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考研计算机专业考专硕还是学硕好,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考?

学硕难度大于专硕,另一个原因是考试科目的不同。学硕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硕的初试科目,因此调剂一般为学硕向专硕调剂,而专硕想调进学硕,则难上加难。

先说个数据吧,2009年专硕占总招生人数的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2020年已超过60%。专硕数量超过学硕,意味着以后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倾向于工作需要,直接的结果是社会招聘的学历门槛会提高。

而且你会发现,目前的新增硕士点一律以专硕为主,科研毕竟是少数。

考研计算机专业考专硕还是学硕好

对于咱们考研的同学来说,专硕和学硕的区别考研计算机专业考专硕还是学硕好,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考?,主要了解下面几点:

1、报考条件

学硕考生需要满足基本条件——应届本科、往届本科、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专硕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个别专业有单独规定。如:法律(非法学)只允许本科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报考,是非常纯粹的跨考专业;法律(法学)只允许本科为法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硕,要求考生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2、考试难度

从考试难度上来看,学硕招生人数少,且多数名额给了保研生,留给考研生的名额就很少了。你现在可以随便查一个学校,会发现很多学硕专业只招收2-5人不等,能招20+的已经是个别了,一些名校热门专业录取比例甚至为50:1;而专硕的趋势呈现扩招状态,给到考研生的名额相对较多。当然入学难度与学校层次强相关,名校的专硕竞争程度远大于普通院校的学硕。

学硕难度大于专硕,另一个原因是考试科目的不同。专硕公共课一般是英语二,多数不考数学或考数学三,难度相对较小;学硕公共课考英语一,数学的话考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难度较大。

但是有些专业,专硕的考试难度可能会大于学硕,比如法律(非法学)、金融、临床医学、会计专硕……主要就是因为这几个是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巨巨巨多多多!

3、培养目的和方式

专硕相比于学硕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没有学术压力。

学硕更适合深造搞科研,大量的学硕都要往博士转,研究生期间有强制性发论文的要求。毕业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硕更偏向于找工作,读研期间是否发论文大多是导师来安排,但总体上没有像学硕那么高,没发论文不影响毕业。因为专硕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主,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除了理论类课程之外,还有实践性、操作性的课程。专硕第一年大概率会把所有的课程全部上完,第二年主要是去实习。

4、招生专业

学硕——招生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专业方向。

专硕——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共计47个专业。

4、读研花费

学硕一般是读3年,每年学费原则上不会超过8000,学校会安排宿舍,不会出现没有宿舍出去租房子的情况。而且奖学金、助学金完全可以覆盖掉学费。

专硕2年-3年制,像计算机、法硕等专业类硕士都是读3年的,因为2年实在不能干什么。学硕的学费一般高于专硕,在10000-不等,大多在20000左右,像复旦交大法硕的学费3年都涨到了12.6w了,更别说MBA这种学费巨高的专业了。有些一线城市的学校可能不给专硕提供宿舍,比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所以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招生简章上面对于宿分配的规定,因为一线城市租房子实在太贵。

5、毕业要求(学位论文方面)

学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一般强制性写学术论文。

专业硕士的论文更强调应用,可以灵活选择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

也就是说毕业时,学硕必须写论文,而专硕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不想写论文就写其他的。

考研计算机专业考专硕还是学硕好

我真的希望打算考研的同学,不要把知乎单纯定位为娱乐软件,也不要只拿他来看经验帖,而是把它作为学习软件。

如果细心你会发现,知乎蕴藏不少宝藏/免费的资源。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直接去白piao了知乎知学堂的小白课,加入了知乎知学堂的考研群,然后用了2个小时把考研常识、流程、复习方法、整体规划了然于心。又用7天时间确定目标院校,然后就心无旁骛的复习了。

这种官方正规群的好处是,领课/进群/资料不会收你一分钱,而且,你随时都可以从群里退出。(甭管怎样,咱们先去拿到它的免费资料再说!你懂得!)

知乎知学堂的模式是把你拉进考研微信群,然后把网课链接和百度网盘资料包(发群里)。如果你想享受1v1择校服务,不要在群里问,直接去问你加的老师,告诉他你的意向城市、本科院校和专业,他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帮你做院校评估。

⚠️特别是【考研院校资料包】,我真心建议每个考研人都去领一份!包含百所院校的报录比、复录比、分数线等核心数据。这些繁琐的数据在其他平台根本找不到这么全面的,你去任何一家机构咨询都是要收费,自己整理又会耗时很久。那这份免费考研院校信息包,就极具价值了。

6、调剂要求不同!

2020年开始,调剂政策发生变化。要求报考专业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如果是统考专业,初试科目必须要相同,比如计算机考自命题的,你就不能调进人家考408的学校)。

英语二的不能往英语一的专业调剂,反之可以;自命题专业课的不能调入统考专业课的学校,反之可以。学硕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硕的初试科目,因此调剂一般为学硕向专硕调剂,而专硕想调进学硕,则难上加难。

24考研规划,请参考本文(包含各科目复习规划)

要点总结:

1.如果你今后想就业,建议考专硕,因为如果招生人数多考研计算机专业考专硕还是学硕好,当然考好考的,就业时招聘企业又不会问你是专硕还是学硕,更不会问你读了2年还是3年,从拿到学历就业的角度看,专硕性价比是很高的,我身边的很多想就业的同学觉得专硕读2年的话比较赚;

2.如果你想读博、搞学术或者成为大学老师,或者单纯的想读研时间长一点,那肯定是考学硕。当然你现在确定的目标在读研之后会发生变化,不过没关系,比如你现在可能想毕业后直接找工作,但是后来对学术产生了兴趣还可以考博的。

3.专硕读研后花费比学硕多,因为学费高、有些学校不给专硕提供宿舍。

4.专硕相比于学硕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没有学术压力。适合想毕业后直接工作,或者想读研时自由点的人。

5.学硕调剂的时候选择面广一些,专硕一般只能调剂到初试科目相同或者相近的学校。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进一步明确专硕将扩大至硕士研究生总招生规模的2/3左右,大幅增加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数量。整体趋势上,专硕还是在扩招的。

其他朋友补充:

考研计算机专业考专硕还是学硕好

参考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研专业选择对于医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选择,随着国家医考政策变革,即《医师资格证考试资格新规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出台,医学专业硕士和医学学术硕士的培养方向以及就业方向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因此,在对待医学专业考研方面,到底该如何选择呢?下面通过案例来和大家分析一下学硕还是专硕,到底该如何选择。

案例

李同学,女,辽宁人,本科就读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成绩中等,勉强通过四级。由于其本人出身于医学世家,从小对医学知识耳濡目染,在实习期间更加确定了自己当医生的意愿,所以考研是其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

分析

在确定院校和专业之前,了解政策是第一步。小到院校招生计划的调整,大到行业结构的调整,能了然于胸就能确定报考的大方向,同时避开雷区。

李同学出身医学世家,父母在其专业选择上倾向于内科方向,且希望她能够考京城名校。但李同学与父母对于国家即将要实行的专科硕士和科学硕士的培养方式的改革试行尚不了解。

2014年新医考政策的试验点是京津沪三地医学考研选专硕还是学硕好,临床科学硕士研究生期间只做科学研究,培养科研技能,而不会接触临床,毕业需要发表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同时进行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毕业要求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合格证书》。显然,希望毕业立即从医的李同学应该选择专业硕士。

大方向已定,就可以进一步根据院校和专业的特点细化报考目标。

在北京的四所医学院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和军事医学,每一所学校都非常难考,同时又各具特点: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医学生的殿堂,复试时间比较晚,不利于后期做调剂的二手准备;首都医科大学非“211”和“985”,附属医院都是专科医院,虽然不及北医的名气,但由于其地理优势,近几年的录取分数逼近北医;军事医学院带军籍的研究生要求分数非常高,地方生的发展就不如其他院校了。综合各种情况,北京大学医学部是既符合李同学期望、成功可能性相对高一点的选择。

医学考研选专硕还是学硕好

北京大学医学院2014年有22个院所招生,统招人数平均在30%左右,招生总人数714人,统招人数291人,临床医学招生总人数为463人,统招人数为196人。根据往年招生率,北医的平均报录比为3:1,北医的一、二、三院录取分数向来偏高,并且比较注重复试能力和复试技巧。因此,对李同学来说,报考一、二、三院难度颇大。中日友好医院是北医和北中医的附属医院,实力较强,热度又明显低于一、二、三院。因此极力推荐报考该院。

接下来就是专业选择,定专业无外乎四个原则:适合自己、专业实力强、就业前景良好、能考上,权重因人而异。

内科学分为内分泌、神经内科和肾内科三个方向。中日友好医院在这三个方向上实力都较强的重点,考生被录取后再选择方向。内分泌对女孩而言,工作内容比较轻松,工作压力比较小,近年来报考较热;神经内科工作前景尚可,工作内容偏向保守治疗,考查用药水平;省内工作较轻松,待遇水平尚可。根据往年招生情况,若考取340分以上,复试不出意外,应能稳稳录取。

录取情况

李同学初试分数是351分,其中,政治68分,英语71分,西医综合212分,被北京大学医学部中日友好医院内科学(神经内科方向)专业硕士录取。

规律总结

一、了解政策。

李同学认真了解医学教育改革的最新政策,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了相对理想的专业方向。考研选择专业,也是在选择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要及时关注所选方向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变化。低头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抬头看路,了解行业动态,既要关注最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又要洞悉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与时俱进地选择专业方向。

二、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李同学虽然有报考北医的几个热门的医院的愿望,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是选择了门槛低一些的医院,从而提高了成功的几率。考研不是赌博,不能意气用事。顶级院校的顶级专业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冲上顶峰。当自己的期望值超出了自身能力时,就要考虑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学校和专业,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医学考研选专硕还是学硕好

三、与以后的职业规划挂钩。

就医改大形势下的医学专业来看,考生如果想继续读博士的话,选择科学学位比较好,可以直博;但如果想毕业后想直接参加工作,专业硕士则是不错的选择。李同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因此她选择毕业即可获得“四证”医学专业硕士。考生在选择读研的时候应该对未来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问一问自己硕士毕业后的目标是什么?是立志在医学方面成为泰斗,直接攻读博士,还是直接参加工作?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医学考研选专硕还是学硕好,医学考研专业分析:学硕or专硕 你该如何选择,才能够做出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最有利的选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9562.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2月 4日 下午5:02
下一篇 2024年 2月 5日 上午9:0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