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考研“暴增的考研人数”、“调剂神仙打架”,让我们深刻明白了考研的形势只会越来越严峻。
考研的卷大家明显能够感受到,从2021年377w的考研党到2022的457w考研人数,再到2023考研很大可能突破500w–520w。
那么新增考研人都去了什么专业?这6个专业很热门!
01 应用统计
新晋热门专业,分数线高到离谱,网上爆出的考研最高477分大神,就是考的应统专硕。
暴涨程度
①22考研国家线A区360,B区350分。和金融专硕统一划线,比21年涨12分。
②多所院校复试线高得惊人,如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复试线400,复旦大学复试线410。
③大神云集,非985院校也不少400大佬,初试不考个360+可能就没书读。
暴涨原因
①就业形势好,硕士毕业可从事大数据分析,程序开发等工作博士,就业范围广薪资待遇好。
②部分院校两年可以毕业。
③跨考生多,不少专业本科有学习统计学,概率论相关课程,跨考难度较低,再加上计算机,金融等专业考研竞争激烈,导致不少考生绕道选择应用统计以提升学历。
02 教育学
双减之下失业的教培机构老师可能会选择考教育学专业,加上疫情师范热上海mba,高考师范类分数线连年涨就可见一斑,考研党未必都喜欢,但如果让考研党爹妈拿主意,教育类绝对no.1,当之无愧的爹妈最喜欢的专业!
暴涨程度
①22考研国家线A区351,B区341分。近几年分数线持续走高,相比21年上涨了14分。
②大部分院校专业课全国统考,但一些区域如上海,北京喜欢压分,报考这些地区院校的同学,调剂便处于劣势。
③专业热门计算机类专业考研国家线,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调剂名额少。
暴涨原因
①就业形势好,教育学硕士毕业后可以考编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等等。
②跨考生多,很多考生本科不是师范类,没有考编资格,进入社会被毒打便想进入体制内,而教育学硕士能让自己拿到考编的资格。
③不考数学,大家都知道数学是块难啃的骨头,便想报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
03 金融学
历年分数线居高不下的热门专业,民间称为“金砖”。
暴涨程度
①22考研国家线A区360分,B区350分,比21年涨12分。
②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特别是985,211,及一些财经类院校每年分数线都很高,400分已经不能保证自己被录取。
暴涨原因
①金融行业对学历要求较高,不少经管专业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选择了金融专硕。
②就业形势好,硕士毕业后可以进入投行,咨询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等,薪资待遇好。
③跨考生多,不少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也来报考金融专业。
04 新闻与传播
新闻传播一直是“卷王”专业,分数线较高。
暴涨程度
①22考研国家线A区367分,B区357分。相比21年上涨12分。分数线赶超金融。
②报考人数多,普通院校报录比就高达10:1,热门院校甚至能达到30:1。
暴涨原因
①不考数学,门槛较低,不少考生因为兴趣或者为了转行选择新传。
②就业范围广,近年来新媒体兴起,复合型人才广受追捧,新闻与传播算是比较对口的一个专业。
05 计算机
这个专业厉害了计算机类专业考研国家线,考研分数线暴涨的6个专业,谁是今年的“卷王”?,今年竞争尤其激烈,几乎每年都有类似话题,计算机年年爆炸。
暴涨程度
①计算机专业是当下热门专业之一,并且在未来发展前景方面也很有优势。
②400分调剂的一大堆。
③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面也会越来越广。
暴涨原因
①好就业,待遇好,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②跨考生多,计算机就业高薪确实很吸引人。
06 法律硕士(非法学)
由于法律硕士(非法学)只能由非法学的本科生就读,属于跨考专业,前些年由于了解的人较少,竞争压力较小,所以考试难度不算太大,近几年法硕非法学已成为考研人眼中的香饽饽,竞争异常激烈。
暴涨程度
①考生人数增长过快,部分热门院校如人大、中国政法大学、复旦等报录比非常高。
②不仅名校分高,普通学校分数线这几年也越来越高。
③北京上海等旱区压分明显,拿高分非常难。
暴涨原因
①考上法律硕士等于转行博士后,很多同学苦于本科专业不是兴趣所在或就业问题而选择跨考转行。
②毕业后可进入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就业、从事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法务等。
③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考试题目、备考书都是统一的,所以对于很多跨考的同学来说,是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
考研人数每年多了几十万多,又一届比一届卷,国家线真的很难不涨。
2022届考研与2021届考研相比
哲学国家线️上涨15分;
经济学国家线️上涨12分;
法学国家线️上涨14分;
教育学国家线️上涨14分;
文学国家线️上涨12分;
工学、理学国家线️上涨10分;
医学国家线️上涨10分;
管理学专业国家线️上涨12分;
艺术学和体育学,分数线️上涨15分;
工学照顾专业国家线️上涨7分;
中医类照顾专业国家线️上涨7分;
就连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国家线就️上涨了3分。
…以上所列数据仅代表A类学硕型考生
随着报考人数增多,原本就热门的专业竞争尤为激烈,报录比出奇的高!有些专业报录比能达到40:1,甚至有的学校有的专业报录比能达到100:1!
但从整体来看,新增的考研人均匀渗透到了每个专业,少部分冷门的方向可能稍微好一些,但也可能面临就业前景惨淡问题。
在这里给23考研的小伙伴两点建议:
放平心态
近几年,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多,考研竞争激烈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小伙伴在准备考研时一定要放平心态呦,不要过于焦虑~因为大家都差不多,你的竞争对手多,大家的竞争对手也多,所以放平心态就好!
重视专业院校选择
从目前来看,考生热报的专业仍为法律类、计算机类、通信类、财会金融类专业,当然这和这几类专业待遇高、需求多、就业形势好有关。
建议大家报考这类专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切忌盲目跟风。
《考研英语写作九宫格》 正式上架~ 同学们可以抢先加购了哈 计算机类专业考研国家线,考研最卷专业出炉,院校线居然超国家线50分!
内卷年年有,今年特严重!任何简单的考试,都架不住竞争的人多和万全的准备,更何况是考研这种高难度的选拔性考试!只要考研大军还在壮大,各个专业的分数线就会水涨船高。
其中个别专业或因为实力强劲、或因为报考和就业条件好等因素,得到很多同学的追捧而格外火爆,更是卷中卷。
不过还好,最卷的5类专业都不会考察数学科目计算机类专业考研国家线,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考数学的各位可以松一口气!
TOP 1 新闻与传播
今年国家线最高分数线非文学莫属,达到了363分的高分!这里也提醒想要跨考的同学们,不考数学的文科专业是卷王们的聚集阵地,一定慎重考虑。
看着363分的国家线,许多人感叹:要是没有363分以上根本上不了学吗?但注意,这只是国家线。
超高的院校线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某院校复试线已经高达398分,比国家线高出35分,前30名都是400+。
随便打开几个学校文学新传的复试名单,都可以崇拜到五体投地。
TOP 2 教育学
近几年教育学卷的太严重,多数师范类院校报考人数是直线上升。先来看看部分院校公布的23考研报考人数吧:
“华东师范大学约报考人数2.45万人,华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大于2.9万人,北京师范大学报考人数大于2.7万人......”
教育学的考研卷度估计不用多说,其中学科教学,应该是灾区中的重灾区。不论是就业出路还是社会受欢迎程度,都妥妥的决定了这个门类的高门槛。
报考人数多,分数线出奇的高,就比如陕西师范大学公布的“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其中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分数线要求大于406分:
除此之外,还有:
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学科英语考研复试分数线为:397分,比22年上涨了27分;
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全日制学科英语考研的复试分数线为:394分;
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学科英语考研复试分数线为:385分,比22年上涨了3分......
不禁感慨,这是得有多少神仙,才能划这么高的分啊!
TOP 3 会计专硕
会计专硕,因为实用性高,就业面相对广一些,近几年的报考热度居高不下。
会计专硕考两门科目,一门总分200的管理类综合联考,一门总分100的英语二(部分985是英语一),总分就300分计算机类专业考研国家线,考研最卷专业出炉,院校线居然超国家线50分!,国家线划到了193分。
通过对比历年国家线可以看到博士后,近5年会计专硕的国家线上升了27分!
具体今年卷到什么程度?除了国家线上涨之外,甚至有院校的复试分数线高出国家线50分!
TOP 4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理论相比于以上几个专业来说上海mba,并非大爆专业,但它给我们一种,“稳中求进”的感觉。
因国家线划分不高、国家这几年也在不断推广马理论,并且专业理论知识较强,有一些上岸马理论的同学反映“初试考察的内容就是课本知识,只要按点答,基本都会给分”。
这就使得许多不愿意考数学的同学,将马理论作为跨考专业的首选。但在考研人数众多、大神云集的情况下,马理论也慢慢的卷起来了!
国家线虽然不高,但各大院校的分数线普遍都在360分左右,有些院校复试分数线直冲400,而且不缺生源,调剂希望很小。
TOP 5 医学
医学的卷在于只要你想从事这行,那就考吧,没别的路走。一是高手太多考上很难;二是复习起来也相当难。
虽然今年医学类分数线有所下降,但这个专业特点就决定了他一定卷。
并且除了卷,还有长的学习年限:本科五年、硕博好几年、住院医师培训。当同龄人都已毕业,你可能还在学习+考试+考试!
医学读研已经是最低标配在职研究生,然而目前的考研内卷环境让学医的同学纷纷吐槽:希波克拉底来了都得二战!
除了上述这些专业以外,像金融、经济学类、法律、计算机这些专业卷的程度,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了,毕竟从设立研究生考试开始,这些专业的热度就没有下降过,而且还是一堆尖子生在卷。
很多同学都在抱怨数学难,不好拿分,但其实很多不考数学的文科类、医学类专业,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同学们不要再抱怨,更不要有什么歧视心理,静下心来好好复习,最终成功上岸,为自己谋取一个选择性更多的未来才是王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