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南京大学考研专业,欢迎报考2022年南京大学商学院 会计(MPAcc)、审计(MAud)专业学位

会计硕士:报考专业“(专业学位)会计”,研究方向“01(会计硕士)”,学习方式“2(非全日制)”;审计硕士:报考专业“(专业学位)审计”,研究方向“01(审计硕士)”,学习方式“2(非全日制)”;

项目介绍

南京大学是全国首批开展会计(2004年)、审计(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进行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两所高校之一。南京大学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人才培养以学校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深厚积淀为依托,在商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以会计学科发展为核心,自2004年以来培养了2000余名财会审管理人才。

培养理念

会计硕士:着力从现代商业伦理、科学思维、人文素养、综合实践管理能力等方面为社会各界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变革、具有会计与财务专业背景的领导者与管理精英。

审计硕士: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以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具有审计、会计与财务专业背景的领导者和行业精英。

培养特色

会计、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以南京大学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深厚积淀为依托,在商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以会计学科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始终立足本土,关注中国会计和财务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致力于为社会各界培养各类适合现代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1. 立足综合大学学科优势。按照“宽口径”思路形成知识模块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将实践前沿、科技人文及经济管理类的专题讲座嵌入整体课程教学框架,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有机渗透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复杂财会实务的应对与决策能力。

2. 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邀请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工科、理科等领域名家教授开设系列讲座;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活动,将最前沿的审计、会计与财务动态引入课堂。课程教学由本校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专任教师和实践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共同承担,并在企事业单位设立调研和实习实践基地。聘请有实务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为校外兼职指导教师。整合校外导师、实务特聘教授等校外资源,发挥行业专家优势,提升学生审计、会计和财务专业的领导力、管理沟通的能力、整合与协调的能力。

3. 依托教学科研创新成果。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商学院重点研究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拓展学生实践学习领域,开发职业发展新途径,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全新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模式全面系统引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2017年南京大学会计学系与中兴新云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并共建“南京大学·中兴新云智能财务实验室”。同时将“财务共享服务”课程纳入MPAcc、MAud培养方案中,把财务共享发展的全球最新实践引进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有商业理解能力、财会审专业知识、数据分析能力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能化背景下的高层次财会审人才。

4. 拓展全球本土化视野()。全球视野服务于本土实践,拓展国际视野,丰富本土实践南京大学考研专业,对培养体系与实践活动进行适合国情的本土化改造。开设具有南大特色的实践选修课程,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实操与应变能力。

师资阵容

课程师资:

南京大学商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全院教师176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56人,助理教授2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2人,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人,南京大学文科荣誉资深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人事部、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1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南京大学MPAcc、MAud的专业课程以会计学系师资为主要依托。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商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会计学科。1952年中国大学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会计学科调整到其他院校。1993年,南京大学恢复设立会计学系南京大学考研专业,欢迎报考2022年南京大学商学院 会计(MPAcc)、审计(MAud)专业学位,初名国际会计系,2000年更名为会计学系。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6人。该系设有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会计学硕士及博士专业(含会计学与财务学两个方向)。该系所依托的会计学科于2003年获评为江苏省唯一的会计学省级重点学科。目前会计学系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中组部“国家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1人,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1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3人。

校外导师:

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及校友资源,通过严筛优选已聘请近50位来自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的高管、企业家及行业专家来担任MPAcc、MAud的校外指导教师。MPAcc、MAud的人才培养依托校外导师的行业资源及丰富的实务经验,拓展研究生实践探索的领域,开发职业发展新途径,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

实务前沿课程特聘教授:

紧密结合实务前沿,整合挖掘财会审行业的知名实务专家,邀请实务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们参与教学活动。理论水平高,实务经验强的实务专家团队为MPAcc、MAud研究生们带来了会计、财务、审计等领域最前沿的动态,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学生们实务经验,有利于提升实务应用能力。

科学人文和经济管理综合素养课程师资:

力邀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工程、理科、经济与管理等领域名家学者按课程模块开设系列讲座。根植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依托人文社科、自然科学领域的名家云集,致力于为社会各界培养适应新时代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的发展等科学思维,具备懂财会、擅管理、通人文的未来领导者和管理人才。

招收人数及学费

拟招收人数

会计硕士():拟招收160人;

审计硕士():拟招收30人。

学费

会计硕士():90000元/生﹡年,2年;

审计硕士():80000元/生﹡年,2年。

培养方式及学制

培养方式:只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定向培养。学制2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

为了便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设有周末授课与集中授课2种形式供选择。周末授课,学生可利用工作之余的周末进行学习,每月安排2-3个周末;集中授课,每月集中1次,周四——周日连续4天进行学习,有利于非南京本地学生每个月集中学习,减轻求学往返奔波的困难。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特殊说明的除外)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22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同等学力考生,包括本科结业生、获得高职高专毕业证书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5. 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经所在学校教务处或学工处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培养单位的同意;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其他人员由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

报考流程

网上报名阶段

1. 网上报名时间:2021 年10 月 5 日——10 月 25 日,每天 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 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址:)报名。

考试方式“21(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报考类别“12(定向就业)”、报考单位“10284(南京大学)”、报考院系“002(商学院)”;

会计硕士:报考专业“(专业学位)会计”,研究方向“01(会计硕士)”,学习方式“2(非全日制)”;

审计硕士:报考专业“(专业学位)审计”,研究方向“01(审计硕士)”,学习方式“2(非全日制)”;

考试科目均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4)英语(二)”。

网上确认阶段

2021年11月上旬,具体确认形式和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布。网上报名时请注意查看报名点公告。南京大学报名点网上确认时间为:2021年11月2日—4日。考生必须在10月5日–10月25日先进行网上报名并缴纳报名费,逾期不能补报,经考生本人确认后提交的报名信息,任何人不得修改。11月2日—4日再进行网上确认。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缺一不可,否则报名无效!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

初试

考试时间:2021年12月25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科目:(1)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204英语(二)。

考试内容:“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英语二”满分为100分,均为全国联考或统考,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写,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试地点:初试地点由网上报名选择的报考点指定。

2021年12月18日-12月26日,考生可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下载留存电子版和纸质版供复试时使用)。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限有效期限内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复试

复试预计2022年3月-4月进行,包括笔试、面试等,实行差额复试。如受疫情影响,根据通知要求调整考核方式。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还须进行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加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上述内容均以届时公布的复试录取办法为准。

南京农业大学考研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学硕考研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学硕考研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农作为中国最好的农业大学之一,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算是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也已经形成了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农业科技进度与生命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学校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主动服务社会、服务“三农”南京农业大学考研专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南农的农科专业在国内处在领先地位,一级学科作物学和植物保护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接下来,必尚考研带你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学硕吧!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和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已经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报名人数不多,录取率较高,而农学专业在南京农业大学里是强势学科,作为江苏南京211高校,想要报考农学学硕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南京农业大学。

总体来看,南农不仅是江苏省一个收分较低的211高校,而且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充满浓浓人文情怀的学校。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高大的法国梧桐,彰显学校悠久的历史;慵懒的小猫,在午后惬意的晒着太阳;莘莘学子,翻山越岭,一心求学,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如火如荼。在这里,你可以与大师探讨问题,可以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可以尽情享受大学四年精彩的时光。

南农的科研实力也很强。周光宏教授在2019年年末制作出了中国第一块人造肉,中国的第一支青霉素也产于南农,研究出它的人就是南农的老校长樊庆笙。除此之外,南农还有诸多成就,都进入国家十二五的科研成就中。

南京农业大学考研专业

不过2021年想要报考的请注意了,2020南京农业大学农学考研科目改成农学联考的315化学了,变动似乎挺大的,并不是局限于换大纲的部分内容,算是一次整体性的变革。化学数学都改成了农学联考,生理生化二选一,又重新合在一张卷子,意味着就不用纠结选着生理还是生化了南京农业大学考研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学硕考研分析,而是要多背一本书。虽然大纲改了,但是也不影响大家的复习,农学联考的题与612对比而言,难度并没有那么大,化学题型也基本差不多,就是会有个别比较偏的题。大家都是同一个起点,对化学而言影响并不是特比大,按章复习就好了。按照各位学长学姐的难弄考研经验来看,必尚考研在这里告诉同学们,南农考研来说真的很公平,全靠个人实力,考研放心报考哦!

在同平台的211中,南农的跳板作用也很强,你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到其它高校深造。2020届考研率达到15%,保研率:15.7%,国内升学率31%,出国留学率8%,总体深造率39%,远远超出同平台高校。只要你愿意努力上进,那么南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

考研初试、复试、考研调剂辅导(全日制或在职非全),十五年经验!

专门解决考研疑难杂症!为你提供合理化建议!一次考上研究生!

详情可私信咨询:刘春生老师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93622.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3月 24日
下一篇 2024年 3月 25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