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专硕和学硕报考人数,“专硕”招生规模扩大至总招生规模的2/3,“学硕”不吃香了?丨教育新观察

《意见》明确,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专硕招生规模扩大至总招生规模的2/3。也有人认为,专硕比例占总招生规模的三分之二,意味着“学硕”不吃香了?扩大专硕的招生规模,并非代表着学硕研究生不吃香,而是按照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近期,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专硕和学硕报考人数,其中提到,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何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硕”教育?“学硕”不吃香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相关教育专家。

【为何此时大力发展专硕】

《意见》明确,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专硕招生规模扩大至总招生规模的2/3。

为何此时要大力发展“专硕”?上海商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张凯旋认为,专硕和学硕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专硕更多是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学硕的培养方向是学术创新型人才,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面向实践的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人才需求端发生了变化,人才供给端也要及时调整。

“一方面和产业战略发展需求有关,同时也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调整。”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吕红芳认为,近年来,研究生规模一直在扩张,但是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除了需要以学术创新为培养目标的学硕,还大量需要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培养目标的专硕。

比如,目前教育部正在推进的“卓越工程师学院”,就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急需关键领域,培养行业领军人才。这些行业领军人才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也需要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实践能力。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就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同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

【两类学位同等重要】

也有人认为,专硕比例占总招生规模的三分之二,意味着“学硕”不吃香了?并非如此。

在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中,往往认为专硕研究生要比学硕研究生的含金量价值低,这其实也是许多人的误解之处。学硕研究生擅长学术的研究,然而专硕研究生更加培养与实践经验以及工作经验的应用性。扩大专硕的招生规模,并非代表着学硕研究生不吃香,而是按照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作出的政策调整。《意见》中明确,学术学位重点布局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明确了学硕的培养方向。

“有一个很直观的标准——学硕、专硕的国家录取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从侧面说明两者地位同等重要,只是培养方向不同。”吕红芳介绍,现在不少2.5年学制的理工类专硕也在根据培养需求而延长学制。因为专硕的培养要求学生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实习,一些理工类专业如果学制只有2.5年,除去实习期,只有2年时间学习,培养周期略显紧凑。同时,专硕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来源于企业研发需求,但企业项目的研发周期并不是能恰好跟学生的毕业论文周期相匹配,这样一来,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因此,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越来越多的专硕专业选择延长学制。

其实,近几年专硕越来越“热”,有一些专业专硕反而比学硕更热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从去年的900多人增加到1100多人。学校2023年拿到了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同时学校还新获批了社会工作、机械、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管理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此外化工、香料、、交通运输等特色学科就业很好,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也很高,这些都成为学校今年报考人数增加的原因。

【如何培养是关键】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教育部强调“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都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两类学位同等重要,培养单位应予以同等重视”,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当下研究生教育人才结构调整改革中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必要且及时。实际需求是指国家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现实问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当下的确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不少高校还在以培养学硕的模式培养专硕学生;专硕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相比学硕,有的专硕学生在奖学金额度和就业竞争等方面受到歧视,等等。

总体而言,学硕经过前些年的持续发展,其学生数量已基本达到饱和,同时开设学硕的高校对师资有一定要求,学硕不适宜继续迅速扩张。樊秀娣补充分析,经过这些年研究生大扩招,很多综合型、研究型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已超过硕士毕业生,大量博士毕业生涌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专硕和学硕报考人数,“专硕”招生规模扩大至总招生规模的2/3,“学硕”不吃香了?丨教育新观察,这些原本吸纳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饱和的趋向。

而专硕人才正是目前国家大量需要,所以压减学硕、提高专硕比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各校要深刻认识学硕、专硕两类人才的本质区别,不能简单地把专硕学生按学硕模式培养,最后套上一个专硕“帽子”了事。

从培养角度来看,专硕的培养也需要产教融合。《意见》提到,在专业学位招生中,鼓励增加一定比例具有行业产业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复试(面试)专家组等措施。其实,不仅在面试环节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不少高校在整个专硕的培养过程中都注重行业专家的引入。上海商学院在专硕培养之初,就成立了含有一定比例行业专家的教育指导委员会,这些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订培养方案,融入行业发展需求,包括课程设计、企业实践。学校专硕的培养均是双导师制,除了校内的“双师型”导师,还为每个同学匹配校外行业导师;校外导师参与全过程,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写作、企业实践。

体育专硕,解读2022年成体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之招生计划人数

时光飞逝,距2022考研仅有95天,9月24日就是预报名,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招生专业目录发布后,很多学弟学妹都在惊疑,怎么这么多推免,少了这么多招生人数?我们还怎么考啊!

针对这些疑问,成体学哥对2022年成体招生章程、专业目录、推免方案进行了初步剖析,现将解读的相关信息分享给大家。

阅读之前,请大家明确以下概念:

1、所有人数均为计划招生人数,都不是固定的,其中也包括推免人数,所谓拟招总数即为计划招收总人数的意思。

2、成体2022年招生专业目录主要有一个变化:部分专业的研究方向名称有更改增加或减少。

3、从整体来看,全日制招生总人数确实缩减了一小部分,具体数据如下:

(1)2021年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465名(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8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1名),非全日制54名,总共519名研究生,

(2)2022年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460名(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8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1名)体育专硕,非全日制38名,总共498名研究生,可以得出减少的21名研究生,全日制减少5名,非全日制减少16名的名额。

篮球排球系

原体育教育训练一系(学硕)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未变化,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未变化。

田径游泳系

原体育教育训练二系(学硕)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拟招总数减少2人,拟招推免减少1人。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未变化。

小球系

原体育教育三系(学硕)

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未变化,

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未变化。

武术学院(学硕)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减少1人,新增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与实践,将武术散打理论与实践同武术套路理论与实践融合统一为武术(套路/散打)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向

艺术学院(学硕)

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舞蹈专业招生人数无变化。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学硕)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更名并减少3个,现研究方向为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运动能力的生物学基础,拟招总数减少3人,拟招推免减少1人,

运动康复专业的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无变化,

运动医学专业的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无变化,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专业课取消613,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无变化,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的专业课取消614,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无变化,

注: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和运动医学专业只能考西医综合了。

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硕)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方向的拟招总数减少4人,拟招推免未变化,

新闻学专业拟招总数增加2人,拟招推免未变化,

传播学专业拟招总数增加2人,拟招推免未变化。

经济管理学院(学硕)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体育产业管理研究方向、体育产业学专业的拟招总数、拟招推免均未变化。

外国语学院(学硕)

体育翻译专业的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未变化。

历史文化系(学硕)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中外体育史专业的拟招总数未变化,拟招推免未变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硕)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有体育伦理学研究方向,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拟招总数增加3人,拟招推免增加1人。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拟招总数减少3人,拟招推免未变化,且按照专业划分预定人数,体育教学专业拟招总数90人,拟招推免40人,运动训练学专业拟招总数35人,拟招推免12人,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拟招总数2人,拟招推免1人。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拟招总数、拟招推免均未变化。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拟招总数、拟招推免均未变化。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舞蹈专业的拟招总数、拟招推免均未变化。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拟招总数减少16人,拟招推免减少7人,且按照专业划分预定人数体育专硕,解读2022年成体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之招生计划人数,体育教学专业拟招总数26人,拟招推免10人,运动训练学专业拟招总数8人,拟招推免5人,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拟招总数4人,拟招推免3人。

结 论:

总的来说,全日制的拟招总人数并无变化,减少了5人,拟招推免人数确实有所增加,根据上述信息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专业的研究方向名称更为合理,契合各个专业。

2、总体来说成体虽然没有扩招,但对于个别专业还是有一定扩招调整倾向,但热门专业譬如体育专硕,并没有过于明显的缩减。

3、保研是趋势,在增加拟招推免计划人数的同时,从而也增加了普通报考的难度。

4、从2020级研究生招生开始,由于专硕第一志愿满额,致使学硕被刷后不能调剂成体专硕,2021年依旧,因此从2022年的目前报考人数来看,往后成体校内调剂越发困难,从前的学硕调剂专硕的想法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

5、其他为提到院系及专业,基本无变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94347.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3月 28日
下一篇 2024年 3月 29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