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下午2点,北京邮电大学科学会堂内洋溢着节日般的喜悦气氛。北京邮电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联合培养项目2012届本科毕业典礼隆重召开硕士,获得中英两个学士学位的484位本科毕业生,怀着激动的心情从这里起航,即将奔赴世界各地。
出席典礼的中外嘉宾有: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洲处处长杨晓春先生,英国大使馆公使兼副馆长 Wood先生,北京市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潘芳芳女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校长Simon 教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国际运营总监Ian 先生及中国区出版总监 Goven先生,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郭军教授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怎么样,北京邮电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联合培养项目2012届本科毕业典礼隆重召开,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英中教育合作总监 教授及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Mark 教授,两校教师代表,北邮各学院、各职能处室的领导及企业界的代表。近500位毕业生家长、亲友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在观众席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毕业典礼由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联合培养项目负责人李欲晓教授主持。
下午2点,庄严、悠扬的典礼行进曲响起博士后,中外嘉宾、两校校长及导师们列队缓步走上主席台。
毕业典礼首先由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致辞。方校长表示,国际学院以优异的成绩再次证明是当之无愧的北邮最好的本科学院。他饱含激情,对国际学院和毕业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2012届毕业生再次刷新记录,再创新高——超过85%这一北邮单一学院读研率的新高,73.97%的毕业生到境外读研又一次证明我们培养的是国际化的拔尖人才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怎么样,凸显了国际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国院学生在科研、学术、社会公益、各种赛事中的出色表现值得所有国院的人珍视,他为此感到骄傲。方校长的肯定和赞誉多次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和欢呼。
Simon 校长代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发言。他指出,始于2004年的这个联合培养项目是中国首个由中英两国一流大学合作并授予双学位的培养项目,也是中国第一家通过英国最主要的工程专业认证机构——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专业认证的联合培养项目。办学的成功和毕业生的优秀表现值得让今天在座的每位毕业生、家长以及全体老师庆贺和骄傲!
接下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洲处处长杨晓春先生致辞。杨晓春处长代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充分肯定了两校八年来在探索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很好地传承了两国和两校在教育教学体制和理念中的精华,并实现了良好的融合,切实地为教育部推进和倡导高水平合作办学树立了典范。杨晓春处长的讲话使在场人员倍受鼓舞。
英国驻华使馆公使 Wood先生在致辞中衷心祝贺本届毕业生四年来所获得的成就,并充分肯定了八年来以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为典范的中英合作及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激励毕业生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如既往地不断学习,取得更大成就。
嘉宾发言完毕,毕业典礼进入高潮。作为典礼的主角,到场的毕业生依次上台接受学位授予,并与方滨兴校长、Simon 校长、李欲晓院长及 教授一一握手合影。
接下来,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学院奖学金颁发仪式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IET学会奖颁奖仪式先后举行。将进入英国帝国理工继续深造的方笮西成绩优异,囊括了以上两个奖项。
最后由优秀毕业生代表袁征同学发言。袁征同学已经获得了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多个国际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她的发言充满了对母校、对中外导师涌泉相报的感恩;充满了对国际学院四年大学生活无怨无悔的眷恋;充满了对迎接未来挑战信心百倍的企盼。
毕业典礼结束前,方滨兴校长和Simon 校长代表全体师生,先后向连续四次参加联合培养项目毕业典礼并即将离任的公使 Wood先生和参与创建联合培养项目并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学院前院长应娅舒教授表达了由衷感谢和敬意。
毕业典礼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附:校长方滨兴院士在2012届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国院,我为你而骄傲;祖国,是你坚强的依靠!
方滨兴
2012年6月28日
尊敬的英国驻华使馆公使、副馆长克里斯伍德(Chris Wood)先生;
尊敬的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杨晓春处长;
尊敬的北京市教委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潘芳芳副处长;
尊敬的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西蒙加斯克尔(Simon )校长;
尊敬的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伊恩默瑟(Ian )先生;
国际学院2012届各位毕业生、家长朋友们以及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掌声)
九天前,我在主楼广场给你们送了一次行,听到了你们因为顺利毕业而发出的欢呼声。今天,我再一次为你们送行,只特别为你们,国际学院的同学们!(掌声)在北邮,只有你们才享有两次接受祝贺的待遇,因为你们是中英合作办学的学生。今天我们两校校长在此,以中英合作办学主体的名义,分别代表各自的学校向你们授予学位,祝贺你们在优质的学术、博雅的教育、全球的眼光、国际的视野的熏陶下砥砺成材,既成为北邮精神的知信行者,也成为玛丽女王学院优秀校风的传承者!祝贺你们!(热烈的掌声)
在九天前的全体北邮毕业生典礼上,我已经说了很多。今天,面对国院同学,我想再讲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详细盘点一下你们那些令人骄傲的成就;再就是希望你们在国外深造时,永远把祖国放在心里。这也构成了我今天的演讲主题:国院,我为你而骄傲;祖国,是你坚强的依靠!
首先,我要自豪地说:国院,我为你而骄傲!
在我眼中,国际学院一直是北邮各学院里最好的学院,我在上一届国院的毕业演讲中已经阐述了其中的道理。今天,我把这些道理归结起来凝成一句话,这是因为国院同学的集体荣誉感高于一切。你们的5班荣获了北邮优秀毕业班集体称号和北邮先进班集体称号;你们的6班连续两年荣获北邮先进班集体称号,并获得北邮优秀团支部和北京市“先锋杯”十佳团支部荣誉称号;你们的7班荣获了北京市优秀团支部和北邮十佳团支部荣誉称号;你们的11班荣获了北邮优秀毕业班荣誉称号。这一切都让我相信,你们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精神一直在领跑北邮!你们是好样的!(热烈的掌声)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两位为国院付出心血的教授,他们就是应娅舒教授与拉瑞教授(热烈的掌声)。因为年龄原因,应娅舒教授从国际学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据说英方的拉瑞教授也将在明年从联合负责人的位置上转岗。我特别感谢联合培养项目的两位负责人所做的工作,也相信英方会选择合适的人选来接任负责人这一位置。今年1月联合培养项目获得“英国凯西太平洋中国企业奖之新地平线奖”,这是继2009年11月联合培养项目获得“英国商业大奖之最佳合作伙伴奖”后得到的又一次认可,也着实凝聚了两位负责人的心血。
八年心血成就五届桃李红。今年,同学们的上研率高达85.53%!这不仅让国院继续保持北邮各院上研率第一的骄人业绩,而且还比上届高了1.66个百分点。毫无疑问,这创下了北邮读研史上的新高。尤其让我高兴的是,你们当中的吕雪珂、刘丹彤、蒋光威、白景文、李文钊、黄胜兰、李爱妮、杨璐威、秦志金同学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到玛丽女王学院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罗义腾同学到利兹大学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
说到你们的成就,我不想受到字数的限制。我想尝试用贯口的方式念出来你们所将读研的院校。中国高校除北邮外,还有清华、北大、武大、北师大、厦大、北交大、中国石油大学、解放军二炮工程大学、中国社科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英国的除了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之外,还有爱丁堡大学、巴斯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帝国理工、杜伦大学、华威大学、剑桥大学、拉夫堡大学、莱彻斯特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利兹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萨里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约克大学(热烈的掌声,开心的笑声);美国的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德雷赛尔大学、德州农工、东北大学、杜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格拉斯哥喀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克拉克大学、罗格斯大学、罗彻斯特大学、马萨诸塞大学、迈阿密大学、密苏里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双子城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纽约大学理工学院、匹兹堡大学、普渡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斯蒂文斯理工、特拉华大学、伍斯特理工、雪城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伊利诺伊理工、芝加哥大学(热烈的掌声,开心的笑声);加拿大的有阿尔伯塔大学、卡尔加里大学、渥太华大学;澳大利亚的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法国的有法国高等商学院、尼斯高等商学院;新加坡的有新加坡南洋理工;西班牙的有庞培法布拉大学。同时我们还有同学将就读于瑞典皇家理工和葡萄牙里斯本技术大学高等理工学院合作项目。你们就读的学校几乎囊括了英国大学TIMES研究排名前20名的高校和美国US NEWS研究生工科排名前25名的高校。这证明了你们的优秀,你们让世界各国的高校向你们敞开了大门!你们的成就提升了北邮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上海mba,也使得中英两校的校友足迹遍及全球各地!谢谢你们!
另外,在你们就业的单位中,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些国内顶级运营商;有IBM、爱立信、华为、腾讯、搜狗科技、神华数码等通信公司;有中国邮政储蓄、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金融系统;有安永咨询等专业咨询机构;有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铁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大型国有企业,这些足以体现了国际学院毕业生受社会上的欢迎程度。(热烈的掌声)
我高兴,因为我又一次看到了国际学院毕业生的优异表现。今年,国际学院带给我们的是47.3%的毕业论文优秀率,比去年高出3.7个百分点;玛丽女王学院一等和二等荣誉学位获得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7.5%,远高于玛丽女王学院85%的比例。
我手里有一个长长的名单,书写着你们一个个骄人的业绩:罗广骏、尚颖等16名同学获得玛丽女王学院的学院奖;念东娟、兰冰、谢菁菁等24名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袁征、刘爽、杨晓雪等9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北邮优秀毕业论文;方笮西同学获得2012年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奖;刘琛、张聃同学获得思科CCIE 认证,成为北邮历史上年龄最小的CCIE 认证工程师。
我骄傲,因为你们这届毕业生表现出了更强的科研实力。戴维、宋柳蒙等同学共发表59篇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发表数量比上一届提高了近一半;史成路、孟晓峰同学分别发表了CSSCI检索论文,田朵、王子同学分别发表ISTP检索论文;唐浩、陈宗星、刘肖阳同学和张妍睿、谢存智、徐聪睿、彭煦同学参加了2个国家级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闫永鑫、夏柏楠、涂靖、熊澍、俞江玉、朱悦廷等同学参加了19个校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马治宇、马潇宇等同学申请了2项专利。郑希帆、谢玲、李澜同学参加北邮第十一届学生“创新奖”,获得自然科学类论文系列一等奖;戴佳捷、庞雨秾、袁怿、徐帅、陈驰同学共同参与的项目在我校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中获得一等奖;马妍同学的作品获得百度北京高校互联网产品设计大赛十佳作品;张震、周硕、姜音、胡飞岩、刘谦等同学参与的手拉手之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公益项目,获得北京市一等奖; 韩晴等同学撰写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获得首都高校优秀社会实践奖。
我骄傲,因为你们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你们当中邹睿、黎阳两名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薛菲、杨曦、郭帆等21名同学组成了7支参赛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张安帅参加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刘佳宁在联想Idea NBA创意机型营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我骄傲,因为你们还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你们先后获得了北邮第21届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北邮辩论赛一等奖、北邮服饰文化节一等奖、北邮DV大赛一等奖、校运动会男子团体冠军、北邮羽毛球赛第一名以及北邮羽毛球团体赛冠军、校趣味运动会一等奖。你们还在2011至2012学年包揽了“新生杯”篮球赛、“篮俱杯”篮球赛、“校长杯”足球赛这北邮三大运动赛事的总冠军。(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请允许我再一次大声地说,国院的同学们,我为你们而骄傲!(掌声)
其次,我要再一次嘱咐你们:祖国,是你坚强的依靠!
同学们,在你们当中,将有74%的同学出国深造,这当然又是北邮的新纪录。作为校长,我对合作中双方教学理念与教学资源的融合与对接,以及学生的优异成绩感到振奋,一个通透全球性视野、接轨国际化办学下的你们必然会在国际社会,卓尔不群!作为校长,我还要不厌其烦地嘱托你们,无论大家在哪个国家,请记住,祖国就在你身旁,像母亲一样地牵挂你,支持你,保护你。祖国,永远是你坚强的依靠;祖国,永远是你温暖的怀抱!
艾青有句著名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现在,神舟九号还在太空中翱翔,中国航天员还在天宫内探索,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你们在国外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宇航员们向人类极限的一次次挑战,就是树立在你们面前的报效祖国的样板;中国科技人员的辉煌成就,必将汇聚成让你们挺直腰杆的坚强后盾。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胸怀大志,报效国家。记得我27岁那年作为程序委员会主席,主办了首届全国青年计算机工作者学术会议,当时我请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同志给会议题词。宋健同志挥笔写下了:“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而国强”两句话。现在,我把这两句话转赠给你们,希望你们要牢记腾飞祖国的使命,既要修身,齐家,更要治国,平天下。要把自己的成长成才,融入到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之中,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同学们,你们毕业了。我想借此机会,感谢联合培养项目各个委员会和中英双方的老师们始终坚持塑造的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感谢家长和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把“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要积极践行“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北邮校风, 秉承“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北邮校训,永远珍惜北邮人的身份,开拓进取,奋勇争先,在国际大舞台上展现北邮人、国院人的风采。北邮是你们温暖的依靠;祖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衷心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也祝福中英两国人民之间、北邮和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大家!(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附:相关媒体链接
新浪教育:
中国网络电视台:
伦敦玛丽女皇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24届本科毕业典礼举行
6月26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24届本科毕业典礼在西土城路校区科学会堂举行。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Colin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校长Wen Wang,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代表 Hu,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代表Ed 出席毕业典礼。国际学院院长、联合培养项目中方主任郭莉主持毕业典礼。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以《以“满格”状态启航新征程》为题发表演讲,对2024届毕业生的优异表现表示充分肯定,对联合培养项目二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勉励同学们要始终保持信念“满格”,以奋斗的精神照亮梦想的航道;始终保持行动“满格”,以拼搏的精神绘就成功的蓝图;始终保持创新“满格”,以探索的精神引领时代的浪潮,让青年的聪明才智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的实践中充分释放,用行动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Colin 在致辞中表达了现场参加毕业典礼的激动心情,肯定了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生取得的优异成绩和联合培养项目二十年合作历程的丰硕成果,表达了对两校未来深入合作、共同发展的美好期待。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教育主任 Hu致辞。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宣读2024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名单,并为2024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颁奖。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校长Wen Wang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Steve Uhlig为学生颁发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奖。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首席执行官兼秘书长Ed 致辞,并宣读和颁发2024年英国工程技术学会杰出学生奖。
北京邮电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丽媛宣读关于聘任北京邮电大学校友联络员的决定,并与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吴昊共同为2024届校友联络员颁发证书。
国际学院2024届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学生司进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司进同学表达了对中英两校培养的感激之情和对国际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人生之路的美好憧憬。
学位授予环节,国际学院副院长黄治同宣读了2024届毕业生名单。在现场嘉宾及家长的见证下,603名毕业生依次上台,接受学位授予并合影留念。
2024届毕业生中有13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有18名同学荣获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院奖;有34名同学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有239名同学荣获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一等荣誉学位;有超过300名同学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被海内外一流高校录取深造。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国际学院全体院领导,联合培养项目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等参加毕业典礼。
附:校长徐坤在国际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以“满格”状态启航新征程
——在国际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校长徐坤
2024年6月26日
尊敬的Colin 校长,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六月的北邮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昨天,恰逢国际学院20岁生日,我们共同回顾了一路走来的办学历程,共同展望了面向未来的奋进征程。今天,我们相聚于此,举行国际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共同见证同学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站在这个人生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上,作为师长,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和骄傲。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典礼的Colin 校长、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更要向悉心教导和培育你们成长成才的老师们、家长们和亲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二十年的办学历程,国际学院肩负着深化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使命,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始终向着培养高质量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目标扎实奋进。二十年来,学院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博士,坚持“错位匹配、协同发展”的办学方针和“厚基础、宽口径、促交叉、强实践”的育人理念,深度融合中英两校优质教育资源,以优势专业的组合互补聚力成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并适应全球化竞争环境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赢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据统计,截至目前,学院已招收学生11000余名,连续培养了十六届、近9000名毕业生,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和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均在全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名列前茅,为服务信息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要再次向国际学院办学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学院在探索中继续发展壮大,谱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新的辉煌!
同学们,光阴如流水一般逝去,我们在金秋相遇,在盛夏告别。四年前,大家满怀期待地来到北邮、走进国院。四年间,你们刻苦求学、全面发展,用不懈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谱写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精彩篇章。当回望你们的成长足迹时,既有图书馆外的皎洁星月,又有运动场上的挥汗如雨,既有自习室中的飘逸落笔,又有课堂内外的创意之举,还有那成长路上的疫情插曲,时光记录着你们追梦的身姿,也给予了你们拼搏人生、赢得未来的坚实底气和自信源泉。
此时此刻,我们欣慰地看到,在你们当中,吴为,周李洁,陆浩成等239名同学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一等荣誉学位;吴汤迅,王辰悦,沈思成等13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北邮优秀毕业论文,其中吴汤迅同学以出色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还被授予了2024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年度优秀学生奖;张丹,吴睿,石轶等18名同学以优异成绩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院奖;崔镇东,阎博,严中豪等34名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此时此刻,我们骄傲地得知,在你们当中,有超过300名同学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录取。这其中,张惠霖同学和司进同学分别以专业第一、第二的优异成绩被剑桥大学电子与光系统和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直博项目所录取。跨越重洋,追寻梦想,母校祝福你们在异国他乡收获新的成长。
同时,我们还欣喜地了解到,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你们当中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也保持着骄人的就业成绩,全球500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向你们抛出了橄榄枝,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奋斗空间。
此外,你们在学校、北京市的各类文体活动中也彰显出青春焕发、才华激扬的风采,为国院、为北邮赢得了无数荣誉。修硕同学,作为学校大学生艺术团交响乐团团长,你带领乐团在北京市大学生音乐节中连续两年斩获金奖,我们要为你的艺术表现力和组织领导力“亲手点赞”。李欣悦同学伦敦玛丽女皇大学,很高兴得知你在北京大学生戏剧节中不仅收获了话剧金奖,还摘取了朗诵金奖,希望你用心守护好此份“艺术情趣”,有时间常练习、别丢弃,这将是你人生成长路上的一份“独特魅力”。于润泽同学,相信一份华语辩论世界杯总冠军的荣誉将会一直激励着你,谢谢你的努力,让大家看到了北邮人执着与坚持、思辨与探索的青春活力。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在这里无法一一细数同学们的故事。但我想说,正是因为有你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和坚毅付出,国际学院这个集体才能不断绽放光荣、收获佳绩,母校为你们的优异成绩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毕业典礼是大家告别母校的出征仪式,更是面向未来、思考未来的宝贵契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今天以后,大家就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面对新的成长课题,未来的路途上挑战常常会有,但机遇也在等你。此时此刻,看着台下朝气蓬勃的你们,我想用一个极具信息通信特色的词语来形容你们的青春与活力,那就是“满格”。这个词,既是对此刻你们年轻而优秀的状态的概括和描述,又是临别之际我想给予大家未来成长的期望和祝福。
首先,愿你们“信念满格”,以奋斗的精神照亮梦想的航道。信念是你们前行的动力源泉,只有信念坚定,才能在面对挫折时不轻言放弃,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北斗之父”孙家栋的事迹,我们都或多或少了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国首次独立研制的“东风二号”发射失败后,孙家栋与同事们在冰天雪地的沙漠里,捡起一片一片火箭碎片的故事。连着几天,那片沙地就像被扒了一层,孙家栋和同事们几乎是一边抹泪、一边找齐了所有碎片。随后,经过逐一检查和经验总结,改进后的“东风二号”顺利发射,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挫折面前,因信念执着,我们的科学家们不仅凝练了宝贵经验,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
同学们,在干事创业的征途上,一个“硬肩膀”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象征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伦敦玛丽女皇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24届本科毕业典礼举行博士后,更代表着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担当与从容。希望未来的你们能够保持“信念满格”,用坚定的追求去磨砺自己,用执着的奋斗去成就人生。
其次,愿你们“行动满格”,以拼搏的精神绘就成功的蓝图。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三十年前,人们很难想象互联网会如此深刻地改变中国,让我们这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紧密连接;会如此深刻地改变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方式,让中国与世界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三十年来,面对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北邮人用行动挺起了国家信息科技产业的脊梁,从自动化通信网到电信互联网,从移动通信到5G时代、再到6G畅想……每一次发展变化的背后都印刻着北邮人的奋斗足迹。
同学们,行动是实现目标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当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领先,这无疑为即将投身数字经济浪潮的你们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遇。希望未来的你们能够保持“行动满格”,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让你们的聪明才智在促进人文交流、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的国际实践中充分释放,用行动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最后,愿你们“创新满格”,以探索的精神引领时代的浪潮。创新,作为时代发展的引擎,不仅是推动社会前行的动力,更是引领个人成长和事业突破的关键。从指南针到印刷术,从“蛟龙”潜水到“北斗”导航,几千年来,创新已然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成为鲜明的民族禀赋和深沉的文化内蕴,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上海mba,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信息科技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兼具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你们,有责任、也更有能力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作出积极贡献。
同学们,“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实属不易,正如初入无人区的冒险家们,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也正因如此,才更显创新的弥足珍贵和来之不易,也更显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勇气担当。希望未来的你们能够保持“创新满格”,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争做创新先锋,书写精彩人生。
同学们,此时此刻,站在人生新起点的你们将与北邮国院的青春时光挥手作别,愿你们未来旅途一路阳光、洒满希望。同时,也要祝福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事业和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大家!
伦敦玛丽皇后大学怎么样,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好不好
玛丽皇后学院是伦敦大学联合体中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上海mba,同时也是伦敦大学联盟中唯一的校园式大学,与伦敦大学的另外三个学院:UCL, , King’s 并列为伦敦大学联盟的四大核心学院。
学校特色
1.杰出的教学质量:女皇学院是英国研究实力领先的大学之一,64%的院系被评为5星级或超五星级;被英国金融时报列为英国前20顶级研究型大学;同时教学质量也表现优异硕士,80%的学科在全英教学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伦敦玛丽皇后大学怎么样,特别是人文、法律、社会科学等专业更是表现突出;同时,学校在计算机,材料工程,移动通信,电子工程,经济及金融学领域也拥有强劲实力。
2.广泛的课程设置:学校设有4大校园,20多个主学科,提供包括有工程、商务管理、化学、计算机、金融、经济、戏剧、电影、地理、历史、法律、医药、物理、政治等超过200多项专业课程。其中计算机、IT、网络通信、投资管理、金融经济、海事法和商法等学科学术力量雄厚,海外学生尤其喜欢进入医学院和商法研究中心学习。
3.一流的教学运动设施:学校拥有可一次容纳1000多人的图书馆,有藏书超过册,期刊杂志2000多份伦敦玛丽皇后大学怎么样,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好不好,一周7天全天24小时开放。还有设备先进的电脑室供学生使用。学校的计算机专用实验室设备尖端,建立大约800个工作站通过与世界各地相联,非常先进;学生村扩建工程和医学院的细胞研究中心于2004年竣工博士后,为女皇学院锦上添花。
4.便利的地理优势:学校的各大校园距离伦敦市中心仅2公里左右,且有多条地铁线路经过,交通极其方便。作为伦敦大学众多学院中的一个,学生可以经常性的与其他学院的学生进行各种学术交流和往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