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品睿教学团队深度解析!
总体评价
2024管理类联考数学整体难度适中,与2023年数学难度持平。整体特点表现为:考点分布稍有变化、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出题方式的转变、计算量减少。
出题原则:高频考点重复考,在近些年真题中,真题复现题比较多,大概有8题。
考点分析
注:题号部分标红的内容为同一考点或同一题型
(1)实数:共3题,其中高频考点绝对值、均值不等式各1题,另外增加了“冷门知识点”余数定理的考查,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2)应用题:共4题,较往年题量有所下降,其中高频考点比例问题1题、行程问题2题,整体比较简单,较难的是9题(“牛吃草问题”),更加侧重数学思维的转换能力。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考点工程问题、平均值问题、不定方程在今年的真题中均未涉及。
(3)代数:共8题,题量增加,但整体的难度降低。其中重点公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等差等比数列均有涉及,特别地管理类联考选书,数列考查4题,均为基础公式和性质的运用,其中10题(杨辉三角)为新题型,难度不大,但需要审题仔细,整体更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运用。
(4)三大几何:共6题,其中平面几何2题、立体几何1题,解析几何3题,比较常规。平面几何题目难度低,考查三角形和圆相关内容;立体几何主要考查对公式的运用;解析几何中不等式范围、最值问题均为本章重点及高频考点,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法解题。
(5)数据分析:共4题,概率部分的难度较低,排列组合中高频考点两大原理、相邻(不相邻)问题、不同元素分组分配问题均未涉及,仅考查“相同元素的分配—隔板法”相对冷门的知识点,该部分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对题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出题方式的转变
(1)等价替换能力:整体数学部分稍偏简单,条件充分性判断部分,结论部分需要能对其进行等价替换和翻译,题目的考点并不难,更加侧重实际运用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2)“能确定”型问题减少:今年条充题“能确定”类型的题目和去年一样,均为3题,需要考生从本质上理解能确定的准确含义。
(3)计算量减少:问题求解部分的难题,可采用代入验证法等方法进行求解。条件充分性判断部分,侧重对题目的分析和推理,数形结合法等方法的运用,而计算量均有减少。
(4)最值型题目增加:最值类型属于重难点内容,但只需掌握最值的核心—在端点处或相切处存在最值,也可以迅速进行求解,侧重考生的基本功。
总之,2024数学真题难度适中,更加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和掌握情况及考生的基本功,最后考查考生的文字理解、等价替换、信息翻译能力等。
逻辑真题难度分析
总体评价
逻辑整体难度:
略低于2023年、2021年管理类联考选书,2024年管理类联考(管综+英语)真题难度分析!,与2022年持平。
整体表现:
①2024年逻辑试题阅读量在7600字左右,较去年8000字左右有所下降,比往年7200字有所增加;
②部分题目比较绕口,如【▲⭐、羽毛球比赛、稻、黍、稷、麦】等描述比较抽象复杂,对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③非形式小题型(解释、推论、评价)没有考到;分析推理题量有所增加,让管综本就紧张的做题时间雪上加霜。
2024真题分析
形式逻辑考查2题。
26题可秒杀,51题条件关系描述没那么明显,但整体难度较低,均考查条件的逆否关系。
非形式逻辑考查12题。
整体难度适中,其中削弱4题、支持7题,假设1题,其中有一道反向问法支持。
非形式逻辑阅读量较大,且其中几道题目设置强干扰项容易误选,对阅读能力有一定要求。
分析推理考查了16题。
分析推理,共16题(史上最高)!延续了前三年的考试趋势,给了确定条件的题目不多,即传统秒杀题目数量减少,更加考验基本功!
在匹配、几选几的题目还是需要分析清楚数量关系,其中需要用归谬假设/二难推理解题的有7题;且部分题干描述略微复杂,在考场上紧张状态容易思维卡壳;
该部分需要大家对分析推理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思维方式灵活运用,依然是成为本次考试中逻辑学科的难点。
总之,2024逻辑真题难度整体偏难,更加考验考生的基本功、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以及文字阅读重点信息获取能力。
写作真题难度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
今年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与2023届真题难度相当,在历年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算简单的,论证结构清晰,关键词明显,考生容易找出谬误。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分析上考生不太容易分析得全面、准确,特别是针对多处同类谬误点如何合并分析技巧上可能不够完美。
论说文
今年的论说文难度比2023届真题(领导艺术)略简单,立意材料给得十分明确,只要围绕着“发散性思维”写即可,也不容易偏题,推测今年偏高分数的考生应该多些。
英语(二)真题难度分析
总体评价
整体试卷难度比2022年和2023年难,比2021年易,与2019年持平。
各板块分析
【完型填空】
字数:共333词,字数略少。
话题:社交生活中找到平衡,比较容易理解。且选项无难词考察,难度中等。
【阅读理解A】
整体评价:整体难度中等偏难,且篇幅较长。
题目来源:文章基本源于2022年的期刊杂志,分别来源如下MIT , , Post 和
题材:
T1:人工智能不平等问题
T2:英国木材缺乏而面临建筑危机
T3:老年人停止开车
T4:保护消费者健康数据隐私
题型:
判断题连续4年未考查,在21年前,每年必考。
词汇题连续4年未考查,在21年前,每年必考。
态度题及主旨题未考查
原因题首次出现3个。
其他题型常规考查
反常设置
1. 部分题目跨越2个段落方可确定定位,如22和23题。
2. 第二篇6.7.8三个段落大篇幅没有设置题目,比较反常。
常规思路:定位+主题+理解
【阅读B】
题型:多项对应
评价:难度中等,人物定位简单,理解比较容易,但各种选项几乎在原文各个段落里都可以找到大量原词,如果不做理解,只是找的话,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干扰。
【翻译】
话题:农贸市场特点。
难度:主题词常规,但只有6句话,长难句到目前为止,史上最多。所以翻译难度中等。
【写作A】
类型:书信(介绍+询问)
话题:提出古镇房子保护计划,询问他的看法
评价:题干词汇比较简单,话题类似于2019年真题,内容只要相关即可,如邀请专家,招募志愿者,时间安排,地点安排,实地考察、采访居民或网民等,故难度中等。
【写作B】
类型:条形图(静态图)
话题:某高校劳动实践活动课学生主要收获调查
特点:首次出现收获分析,但主题词都是简单词。
评价:首段套用静态图模板,中段分析原因只要与主题相关即可,只是常见经济、政策等原因不太好切入,故难度中等。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先搞清楚数学怎么考、考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复习、复习什么,方法和效率是最重要的。
注意!!文中已经把数学要必考的(重点复习)、不会考的(不用怎么复习啦)、难度较低(容易拿分)、难度较高(需要灵活解题)的部分,全部给你划出重点了!!!
↓↓↓一、2019年管理类联考大纲
在考试中,数学包含在管理类综合中。考试时间3个小时,总分为200分。
1、管综考试概况:
2、数学基础考试大纲
二、数学复习重点
1、考纲解析
数学总分75分,难度系数不高,根据历年的考试题统计,每年难题只有2-3道。
一张图看懂考纲内容:
数学考试建议30-60分钟完成,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员,建议45分钟内必须完成。基础差的同学也必须在60分钟内完成,不然没有充足时间用来做逻辑和写作。
根据统计,每年考高分的学生,综合分数120+的同学,数学用时基本在45分钟之内。
2、考试题型
总共25题,每题3分,包括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题型,考察知识点涉及55个。
其中,问题求解难度低,需要在15-20分钟完成。其中有6个压根不用算,有特殊解题技巧,基本不花时间;剩下的时间做剩下的9道题目,就比较充裕了。
条件题是根据题目进行条件充分性判断,只给两个条件,判断条件1或条件2的正确或错误,有时需要将条件1和2联立起来进行判断,因此10道题可能会裂变为20-30个,是相对比较难的一个部分,建议时间分配20-30分钟。
(18年联考部分数学真题)
注意:前方高能预警!
通过对历年的700道考试真题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对这55个考点划了重点,接下来就给大家一点点分析一下——(ps:截图中的时间是该部分视频时长,请自行忽略)
第一章最重要,考点4不用看,这块不会考,即使考也会很简单;考点3最简单,可以1.8倍速看;考点2考的可能性不大,相对来说比较偏可以不用看。
考点1要重点看,因为这是必考项,这个板块一般会出两个题,包括:①非负性:绝对值、根号、平方 ②有理数和无理数 ③ 整除问题以及 ④ 20以内的质数。
考点6和7重点看,课程中讲了一些技巧;考点5和8可以不看。
只需要看考点10即可,最少看2遍,重点看图象和最值内容。
韦达定理一定要背会,这是一个必考的考点;考点16不考,因此不用看;考点15只考1点:增根(分母为0的根)。
不等式的题套路很多,一般采用答案代入法,利用答案来进行验证将错误的答案排除即可。
所以这章可以不用看,你只要会采用这种方法来做题即可。
第六章是整个系统课中最精彩的部分,这里有许多做题的技巧和公式。所以考点24很重要,有很多答题秒杀的数学技巧。
考点25是出条件题的。考点23不会考,因此不用看;考点20也不考,是供大家扫盲用的;考点21和22只考一个选择题,用长数列与片段和这两个方法基本可以搞定;考试会在考点24中出一个题,在本章会考2-3个题。
在此章中圆和扇形是重点;历史上四边形曾只考过一次,而且是半超纲的,所以考点27不是很重要;三角形考的比较多,但是是简单题,考试时进行量测即可,所以也不需要花费什么精力。
注意:对于考试是否能带量测的工具,考试的时候地域不同要求也会有差异,有的地方考试时要求不能带工具,还有的地方对草稿纸也有限制,所以建议大家最好找学长咨询一下。
考点30不考,是供大家扫盲的,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考点31分为两部分:直线方程和对称性问题,其中对称性在系统课中有些重要的结论和技巧,需要背一下;直线方程列了6种形式,需要仔细的看一下
考点32是一个备考项,出题有两种形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在系统课和教材里有两张图,需要看懂。
这里有一个联考数学计算距离的最难的公式,是个必考项,一定要背会。
按正常来说,这个版块一般会考一个题,需要全部看,历年出题没有规律,所以无法判断会考哪个
只能说如果考的简单的话会考长方体和正方体;难的话会考圆柱体和球体。
这个版块对很多同学来说很头疼管理类联考考试费用,管理类联考数学怎么破?,但是根据2018年出题的情况来说,2019年排列组合也是重中之重,预测至少会考3道题,难度相对来说比2018年难一些。
这个版块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考好的话,这个版块必须拿下,建议大家至少要看3遍以上。
此章的知识点出题方向有3个
(1)古典概率 :射击、掷骰子 、扔硬币
(2)至多至少问题
(3)伯努利
此章中考点45不考,考点44也不用看,记住这个结论就可以:方差大,波动大,不稳定;方差小,波动小,稳定。也不需要做题,考试只考一个题,运用这个结论就可以直接做出来;
考点43—均值没有什么技巧,运用公式硬算即可。
应用题是曾经的重点板块,最多的时候考过9个;但现在在考试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最多只考过3个,所以应用题不好的同学不需要担心,你只需要掌握几个固定题型即可。
但应用题是个必考版块,一般是在联考的第一题,出现在百分数,比例的问题中,所以考点46是重点。
考点48、49、50最多会考一个题或者不考,浓度问题在系统课中讲过两个超级公式,掌握即可;考点51和52现在基本也不会考,大家重点看下个税改革,这是今年的一个热点,可能会考;
这是额外加的一个版块,是为要得满分的同学准备的。曾经有考过,2018年第25题考了复合函数求值域,所以预测这块将是个趋势,因此要重点复习,这块有个复合函数的单调性,预测是2019年的重点;
而二项式定理在2013年考过,一般5-6年是一个考试周期,所以其已经具有一定的考试周期了,因此2019年有可能会考,预测2019年的压轴题可能会在这个版块出。
现在55个考点都已经将重点给大家总结出来了,如果要自己复习的话,按照文中给大家的建议扎扎实实把每个知识点掌握透彻即可,再做几遍真题,考试基本不成问题。
3、如何刷真题
真题刷的好,你考试就成功一半了!它必定会让大家在备考的路上少走弯路,用最小的时间成本完成最大的备考目的!
数学真题管理类联考考试费用,时间充足的同学可以从97年的真题开始做,不太充足则直接从09年开始做(08年数学大纲改革)。
那么,真题应该怎么刷?
1)连贯性成套做
必须成套做:从答题到对答案、看解析视频最好连贯完成。
不管做题结果怎么样,解析课都得听听看,里边有很多对于考点总结、解题技巧的讲解。
2)做题频次
一周做两套、一直坚持到考前。
3)需要做多次吗
多做几次总是好的。但也得看自己时间充足不充足。
4)需要限时吗
平时练习不需要卡时间,搞懂每套卷子全部题目即可。最后一个月做题时得严格卡时间。
5)做题速度
做了一段时间题后,大家就得奔着45分钟以内做完的目标去练习了,实在不行,也绝对不能超过60分钟。
最好准备个“好题本”,每次做完题看了解析后,你觉得对你帮助特别大、拓展了你思路的题目,需要誊抄到好题本上,每天都看看。
本次的吐血整理到此结束!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