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发布了《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公布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选结果的通知》,我院尹家福博士后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
尹家福博士后简介
尹家福,男,1993年7月生。2021年12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博士导师为殷盼超教授),获理学博士学位;于2022年1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殷盼超教授)。尹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致力于分子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精准构建及其多级结构动力学研究;博士后期间,他把研究重心集中在基于先进光源的杂化软物质动力学研究,依托散射方法系统解析复合材料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动态行为机制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进而促进材料研发,缩短材料研发周期。目前,尹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ACS Macro , An-Asian 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曾获2021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个人获选感言
博士毕业之后,选择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是自己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相比于博士阶段,个人认为博士后期间的经历更为重要。在此期间,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从事研究的专业领域的见解,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另一方面,博士后阶段也是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如何由一名学生的角色蜕变成为一位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科研工作者,仍然需要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据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专项资助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度,全国共有400人获选“博新计划”,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自2018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祝贺!尹家福博士后获选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华南理工大学共有7名博士后获选“博新计划”。
撰稿: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2020年度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获选结果的通知。2020年初,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申报工作。有关单位认真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申报。经过对申报材料的严格审核和德方专家的认真评选,最终确定了2020年度“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获选人员。
根据中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的名单,共有来自27个推荐单位的31名博士后获选。其中,有3位获选人员来自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各有2人获选。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4个单位各有1人获选此次“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资助。
以下为获选人员详细名单:
据悉, 为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国际交流,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自2014年起中山大学博士后之家,31人,中山3人!2020年度“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获选名单公布,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下属的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每年选派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科研人员赴德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资助每位获选人员30万元。获选人员应在本通知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赴德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山大学博士后之家,如有特殊情况须及时书面说明情况,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应届博士毕业生须在赴德前取得博士学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9400.html
评论列表(0条)
[…] 庆云大学创建于 1997 年,具有 25 年历史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大学位于韩国大邱市(韩国第三大工业城市)和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著名的电子特区),占地面积 40 多万平方米,学校设有两个校区(大邱、龟尾),龟尾校区以本科、研究生为主,大邱校区以培养语言生为主,设有航空工科大学、 航空服务学院、 医疗保健学院、 社会安全学院等四个二级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