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博士后后面是啥,吐槽一下国内博士后的坑

最近几年,国内高校研究所高薪招聘博后的广告越来越多。很多博士毕业生都被高薪所吸引,有了做博后的想法。国内博后出站这个事就是个怪胎。不要看老板是大牛,每年都有好文章出来就觉得你去了也可以。前面说到,博后高薪的组成是省市补贴+学校薪资。“破四维”改革之后,大部分高校的直接奖励都基本没有了。

最近几年,国内高校研究所高薪招聘博后的广告越来越多。以中部某高校和珠三角某高校为代表,号称构建千名博后“人(jiu)才(cai)蓄水池”,对学校来说确实是尝到了文章数和项目数暴涨的甜头,很多学校也开始效仿,大量招聘博后。

很多博士毕业生都被高薪所吸引,有了做博后的想法。但各种高薪招聘博士后的背后,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

这里吐槽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待遇虚高

学校宣传的税前年薪一般是包含了所有省市的补贴和学校的所有用人成本。号称年薪20万,但各种五险一金扣了之后,每个月到手估计也就1万出头。具体的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

考核要求高,出站难。

国内博后出站这个事就是个怪胎。

一方面博后算工作、按教职工来管理;另一方面博后经历又按学位模式管理,达不到考核条件不让出站。

目前博后的考核要求一般都是要求国基(青基)一项+高水平文章若干篇。

基金方面,青基没什么好说的,越来越难了。文章还能努力一下,项目真的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的九十分全看命。另外,现在基金委明确规定了博后申请到的青基是不能换单位的,也就是说申下来了之后如果2年按时出站,剩余的钱是带不走的(有的学校同意之后回来报账,但很多课题组是“统一规划”经费,申下来就被收走了)。

文章方面,不同学科发文章的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也许有的学科努努力两年发2-3篇甚至更多一区/二区文章比较容易,但有的学科可能四五年才能发一篇一区文章。但学校博管办那帮人是不会考虑这些的,只会说你看别人都能发,你怎么就不行?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来判断,不要抱侥幸心理。

博士后后面是啥

如果是本课题组博士毕业,为了完成博士期间的收尾工作而做博后,这种情况还好,毕竟有博士几年的积累,更容易出成果。如果是博后去一个新组,一切都从头开始,那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慎重!不要看老板是大牛,每年都有好文章出来就觉得你去了也可以。要看看那些文章都是别人积累了多少年才发出来的。你一个新人去了,能很快就出成果吗?想着接手别人现成的基础?这种好事只能说可遇不可求,而大多数人是遇不上的。

完成不了考核,要不就赔钱退站,要不就延期等成果。而延期又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前面说到博士后后面是啥,博后高薪的组成是省市补贴+学校薪资。但很多省市对博后的补贴都只是两年,两年后如果延期出站,这笔钱就没有了,而很多学校也不会额外出钱。运气好的,课题组有钱可以补一些;运气不好的,课题组没钱或者不愿意出,那就意味着你延期期间的收入将大幅降低,甚至需要自己倒贴钱交社保医保等。

一些潜在的坑:

导师的人品问题。很多人很容易忽略这点。但大牛们牛的只是业务水平(其实这也不一定),人品怎么样真不好说。而且很多人对外看似和蔼可亲,对课题组内就完全是另外一副嘴脸,所以一定要多从侧面打听了解。

学校政策朝令夕改。这点还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博后的合同里面有大量“参照教职工管理办法”“与校内教职工享受同等待遇”这种措辞。但学校的政策经常都在变化博士后后面是啥,吐槽一下国内博士后的坑,比如博后公寓、住房补贴、职称评定等等。学校出一个新文件,有些东西说没有就没有了。博后=临时工,你要相信,需要牺牲利益的时候,博后绝对是首当其冲。

学校所谓的成果奖励。以前发文章拿项目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奖金。“破四维”改革之后,大部分高校的直接奖励都基本没有了。但对有编的老师来说,这部分奖励其实反映到年终奖里面了;而对博后来说,一般所谓年薪制不参与年终奖分配,所以没博后什么事。博后的成果可以帮学院从学校挣绩效,但挣回来的绩效和你没关系。所以不要对这部分抱太大希望。

博后996甚至8107这种强度很常见,各种压力巨大,自己是否能受得了?

暂时想到这些,以后想到了或者有人感兴趣再补充。

简单总结一下:

不要被博后表面所谓的高薪所蒙蔽,学校的承诺言不符实的情况太多了。这叫什么?这叫不讲武德,靠偷袭、靠骗。做决定之前一定要多打听,问课题组的其他人、问学校已经入站的博后,去了解实际情况。

还是那句话,除了本课题组毕业后继续博士工作这一种情况,其他情况都要慎重!

当代的社交网络拉近了不同人群的距离,当然也就总能听到现实生活中未必能听到的观点,不管是政治正确的高调还是台面下不足以堂而皇之摆出来的声音都会浮出台面,日前外国有一位言谈之间暗示自己是一位老师的人在推特上的发文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据buzz世界网站报道,他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女性学生公然发表了一番有性别歧视之嫌的推文,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推文是这么写的:

“我亲爱的学生们,如果你们想要继续读研究生,请务必先订婚(或者有潜在的追求者)。然后要是你们还想读博士,就务必先有个丈夫,要不然,你们肯定会没人要。”

国外读博需要花钱吗

这条推文发出之后,迅速获得了5600多条的回复和超过4700的点赞。显然,这条推文在网友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很多人持批评的态度,即便并不确定原作者是否在开玩笑,毕竟并无幽默之处。

在沸反盈天的回复中,很多网友都持强烈的否定立场。有人认为作为一位老师而言,这条推文的观点很蠢。还有人则反唇相讥说如果女性嫁的是像他那样的男人,那婚姻毫无意义。

另外,还有网友表示,即便女博士最后不结婚也无妨,因为她有钱花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还有人透露作为现年32岁,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女学生,她并不介意未来嫁不出去。

或许在原推特作者看来国外读博需要花钱吗,女性生活的意义仍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婚姻关系成功与否,至于她们所受的教育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笔者看来国外读博需要花钱吗,女生读博没人要?外国男老师发文遭网友怒怼!,能读到硕士甚至博士的女性,无论别人怎么评判她们人生是否成功,都无法否认她们的优秀,也不该妄言她们生活的价值。

广告合作微信联系:-uk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8384.html

(0)
q1432t34
上一篇 2024年 3月 6日 下午2:07
下一篇 2024年 3月 6日 下午6:0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