当移民限制较少以及在本国的工作前景和社会联系较少时,毕业生更有可能留下来。
历经美国移民系统的 STEM 博士毕业生
大部分在美国大学就读的国际研究生都持 F-1 学生签证进入美国。这些签证通常准许学生在学习期间留在美国。这些研究生随后的移民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临时居留(例如 H-1B 签证) ,永久居留权(例如绿卡) ,最终通过入籍成为美国公民。
图 3 描述了美国移民系统的进程,它显示了不同群体的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的移民状况。一般来说,一个人获得学位的时间越早,Ta 在移民过程中的情况就越顺利。
图 3:截至 2017 年 2 月,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的移民状况。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最初几年,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最有可能作为临时居民生活。许多在 2017 年 2 月之前毕业 6 至 13 年的外国国民已获得绿卡,许多毕业于 14 年前的外国国民已加入美国国籍。在 2000 年至 2007 年间,大约有 8 万名国际学生在美国大学获得了 STEM 博士学位,其中大约有 5.6 万人 (70%) 在 2017 年 2 月成为永久居民或入籍公民。
然而,还有一些毕业生想在美国扎根,会比其他人更难。虽然国际学生在申请学生签证和临时居留权时通常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竞争,但他们获得永久居留权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籍的影响。
根据现行的移民法规,每年颁发给任一国家的个人绿卡不得超过 7% 。这些「国家配额限制」造成了那些人口众多、申请人数众多的国家 (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的申请积压。一项研究预测,在 2020 年申请 EB-2 或 EB-3 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将需要等待超过 10 年的时间来处理申请。对于印度公民,预计等待时间超过 80 年。
美国政策制定者最近正在努力简化移民体系中的这个瓶颈问题。2022 年 2 月,美国众议院批准了一项措施,免除 STEM 博士学位持有者的绿卡国家配额限制。然而,在报告公布之时,尚不清楚这项措施是否会写进法律。
美国人才逆流?实际上并不存在
2000 年至 2015 年间,超过 55000 名中国人从美国大学的 STEM 博士项目毕业,占所有国际毕业生的近三分之一。截至 2017 年 2 月,这些毕业生中约有 5 万人 (90%) 仍居住在美国。
如图 4 所示,来自中国的 STEM 博士毕业生与其他国际毕业生在移民系统中选择了相同的道路。大多数中国人在毕业后立即作为临时居民留在美国,但很少有人依靠临时签证长期留在美国。大多数中国公民在毕业后六年内获得了绿卡,而且大多数人最终选择成为入籍公民。
与其他国际 STEM 博士毕业生相比,中国人在获得学位后离开美国的概率要小得多。
图 4: 截至 2017 年 2 月,中国 STEM 博士毕业生的移民状况。
近年来,一些美国政策制定者主张限制发放给中国 STEM 学生的签证数量,认为有太多人回到中国,从事破坏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项目。然而,该研究认为,这些对「人才逆流」的担忧,至少在 STEM 博士毕业生这个范围内,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根据的。
对于印度来说,2000 年至 2015 年间,有近 28000 名印度人在美国大学获得 STEM 博士学位,占据同时期毕业生人数的 16%。大约有 87% 的毕业生留在了美国,但他们的移民所花费的时间更长一些。
如图 5 所示,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 STEM 博士毕业生长期持有临时签证的比例更高。截至 2017 年 2 月,大概 12% 在 2004 年到 2007 年获得学位的印度 STEM 博士毕业生仍是临时居民,相比之下中国毕业生中只有 5%,而国际毕业生整体平均水平为 6%。这种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绿卡配额限制的结果。
图 5:截至 2017 年 2 月,印度 STEM 博士毕业生的移民状况。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国家出于对发展的考量正在推出吸引高端人才的新政。近日,英国推出的「High visa route」计划引来了人们的关注。
根据「高潜力个人」计划,英国为所有「世界排名前 50 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提供 2-3 年签证机会,签证申请者不需要已有英国的工作 offer,可以在没有雇主担保的情况下工作,可以带家人,可以转换到其他签证,进而获得永久居留权。
根据英国政府说明,排名前 50 的大学包括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QS 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三个排名系统中至少两个排名前 50 的海外大学,名单每年更新。这些排名的前 50 均包含清华和北大。
这条路线将于 2022 年 5 月 30 日开通。此前只有英国毕业生或那些有工作机会的人才能申请此类时限的签证。
可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各个国家对于人才的争抢将更加激烈。
参考内容:
、
©THE END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4212.html
评论列表(0条)
[…] 韩国签证办理手续和签证费用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