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更多的学子都选择去香港留学,香港有着严谨的教育、一流的教育水平和世界级的科研项目都深深吸引着留学生的目光。但是在申请香港大学留学之前,你是不是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呢?那么现在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香港本科留学的常见问题吧!
在接触的咨询学生当中,有多数学生本科所读并非自己喜好的方向,或者有些与其本科相关的方向的申请难度较大,导致在申请香港硕士阶段的转专业学生非常之多。从多年的经验分析,我们觉得部分跨专业申请还是可以成功的,比如我们2009和2010届都有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转传媒和教育,2010届学生工商管理转经济学或市场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转新闻,心理学转教育和社会工作等都有成功案例。但是大家要理性分析下自身是否具备跨专业申请的基础和竞争力,并且能够充分表现出来。申请者的基础知识在跨专业申请中要充分体现,并能够有力证明申请人就读本科时所拥有的实践经验或学术基础与所申请专业是接近或类同的。比如2010届工程类转经济学的学生,在读期间有副修经济学类课程国外在职博士,GMAT考试的成绩要高于一般商科类的学生,TOEFL也获得高分,在大学期间有多种比赛或者商科相关的实践经历,这类申请者一般都掌握了申请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综合能力又非常突出,转专业都是可行的。但是,我们建议转专业的同学切忌盲目跟风咨询香港留学,要衡量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状况之后再定夺最终选择的方向。
2、香港学校比较看重什么申请材料?
申请是一个统筹的过程,并非某一份材料所能全部体现的。一般说来,好的个人陈述、名牌本科学校的背景、丰富的工作经历或者有实力的推荐人咨询香港留学,去香港留学 你会遇见这些问题吗?,都会对你的申请加分。但是一份好的申请材料,还包括了其他很多个方面,比如你参赛的经历,你获奖的经历,你参与研究项目的经历,都会影响到港校的审查,他们会针对你提交的每个文件进行全面评估,然后筛选出综合情况比较突出的,最适合该招生项目的学生。
3、申请的最佳准备期多久为宜?
一般院校申请开放的时间为每年的9~12月份,申请者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是比较合理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申请提交是在前一年的年底。为了确保申请的最大成功,学生需要在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但是这个不断完善申请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某些方面,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完善好。所以,学生应该给自己腾出一个时间段以应变各类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
4、可以独立申请吗?和委托中介申请有何不同?
从原则上来说,学生自己独立申请是可行的。但资深的中介顾问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申请方向和一些有用的意见建议,会大大提高申请几率和申请效率。是否委托中介办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每个学生应按照自己的个人能力酌情处理。
5、申请院校要考TOELF/IELTS/GRE吗?
TOELF/IELTS一般来说是必须的,浸会大学、城市大学、理工大学理论上可以用六级成绩申请,但是如果研究背景不是很强的话,建议考一个TOELF/IELTS。关于GRE,香港各大学对GRE其实没有硬性要求,但是科大很多院系都要求GRE。另外商学院普遍要求GRE。如果时间紧张,来不及考T或者G的话,可以先递交其他申请材料,考好以后马上补上成绩也是可行的。
口碑好的香港留学机构,5天5980元!花高价,买的不是孩子的研学游,而是家长的智商课?
暑期临近,主打沉浸式体验的研学游愈受追捧,一波又一波的研学游也相继踏上了旅途。然而,价格虚高、货不对板、流于形式等问题也被频频吐槽。此前,佛山一家长曝光某学校组织的研学游5天收费高达5980元,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研学游5天5980元惹争议,
校方称活动暂缓
4月18日,佛山一家长曝光某学校组织的研学游5天收费高达5980元。据红星新闻报道,有博主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一条吐槽视频,称自己9岁的女儿就读于佛山市南海区广石实验学校,一年学费过万元。今年4月,学校称将在5月份正常上课时间组织一趟为期5天的香港“微留学”,收费为5980元/人。孙先生在视频中对该研学活动提出11个疑问,包括收费是否合理、对于学生的安全责任,协议书是否存在“霸王条款”等。对此,该校于4月21日发布了一篇题为《致我校三、四年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推文,称已暂缓相关活动,并向缴费的家长全额退回费用。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也表示涉事家长已经通过“12345”反映此事,届时以处理结果为准。
此次事件也暴露了研学游产品的霸王条款、天价收费等问题。与此同时,研学机构鱼龙混杂、研学团成旅游团、安全难保障等问题屡见报端。
研学市场热度与乱象齐飞,
课程质量、安全保障等问题层出不穷
沙漠徒步、北疆探秘、海外名校访学……近年,各种“高大上”的研学旅行项目花样百出,成为中小学暑期热门,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惜花费重金报名。然而,部分高价研学旅行项目的背后,却问题丛生。据《法治日报》报道,随着大量营利性机构介入,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包括收费缺乏统一标准、研学课程质量不佳、研学机构资质欠缺、学生安全无法保证等。乱象背后,是不少家长和学生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也让不少学生家长望而却步。
一方面,研学游的定价随意,收费不菲。以一日游、半日游为主的研学项目价格多为数百元至上千元,多日国内跨省市研学项目基本在数千元至上万元。另一方面,服务偷工减料,名不副实游而不学。“游大于学”“游而不学”并非个例。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所谓研学团,在主要行程安排上口碑好的香港留学机构,5天5980元!花高价,买的不是孩子的研学游,而是家长的智商课?,与旅游团路线高度一致,只是中间穿插了一些夏令营课程。一旦加上“研学”两字,费用往往要比旅游团高出不少。而宣传文案中标榜的“深度体验”变成了走马观花、拍照打卡,说好的“国内老师全程带队”变成了“兼职学生、境外向导”,主打的“深入感受名校文化”变成了“租个教室”“联谊合照”。这样的研学项目缺少了应有的教育意蕴,参加研学的孩子们感受到的不是浓厚的文化氛围,而是换了个形式的“快餐游览”,更别谈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了。
研学游的本质是“教育+”,
急需规范发展变成“研学优”
研学游作为教育消费的新兴业态,一头连着课堂,另一头连着自然和社会。研学游应是“教育+”,而非“旅游+”。研学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口碑好的香港留学机构,这离不开优质内容的开发、社会资源的支持、专业人士的把关等。人民数据研究院整理分析相关专家观点,对研学游规范发展英国在职研究生,向“研学优”转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优质的内容开发和专业稳定的品质把控是研学游的关键。研学游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离不开课程创新和营地创新。相关机构应该认真针对不同的研学资源规划合理的行程安排,同时积极引入教学单位对研学项目进行内容指导。比如,颐和园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学院合作,为海淀区人大附小和中关村一小等小学设计的校内双语课程《博物馆探秘之旅——颐和园博物馆》;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利用检察院的民法典文化园和彩虹少年关爱基地,申报的全市阅读体验打卡点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创新研学游方式值得借鉴。此外,相关企业要加强规范自律,实事求是、规范宣传。再花哨的广告界面都禁不住消费者的差评,高质量的服务换回的口碑才是最好的宣传。用心做好行前行中行后的服务保障工作,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二是,越是市场一片红火,越是要绷紧监管之弦,热闹的研学市场更需要市场的引导和规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其相关资质等的监管,尤其是要有有别于其普通旅游产品的监管标准与评价体系。虽然,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研学游相关标准,比如《江西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涵盖了基地(营地)认定、课程设置、组织实施等规范文件。但是,地方出台的标准只能在本省内加以规范,这既需要更多地方标准出台,更需要全国标准出台,让“学游并重”的规则更加完善、界限更加明晰。
三是,家长擦亮眼睛不轻易“被入坑”,守住育儿初心。研学游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花多少钱,最终都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初心,或在老家的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间,或在家门口的非遗工坊、红色景点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