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是国内一所985大学。在英国读完硕士后,我回到省会城市工作,但是工作半年后,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我被诊断为抑郁症。当时无法正常工作泰国 在职博士,我被当成“野鸡博士”,所以去年我决定继续深造,拿到博士学位,开始申请大学。
当我选择一所大学时,我主要根据QS排名来选择。我的学历背景还不错,成绩也不错,申请了马来西亚的顶尖大学。
我选择马来西亚是因为我不想再“滚”了。其实我也觉得东南亚医生的含金量可能没那么高。如果学术能力足够强,我可能会去欧美读博士。
我偶尔打趣自己,我要来水泊了,但我并不完全想平躺着从博士毕业。只是按照我之前的理解,在马来西亚读博士相对容易毕业,科研压力也没那么大。至少不会说因为导师有一票否决权,导师就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被卡住不能毕业。
今年三月我来到这里。到目前为止,我对自己的博士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我每天都没那么忙,而且都是夏天。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我过去服用的抗抑郁药现在已经停止了。
很多人觉得东南亚的教育比较差,我觉得可能和中介市场良莠不齐有关。申请学校的时候差点被中介骗了。
很多中介打着“不用出境,不用发文章,不用回复”的旗号就能毕业。如果是这样,我也会觉得这样的医生很水。在了解了一些中介行业的情况后,我发现那些说不出国就能取得学历的都是骗子中介。我找了好几次才找到一个靠谱的中介。
读博士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能跟风相信所有人。至于博士的含金量,以及他能为以后找工作提供的奖金,我觉得主要在于个人做出的科研成果。
最近菲律宾的医生被热议。几个老师“组织”的大学在2021年11月被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列入“加强学历学位认证审核”名单,QS排在600名之后。
在我看来,每个国家都有相对较差的学校,不能因为某些学校的问题就完全否定它们。一些工作多年的高校教师为了快速拿到毕业证而出国读博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如果是读博士,还是要找能取得学历的人。博士学习期间,也要尽可能做出科研成果。
博士学位只是敲门砖,SCI文章才是硬实力。
李磊| 29岁泰国某大学博士毕业
我的医生在泰国学习。人们问我在哪里留学。我说泰国,他们一般一脸惊讶,然后问我为什么去泰国,或者我真的去了一个“好地方”。后面的问题基本都和旅游有关,比如人妖,榴莲。他们对泰国的了解就是基于这些。
有人说东南亚的医生水差,学费低,生活环境差。我的一个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所大学。看到他是在泰国留学的博士,就不接受采访,甚至说宁缺毋滥。我觉得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比如泰国,贫富分化很大,包括很多贵族和精英。他和我的博士生导师一样,从高中到博士毕业都在美国读书。他的父母也是大学教授。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已经是留美博士了。
在我看来,我们的综合实力并不弱,而且,博士就业和学历只是敲门砖英国在职研究生,更多的是与个人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关。求职的时候,不管你是东南亚的博士,还是欧美的博士,还是国内某重点大学的211、985的博士,只要你有大量的SCI文章,发表的文章足够好,足够强,你就会受欢迎。这是硬实力,靠造假是做不出来的。
我认为我们学校不是水。我毕业的学校是泰国非常有名的大学,所有的课都是纯英语。我的老师也有海外留学背景,学校经常邀请欧洲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给我们讲课,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机会。我们每周都有很多作业,毕业要求很严格,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当然我也知道有些去东南亚留学的人是想混学历的。事实上,正如最近披露的那样,邵阳学院“引进”菲律宾博士是因为国内很多高校老师想快速提升学历,一些无良中介利用这种心理推出了很多有问题的项目。
也遇到过菲律宾毕业的博士,了解过他们的毕业要求。这真的很简单。但我想说,哪里都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不能一概而论。据我所知,马来西亚很多大学在QS排名很高,毕业也很难,泰国也是。这两个国家很多大学的教育质量都不低。
而且从整个留学市场来看,除了少数可能在QS前100或者前50的顶尖学校,教学质量都是非常高的。在大多数国家,本科或硕士毕业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难。在留学的过程中,我们真正收获的是自己的生活能力,科研能力,广阔的视野,更多的机会。
为了在高校教书,我看了一篇“水博客”
张宇| 32岁,马来西亚某大学博士生
我现在在马来西亚的一所学校读博,这所学校就是传说中的“水泊”。
其实2019年,我考上了厦门大学的博士,初试成绩排名前三。然而,我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考虑到我的博士学位要读四年,当时家里也需要钱。我不想彻底离职,就放弃了。
我是一名中专教师。过了两年,我实在受不了现在的工作了,也不想一直在这里干下去了。所以我打算拿到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考虑到不想全日制,毕业难度大,选了很多学校,一开始是泰国,其次是菲律宾,发现太贵了。然后咨询了同学,选择了马来西亚的一所大学。
这个学校的录取要求不高,录取通知书简直就是批发。然而,有了通知,这还不够。雅思要过6分才能学专业课。正因为如此,辍学的人很多。
不过我已经过了英语八级,所以第一次裸考考了6分,刚刚达标。
这里的费用也不贵。我一年交三次,费用3334令吉,三年下来大概要花6万人民币。
更重要的是,学了三年,只需要在马来西亚的学校待一年。我现在怀孕了。我的计划是在休产假的时候申请一个更长的产假,然后去马来西亚待足够长的时间。换句话说,我可以在没有完全就业的情况下读这个博士。
在这个学校,读博士还是很辛苦的。令我惊讶的是,他们真的教会了我如何做学术。我是去年5月份入学的,从那以后就没休息过。教授对我也很严格。
很多人说马来西亚是水博客。据说这个学位不被国内招聘认可,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
其实我心里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水博客”,也不是很想去处理。而是想珍惜来之不易的看博客的机会,发一些好文章。
其实我很后悔当时没去厦大,但是人生,怎么可能事事顺心呢?我那时候完全失业了,四年没有收入根本活不下去。
就我能接受的来说,这是最适合我的。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在有学习成绩的高校找到工作。退一万步讲。如果不行,我就继续留在现在的中专。
想读博的,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去国内好的学校,一路不间断的读。
QS排名前100的学校被认为是“马飞博士”。
Amy | 27岁,马来西亚大学博士。
我本科在美国读书,硕士在欧洲。我的医生选择来马来西亚。目前在马来西亚大学读教育学,现在是第六学期。希望来年能顺利毕业。
读博前学的。因为读博士至少要四年,当时想回美国,但是没有申请到前100名大学的奖学金。我本科已经花了很多钱了,感觉自己负担不起四年的自费学习。我带着QS前100名的学校一个个去查,试了很多院校,最后马来西亚大学录取了我。这里消费不高,一年花10万左右就能过上比较舒服的生活。
这个学校的工科、医学、教育、法律都很好。我读博的时候出去开过学术会议,参加过国际组织的实习。大家听说我是马大来的,都认了。对于去马来西亚读博士,或者去马来西亚大学,我们从来没有其他的看法。
最近网上舆论确实有很多偏见。当时国内出了一份报告,同学们还在群里讨论。我们每天努力学习,担心自己毕业不了。结果,我们突然被冠以“马飞博士”的贬义称号。其实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教育水平完全不同。QS排名前1000名的菲律宾学校很少,但马来西亚有5所学校进入前200名。
在东南亚读博,并不全是人们所认为的“水博客”。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教育水平较高,印度也有非常好的公立学校,菲律宾相对较差,但也有公立和私立学校。我还有一个同学在南非读博士。别人听到非洲这么落后,教育水平肯定没那么好。但其实南非有很多好学校,开普敦大学出了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觉得误解可能来自几个方面。第一,对国家的刻板印象与其教育水平捆绑在一起,不参考正式排名和科研实力。第二,因为邵阳学院这样的事情,一棍子打死了所有在东南亚读博的同学。第三,这两年留学中介一直在宣传东南亚留学,网上课程两年就可以毕业,所以很多同学稀里糊涂来到马来西亚,毕业才发现脱不了干系。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一个学校要求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必须拿到高考成绩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这个学校很厉害。反之,不要求高考成绩的学校就是“水”。马来西亚学校就是不拿高考成绩,毕业难。
在我看来,国内就业市场现在不会对马来西亚博士生有偏见,因为面试官仍然会看QS的排名。不过有一点是中国非常重视第一学位,所以对想出国留学的人也是一个提醒。博硕士留学经历不能覆盖第一学历,要结合自身能力循序渐进。
很多二三流院校还在输送所谓的“野鸡博士”
瑞卿| 35岁某大学教师
我在国内大学读硕士,然后来回老家的二三流大学教书。
我们这类院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如果要申请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比例是一个关键指标。学校一般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引进博士,一个是内部培养博士。引进博士的留存率可能不高,内训是更合适的选择,即鼓励教师考在职博士。
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的博士越来越难考了,考上后写论文也很难。毕业越来越难了,需要老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我们有个同事读了四年在职博士,因为论文不及格,一直没毕业。学制六年,六年不毕业就开除。
另外在职博士期间泰国 在职博士,前两年课程比较多,老师基本上不能来我们学校上课。他们工作的大学只发底薪没有讲课费,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在国内读博士非常困难。但是国外一些大学的博士申请、考试、毕业都比国内容易。
学校也会考虑这些,也想快速提高学校的博士比例。一些不被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的博士成为很多大学和老师的默认选择,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韩国。大家都知道这个博士含金量不高,但是学校在评选硕士或者申请一些资源的时候可以算,老师也可以享受一些权利。
这两年因为疫情,国内只需要上网上课。对于很多老师来说,不用出国,省了很多钱和时间,更方便。
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后,教师的学历可以得到所在学校的认可,还可以拿到相应的博士介绍费,也就是所谓的“安家费”。很多老师认为,如果打算长期留在他们学校,只要学校认可这个学位,哪怕是个“野鸡博士”。但也有老师打算以后去其他高校,知道这种教育很有可能被拒绝,然后犹豫后放弃。
我的观点是,在学术问题上,还是有底线的。陈春花事件在我看来是一种触及底线的行为。我觉得如果业内存在论文和学位造假的情况,应该有一个惩戒规则。使用非正规大学的博士学位,应该认定为学位造假。一些已经毕业的博士被教育部随机抽取,论文不合格,应该受到处罚。师德问题应该是一票否决制。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如果你想要一个长期保值的硬通货,我建议你还是去正规大学读博士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