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硕士,香港就要迎来回归25周年的大日子,港校也是好消息频频到来!
就在今天早上,中国教育部官宣了好消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
紧接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官方网站也首页展示: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也随即转发:
这标志着,2005年设立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2014年设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三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正式批准设立!
这些教育领域的合作,对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盘点7所香港高校
内地校区
去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广东未来5年高等教育发展设定路线。《规划》提出将大力推进香港高校到粤办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二期,官宣: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7大香港高校内地办学你了解吗,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与合作。
规划中指出:要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加快推动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都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
因此,目前除了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所高校,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大湾区校区,也在顺利筹备着!
接下来,把之前没怎么提到过的香港大学(深圳)、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香港理工大学(佛山)三校为同学们介绍一下。
香港大学(深圳)
万众瞩目的港大深圳办学早在2021年得到证实。
前阵子,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在最新一份港大年报发表“校长的话”中,讲述了港大深圳校园的进展。港大深圳校园即将于南山区石壁龙片区分期建设,旨在将港大成为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模式深入大湾区,培育人才和研究。
深圳新校园在初期会设置科学、工程、建筑、商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专业;而且港大于特区政府「」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中获选最多项目,9所研发实验室合共获得超过30亿元资助。
目前,港大与深圳市政府已成立联合指导小组,制定细节,相信深圳校园将可提供从事更大规模研究的机会,也能对更多样化的患者群体进行医学研究和教育,进而把港大顶级的教学和课程带给更多学生,跟深圳不同行业合作伙伴拉近距离上海mba,有助大学把上游原创研究转化应用,为香港、国家以至整个世界带来贡献。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2020年8月上旬,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将进行公开招标。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总体计划招收学生6000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硕士研究生26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
学校选址大朗镇屏山村及松山湖,位于莞深高速南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校区用地面积523.9185亩,分为两期进行规划,其中一期用地面积179.5656亩,总投资估算额12亿元;二期用地面积344.3529亩(包括湖及山体),总投资估算额9亿元。
校园一期主要规划建设满足四大学科办学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2022年9月~2023年3月分阶段完成一期约~平方米的基础设施建设。
香港理工大学(佛山)
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列入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估算投资307亿元,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建设教学、实验、科研、办公、会议服务等用房、场馆。
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双方已形成初步共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二期,之前已有框架性合作安排,正式协议还在沟通洽谈当中,具体细节有待进一步确定。
香港都会大学(肇庆)选址于中国广东省肇庆新区,是香港都会大学与肇庆学院联合举办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应用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校园占地面积约2500亩。主要课程采用英语教学。
项目选址位于肇庆新区西北部的创新与总部经济区,东进大道以南、中央绿轴以东、吉庆大道以北、东涌路以西区域。
办学初期将开办创新商学院、创意艺术学院、科技学院及人文社会科学院,随后再开设护理与健康学院。
大学初期将根据国际学科发展趋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求,在创新及管理、创意艺术、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及信息科技、能源及环保、社会科学等领域开展本科教育,并在条件成熟时招收研究生。
香港都会大学(肇庆)主要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教学,办学首四年计划共招收约4000名学生,再按阶段逐步发展至在校学生约1万名。
该大学初期将根据国际学科发展趋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求,在创新及管理、创意艺术、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及信息科技、能源及环保、社会科学等领域开展本科教育博士,并在条件成熟时招收研究生。
香港城市大学 东莞校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宁波诺丁汉大学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宁波诺丁汉大学(The of -),简称“宁诺”(UNNC),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举办。2013年5月,QAA发布质量评估报告,认为宁波诺丁汉的学术水平与学生质量与英国诺丁汉大学一致。学校创办于2004年。2006年4月,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2008年,学校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截至2023年11月,建筑总面积达平方米,设有3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开设28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注册学生总人数9631人。拥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西交利物浦大学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西交利物浦大学(Xi’an – ),简称“西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是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苏州高校影视联盟牵头单位、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2006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学正式揭牌成立;同年9月,迎来首届本科学生。2010年10月,学校获准授予利物浦大学研究生学位。2012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实施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2014年4月,学校启动自主招生。2016年7月,学校启用南校区。2022年9月,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校园建成并正式启用。截至2023年10月,西交利物浦大学具有南校区、北校区、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三个校区。截至2023年8月底,学校总占地面积89.60万平方米。学校设置20个学院,开设48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和17个博士专业。具有2.5余万注册学生,其中本科生17231人。有教职员工2392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81人。
昆山杜克大学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昆山杜克大学(Duke )香港城市大学 东莞校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合作办学本科名单,位于中国江苏省昆山市,主管部门为江苏省教育厅,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武汉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合作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是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CUGH)成员。2010年1月,杜克大学与昆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昆山杜克大学;2011年1月,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合作共建昆山杜克大学;2012年8月17日,教育部发文正式通过了设立昆山杜克大学(筹)的申请,12月19日昆山杜克大学(筹)在江苏省昆山市正式揭牌;2013年9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武汉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合作设立昆山杜克大学。2024年,昆山杜克大学位居2024软科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4位。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校园占地1200亩,开设14个本科专业和5个研究生专业。截至2023年4月,本科在校学生共计1360人,其中国际学生426人,硕士研究生247人。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of ),简称“广以”(GTIIT),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由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办学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理工科中外合作大学,也是以色列理工学院创建的中国校区,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于2016年12月5日由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2017年8月13日首批本科生入校,实施全英文教学。2021年6月8日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共有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为636.41亩博士后,北校区建筑面积10.17万平方米,开设6个本科专业。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在校生规模为1173人,有专任教师122名。
上海纽约大学
主管部门:上海市教委
上海纽约大学(New York ),简称“上纽”(NYU ),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是由美国纽约大学和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上海纽约大学于2011年1月17日获批筹建香港城市大学 东莞校区,于同年3月28日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奠基,于2012年10月15日挂牌成立,于2013年8月第一批本科生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学习,于2014年8月校园正式启用,于2023年春迁至上海浦东新区。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占地11661平方米,设置3个学部,开设12个本科专业(含19个方向),合作办学7个硕士专业(方向)和11个博士专业(方向);共有教师200余人(2018年数据),共有在校生共2000名。
温州肯恩大学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温州肯恩大学(-Kean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肯恩大学与温州大学合作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是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2006年5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关心推动下,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正式签约,决定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2011年11月1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温州大学与肯恩大学合作筹备设立温州肯恩大学;2014年3月3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温州肯恩大学。截至2024年3月,学校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建成校园建筑面积约30万平米;共设有5个学院;拥有18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专业、1个博士专业;共有中外教职员工5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220余名,本硕博在校生4500余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深圳)”(CUHK-),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的内地与港澳合办的全日制本科大学。该校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国际化氛围、中英文教学并重、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的办学特色,被誉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的成功样板”。2014年3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2015年,学校开设首批硕士研究生项目3项;2019年,该校经管学院金融学专业入选2019年度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该校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设立2+2本科学位课程;2023年,该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三方协议,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发展硕士,同年11月,该校首次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研究生项目增加到39个。截至2024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设有6个学院及1个研究生院,开设26个本科专业、22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17个研究型硕博项目,其中国际商务专业于2021年获得广东省一流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格。该校已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近70个科研设施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Hong Kong ),简称北师港浸大(UIC),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博士,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北师港浸大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北师港浸大于2005年成立,2009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北师港浸大在16个省市进行本科生的第一批次招生。2016年6月,学校获得教育部批复,正式开展研究生教育,招收研究型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授课型硕士生。2023年10月,北师港浸大进一步获批设立数学和统计学两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珠海当时唯一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截至2024年5月,北师港浸大设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社科和理工科技学院,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设立13个系,在约30个本科专业(方向)招生,并开设研究型和授课型研究生专业。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总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在校生逾万人。学校已有2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应用经济学)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4个学科(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传播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有9门课程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MSU-BIT ),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三方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是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外合作大学联盟,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教育理事会成员,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于2016年10月经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于2017年9月招收首批本科生、研究生;于2019年7月23日迁入新校区,2020年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2年3月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总占地面积为33.37万平方米;设立10个系和1个中心,开设16个本科专业,依托莫斯科大学设置12个硕士专业(方向)和18个博士专业授权点;有教职工546人,学生2656人。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The Hong Kong of and ())简称“港科大(广州)”,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设立的实施学历教育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2018年12月21日,香港科技大学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大学签订三方协议,合作建设港科大(广州);2022年9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截至2022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约1669亩,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约716亩,二期工程用地面积约953亩;设置4个枢纽,涵盖15个学域(硕博士专业);有学生545人,教职员工456人。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各类教师203人。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C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城大(东莞)(CityU(DG)),是一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东莞市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深化粤港两地关于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港城大于2020年年初,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和东莞理工学院就合作办学事宜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松山湖共同申办成立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港城大(东莞))。2022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成立,负责港城大(东莞)的筹备设立工作。2024年4月16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设立。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秉承香港城市大学“教研合一”的办学理念,引入香港城市大学学术标准实现“两校一质”,将“创新无限”作为立校引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未来学生总规模约 6,000 人,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聚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矢志成为卓越研究、教育和创新的世界一流学府。
参考资料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几本,又是一个中外合作大学,香港城市大学24fall新开东莞校区,预计3月1日开放申请!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为港城大、东莞市人民政府和东莞理工学院通力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
它将依托香港城市大学优质的教育基础,对标世界一 流大学的标准引进和配备科研和师资团队在职研究生,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
未来总体计划招收学生6000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硕士研究生26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
港城市(东莞)类似港中深,港科广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几本,UIC 属于中外合办,有IANG2年签证,毕业颁发港城学位证,可做留服认证(但是会标注内地合作院校: 东莞理工,即:由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合作开设的xxxx)。
港城市(东莞)开设的硕士学制是2年的,对于攒实习的同学是很友好的。
按照之前的消息,港城市(东莞)还会收很多phd,fund充足,想留广东省内非自费读博的可以蹲一蹲,不一定会招收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几本,又是一个中外合作大学,香港城市大学24fall新开东莞校区,预计3月1日开放申请!,但是的同学一定要关注博士后硕士,整体的申请难度比比港科广phd容易些的。
学校计划设立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和生命科学院,将围绕新兴产业和香港城市大学的优势专业,开设电子工程、能源及环境、工商数据分析、生物医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及工程等专业。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预计2024年3月1日开放申请,6月底截止!可以接受大学英语四六级去申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