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哈工大抛出橄榄枝:最高年薪80万,安家费110万,科研经费1000万

在薪资待遇上,博士后年薪19万;准聘副教授年薪20至25万,安家费20万;科研经费20至25万;准聘教授年薪25万至30万,安家费60万,科研经费50至100万;长聘岗位一类岗年薪70至80万、二类岗年薪50至60万、三类岗年薪30至45万,安家费110万。

哈工大向全球名校学者抛出橄榄枝

最高年薪80万安家费110万科研经费1000万

会场哈工大教师 兰锐 摄

生活报28日讯(记者 朱莉)2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向哈佛、耶鲁、剑桥、牛津、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帝国理工等全球顶尖大学的青年学者伸出橄榄枝。为吸引这些名校学霸来校执教,尽快将学校建成双一流强校,哈工大开出了最高年薪80万、安家费110万、科研经费1000万的优厚待遇。

吸引世界名校学霸来执教

校长周玉院士介绍说,哈工大现有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9个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博士后,光学、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哈工大不拘一格培养、任用青年人才和“大师+团队”在职研究生,汇聚培养了以两院院士为带头人,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3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4人,国家杰出青年41人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哈工大抛出橄榄枝:最高年薪80万,安家费110万,科研经费1000万,国家优秀青年37人。“面向尽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强校目标,哈工大向广大青年学者发出邀请上海mba,诚挚欢迎世界各地青年才俊加入哈工大。”周玉校长说。

哈工大副校长安实教授表示:“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青年人才实施了青年科学家工作室、青年拔尖选聘计划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为青年学者在哈工大干事创业提供一流科研平台和良好的条件保障。在薪资待遇上,博士后年薪19万;准聘副教授年薪20至25万,安家费20万;科研经费20至25万;准聘教授年薪25万至30万,安家费60万,科研经费50至100万;长聘岗位一类岗年薪70至80万、二类岗年薪50至60万、三类岗年薪30至45万,安家费110万。选拔业绩突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担任首席青年科学家并组建创新团队,学校提供长期稳定科研配套经费和人员经费支持,累计最高可达1000万元。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优秀人才年薪50万左右,安家费110万,科研启动经费200至600万元,协助解决配偶工作,适龄子女安排入读省内一流学校。”

多名实力学者想回归母校

“如果母校认可我,我非常希望能回到母校。”据剑桥大学在读博士王亮介绍,他2011年从哈工大本科毕业后,去哈佛大学读了硕士和博士,期间,他在瑞士的一家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这家事务所设计过很多国际知名的建筑,包括我们熟知的“鸟巢”,积累了很多国外的建筑学经验和知识。读博期间,他先后获得了哈佛大学住房研究基金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中国项目基金,“我希望能把我在国外学到的偏理论和概念的东西,跟国内的现状进行一下嫁接麻省理工博士后回国待遇,将所学知识带回到祖国。”

剑桥大学博士后罗炳程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研究,他对哈工大的向往源自他的研究领域和哈工大周玉院士十分契合,“从我出国的那时起,就立志要学成回国,我希望可以加入哈工大,在这里开拓一片新天地。”

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女性科研力多强?麻省理工博士后归来,华工“三朵玫瑰”分享

南都讯 记者董晓妍 通讯员余锦婷 MoSE & 发表在PNAS的一篇关于《不同国家和学科的科学职业中性别不平等的历史比较》的研究指出,现阶段女性在科研人员中占比较低。华南理工大学软物质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中有3位女性,她们被大家称作“软物质三朵玫瑰”。

三朵玫瑰,长期深耕生物应用

唐雯于2017年8月麻省理工结束博士后工作,同年12月入职软物质研究院,成为首位加入学院的女性科研人员,长期从事化学合成高分子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最终希望实现较高的药物利用效率和移植物与机体的良好结合。

随即,研究院加快引才步伐,于2018年3月、7月先后于国内引进于倩倩和陈坤(国外研修经历),分别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多金属氧酸盐基杂化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自此,软物质三朵玫瑰集结完毕,她们在类而不同的生物应用研究领域各自发光出彩。

独来独往的性格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爱上在实验室独处的自己

在回忆科研路的开始,三位女性科研老师都一致表示,或许是内向喜静的性格使然,以及中学时期对探索未知的生化物实验的兴趣相关。“受家庭影响,我从小比较内向,不爱与人打交道,这种独来独往的性格让我很喜欢在实验室独处的自己,让我可以与未知做伴,探索宇宙间万物关联的奥秘”,陈坤回答。

相差无几,唐雯和于倩倩两位老师也表示中学时期由于受生化物实验课和指导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科学实验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博士,热衷于在实验中观察、思考,探索解答未知领域的可能性方案,并享受在历经艰辛后取得成果突破的快感。

女性的科研能力不应该被忽视

“作为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职业的关系?这可能是永远无解的话题”。陈坤表示,在投入的科研时间和科研资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麻省理工博士后什么水平,女性科研力多强?麻省理工博士后归来硕士,华工“三朵玫瑰”分享,科研成果的产出不会有性别之分,所以本质上女性的科研能力不应该被忽视。唐雯也表示,在兼顾家庭服务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许是唯一能走出时间困境和证明女性社会价值的途径。

唐雯认为,尚无研究能证明性别差异会对科研实践产生影响,但年轻的女性常被认为不适合走上科研的道路,这是个误解。陈坤举例:“我们实验室的一名女学生曾经就被家庭观念禁锢,认为女孩子不需要读十几年书,差点放弃读博的机会。她还是来自于经济发达的省份,很多女性主观上被带上了精神枷锁,客观上又被生儿育女的时间剥夺。”

三人一致表示,学术界主要还是看实力,不会因为是女性而优待,但也比较少有歧视和偏见。当科技进步、经济良好,自然会有更多女性走出家庭,淡化家庭角色。“加强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扩大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影响力,使其在社会上能全方位的展现其能力,女性科研工作者的通道自然就拓宽了,所谓改变社会不如影响社会。”

陈薇院士是榜样,成为自己的精神引领

在谈及榜样的力量时,三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女性科学家,唐雯表示:“陈薇院士负责了我国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研发,也是第一批接种了她的团队自主研发的疫苗,为临床实验的顺利开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我很佩服她的专业水平、领导能力和坚定的决心。”

陈坤和于倩倩老师则分别推荐了谢笔钧、鲍哲南两位女性科学家,信奉“科学研究始于兴趣,没有终点 ”。

以榜样引领,三位老师不断精进能力在职研究生,在科研中探路前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5541.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11月 23日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