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复试将于5月举行,预计在6月底前正式结束,相比往年延期2个月。
复试时间(5-6月)
4 月 14 日,教育部公布《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并印发通知考研复试在几号,考研国家线公布,复试大致会在几月举行?今年的复试该怎么准备?,就做好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部署。通知原文明确了2020考研复试启动时间不早于4月30日。
结合五一假期,预计2020考研复试将于5月6日正式拉开序幕。同时,不排除部分院校提前复试的可能性,说不定它有特殊情况。一般来说,考研复试环节持续2个月左右,2019复试时间为3-4月。2020考研情况相对特殊,相比往年延期2个月,预计将于6月底前正式结束。(大预言家又来了!)
2.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各招生单位要在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考虑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统筹考虑当地疫情形势、应急响应级别以及复试工作量等,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的要求,综合研判自主确定。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
同时,通知明确调剂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及复试形式咨询等相关事宜。
为方便考生及时、准确了解各招生单位复试办法和要求,4月26日至30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网址:)将组织举办“2020年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活动考研复试在几号,届时相关招生单位将在线解答考生咨询。“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及时登录调剂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查询招生单位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复试形式
受疫情影响,2020考研复试几乎是2003年考研复试的翻版。通知原文明确复试形式主要包括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
1.现场复试
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考研复试,往年复试均为这种形式,指考生前往院校所在地参加复试,面对面与老师交流。
2.网络远程复试
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线上复试,通过视频电话方式进行,个人觉得大多数院校会采取这种形式。
3.异地现场复试
它与现场复试有所区别,异地二字表明复试地点可从原院校所在地发生移动,可能要求学生在省会城市集中复试,院校派遣老师开展。
4.委托其他高校复试
它指授权其他高校负责复试事宜,采用院校应该极少。
以上解读仅为本人言论,不代表官方立场。建议在4月26日至30日期间,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网址:)将组织举办“2020年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活动。
复试方式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各招生单位要结合本地本单位情况,对拟采取的复试方式进行充分评估,确保复试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采取现场复试的,要提前制定复试工作流程、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防止人员聚集。同时,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做好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准备。采取远程复试的,要对软件平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功能进行充分评估,确保满足远程复试要求。招生单位复试办法须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复试准备
今年的复试形式较为多种多样,但个人还是建议以不变应万变。无论院校采取何种复试形式,复试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建议各位同学参照去年复试模式准备!对于复试形式可做以下简单判断。
1.省内考生报考省内院校大概率现场复试
2.考生报考疫情相对严重城市大概率网络远程复试
3.部分院校可能要求省会城市集中国际硕博连读,采取异地现场复试形式
4.委托其他高校复试适用于关系密切院校,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但是通知中表明了复试的大方向,建议对症下药!
1.更加注重全面考查
要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采取远程复试的,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
2.严格考生资格审查
各招生单位要严把复试入口关。在复试前要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进行严格审查核验,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采取远程复试的,要会同技术平台提供方,积极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并通过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
3.严格复试过程管理
各招生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复试过程规范管理。要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要发挥和规范导师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加强导师遴选和培训,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并提高导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科学规范选拔人才的能力。要与考生逐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严防复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高校对复试过程要全程录音录像。采取远程复试的,要选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强化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提前组织模拟演练,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依照《招生管理规定》,招生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
线上复试请看这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1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