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菲律宾留学硕士,1800万引进菲律宾“水博士”,这所大学火了

2019年6月,该校20多名教师前往菲律宾,在亚当森大学攻读博士。陈日升表示,因为学校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人才,选择自己的教师出国读博是一种无奈之举。

目前,邵阳学院官方网站上已搜索不到《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和《关于招聘硕士赴邵阳学院外方合作高校攻读博士的通告》。

7月17日晚,邵阳学院体育学院院长陈日升向新京报记者透露,针对此事引发的争议,学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一部分工作组成员负责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汇报,另一部分则负责给校内的教师进行解释工作。“目前学院已经与湖南省教育厅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接。”

7月18日,记者联系邵阳学院校办,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引进博士事宜,由学校人事处统一进行答复;而该校人事处的两名工作人员均对记者表示,公示有关内容,他们并不清楚。

随后,记者致电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关注到了网上的相关舆情,省教育厅正在与邵阳学院衔接处理,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学校。”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曾对亚当森等大学加强审查

菲律宾亚当森大学为一所私立大学,QS 2021年亚洲大学排名中,有14所菲律宾大学跻身亚洲最佳高等教育机构之列,其中亚当森大学( )排名在601名之后。

然而,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上,一则发布于2021年11月26日的《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二)》显示,“我中心持续关注认证数据及相关举报情况,并从即日起对下列院校的认证申请进行加强审查。我中心将根据校方提供的材料以及相关调研情况进行独立判断,请涉及院校的文凭持有人与学校保持联系,获悉最新进展。”

该审查名单中,就包括菲律宾亚当森大学。这意味着对亚当森大学的认证更加谨慎。

据邵阳学院的官方简介,该校现有教职工4324人,其中博士553人(含在读)。在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的师资队伍中博士占比为57%,而在全部教职工的占比则更低。该校希望到2035年力争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的办学层次,而博士学位是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标配”,要想增设博士点和硕士点就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博士比例。

高校的无奈?

据邵阳学院体育学院院长陈日升向新京报介绍,此前,该校在对外引进博士的招聘中屡屡“碰壁”,即使高薪待遇也无法吸引人才加盟。为此,2019年,学校统一在内部选拔一批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前往国外读取博士。

2019年6月,该校20多名教师前往菲律宾,在亚当森大学攻读博士。“这些教师在菲律宾待了几个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他们就陆续回国了。之后,是通过在线网课的形式完成了学业。”

据陈日升所述,该校这批教师读取博士时的学费、住宿费等都由个人支付,校方给予他们每人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必要生活补贴。

陈日升表示,因为学校难以引进国内的博士人才,选择自己的教师出国读博是一种无奈之举。“每个人80多万元的待遇,也不是一次性打进这些人的账户,其中15万元的科研经费是根据绩效考核来发放的。因此,每名教师拿到手的费用并没有那么多,相比学校引进其他高校博士时提供的待遇,这个待遇并不算很高。”

针对网友关于“读缩水博士”的质疑,陈日升称,亚当森大学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过的大学菲律宾留学硕士,博士学制本就是2-3年。“读取这个大学的博士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教师的学术水平有所提升,将来在院系的发展当中,他们需要承担带头人的责任。”

邵阳学院其他多名二级学院院长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引进毕业返校的国外博士是学校统一的安排,这些教师原本在各自的二级学院中担任不同专业的教师。邵阳学院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有合作计划,采取出国读博是一种“权宜之计”,学校的教师们对此事也有一定的争议。

“在国外搞个文凭镀金,这种事情在高校很普遍。”武汉一高校老师顾斌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这种文凭很适用于那种有一定年龄的高校老师,“比如说你已经40岁了,当年在高校任教的时候菲律宾留学硕士,1800万引进菲律宾“水博士”,这所大学火了,硕士就很吃香了,现在硕士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当代学校需求了,大学老师大家都要博士学历。然而法国在职研究生,国内的博士很多都要脱产或辞职去念,而且四五年可能没办法毕业,就只有走捷径了。”

顾斌说,捷径就是找一些东南亚的比如说印尼、菲律宾等地方的高校,能够远程授课,也相对较容易拿到博士文凭,国家教育部也承认这些高校。

“有时候学校也很无奈。”顾斌亦称,很多学校从学院更名为大学、专科升为本科,或者通过教育部的评估时,博士教师的数量配比都是硬杠杠。为了往上“更进一步”,不少学校花钱集中送老师到国外交流、培训,并约定学成后返回学校任教,给博士待遇。

顾斌告诉记者,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博,但博士毕业生依然是稀缺资源。“读博士说是学3年,但3年就能毕业的极少,正常的4年毕业算很厉害了,读5年是平均水平。”另外,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要想两年引进二十多个博士并不容易,所以不少学校选择自己通过国际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但这也不是借口!邵阳学院的教育经费本就不足,还用在了出口转内销的水博士身上,更加难以引进真正的人才,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老师还是那些老师,经费却要多花2000万,还不如直接当福利发了得了,何必来这一招,愚弄大众,也愚弄了自己。

教育经费,不是这么滥用的,这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3504.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11月 17日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