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国正式全面开放生二胎政策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大媒体、社交网络一时间都围绕着在当今社会形态下子女抚养的各种话题开展热议,从报道、评论中可以看到该政策的出台对于广大百姓家庭来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其中有不少家长和老人都希望家里能再多生一个孩子,起码两个孩子可以就伴儿成长,今后在生活方面能够相互照料,摆脱独生子在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感与孤立性,但同时有更多父母也表示:多生一个孩子,就等同于放弃了一次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 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究竟有多高?给孩子一年的开销大概要花多少钱? 作为一位80后父亲的我从来没有算过,也没有计划过,但我深信抚养一个孩子的开销单从数字上的预估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值,对孩子的投入我绝对不想也不能用“成本”、“钱”来去说明什么,很简单,对孩子的一切投入是源于血缘、关爱、厚望,而不是购买一件商品或投资一只股票,不管孩子当下有多么乖巧或叛逆,还是长大成人后有多么孝顺或忤逆,作为家长的我都要去接受,因为我与孩子之间是血缘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这也是我的宿命。 对于是否要二胎或如何抚养好一个孩子这类话题西班牙在职研究生,大部分家庭主要基于经济角度去考量,认为如果家庭经济情况允许可以再多要一个孩子,或能够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而作为80后我认为这种考量标准在当今社会形态下是正确的,也许会有一些家长尤其那些隔辈老人们在家庭经济收入并不丰厚的情况下也极力主张再多要个孩子,认为穷有穷养,富有富养,我对这一看法始终持有保留意见,主要原因有三: 一、当今社会形态中经济投入决定着孩子生活成长质量 妈妈甲:“你的儿子真好看,眼睛真有神,头发也黑,真好!你给孩子吃什么奶粉呢?” 妈妈乙:“我给他吃的是XXX牌子的奶粉,你女儿也非常漂亮,小家伙多可爱啊,你平时给她用什么牌子的尿不湿?” 妈妈甲:“我给她用的是XXX牌子的尿不湿。
” 这是一段两位孩子妈妈第一次见面聊天时的对话内容,我相信所有妈妈们看此对话内容都不陌生,而且不少妈妈都认为自己曾经在某个场合也说过类似的话。没错,我们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要源于给宝宝如何喂养?如何护理?给宝宝吃什么?用什么?试问一下自己,你给孩子选择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给孩子选择胶粘及防侧漏功能好的尿不湿还是功能一般的尿不湿?我想绝大多数的妈妈都会选择进口奶粉和胶粘防侧漏功能好的尿不湿,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孩子的亲妈,尤其为何要选择购买进口奶粉?这个答案地球人都知道。 在上段中两位妈妈的对话内容或多或少的彰显出一些攀比的心态,其实当下绝大多数妈妈都存在这种心态,这主要基于广大80后父母育儿的观念,因为这一代父母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过来的,大多又都是独生子女,从生活、教育甚至留学、工作中都得到过父母及家庭的极大投入,可以说生活成长质量很优越,顺风顺水,即便生活条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优越,但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背景下也没差到哪去,所以不管城镇或农村、北上广或三四线城市,80后父母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要把最好的予以孩子,要让孩子的生活成长质量比自己的还要优越。
这就是现实心态。 我们还是用这个案例看看妈妈们在奶粉上简单的投入,一罐进口奶粉便宜的都在两百元左右,贵的每罐则在五六百元,平均按每罐300元计算,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中国孕期、哺乳期、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中指出:1-3岁的孩子,供应不少于相当 600毫升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或稀释的鲜牛奶,一罐奶粉800克,每次孩子引用量为110-150毫升,每天三次,一周即可喝完一罐奶粉,一月奶粉开销在1200元左右。也许有人觉得一个月开销1200元左右很平常,别忘了这只是奶粉的开销,还有其他辅食、孩子的玩具、尿不湿、衣帽、医疗等等,一个月下来单在孩子身上没个几千元的开销根本下不来。 妈妈们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幸福,今天看到朋友家宝宝带的帽子好看,心中立刻涌动出要给自己的娃也买一个,看到其他妈妈评论给孩子吃什么水果对孩子怎么好,顿时就要买给自己的娃吃,即便贵能贵多少,宁愿自己省下也要给予孩子,看着别人家孩子吃营养的,穿漂亮的,心里就会想自己孩子也不能逊色,对于很多独生子女家长的家庭结构来说,都是6个人养一个孩子,购买力根本不是问题。这种心态,这种想法本质上都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没有对错之分,这就是当今人口结构、一代人的情感认知与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所形成的社会形态,给予孩子优质的生活成长质量是必要的,而保证生活成长质量的根本在于经济的投入。
二、国家给予孩子的社会福利保障还远远不够 根据上述例子我们可以折射出孩子上幼儿园、医疗、上学等各年龄阶段需要解决的刚需,家长初衷就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过程中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这本身是没有错的,尤其在大城市里当你的孩子因户口问题上不了公立幼儿园,而看到周边孩子顺水行舟似的上了片区内的公立园,这时就一定会产生攀比与矛盾的心里,就是省吃俭用也得让孩子上私立幼儿园,必须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 不少父母也发出一些关于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的比对,认为公立幼儿园老师态度不好,课程单一,私立幼儿园老师热情泰国留学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管理规范,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再找自我心理安慰,别忘了公立园与私立园收费差着好几千块钱呢。如果私立幼儿园在教师用人、教学、伙食、管理等方面不下功夫的话,在当今母婴产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很快会被淘汰,作为普通家庭的我们又有谁不希望让孩子能够在家附近每月花个千八百的上个公立幼儿园呢?!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就目前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与不平衡这一问题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幼儿园的运营开支就不得不转嫁到社会,最终还得由家长来买单。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重点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扶持职业教育,对于非义务教育范围的学前教育这方面的投入显得捉襟见肘。
而国际经验表明,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60%~80%之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平均为7.73%。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70.5%,但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2013年占比仅为3.5%,这一数字远远低于东南亚的泰国16.4%,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看到以上这组数据不禁让许多家长望尘莫及的联想到北欧、新加坡、日本、文莱这些全世界人口福利超高的国家所予以孩子从出生、医疗、教育甚至住房等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没办法,当今中国对国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基于人口基数、财政规划、当代国情所决定的,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是没有任何能力一时间去改变有关政策政令。 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放宽心态去看待这一问题,想想看一个有着13.5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能够在当今复杂且多元的政治博弈、地缘环境与经济发展下没有战乱、没有断崖式经济下滑,没有出现大规模失业率,城镇户口的居民医保能够拥有70%的报销额度,九年制义务教育稳稳的延续,作为一名80后的我还是感谢国家的,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民社会福利保障制定上需要循序渐进,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经过程,是基于一个健康稳定的人口生育率、GDP、宏观经济规划与发展所决定的。
三、母婴市场消费选择多样且高昂 有了孩子之后,作为家长一般在周末都会选择亲子时光,而目前国内母婴市场产品与服务包罗万象,一应俱全。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亲子消费”的热潮正在席卷传统商业区,不少大型的购物中心都引入了相关机构:早教中心、儿童城、体验式儿童用品购物商铺……这些“赚孩子钱”的好去处,为商圈带来了强劲的客流增长和消费驱动。 很多80后父母有了孩子之后,在周末或节假日休息期间要么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早教课,要么就去儿童城玩,或选择周边旅游。各大商圈都涌现出大片为孩子林立着的教育 、娱乐场所。坐落在北京东部某商圈泰国留学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养个孩子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那里的“儿童城”已经颇有人气了。这里专门针对0至12岁儿童建立了一栋面积在2万平方米左右的儿童城,内容包括儿童用品、早教中心及游乐园等,几乎每个商铺都有固定的客户群。 同样在北京西部一大型购物广场,整个地下一层都是与“儿童消费”有关的商铺,游乐场、兴趣班、早教中心、儿童服装、玩具等足有70多家。每到节假日,很多家住附近的父母们都送孩子来这里上各种兴趣班或早教课,然后就是参加各种游乐项目和手工学习,基本上都是玩一天,其花费至少有好几百元,一个月下来光在这方面的开销就已上千元了。
再举个例子,“儿童游泳”是近年来风靡的健康活动。面向消费对象一般在几个月大到两三岁的孩子,而每次游泳要80到100元,这远远高于成人游泳。我想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这些花销很贵,但也都明白这是没办法的,当今市场就有这样的需求,这是时代背景衍生出来的产品与服务,你不想去购买服务,有的是家长去购买服务,看到别人家孩子都在接受教育、享受游戏,受益于身心,试问一下自己,忍心不给孩子创造学习、娱乐条件吗? 另外,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家长虽然明知道价格贵,也愿意将孩子送到这些早教班、创意班来学习,给孩子提供一切的条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家长觉得有些知识在家里确实教不了,也不想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平日带孩子的多是隔辈老人,家里没有这个条件,老人们也缺乏科学育儿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在现实的社会形态背景下,如果想抚养好一个孩子,其背后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简单点说,作为父母的我们,不管收入高与低,都要竭尽全力去挣钱,提高自己的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相应的生活、学习、成长保障,才可有效避免孩子幼小内心在现实环境下因孩子之间、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而产生的自卑感,也许有父母读到这里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我在间接助长孩子的攀比之心,错了! 这种孩子之间的攀比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城市中更为凸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于父母都认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那又怎么样,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育儿观念,但这个观念却根深蒂固的蕴藏在当今爸妈们的心里,有家长觉得应该通过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得到认知,每个家长都会这么想,但这太理论了!最应该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优质条件的同时教育孩子不要腐化,不要攀比,慢慢提升孩子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并存境界。 回顾本篇文章的标题“抚养一个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从孕前到出生;从产后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需无数的投入,不仅仅是经济的投入,更是精神上的投入,因为这是世界上最亲近的关系,彰显着人类的伦理,我们必须要为此付出!
泰国出国留学需要多少钱,泰国留学费用揭秘,你的留学钱带够了吗?
泰国留学费用揭秘,你的留学钱带够了吗?
泰国留学在如今也是很多人选择的泰国出国留学需要多少钱,泰国留学费用揭秘,你的留学钱带够了吗?,而且它的留学费用相当低,所以就更得留学生们喜爱了。那么泰国的留学到底是多少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泰国费用留学
1、收费标准
大家在了解收费的情况的时候,要考虑到的首先的影响因素,就是学校的性质,私立院校提供的软件服务和硬件服务,基本上都会比公立要多一些,所以在收费上也会要高一些。
此外专业也是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的泰国出国留学需要多少钱西班牙在职研究生,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就读于商科和医科分支的费用;其次就是理工科和艺术类;社科和人文专业的学费会便宜不少。
2、本科学费
留学生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完成了高中学业的学生,都会选择在这一个阶段出国,这一阶段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和自理能力上都比较成熟,能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目前在公立的学校中就读,大家需要1-6万元,专业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只有少部分会比较贵;实力院校就读费用在2-4万元之间,在专业上的差异比公立校,但是平均会高一些。
3、硕士学费
正式的硕士入学的学生中,除了升学的学生,还会有工作后回来继续读研的社会人士,所以学习技能会是主要的目的,会具备有更强的专业性,大家需要有比较好的专业基础。
费用的收取上也普遍会比本科要贵一些,不过也会比去欧美各国要划算得多,目前就读公立大学需要准备好4-6万元,申请私立大学则需要准备好5-10万元,不过会提供学费减免的申请。
4、生活开销
吃饭选择食堂或者参观差异不大,还可以自己做,成本在1500元左右;出行办卡,公交地铁会是主要选择,一个月300-500元;购物预算要准备至少1000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