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题目对于MBA考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题型,它包括形式逻辑、综合推理、论证逻辑管理类联考的逻辑综合推理,这类题型只要有点基础常识和判断不用复习都可以达到30分左右,但是确实是一门提分困难的学科。今天小雅为大家讲解下逻辑的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正在备考的你。
·形式逻辑学习方法
形式逻辑更多考察的是对于真假判断的推理能力,因此学好形式逻辑,需要对于命题的真假有准确的判断,需要熟练掌握形式逻辑的真假判定的规则。
结论是真的,那究竟是一定真还是可能真;结论是假的,那究竟是一定假还是可能假;这些地方不能模棱两可,这是学好形式逻辑的关键。
·综合推理学习方法
综合推理是指综合使用演绎推理中的多个规则,将多个人物对象与多个属性特征匹配、排序、组队的一种推理。主要考察对信息进行辨识与处理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推理类题目的解题难度相对比较大。
首先,信息量很大,并且多条线索的信息互相交错混杂;
其次,一般需要综合使用表格法、排除法、代入法、最大信息法、假设法等;
最后,推理耗费的时间一般较长,解题的时间显得尤其紧张,但是方法相对固定,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管理类联考的逻辑综合推理,管理类联考:逻辑高分备考要点及学习技巧,熟悉典型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并且提高解题准确性。
·论证逻辑学习方法
论证逻辑是大家最难学的部分,主要是同学们对于论证关系的理解不是特别到位,很难把握判定正确答案的原则,因此这部分内容需要大家多总结,多揣摩,多领悟是关键。还有一点很重要,你要在心里想着,这部分题目你不可能全对,因此偶尔有些错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学习技巧
在都清楚每个部分的学习方法之后,小雅为大家提供几种学习技巧,帮助大家更有效的复习。
1.刷题并总结思考
刷题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准确率,而是训练自己做题逻辑思维,了解难度及规律,全面考察对于知识点是否掌握。
2.读题技巧解决方法
在学习逻辑的时候,读题的技巧要首先掌握。先读问题,再扫描选项特征,然后从题干找结论与核心论据,判断论证关系。当然还要掌握解题方法,例如大多数复言命题,都要先符号化,然后再用各种原则与定律进行解题。
3.备考方案
在备考方案上,同学们第一要经常复习各知识点,防止遗忘现象;平时要有一定的练习量,帮助我们提高正确率,减少失误率,并保证上考场做题有手感。另外解题的时候,要注意技巧的运用。
以上就是小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学习逻辑的学习方法,望各位考生注意接收。
关注博雅汇MBA官网,搞定你的目标院校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都学网学术中心的刘连帆老师,今天和大家说说论证有效性分析题型中如何对于逻辑错误进行分析。逻辑错误一般考查三类问题,分别是概念问题、论据问题、推理问题。今天我们聚焦于推理,重点来为同学们解析下推理问题中的自相矛盾。
推理问题对应试题题干命题要点“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推理问题出现在论证的推理过程中。推理过程是论据与结论之间的联结和桥梁,如果论证里面的推理过程存在问题,那么整个论证是无法通过论据来证明结论的成立性的。在推理过程中常考的逻辑错误有自相矛盾、类比不当、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等。
自相矛盾的实质就是语意表达的前后颠倒。对于同一个事物的概念、属性、性质、偏好进行前后不同的表述,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比如,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2023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难一》既然有世上可以抵御一切的盾,就不会有所向披靡的矛。
下面刘老师具体展开说下自相矛盾的题型解读、应对策略、例题分析和答题公式。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自相矛盾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1.题型解读
题干中的论据、结论、解释、陈述、定义等不能出现相互间的自相矛盾,即不能对同一个事物进行相反或者矛盾的表述。既然论证是为了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观点,那么语句间就不能出现自相矛盾,否则你的说服就变成了一派胡言,论证就不攻自破了。
“自相矛盾”的两个判断有时是陈述与陈述,有时是结论与结论。陈述与陈述“自相矛盾”是指对于同一事物,在前后两个不同陈述中存在相反或矛盾的表述。结论与结论“自相矛盾”是指对于同一事物,在前后两个论证中,通过不同论据推理出相反或矛盾的结论。这是一种跳出单个论证的逻辑错误,不再是单个论证的推理过程中所能容纳的逻辑错误。
2.析错策略
“自相矛盾”的两个判断,有时容易寻找,有时不易寻找。“自相矛盾”找错析错的难易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两个判断之间的距离;第二个是两个判断表述的模糊程度。
如果两个判断距离很近,比如前后两个句子,就很容易找到。如果两个判断距离很远,比如第一段和第三段,就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两个判断距离很远,考生需要从整体上、从全局上把握文章主题,尤其对于核心语句,考生需要认真地在全文中寻找是否有与其表述有出入或矛盾的其他语句。
如果两个判断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表述只是简单的是否对错,就很容易找到。如果两个判断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表述很复杂,存在语义替换、直接间接、深刻浅显等表达手法,就很容易被忽略了。表达手法很复杂,就需要考生仔细斟酌语句的措辞,着重寻找那些自己读得不是很懂的语句2023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管理类联考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错误点睛(九):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往往藏在其中。一旦找到,那么很容易展开对其的有效性分析。
3.真题片段
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2015年1月)
4.例题分析
本处论证由前句“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论断得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政府不必干预”。但是政府管好民生问题,难道就意味着政府不应该干预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吗?
生产过剩意味着供大于求,会导致通货紧缩和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不足意味着供小于求,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所以不管是生产过剩还是生产不足,都会产生严重的民生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守夜人的角色作用,利用货币和财政工具,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管好民生问题,解决突出的社会矛盾。
5.答题公式
前文“……”,后文“——”,两个判断存在矛盾之处。如果“……”,那么就不会“——”,因为X、Y等原因,所以这两个判断明显是自相矛盾的。
6.标准答题
前文“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后文“政府不必干预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两个判断存在矛盾之处。如果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那么一定要干预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因为生产与民生息息相关,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会造成严重的民生问题,因此政府对于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不能放任自流。所以这两个判断明显是自相矛盾的。
往期推荐
2019年的备考大幕已经开启,如何准备2019年的笔试?
5月11日19:30名师田然教你MBA英语如何备考,更有各种题型解题技巧,点击阅读原文抢购吧,限时免费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8005.html
评论列表(2条)
[…] 华是学院MBA、MPA、MEM、MPAcc等管理类硕士考前培训,三轮模拟考试试卷由华是学院教学团队:辅导大咖数学时光朋管理类联考各科成绩,【难度说明】华是学院2024管理类联考秘训实战班一模成绩查询+难度说明,逻辑孙勇,语文写作姜老师,英语马红、查国生等复旦外语系老师出题,按照新联考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要求精心编写;三轮模考的重点在于查缺补漏,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 […]
[…] 课后习题有不懂的他不仅会给我讲答案,还会教我怎么解题和审题(全方位角度解决问题真的很绝!)给的解题方法也不止一种,像他们说的正向做题和逆向做题两者结合,到后来我发现两种解题方法结合在一起才是最快的。而且这两种解题方法是会理清楚我自己解题思路,因此我的解题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