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硕士,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2024年是孔子学院品牌创立20周年。20年来,在中华文化传播与全球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孔子学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自中白建交以来,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双方签署一系列教育合作协议,为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中白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白工业园项目的启动,犹如一阵春风,为中白教育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双方合作步伐大幅加快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与我国合作,白俄罗斯孔子学院:中白教育合作的璀璨明珠,呈现出崭新局面。白俄罗斯孔子学院在推动中白双方教育及各领域交流合作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2020年,孔子学院品牌的运营机制迎来了变革和新一轮的挑战。白俄罗斯的孔子学院紧跟变革步伐,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职研究生,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目前,白俄罗斯共有7所孔子学院、两处独立孔子课堂。随着孔院的建立与发展,中文教学的范围也已经全面扩展至白俄罗斯7个行政区域,包括明斯克州、布列斯特州、维捷布斯克州、戈梅利州、格罗德诺州、莫吉廖夫州,以及直辖市明斯克市。本文将以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浅谈孔子学院在加强建设高校间的协同机制与推动两国交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
孔院成为连接中白的文化桥梁
2011年,东南大学与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共同筹建的孔子学院正式成立。13年来,东南大学坚持设立初衷,始终以服务国家外交大战略和推广国际中文教育为目标,积极支持和部署孔子学院的相关工作。2013年12月博士后,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语大孔院”)还被授予“优秀孔子学院”荣誉称号。
语大孔院目前共有24个教学点(其中2个为孔子课堂),遍布明斯克、维捷布斯克、莫吉廖夫、布列斯特和哥罗德诺等5个城市,近年来,语大孔子学院及下设孔子课堂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中白两国高校学术科研合作交流的平台,中白文化交流的纽带,语大孔院通过丰富的中文教学课程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促进校际交流协作及中白两国文化、教育和经济各领域的合作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促进语言交流,深化文化交融
近几年来,语大孔院当地注册学员平均在1200人上下。自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已有近300名学生通过孔子学院的奖学金项目在中国高校学习中文和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同时,每年还会有来自明斯克的师生来中国参加团组和夏令营,深入地认识了解中国的文化及中国高等教育。
2021年-2023年语大孔院学员从1000多人发展到超过2000人,累计学生总数已近两万人。随着注册学员数量的增长,孔院师资人员逐步增加,搭建起了一支高质量的优秀教师团队。目前,孔子学院教学团队已达30余人,其中包括中方院长1人、公派教师1人、公派志愿者3人、海外志愿者17人、本土中文教师10人。
在明斯克,语大孔院开设了丰富的中文课程,组织开展了多项具有地区影响力的活动:如每年的“孔子学院日”活动、新春晚会、中秋晚会;承办“汉语桥”中文比赛白俄罗斯赛区比赛,并频获佳绩;举办“我眼中的中国”绘画比赛、“诗歌散文中的中国”汉语语言类竞赛;举办“中国武术”大师班、“中国音乐”大师班、“中国传统手工艺”大师班、中国书法/国画大师班等极具特色的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白俄罗斯民众参与,还为当地学生和社区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历史、艺术、语言和习俗的窗口,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多样化的中文课程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白俄罗斯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中文水平,还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深入的文化交流为中白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和合作奠定了情感基础。
加强校际合作,推动学术交流
孔子学院作为中白两国高校合作的桥梁,通过教学、科研、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了学术资源的共享,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为两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南大学与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开展了多方位实质性合作,学校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和海外教育学院均与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进行了师生互访、师资交流、学生交换等。两校发起了针对中文翻译专业的“3+1”联合培养方案,有助于明斯克语大中文专业的提升与发展;针对俄语专业的“3+1”联合培养方案则反哺了东南大学的俄语相关学科;通过东南大学俄语系研究生赴白交流,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学生参加来华“汉语桥”夏令营等活动开展学生的交换学习;通过语大教授为东南大学俄语专业学生授课,东南大学教授为语大孔院汉语教师进行线上培训等方式实现教师之间的培训交流,语大孔院还开设了白俄高校首个中文系,成为培养高级翻译、外语教师的关键基地。
此外,语大孔院创新式开展线上中文课程项目,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和学习交流。2024年,东南大学为孔子学院的学员们开通了中文联盟平台的使用权限,让白俄罗斯中文学习者直接便利地获取中文学习资源。
两校还依托孔子学院,建立起了学术交流平台,推进了多领域的科研合作和学术讨论。如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举办多年的“中白教育论坛”,今年举办的第一届“中白妇女论坛”,均吸引了大量相关领域的学者及专家参加,为两国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开展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今年9月24日至25日,第五届中白教育论坛在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举行,来自白俄罗斯和中国的专家学者、高校及中小学校长、孔院院长、中文教师和学生等近200人通过组织各类研讨会、专题讲座和工作坊,围绕两国教育比较、特色教育、中文学习重要性、创造教育空间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
深化协同机制,推动多领域合作
在孔子学院作为交流平台的基础上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与我国合作,两校协作有效促进了双方的校企合作,促使相关产业纵深发展,建立了产学联合的新模式。
为了拓展中文专业相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还组织开展了校招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2022年5月,语大和中白工业园签署合作协议,为白方中文及相关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及就业机会。
孔子学院充分利用双方高校的优势资源,完善了“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建立了“中文+”产研学平台,助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也为白俄罗斯中文教育的多元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重要探索。
语大孔院还致力于推动两国教育合作项目的实施。2022年5月6日,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协助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第七中学与中国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进行了“云签约”,成功缔结了国际姐妹学校关系,为两国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深入了解、共同进步的桥梁和平台。这不仅是对白俄罗斯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举措,也对提升白俄罗斯中小学中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白两国以人文交流为契机,深化了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促进了两国互信水平进一步提升和多领域的合作加深。展望未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中白两国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孔子学院的角色将更加重要,有望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白友谊和互利合作写下新的篇章。(作者系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办公室秘书)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与我国合作,【院系纵览】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
DUT-BSU Joint
招生专业
● 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 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
学院介绍
学院由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教育部共同批准成立并于2017年开始招生,由大连理工大学和全球大学排名前2%的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设立,位于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为大连理工大学下属正式二级学院,是中白两国在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合作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办学机构。2021年硕士,中白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提升为 “本硕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科实力
学院依托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和基础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基地。目前拥有的一个国际科研合作基地,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及国际前沿知识,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源博士,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研究成果获多项国际大奖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与我国合作,【院系纵览】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提供多项技术支持。
师资队伍
依托中白两校组建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团队,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5名,三分之一以上主讲教师来自白俄罗斯及欧美发达国家,国内主讲教师均为大连理工大学正式骨干教师。依托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白科研合作基地,为学院的国际化教学提供有力保证。
特色介绍
专业核心课程为全英文教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与我国合作,三分之一以上课程由国外专家授课;设立国际交流基金,支持学生开展长短期交流访学及海外实习实践;享有大连理工大学奖学金及保研政策上海mba,并可申请学院奖学金和国际化培养基金;学制4年,为“4+0”模式,学生入学后同时拥有两校双重学籍,完成全部学业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专业培养
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
在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专业基础上引入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优质资源,致力于培养擅长外语交流,集力学理论、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为一体的工科研究型和应用型国际化人才。
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培养计划由培养出20多位科学院院士、6位列宁奖获得者的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物理-数学学部研究制定,将两校应用物理学相结合,培养擅长外语交流,具有卓越科研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理科研究型和应用型国际化人才。
专业学费
2022年每个专业计划招生40人;学费为每人每年4万元人民币。
就业情况
深造院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悉尼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
就业单位
中国移动、中兴通讯、
中建三局、上海电气、
恒大集团有限公司等。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博士,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推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国际化人才培养,3月8日,我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下称“白交大”)正式签署了联合培养铁道交通运营专业(全日制)及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协议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对我院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3月5日-3月7日,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校长库拉任科·尤里、副校长卡扎科夫·尼古拉、留学生系系主任芙拉休克·塔季扬娜,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下称“独联体联盟”)秘书长郭凤志、副秘书长许京丽,学院院长马仁听、副院长李晓明博士后,教务处、科技处、国际合作学院、运输物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车车辆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专业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谈及签约仪式。
马仁听在致辞中,对白交大的务实与信任、精诚与开放硕士,对独联体联盟平台与纽带、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我院与白交大的合作既是学院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主动适应“高铁”走出去的责任与担当,也是我院积极响应教育国际化,提升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与能力的内在需求。他表示,希望在夯实人才联合培养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延伸到科研合作及共建科研平台等领域。
库拉任科在讲话中对我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广州铁职院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的工作能力让他对两校合作项目充满信心。库拉任科表示,双方的合作不只是两校之间的合作,更可以作为两国间铁路交通领域合作的桥梁,影响和带动双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并对下一步科研项目合作,共建科研平台与认证中心提出了初步设想。
郭凤志对我院与白交大之间项目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他表示,联盟将继续尽全力搭好平台、完善机制,协助双方在轨道交通领域人才培养、科研等全方位开展合作。
3月5日-3月7日,我院、白交大和独联体联盟三方通过多次洽谈,共商共议,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报材料及协议)、学生游学项目、博士培养项目、访问学者项目和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广泛成果。期间我院、白交大、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独联体联盟四方就共建认证中心进行了初步协商。
与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进行会谈
与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签约仪式
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校长来访合影留念
供稿:张倩菡
审核:林红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