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北大博士后待遇,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2023年博士后奖学金项目申请公告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自2022年设立博士后奖学金项目,旨在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后奖学金申请书(见附件);1.奖学金申请书统一使用附件《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后奖学金申请书》。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自2022年设立博士后奖学金项目,旨在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根据《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现代农业博士后全额奖学金评审细则》及学院有关工作安排,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名额与标准

2023年,资助名额不超过10个,奖学金额度为24万元(税前)/人北大博士后待遇,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2023年博士后奖学金项目申请公告,资助期限为两年,按24个月逐月发放。

二、申请条件与评选标准

申请对象为2023年或2024年初拟进站博士后北大博士后待遇,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以每个批次申请截止日期为准)。每位PI课题组申请人不超过2人。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能力、个人研究计划水平、研究项目与合作导师科研方面的契合度、推荐人推荐力度、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对申请人进站申请方面的承诺等。

三、申请与评选程序

(一)时间安排

本项目申请与评选每年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次启动时间预计为2023年5月,第二批次启动时间预计为2023年12月。

(二)申请材料

所有申请材料必须用中文或英文完成,包括下列内容:

北大博士后待遇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后奖学金申请书(见附件);

•两封推荐信(必含博士期间导师推荐信一封,并对申请人学术道德情况作出评价),推荐人直接将签字推荐信发送至;

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确认函一封(明确招收意见,并就申请人科研学术经历、科研成果、科研能力与自身所从事研究之间的关系、申请人综合素质、拟进站从事研究计划内容、合作导师为申请人提供的科研条件、每年额外配套的经费等方面做出说明和确认,并签字)。

(三)申请材料提交办法

请申请人将所有申请材料(不含两封推荐信)存储为一个PDF格式的文件,并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发送至,不完整的申请材料将不予受理。

特别说明:

1.奖学金申请书统一使用附件《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后奖学金申请书》。

2.若申报材料涉密,请与学院负责涉密工作的老师联系,按负责涉密工作老师的要求申报,切勿邮件或电子邮件传送。

3.北京大学已进站报到博士后,合同终止日期距本公告申请截止日期多于六个月者不能申请。

4.博士后奖学金申请、评选、公示程序结束后,学院将向奖学金获得者发出通知,获奖者需在规定的时间作出确认,并按程序提交博士后进站申请材料,北京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及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备案后,学校发放《北京大学博士后录用通知书》和来校报到材料。获奖者根据报到时间来校办理报到手续。

5. 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申请程序及材料详见

附件: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后奖学金申请书

各有关人员:

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根据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2〕8号),现就2022年度我校“博新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

“博新计划”通过组织同行专家进行会议评审确定资助人员。拟进站的资助人员须在名单公布后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为2022年度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

2.拟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关于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并与合作导师拟定初步研究计划。

3.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是2021年3月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之前未申报过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21年1月1日(含)之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4.199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5.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6.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7.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有关人员可关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8.未入选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如入选过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博士后工作站申请,须在申请书中注明。

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9.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申报流程

详细申报工作流程参见:。

1.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身份材料、《博士生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具体填报要求如下:

申请书。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生成(模板见附件1),自行生成无效。

《博士生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下载后上传扫描件。模板见附件2、3。

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和毕业证。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如无预答辩通知书,可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以上材料均提供扫描件。

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个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扫描件。

不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在网上申报开通日期前,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下载相应模板作为填报参考。如通过专家通讯评审,需提交答辩材料,供会议评审使用,相关要求另行通知。

2.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在线提交至设站单位。

设站单位的联系方式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中自动获取。申报截止日期前,申请人对已在网上提交的申请数据有修改需求时,需逐级申请驳回。

四、申报时间

2022年1月25日起,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材料,2月28日申报截止。3月1日至7日,设站单位网上审核。3月份开展通讯评审;5月份组织会议评审。5月底前,公布获选结果。

请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广泛动员优秀博士毕业生及合作导师积极参与“博新计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0765.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2月 8日 下午9:04
下一篇 2024年 2月 9日 上午11:0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