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良好企业文化的药企,未来一定会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的大型药企,因为其风格、习惯和价值观已经深入企业的经营中。药企的每个人做每件事都会遵循其优良的企业文化,从而能让企业更长久地发展,能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能为合作客户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利润。这样的药企不仅能造福药企内部员工,更能造福社会。
鼎臣咨询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认为药企发展之道 旨在提升企业文化,未来的中国医药企业,将是为消费者提供疾病解决方案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或有多种态势,所以,药企的企业文化必须有自己的特质,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更不能把老板文化当成企业文化。
那么,如何升级药企现有企业文化?
(一)提炼药企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任何药企都有非比寻常的社会责任,因为其生产的产品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所以,药企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有社会责任的体。
药企的核心价值观要能体现企业的使命。药企的存在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更好的药品或其他产品,就是要有悬壶济世的慈悲胸。
比如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店基业长青,其创始人乐显扬提出“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为同仁堂奠定了良好基础。同仁堂百年祖训是:“炮制虽繁,绝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绝不敢减物力。”
这就是同仁堂企业文化的体现,虽然同仁堂近些年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令人汗颜,但同仁堂之前的发展都是凭借这样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祖训而经历300多年不倒。
鼎臣咨询认为,药企提炼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构建价值理念体系,就要体现社会责任和企业使命,就要符合作为药企的身份和地位。
药企提炼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还要与时俱进,要符合时代的脉搏,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的投资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发展理念、人才理念、质量理念、创新理念等,形成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精髓。
药企也要从药企员工的发展入手,从员工的实际利益出发,提炼有利于员工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把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提炼符合药企未来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
药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药企的竞争能力,提升药企的运营效率,提升药企的管理水平,保证药企的发展使命和愿景的实现。
鼎臣咨询建议,药企要充分凝练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形成系统。经营管理理念是管理者追求企业绩效的基础,是顾客、竞争者及企业员工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认同,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基本设想与科技优势、发展方向、共同信念和企业追求的经营目标。
经营理念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管理活动都要有一个根本的原则,一切的管理都需围绕一个根本的核心思想进行。经营理念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使命与愿景一样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三)加强企业文化制度建设
药企要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的运行机制,让组织结构更合理,运营效率更高,更能适应目前医药行业整体调整的现状和市场竞争现状。
鼎臣咨询认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长期保持和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就必须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使企业文化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激励、约束领导和员工自觉践行企业文化理念。
药企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任何药企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药企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2535字 | 5分钟阅读
企业文化建设随着企业发展不断深入,其重要性日趋显著,将成为企业管理运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应从“知”逐步过渡到“信”与“行”阶段,向体系化发展,企业文化的推行应趋于制度化、机制化,并最终落实于企业成员的行为规范。
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主要、最活跃的载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即是把文化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关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
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支撑因素,要对这些因素以与时俱进和开创未来的思维,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提炼,肯定积极因素,继承进步传统,使企业文化具有永续的竞争力、适应力与延展力。
(三)
独具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无论处在何种阶段,必须要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高站位、高起点,用系统科学和富有前瞻性的观点,谋划创新。要融合企业发展历程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和行业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体系。
(四)
注重实效
要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将文化提升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与党建政治工作、生产经营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相融合,不流于形式,不急功近利,使企业文化建设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即充分拓展企业文化对企业意识的导向功能、对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对企业员工的凝聚功能、对员工士气的激励功能、对人际关系的润滑功能、对思想行为的约束功能和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形神统一,不断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
持续夯实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精神层)
结合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保持持续完善、动态开放的理念,构建最具竞争力及适应力的文化理念体系,不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通过对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文化经验,导入并构建现代企业价值体系,不断创新、升华已有的各项文化理念,发挥文化引领企业发展、提升组织绩效的作用。
(二)
强化文化与制度体系的融合(制度层)
企业文化与制度管理融合发展的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引。以文化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为建立企业文化落地实施提供支撑。总体而言,要重点做好以下制度建设:如建设创新型制度,实现公司管理持续变革;建设市场型制度,以经营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建设执行力制度,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建设学习型制度,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建设责任型制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建设幸福型制度,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
从根本上改变制度与企业文化“平行线””现象,将文化理念融入制度,并调整不符合文化价值的制度内容。同时,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制度,依靠机制、体系全面深入地推进和持续展开文化建设工作。
(三)
着力企业文化行为层的提升(行为层)
企业文化行为层的提升,需要有计划、有方案、有实施、有评估地开展,才能取得实效。诸如强化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观念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看重员工的创造力,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大力完善员工行为规范,总结员工优秀做法和示范,并将其吸纳到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加以完善和提高,实行有效监督并加大执行力度,建立长效考核机制,推动员工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各级干部的关键引领作用,将组织意图理解透、把握好,并有效转化为员工行动力,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干部更有作为。
同时,深度挖掘具备企业优秀文化特质的先锋模范人物,树立光辉榜样,明确努力方向,在全员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
注重企业文化物质层的打造(物质层)
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建设即企业形象的打造与提升,需要重视如下几方面:其一,新媒体技术融合运用,构建更为广泛的企业传播平台;其二,传播内容的创新,创造出适合不同宣传平台的内容,通过真人真事影响员工思想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其三,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充分运用好党群系统、社会媒体、行业学会、公益慈善,全方位、立体式对公司价值观进行宣传,讲好企业故事,树立良好形象。
三
企业文化持续优化的保障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是企业在发展中的必然要求,需多措并举、切实保障,以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
(一)
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企业文化若要真正得以深入贯彻,公司高层领导的重视和率先垂范至关重要。高层领导的思路导向,是员工工作的目标指引。领导越重视,员工越配合、成效越明显。同时,领导的率先垂范有很强的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
(二)
设立机构,组织保障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企业长期、系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及优化的必要条件,可考虑设立一个独立运行、向上负责的专业部门或团队来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三)
资金支持,规范程序
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产生成本,财务支持是企业文化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企业可考虑设立专项基金、预决算制度等,来保证企业文化在精神层、制度层、执行层、物质层的合理开支,同时加强资金监管,做到专款专用,严格规范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
全员参与,营造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协作完成,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全员参与能够形成强大合力。只有吸收员工智慧,凝聚最具公司个性的文化元素,才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形成文化建设所需的内生动力。
(五)
突出个性,加强宣传
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运用一切有利方法、手段和形式,进行有效宣贯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保障,让员工主动融入到文化变革中来,把公司文化建设目标当成自己的使命,履行工作职责、激发奋斗热情、发扬企业精神,最终达成全员内部共识及外部认知的不断提升。
(六)
健全体制,实践为先
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体制,其决定了企业管理方式,是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高层领导既要当改革促进派,又要当发展实干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实践者和共享者,不但要解放思想,更要实事求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