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管理类联考复习的阶段,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现在这个阶段应该开始第一轮基础复习也完全OK,只要每天保证复习时间和效率,最后成功上岸完全不是问题。
之前写过管理类联考的数学篇,今天来写一下逻辑篇。
一.逻辑科目基本情况和特点
特点:只考察逻辑思维能力,不考察逻辑性知识,也不考察故事中的领域知识。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题目都是有固定套路的,只需要抽离出题目中的模型,就可以套用解题思路,不需要去做阅读理解,否则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考试中,几乎是无法完成的。
分值:199管理综合满分200分,其中逻辑占比60分,每题2分。
题型:1.形式逻辑,约18题(每题2分,共36分)
2.论证推理(非形式逻辑),约12题(每题2分,共24分) (逻辑题型的分类会根据不同老师不同体系而略有差别)
时间分配:建议用时45min-55min
二.备考建议
逻辑是一门全新的科目,几乎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都需要重新学起。逻辑是教你用一套反人类的思维去理解人话,并做出判断。 开始基础课之前,可以多听一些逻辑老师的授课风格,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但是这里切记,逻辑一定要只跟着一位老师学。每位老师的授课思路和解题方法都有差别,无论哪位老师,只要用心去理解和认真学习,都可以在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后,让你掌握一套应试的方法,所以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考虑到可能被误会存在广告嫌疑,这里就不推荐老师了。小伙伴们可以在前期多试听几位老师的课,找到自己相对更容易接受的教学风格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管理类联考(199)备考计划—逻辑篇,跟着学下去。
三.复习计划
1.逻辑基础知识系统梳理阶段:
本阶段是逻辑备考的基础阶段,考生应该熟悉并理解基本逻辑概念,牢记逻辑基础公式,培
养信息收集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进行相应的笔记整理、例题精练等学习。
2.逻辑强化阶段:
当了解了联考中逻辑的基本考试方向和公式及概念后,在强化阶段主要是提升做题速度和提升准确率。逻辑这门学科,其实在不学习的情况下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也可以考到40分左右。但是通过学习,主要是掌握做题的技巧,提升正确率及速度。
逻辑强化阶段,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就是历年真题,因为模拟题和真题的出题思路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如果觉得真题太宝贵,很需要日常练手的模拟题,也可以用《逻辑1000题一点通》。
四.福利时间
如有需要,可私信赠送一本机械工业出版社的 孙勇 《逻辑分册》,2019版。虽然不是最新的教材,但是其实每年复习用书都差不多,可以作为参考看。
去年的现在,我也在焦虑、犹豫,缺乏信心,离开校园很多年,日常工作也不算轻松,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要不要考研,考研到底有没有用,牺牲了很多时间,甚至可能支付并不便宜的学费,到底能带给我什么。成年人的世界里,权衡利弊得失,可能是我们最擅长的事。但是我相信,付出的努力不会辜负我们,即使无法在短期内看到回报。但,我们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感谢当年自己做的这个决定。
初试成绩这两天大家都基本知道了吧,知道成绩以后相信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是否能过线了。虽说不是过了国家线就代表能够考上研,但是过国家线是进入复试和进行调剂的最基本的要求。华图教育研究生考试网同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发布2021年研究生考试成绩查询入口,考研成绩排名查询,2021考研国家线。
点击进入>>>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查询入口
>>>『考研国家线』2021年考研分数查询及复试分数线汇总2021年全国各高校考研复试加试精品资料专用
重庆华图特意收集了考研复试的问答2023管理类联考复试线,希望大家能够像对待初试一样积极、认真对待复试,祝愿2021考研er实现梦想!
8、以复试线为目标的你,离录取线有多远?
真正初试通过的考生是按照那年总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录取的,复试线只是进入该学校的最低分要求。但如果你复试线没达到,即使名次上满足要求也不可以。
对于大多数好学校来说总分线对于考生来说用处不大,基本不可能录取分数在复试线之下,一般要高出几十分。但是单科最低分数线的高低就很有可能影响一个考生,能够决定它是否可能进入复试。
很多考生存在严重偏科,尤其像英语、数学这两门课,会考得很差,但是他的其他科目的强势,能够让他的总成绩达到要求。这样只要劣势学科单科过线,进入复试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好考或者有钱途这种自杀式回答就不提了,ball ball各位别说这种傻话了。
一方面可以从个人兴趣出发,比如我本身对某某专业很感兴趣,在本科阶段也是某某专业,想继承本科衣钵继续研究某专业;如果是跨专业的小伙伴也可以说自己对某专业有浓厚兴趣,高考时因为对各专业缺乏了解未能就读,随着对专业认知越来越丰富,考研时便选择了某某专业,想有机会学喜欢的东西。
另一方面可以从专业前景着手,根据社会发展的某某趋势2023管理类联考复试线,管理类联考和考研区别,某某专业也越来越被重视,我个人认为某某专业在未来的发展阶段能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同样,如果想弱化官方的调调,可以谈谈个人与专业的故事(不是长篇大论或煽情啦),讲讲该专业对自己的启发。在《生活大爆炸》中,天才科学家谢耳朵讲自己与弦理论的相遇是这样说的“它(弦理论)就意外的砸中了我…当时候有个小孩儿用图书馆就最厚的书砸我的脑袋,这本书就是讲弦理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8153.html
评论列表(0条)
[…]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22考研。一直在备考的你,也要关注2022考研不同的时间节点,以便为自己后续的复习提供明确的备考方向。 […]
[…] 管理类联考是指工商管理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招生,包含七个专业学位: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