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良好的业绩、诚信的声誉,使浦发银行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中备受关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
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至2020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7.5万亿元。目前,浦发银行已在境内外设立了41家一级分行、近1700家营业机构,拥有5.5万名员工金融机构博士后,已架构起全国性、国际化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格局。
2020年2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名,浦发银行位列第17位,品牌价值139.47亿美元;5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全球企业2000强”排名金融机构博士后,浦发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招聘公告,浦发银行位列第65位;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根据核心资本,浦发银行位列全球第20位。8月,美国《财富》杂志发布“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浦发银行位列第220位,
深耕金融服务的同时,浦发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优秀企业公民。2019年浦发银行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最佳精准扶贫贡献奖”、“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奖”,2018年、2020年分别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最佳绿色金融奖”、“最佳绿色金融成效奖”。
在新一轮发展中,浦发银行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按照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总体部署,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动全行成为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不断提升业务能级和质量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实体经济、上海重大任务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浦发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2年10月18日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成为上海第一家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商业银行。为围绕商业银行的发展经营展开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研究,培养、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建设一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21年商业银行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符合条件的人士前来应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
2、近三年来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将于2021年7月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或新由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年龄在33周岁以下;
3、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4、在职人员必须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不可兼职。
5、具有金融或相关从业经验者优先考虑。
二、研究方向和课题
1.产业数字金融理念下浦发银行客户经营体系再造研究
2.浦发银行“投行+科技+跨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3.商业银行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架构下数据治理模式研究
4.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及相关创新服务的研究
5.基于数据驱动的零售财富客户资产配置研究
6.零售信贷业务智能化风控体系研究
7.传统评分卡融合决策树模型的风控研究
8.商业银行数字化网点建设研究
9.开放金融背景下金融机构间服务融合模式研究
10.大数据分析在金融市场策略分析、违约预警及交易对手信用评估方面的应用
11.市场波动环境下银行资管产品保持绝对收益目标的研究
12.托管数字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13.产业数字金融环境下的行业风控模式、信贷策略及其迭代演进研究
14.面向数字化风控的组合限额管理模式及其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践
15.基于隐私计算技术及场景的研究与实现
16.认知型架构在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研究
17.企业数字信用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18.万智互联时代仓储运输行业数字化趋势与创新模式研究
19.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变革趋势与创新应用
20.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创新与应用
21.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22.数字化背景下的银行人才能力模型的构建
23.企业大学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实践和研究
24.全栈业务中台建设研究
25.银行集团共享运营服务转型研究
26.上市银行提升市值管理能力研究
27.新发展格局下基于高频大数据的宏观经济现时预测研究
28.宏观经济变量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全量管理研究
29.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在金融市场研究及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30.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
31.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及银行数字服务创新影响研究;
32.基于产业互联网的数字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33.金融业数字化变革及战略管理研究
34.高科技行业发展趋势与科创金融模式创新研究
三、报名要求
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请于2021年3月2日前提交下列申请材料电子版:
(1)个人简历(请登录我行网站:,点击“今日浦发—加入我们”栏,下载并填写《浦发银行应聘报名表(应届学生)》或《浦发银行应聘报名表(有工作经验人士)》);
(2)《博士后进站申请表》(工作站联合招收),可在中国博士后网站()下载(请务必在“研究计划题目”一栏中填写拟选研究方向和课题,每人最多可报三个课题)。
后续将根据招聘进展,按照国家规定补充提交研究计划书等相关材料。
四、招聘人数
10人。
五、招聘流程
1、报名材料初审。
2、初审合格者在上海参加笔试和面试。
我行将通过短信、电子邮件或电话的方式与参加招聘的博士联系相关事宜。
各设站学院、博士后: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2023年度)》,简称《指南》(附件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项目申报工作即将开始中国博士后工作站,关于组织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的通知,为做好学校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8月25日期间进站中国博士后工作站,且本站未获得面上资助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18个月内可多次申请,每站只能获资助一次。
2.申请人应具备良好思想品德、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且无科研失信情况。
3.申请项目应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项目非涉密,且为本人承担。
4.入选国家各类博士后派出类项目(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人员,在完成派出工作或提前结束国(境)外研究工作后,继续在国内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由所在设站单位出具证明后可申请。
特别提示:
1.已获批博新计划、特别资助(站前、站中)或博士后国(境)外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与面上资助申报不冲突,二者可以同时获批。
2.在8月25日(含)前能完成进站(即在中国博士后系统备案成功)即可申请第74批面上资助。
3.与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从学校博士后流动站申报;与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从博士后工作站申报。
二、项目介绍
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对从事基础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适当倾斜。在面上资助中实施“地区专项支持计划”,对在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及脱贫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予以倾斜资助。“地区专项支持计划”与同批次面上资助工作一同组织开展,申请人不得同时申报。2023 年资助约300人,资助标准为自然科学8万元、社会科学5万元。
三、校内申请时间
8月1日—8月25日
四、申报材料
请申报人按《指南》规定的申报条件及材料,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网址:)在规定的时间按提示逐项提交申报材料。
申报要求:①“一、个人信息”的“2.科研及奖励情况”要求填报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 3 个;②“二、项目信息”中不得填写个人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设站单位名称、合作导师姓名等,否则评审专家可视为申请人故意泄露个人信息,计0分;③只需在网上系统提交申报材料,不需要提交纸质申请材料。
五、评审指标
面上资助评审指标包括学术绩效、创新能力及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三个方面。博士后申报人员可参考。
六、相关事项
本次申报不限额,应报必报,各学院在前期预申报的基础上,做好组织动员帮扶工作,以学院为单位填报《第74批面上资助申报汇总表》(附件2)于8月5日前发送至李国菊OA邮箱,学校根据申报情况组织专家帮扶工作,待后续通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0718.html
评论列表(1条)
[…] 6月15日,长安民生物流举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暨专家聘请仪式,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程文迪为长安民生物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并祝贺,长安民生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谢世康致辞,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万年勇主持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