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人们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观看舞龙舞狮表演。新华社发
2024年5月5日,法国大型木偶剧《拉封丹寓言》在湖北武汉黄鹤楼公园东门外广场上演,吸引游客驻足观赏。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人们在埃菲尔铁塔下拍照。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法国学校里的教室示意图。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世界教育之窗】
中法两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法两国同为教育大国,教育合作历史源远流长,结下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一直以来,法国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双方从政府到民间、从大学到中小学、从学生交流到教师互派,教育合作蓬勃发展。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提出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以下简称“3年1万,欧洲翻番”)的重要倡议。6月21日,中国教育部和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将在巴黎共同举办中法教育发展论坛,这是两国教育部首次在巴黎主办教育发展论坛。中国教育部还将与驻法国使馆、驻欧盟使团共同举行“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启动活动。未来,相信两国教育合作将不断深化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双方学生交流规模将继续扩大,为推动中法关系深入持久发展、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和互信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次相遇
“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行进方向。”
1866年,在法国人士的参与下,中国创立了福建船政学堂。1877年,船政学堂选派优秀毕业生赴欧洲留学博士后,这是近代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法学生。他们在法国期间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回国后成为20世纪初活跃于我国科技、外交、军事等领域的重要力量。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掀起了第一次赴法留学的高潮。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探寻救亡图存之路赴法游学。这个时期,北京中法大学和里昂中法大学先后成立。这批赴法留学生学成归国,积极投身于中法两国教育、文化、艺术等合作与交流事业。
1964年,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新中国正式建交。新中国首次向法国派出90余位年轻留学人员,1965年又派出第二批,合计182人。他们率先成为中法友好往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推动形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法国是中国留学生主要目的国之一,广大留法学生回国后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了中国与法国各领域的合作交流。
新时代教育合作硕果累累
留学生是两国友好交往的使者,在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友好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法国波尔多街头,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着传统中国服饰的女孩,用手中的小提琴演奏着一首首动人的中国乐曲。她叫毛聆玲,就读于法国波尔多音乐学院。在多年的街头演出中,她遇到过专业的舞者、歌手、吉他手与她即兴合作,遇到过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通过手机和爱人分享她的演出,还有一位在中国生活过5年的孩子妈妈因她的乐曲潸然泪下。中西文明在毛聆玲的一次次街头演出中相遇、交融,并以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观看演出的人。
曾在武汉大学就读的法国留学生勒黑波妮深深沉醉于武汉这座将古老与现代融为一体的“魔法”之城。她在武汉老街菜市场感受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在武汉美术馆学习中国水墨画的悠久历史;同时,她也会通过“游湖北”客户端进行景区预约、购票,并熟练掌握一切生活必备的互联网技能:外卖点餐、网络购物、扫码付款、共享单车、就医预约……身处武汉这个经济繁荣且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她一边体验着年轻人时尚的潮生活,一边感受着底蕴浓厚的江城文化。
2014年,中法两国政府正式设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10年来,机制各领域取得丰硕务实的合作成果,为加快推动双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媒体、旅游、体育、青年、妇女、地方合作等各领域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机制框架下,双方开展了教育务实合作。两国教育主管部门间还设有中法教育混委会,定期召开磋商会议,规划教育合作。两国还签有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为两国学生交流和校际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语言相通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随着中法两国交流的日益深入,两国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密切。今天,中文已成为法国的第5大外语法国里昂中法大学,中法教育交流的“双向奔赴”,有4万多法国学生学习中文。法国本土及海外省共建有62个中文国际班、18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中文学习已经覆盖了法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是全球中文教育本土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9所中法双语小学,约2万名中小学生把法语作为必修课,170余所中国高校开设了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21世纪初,中法两国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开启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办学之路。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然成为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传播优质教育的媒介和中外合作的优秀典范。除设立实体办学机构,两国高等院校还依托各自优势学科或专业,积极探索项目制合作办学方式,共同培养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其中,中法工程教育合作是最活跃、最富成效的领域。2004年11月,作为中法两国建交40周年的合作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签订了共同创建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合作备忘录,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所中法合作的工程师学院。20年来在职研究生,学院已招收近2200名本科生和1500余名研究生。毕业生中有人支援非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建设提供支撑;有人参与中国C919大型客机研发,为其全球供应链建设及对标国际通航标准贡献力量;也有不少人投身到生物医疗、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科技合作中。
迎接中法教育合作新的春天
法国是最早与我国开展教育交流的西方大国之一。中法两国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科研究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双方的合作有助于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近年来,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中国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中法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些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两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深厚友谊播下了种子。随着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教育合作也将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为两国的共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一个甲子,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年份,我们更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为两国的教育交流合作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中法两国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需要加强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合作模式。
中法双方将在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进一步密切教育领域高层互访,增进理解和互信,共同做好教育合作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快学生交流,特别是为更多优秀的法国学生学者来华交流学习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随着新冠疫情过去,人员线下交流快速恢复,越来越多的法国青年学子来华交流学习,中国将为促进中法学生平衡流动作出更大努力。双方将办好更多教育务实合作项目和活动,共同实施好“蔡元培博士生交流项目”,加强两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共同办好“中法中学生数学交流活动”“中法学生同上一堂语言课”等,为两国青少年交流搭建平台。进一步扩大语言合作规模硕士,从而进一步推动两国学生交流和教育合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有历史的沉淀、现实的基础、未来的蓝图,中法关系必将如春天般充满生机、欣欣向荣。”
(本报记者 李盛明)
法国里昂中法大学,中法百年留学历程,组图带你回顾→
在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中法双方共同回顾整理留学交往历史,推出“中法百年留学及教育合作成果展”。一起来看“中法百年留学图片展”部分内容——
在中法友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交流占据着特殊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量引进西方科技成果。1866年清政府创办福建船政学堂,于1877年选派第一批学生赴法留学。
陈庆平是第一个获得巴黎路桥学院学位的中国学生。王寿昌于1885年在巴黎大学学习法律、法国文学。今年习近平主席访法,将1899年出版的《茶花女》首部中译版赠送给马克龙总统。此版正是王寿昌参与翻译的。
辛亥革命后,中国赴法留学迎来第一次高潮。蔡元培、李石曾发起勤工俭学运动,鼓励青年赴法学习,以达教育救国之目的。在他们的努力下,1915、1916年相继在巴黎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1919-1920年,共2000多名青年通过华法教育会前往法国勤工俭学。1919年3月博士,第一批勤工俭学生从上海出发。
这场赴法留学潮造就了一批栋梁之才,如周恩来、邓小平,艺术家徐悲鸿、林风眠等。
为进一步促进中法教育交流合作,北京中法大学和里昂中法大学先后成立。
办学期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两所大学培养了千余名学生。其中,131人获博士学位,60人获工程师文凭。如,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郑大章曾跟随居里夫人学习,李治华,曾翻译《红楼梦》。
法国是同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两国建交后,中国再次开始向法国派出留学生。
同期,法国也开始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如法国首任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并扩大派遣留学生法国里昂中法大学,中法百年留学历程在职研究生,组图带你回顾→,法国是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国之一。与此同时,两国高等院校也开启合作。1999年11月上海mba,同济大学与法国国立路桥学校成立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为国内高校首所“中法学院”。
进入21世纪,中法两国政府延续着对教育合作的高度重视。2023年11月,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巴黎与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部长西尔维·勒塔约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要促进学生双向平衡流动。
同年,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邀请不同时期中法留学人员代表座谈,分享留学趣事、展望中法教育合作美好未来。
今年五月,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宣布中方将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中法留学教育交流又将迎来新高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