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无疑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考研专业,很多同学都想考经济学研究生研招网怎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经济学考研,学硕和专硕到底有哪些差别?,但是,面对学硕、专硕、专业、学校又不知道如何选择,所以,凯程考研晶晶老师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同学们对经济学考研有一个详细了解,也给大家一些建议。
经济学专业基本情况
为了详细了解经济学考研,首先对该专业进行一个介绍。很多同学虽然想考经济学类研究生,却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可以选择的专业。同学们可以在研招网()上找到“专业库”,然后选择需要查询的专业即可,如下图是选择的经济学,查看学术型专业。
应用经济学下设专业
理论经济学下设专业
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下设有三个一级学科,分别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注:
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经济学下有两个一级学科分类,分别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而统计学常被归类为数理学类专业。但是由于存在学科交叉,部分院校会在经济学类专业下设统计学专业招生,部分院校称为经济统计学。
而这三个一级学科下,又分别有其二级学科,这个才是我们考研要报考的专业,比如,理论经济学下设有以下理论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等7个二级学科(专业)。考研时,大家只能从这7个专业选择一个报考。
而应用经济学下设有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11个专业。
最后,统计学下设有一个专业,就是统计学,以上,就是经济学的学术型专业,具体需要打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我们下面再看看经济学的专硕专业。
经济学专业专业型专业总共有7个,他们分别为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这几个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差别较大,具体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报考即可。
经济学学硕、专硕分数线
我们先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4年到2019年的经济学专业的国家线情况,下表格列出了所有专业的国家线,我们看到,2014年经济学的国家线已经到了330分,并且一直较为稳定,到2019年时,已经到了345分,注意满分500分,而工学专业只有270分,同样是500分的满分。
我们下面再看经济学专业型硕士的情况,同样比较高,有330分到345分,特别是2019年,高达345分。
这个还只是国家线,而很多热门院校的复试分数线还要高于国家线,我们看下中央财经大学的2019年复试分数线。
中央财经大学2019复试分数线
我们看到,复试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财政学,348分,高于国家线3分,其它专业都高于国家线,二十到四十分,而专硕的分数线更高,比如,金融学专硕分数线高达385分,整整高于国家线40分。
从这个分数线,不难看出,经济学下设的金融专硕到底有多热门,考试难度到底有多大了。
看完了分数线,我们再看看经济学考研专硕与学硕的区别有哪些?
经济学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经济学考研学硕与专硕完全不同,差别较大研招网怎么区别学硕和专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科目不同
经济学学术型研究生一般考以下四门课程。
政治英语一数学三专业课(一般考西方经济学)
当然,也有大学喜欢另辟蹊径,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考数学一,而数学一与数学三的差别比较大,数学三有一些不考的数学一会考,比如三重积分,曲面曲线积分等,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看清楚报考大学的具体要求。
而经济学专业型硕士,大多数学校一般考以下几门课程
政治英语二(英语一)经济类综合能力联考(满分150分)专业课(专业综合)
专硕里面不考数学的大学比较多,比如,有上面列举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等,都是经济学非常厉害的大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英语也有考英语一的。
总结一下,经济学相关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只有政治是完全一样的,其它科目基本上都不相同。
2、考试难度不同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学硕与专硕的考试科目完全不同,这直接就导致了考试难度上的差别,比如,专硕不考数学,将会让考试变得容易不少。毕竟,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同学,数学三简直是难得“要命”。
虽然学硕考研科目较难,可分数线会低一些;而专硕,虽然考试容易,但是报考人数较多,特别是有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会选择专硕,导致最后的录取分数线也越来越高。
3、招生人数不同
学硕与专硕还要一个不同点在于,招生人数上,一般学硕招生人数要少于专硕,并且学硕中有一大部分还是保送研究生,所以,考试难度也较大。学硕学制一般为三年
而专硕一般招生人数会更多一些,学制多为两年。
4、学费不同
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专硕学费要比学硕贵很多,比如,上海财经大学,我们可以通过其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看到,经济学相关专业,学硕的学费是一年8000元,而专硕的学费要贵很多。
比如,金融专硕,2年的学费就要13万8,而复旦大学的相关专业,要更贵一些,一学年的学费就达到了10.9万元。
以上,就是经济学考研学硕与专硕的一些不同点,那么,经济学考研,我们如何选择大学与专业呢,学硕与专硕又如何选择?
关于经济学考学硕还是专硕的一些建议
建议一:数学不好,就选择考专硕
如果,大学时没有学过数学,属于跨专业考研,就选择不考数学的专硕会更容易成功一些,如果数学比较好,则可以随便选择。
建议二:“家里有矿”随便选,否则别考专硕
通过前面介绍,已经发现,经济学专硕学费与学硕的学费不是一个量级,如果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则可以随便选,如果,家里条件不是太好,则尽量不要选择专硕。
建议三:院校选择,以地域为重
财经类院校的分布地域性非常明显,比如,一个省份基本上都有一所非常不错的财经类大学,比如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市的上海财经大学等,所以说,选择大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域问题,尽量选择自己将来想要就业城市的大学。
以上,就是关于2021经济学专业考研的一些知识以及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往期精彩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院校考研详情:||||||
一个视频教你如何选择经济学考研目标院校:
一个合集带你看尽经济学考研热点问题:
一篇文章带你走进凯程考研集训营:
什么是学硕和专硕?二者之间区别大不大?选择专硕还是学硕好?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将在下文为你解答。
学硕:学术型硕士。学硕偏重学术理论研究,学制一般为三年。中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
专硕:专业型硕士。专硕偏重实际操作能力,学制一般为两年(现在有很多专硕也是三年学制,具体可以看招生单位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说明)。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近5年专硕和学硕的招生报考趋势与学术硕士招生统一考试,但专业硕士更偏重技术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考研难度分析
①专硕大部分是考数学二和英语二,难度上比学硕稍低;
②前几年专硕学费高奖学金少,导致报考人数少竞争小。但是近四五年来,很多专硕类专业高分没书读,调剂难,部分专业专硕竞争大于学硕是真的,而且近几年专硕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日益攀升,导致专硕并不是真的很好考。
具体的好考程度还须要看学校和专业,具体怎么分析,自己通过数据对比,来判断,这个专业竞争到底是否激烈,是不是真的难考。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所关注的调剂问题,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医学专硕可以调剂学硕,但学硕不能调剂到专硕),而专硕并不总可以调学硕,如果要是报考到热门专业,学硕调专硕也难调进去。
关于学硕和专硕的就业
就业问题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纠结选学硕还是专硕的一个难题。大方向看,学硕和专硕在就业上区别不大,部分企业甚至更偏向于专硕,因为专硕有实习经历,但是并不绝对。
大多数情况下,专硕和学硕在找工作的时候基本没什么区别,用人单位没有专硕和学硕的概念,他们更在意的是你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
有些工厂和企业更喜欢专硕,实践经验更丰富一些,只有极少数研究所、考公务员、事业编有要求只要学硕,这需要大家在选择专业时了解一下本行业就业招聘要求。
另外,在考博方面,专硕考博的时候导师还是会介意的,如果有学硕他们基本不会去招专硕。学硕可以直博,专硕需要考博(具体看要求,据说有学校专硕也可以直博)。
小掌建议大家在选择之前,也可以看看现在企业招聘要求,尤其是高校老师、公务员、事业编等招聘要求,如果有这方面的职业规划,建议选择对应要求的专硕或学硕。
关于学硕和专硕培养方式
关于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有的学校专硕和学硕在同一个实验室一样培养,要求一样的严格。但是另一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差别不是一点,专硕课时时间少(可以蹭课),而且老师感觉要求低,不强制发论文,而学硕要求发表一定层次的论文。但是专硕可能会有实习要求,比如离校实习一年半以上,并且要求实习单位的证明等。
所以,关于培养方式,尽量找已经在读的研究生学长学姐进行咨询,获取相关信息,多一分了解多一份把握,当然也可以逛一逛一些学术论坛等。
读博方式及证书差别
首先二者都是双证,但文凭和读博方式有所差异。
学硕:可以直博,拿学术学位
专硕(含非全):需要考博,拿专业学位。(但就目前来说,也有听说专硕直博的)
除了以上两个区别,大家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会注明不招专硕的博士,学硕就没有这个限制。但是小掌看来现在不必过分纠结这个问题,先考上研再说,如果专业需要考博,反正专硕和学硕都是可以考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想上总有办法的对吧。
学费和奖学金
随着专硕的扩招,学费和奖学金和学硕部分专业区别不大。关于学费和奖学金,这些都是透明数据,可以在每一年的招生简章或者是研究生院有专门的奖助学金通知栏,一看便知。
另外,关于专硕住宿问题,目前有一小部分院校不提供专硕宿舍,那么在报考之前要考虑住宿问题。
到底该如何选择,专硕OR学硕?
1、从自身出发——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读博科研:建议学硕优先,可以直博。
工作就业:专硕优先,就业方面相较于学硕,基本没有区别。学习年限相对较短,可以更早的踏入社会,也许就意味着你可以比考学硕的同学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很有优势。
求学历:非全日制也是双证,可捡漏名校,也可考博。
所以,综合考虑自己的读研目的,给自己定位设定目标,选择不同的读研方式。
2、从所学专业分析——看学科性质
比如说你所学是工科,不想考博,不擅长做学术学理论知识,则可以考虑专硕;比如说你所学侧重于理论像哲学,根本没有专业型哈哈~没得选;还有像医学类,如果将来想做一名临床医生,似乎也只能选专硕。如果你是那种专硕学硕都可以的,那就从考试难度来选择。
3、客观条件——考试难易及资料是否好找
所谓考试难于易,就是看考试内容、报考人数多少、竞争大小、分数线高低、差额复试比高低,以及录取人数等。所以这些数据我们几乎都可以在研究生院上面找到,要说录取比例可能没有,但是根据进入复试的名单和最终录取名单,自己数一数可以做大致的计算。
对于考试内容,一般来说专硕较学硕简单,学硕考英语一而专硕考英语二(大部分情况)。整体难度上,英语一自然比英语二大一些。但是有些高校特别是名校的专硕专业不考英语二而是考英语一。
此外,还有就是数学三与管理类联考中的数学部分整体难度有较大差别。例如:会计学硕考数学三,考试内容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论,难度比较大,会计专硕的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考试内容大都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建议小伙伴们在选择报考学硕还是专硕时综合考虑一下自己的英语和数学的学习情况。
当然,专业课资料是否好找也是一大决定因素。有多少老铁为了找专业课参考书籍和历年真题而发愁,可能很多同学专业和学校还没定下来还体会不到。关于参考书,有些学校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学硕和专硕就业有什么区别,根本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唯一获得途径是从学长学姐那里打听。而有的学校是比较好找的,可以直接咨询研招办是否出售历年真题。
4、主观条件——自身基础及经济条件
除少数专业以外,大部分学术型硕士考研都要考察数学,同时英语会考察难度较大的英语一,建议公共课基础好的同学考虑学术型硕士。同时,考研考察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如果你的专业基础很赞,小掌觉得选择学术型硕士报考会很占优势。
对于数学基础差或是从未学习过数学的考生选择对数学考察较难的学术型硕士就会比较吃亏;相应的学硕和专硕就业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区别大吗?考研如何选择学硕还是专硕?,如果是本科专业课基础不扎实或者是跨专业的考生,专业学科基础差,选择专业型硕士不用跟基础好的”学霸”竞争,可以加大胜算。
在经济条件方面,大部分学校和专业,专硕学费与学硕接近或者相同,专硕同样享受学业奖学金,只有少部分专业比如经管学院的一些专业(工商管理、金融、会计等)的专硕学费较高,一万至几万不等,所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综合考虑专硕还是学硕。
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一开始做选择的时候都能更谨慎,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方向,未来读研的时候不后悔!
本文结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90589.html
评论列表(2条)
[…] 考研管综专业课考什么(考研管综专业课考什么内容) […]
[…] 那么,经济学综合到底应该怎么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