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佛山家长孙先生在网络上发布一则视频称,自己女儿就读的广东省佛山市广石实验学校(原石门附小),即将在5月份正常上课时间组织小学生开展为期5天的香港研学活动,收费为5980元/人。孙先生在视频中对该研学活动提出11个疑问,包括收费是否合理、对于学生的安全责任,协议书是否存在“霸王条款”等。
南都记者联系上这位佛山家长孙先生,从他提供的信息来看,目前该校组织的研学活动没有向当地教育局备案。对此,佛山市南海教育局回应,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中。
疑问一: 5天研学收费5980元/人,是否合理?
4月19日中午,南都记者联系上发布此视频的孙先生。他介绍,自己9岁的女儿目前在佛山市南海区广石实验学校读小学三年级。4月1日,孙先生收到学校老师发来《2023年广石实验学校“香港微留学暨学生领袖素质训练课程”致家长一封信》和《香港微留学暨学生领袖素质训练课程协议书》。
南都记者从孙先生提供的上述两份文件看到,广石实验学校组织的此次课程地点为香港,参与学生是该校有为部三、四年级全体学生,课程时间为2023年5月(5天),课程安排一共5项,包括香港领袖素质训练课程、香港学校参访交流课程、香港人文素养课堂学习、香港科技课程以及香港迪士尼乐园。
“为什么要把为期5天的游学活动设在正常的上课期间,而不是节假日,该举措是否会影响正常教学?”、“学生如果因生病或者其他原因不参加游学活动,学校是否对不去的学生开展正常上课?”孙先生在视频中对于研学活动安排在正常上课期间进行是否合理。
对于自此研学活动收费是否合理,孙先生也提出了疑问,“本次活动收费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是否经过物价局审批?”南都记者从孙先生提供的资料看到,该研学活动费用5980元/人国际硕博连读,具体包括交通费用、生活费用、活动费用、保险费用、团服费用、学习手册和证书费。但对于每一项具有的费用明细就没有列出。
“以前学校也会有组织去香港研学,由于疫情就停办了三年。之前也组织过一次去珠海航空基地研学的活动,收费每人2000多元。”孙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当时就没有给女儿报名参加珠海研学,学校就安排不去研学的学生上美术课、艺术课。
此外,孙先生在视频中,还对此次研学活动选定深圳智优研学教育有限公司作为承办方是否有走招标流程、是否有相关资质等提出疑问。天眼查APP显示,承办单位深圳智优研学旅行教育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经营范围为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策划与组织、教育管理与咨询、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培训活动的组织、文化创意设计、海外教育交流咨询。许可经营项目是境内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出国留学中介服务。
疑问二: 对于学生的安全责任,协议书是否存在“霸王条款”?
最让孙先生气愤的是,此次香港研学要求家长签署一份存在“霸王条款”的协议书。他认为,附带的协议书不合理,孩子作为甲方要承担很多责任,质疑这份协议书是否为校方的“免责协议”。
南都记者从孙先生提供的协议书看到,甲方是学生和监护人,乙方是深圳智优研学教育有限公司。在甲方权利与义务中写道:“如果因甲方个人原因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对公共财产造成损害,甲方将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不得擅自离队香港微留学,佛山一家长曝学校研学5天收费5980,教育局:正在调查,凡是因个人私自行动造成一切后果责任自负”,“给乙方造成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而在乙方权利与义务一栏写着:“参与活动的学生若受到意外伤害或遭受保险合同约定的其它损失,且在保险理赔范围内,由承保保险公司向学生承担赔偿责任,乙方协助向承保保险公司索赔,配合学生法定监护人办理理赔手续,不承担其它赔偿责任等。”
“甲方是谁?一群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手欠行为负全部责任。”孙先生在视频中还提到,学校出具的一份答家长问的文件里面明确说明了不建议家长看望学生,不建议携带电子产品,每天只有一个群做图文和视频播报,结合协议书上的内容,也就是说孩子一旦玩丢了,学校和旅行社不需要负任何责任,家长也不能在第一时间知情,甚至可能还应耽误行程,要给旅行社赔钱。
教育局回应: 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中
4月6日香港微留学,孙先生也向佛山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了上述事件。随后,孙先生收到来自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的回复:经调查了解,一、该活动是该校组织部分同学参与香港姊妹学校的交流活动,是该校一直保留的特色项目。但因疫情有三年没有举行。目前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姊妹学校互访活动提上日程。二、该校表示有规范组织并妥善安排不参与同学的在校学习内容,而不是自习。三、因涉及到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提前提醒家长先行办理。目前是办理证件阶段,活动会于5月份向教育局报备。
为了了解更详细的情况,4月19日,南都记者致电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该局工作人员说道:“对于这件事,我们相关科室已经在开展相关调查。”
南都记者也尝试联系此次研学活动的组织方广石实验学校,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孙先生也告诉记者,“对于我提出的疑问,学校一直没有任何的回应。”
律师回应: 学校和旅行社都有责任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对于学生在研学期间的安全责任,上述的协议书是否存在“霸王条款”?对此,南都记者采访了广东正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欧阳祖耿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旅行社作为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提示学生及家长注意免除或者减轻旅行社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学生及家长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旅行社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学生及家长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学生及家长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欧阳祖耿律师表示,研学协议中旅行社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学生及家长,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和旅行社排除学生及家长主要权利的条款还会被认定为无效。
那么,学校联合旅行社开展研学活动,学生的安全责任,到底谁来承担?欧阳祖耿律师表示,从学校的通知来看,此次参加活动的学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安排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本次研学活动是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教学活动的延伸,在此期间,学校仍然负有教育、管理职责。旅行社与学生(家长)签订研学协议,提供有偿服务,亦有责任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如果未尽到安全保障责任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其年龄和认知水平,应当进行自我保护,如果未充分进行自我保护,其对自身受伤同样可能存在过错,会承担部分责任。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去香港留学贷款,英国本土学生和中国留学生选学校的三大差异!
国内留学生的选校思维其实是比较单一的,冲排名就完事了。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当然,这很符合国内就业形势,本身主流意识没啥毛病国外在职研究生,只是大家都求同,会葬送一些学生的个性和创意能力。有利有弊吧,毕竟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人的确学校排名,有的只适合极少数专业发挥他们本身性格特长,然后变得更好。
国内的行情是这样,但英国这边,本土学生选学校的核心要素其实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不是本土留学生更务实以及更考虑性价比多点。
今天我们聊下英国本土学生考虑学校的三要素。
No.1 离家近
在英国本土的学生,无论是久居英国的,还是新拿身份的,或一些华裔孩子。他们核心选校的逻辑基本上都是要离家近。
远没有意义,毕竟他们当地的社会关系,人脉,资源就在附近,没必要跑很远,刷个排名,或这个学校全英高出一点点就去那边。不太存在这个事,无论本科还是硕士都这样。当然,硕士当地学生读的少,一般读也是往2年的课程去读,很少读一年课程的。
离家近还有个好处,就是本身对环境比较熟悉,打个短工或其他的也方便。家里可能会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推荐。不需要自己从0开始。
其实离家近这个事情,国内少部分城市也有这个行为,像珠三角的,就不喜欢到处跑。人家就近就业就挺好,还可以往香港那边跑跑。
No.2 便宜
本地学生继续升读本科或博士,不像国内学生一样,他们本科基本需要靠自己去支付这个学费。或者贷款,或者申奖学金。本土学生其实和国内行情差不多,富有家庭的学生可能无所谓这个东西,有的甚至也去留学了。但留在英国继续读下去的去香港留学贷款,很多也是比较一般的家庭。
这种家庭和国内的行情是不一样的,国内家庭往往孩子本科到博士,都需要家里支援,把学费和生活费都覆盖了。啥也不需要你做,你就安心读书就行,一直读到你就业之后才可能减少对你的帮扶。甚至还有很多就业后一直被家里继续照拂的。
但英国本土学生就没这个待遇,人家很多当地家庭没有储蓄的,有继续读下去准备的学生,才会有长期规划要提前存这笔钱在进修。然后靠自己兼职或其他工作慢慢偿还。毕竟家里也没有余粮,英国人酷爱周光,咱国内年轻人是月光,他们是周薪,基本周四就花完了,后面几天又要等薪水下来了。
这种不喜欢储蓄的家庭其实还占了多数,他们自然在选学校的时候会考虑如何学费,性价比,奖学金的多寡,以及兼职的力度等等这些生存环境。根本不能好好的一心就求学。即使他们的学费只是国际学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碰到一些比如ucl这种的,国际学生和当地学生一个价的,本土学生很少选的。能选的也是哪些富裕家庭。
No.3 专业排名
英国当地学生,不那么看qs或THE这种世界大学排名,人家本土就业也不看这个。你实在说要看榜单,他们会看专业排名榜单,这也是英国人这么喜欢出各个学校专业榜单的事情。这个本身就给本土学生看的。各类的都有,对学校的评估,调查就很细致化。国内就不搞这种榜单,基本就一个大榜单,然后高考分数线为准,评判学校强不强。那么问题来了,同样985和211,哪些学校专业好,师资力量强,就业效果好,有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和出处了?
国内就判定不出来,只能靠毕业生的经验。就还是有点粗糙。如果国内有人往这个榜单方向去创业,也是一条生财之道啊,供需关系挺大。恩,扯远了。
英国本土学生看专业排名是要结合具体就业去看的,毕竟就业的时候,不看学校,主要看本身成绩,以及部分需要专业背景的职业是否对口。这都是比较直接的东西,国内因为毕业生太多去香港留学贷款,英国本土学生和中国留学生选学校的三大差异!,人口太多,向下的空间足够大,每年能进985或211的学生其实不到4%,是有稀缺性的,这个稀缺性造就了过年学生比较侧重排名的事实。毕竟申到了这些学校,就业就是稳了。但英国不一样,除非你是牛剑的,或混社会关系资源以及圈子的比如圣安,杜伦这种的。其他学校他们真差不多,每个学校主攻方向不一样而已罢了。
总了个结: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选校策略。相对来说,英国这边本土学生的选校策略会更合理一些,毕竟维度更多,参考的数据来源会更多,而且相对更符合他们的规划一些。很多都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之后就业或创业负责。
但国内的学生,自主权没有那么大,毕竟金主爸妈支援的金币,选学校很多时候是被硬控的。比较少的家庭才会完全放权给孩子让他们自行选择。相对来说,虚荣心方面也比较大,毕竟教育的成功性在国内是值得炫耀的事。学校太差了,基本会影响更长远的规划策略,很多学生就受不到来自家庭的祝福。孩子挺难的,家长也觉得自己挺难的。矛盾点就多,而且解决不了,除非孩子能独立,家长能放手,这种才能相互尊重。
香港留学申请博士,白皮书称硕士仍为中国学生留学主流,博士留学申请逐年增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3月18日,启德教育在北京发布《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其中显示硕士申请仍为中国学生留学选择的主流,经济学与计算机分列本硕十大专业之首。博士留学申请逐年增长,中国为美英博士国际学生第一大来源国。
白皮书显示香港留学申请博士,白皮书称硕士仍为中国学生留学主流,博士留学申请逐年增长,留学申请量在2020年触底后近两年呈持续反弹趋势,2022年整体申请量同比2021年增长幅度达23.4%,其中澳大利亚(84.9%)和英国(32.8%)同比2021年有明显上升。2023年1-2月留学咨询量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达45%,其中,澳大利亚留学的咨询量增幅高达133%香港留学申请博士,加拿大留学的咨询量增幅达110%,英国、美国及欧洲地区的留学咨询量也增长了5成左右。
另外,数据显示,硕士申请仍为中国学生留学选择的主流,占比81.2%,本科占比16.6%,博士占比0.5%。在各主流留学目的地留学申请的学历层次分布中,加拿大和韩国的留学申请学历中本科占比较高,分别为55.5%、49.6%。本科留学除了直申之外,预科或桥梁课程也为中国学生衔接海外本科提供了选择方案。
而在本科和硕士留学学科分布中,商科与经济学、理工科占比分别位于前两位。本科留学十大申请专业分别是经济学、计算机、泛商务类、传播学与媒体研究、数学、金融、工商管理、社会学、会计、泛管理类;硕士留学十大申请专业分别是计算机、金融、教育学、传播学与媒体研究、市场营销、泛管理类、会计、经济学、法学、电子电气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留学的申请量平均每年增长10%-15%, 2022年相比2021年增长了21.8%;美国(61.97%)、英国(10.55%)、中国香港(10.06%)是中国内地学生博士求学的三大目的地。
据悉,白皮书以近5年超过10万条启德留学大数据为基础,从本硕博三大留学阶段、重点学科百余专业的留学申请、六大留学考试标化成绩海外名校录取背景的差异分析入手,配合市场调研与留学生访谈美国在职研究生,结合留学目的地的官方数据梳理而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