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大赛以“创新改变未来”为理念,围绕飞行器技术创新,着力增强广大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和发掘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参加对象
参赛对象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在读研究生、已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一年以内的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在职人员,特此鼓励企业在职人员积极参与企业赛道报名,参赛资格可放宽至研究生毕业5年以内。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各参赛队每队最多不超过5人,允许跨单位组队。
赛题
1、常规赛道
1) 航空飞行器总体及分系统设计
各类在大气层内飞行的航空飞行器总体设计及其新材料、新结构、新动力、新载荷等分系统设计。包括各类使用氢能、电能、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新能源航空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及其新型气动布局、新动力、新结构、新材料等分系统设计。
2) 航天飞行器总体及分系统设计
各类在空间轨道运行的航天飞行器总体设计及其新材料、新结构、新动力、新载荷等分系统设计。
3)变体飞行器设计专题
各类在大气层内飞行、临近空间飞行、跨介质飞行的变体飞行器总体设计及其新材料、新结构、新动力、新载荷、新型制导/控制系统等分系统设计。
4)飞行器先进推进系统专题
各类航空、航天飞行器先进推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动力推进系统、新型航空燃气涡轮推进系统、固液体推进系统、爆震推进系统等的系统设计以及推进系统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装配技术、新材料及工艺装备技术等。
5)飞行器集群智能协同任务规划设计专题
各类飞行器针对不同任务背景,通过单机或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决策、任务规划、综合评估等方面内容。
6) 新一代智能飞行器设计专题
各类在空间轨道运行、临近空间飞行、天地往返飞行、大气层内飞行、跨介质飞行的智能飞行器总体设计及多信息融合、智能决策、自适应制导/导航/控制、智能协同等分系统设计。
2、企业赛道
1)多驱动模式融合的多栖无人飞行器设计
设计一种多驱动方式的多栖无人飞行器移动 在职研究生,整机可以在水上、陆上、空中两种或三种介质通行,提出飞行器总体优化设计方案及分系统方案,重点突出多驱动模式融合控制策略及功能模块设计,需具有一定应用转化价值,完成相关仿真或模拟或实物验证。
2)抛射式可折叠小型无人机设计
针对场景限制、空间限制等问题,设计一种便于携带和安装,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抛射快速起飞的可折叠小型无人机。重点介绍抛射和可折叠的机翼或支架设计、飞行控制算法设计和机体结构优化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需具有一定应用转化价值,完成相关的仿真和实验验证或实物验证。
3)船载无人机稳定收放结构与控制技术
面向高海况船舶平台应用场景,设计可供船舶搭载配套的旋翼无人机总体方案,重点突出旋翼无人机在高海况情况下的移动舰船的平台上的起降回收固定装置设计和控制策略,完成相关仿真或模拟或实物验证。
4)创新型消防无人机设计
面向城市超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和被困人员救援场景英国在职研究生,设计一种具有高载重能力、高可靠性、高灭火效率和救援效率、适应城市密集建筑场景使用的创新型无人机方案,并完成总体方案与动力、结构、控制等分系统的方案概念设计与仿真,或实物验证。
5)创新构型单人飞行器设计
面向大型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复杂地形地貌搜救等场景,设计一种具备轻量化、可穿戴或便携的创新构型单人飞行器方案,并完成总体方案与动力、结构等分系统的方案概念设计与仿真。
3、挑战赛道
室外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巡检与跟踪
以室外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巡检为任务背景移动 在职研究生,竞赛通知|“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赛事通知,进行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通过自主起降、固定线路巡航、目标识别、目标追踪等任务,实现无人机巡检过程中对特定目标的精准识别、持续跟踪和定位,并尽可能获得最多任务分数,具体要求详见《“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指南》(附件2)。
选拔赛方式
选手自行组队参加比赛,撰写项目报告书(附件3)并于截止时间之前提交作品。
提交作品时间:2023年6月12日-16日
纸质作品提交地点:光电学院楼917室
电子版作品提交邮箱:
;
或者;
赛事交流讨论QQ群:
奖励机制
1.学校选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颁发奖励与荣誉证书,择优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2.所有同学在全国赛中获得的奖项,学校将在各项奖励和评优工作中予以认可,具体按照各学院制定的细则实施。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2023年5月31日
附件1: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邀请函.pdf
附件2:“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指南.pdf
附件3:“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参赛作品项目报告书参考模板.doc
附件4: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用户手册.rar
排版|陈天康
来源|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