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4月19日电 /美通社/ — 香港大学在1911年成立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认可的一所知名大学。作为香港大学最年轻的学术单位之一,由刘宁荣教授推动创立的香港大学 SPACE 中国商业学院(简称“港大 ICB”),刚刚建立6年,学院创办伊始,其使命就是为中国内地提供优质的专业和高层管理课程,以推动中国内地的人才发展。近日,香港大学 SPACE 中国商业学院的刘宁荣教授分享了“教育与4M”的教育理念。
未来30年,中国必然将成为一个世界创新中心。创新离不开人才。港大 ICB 有一个愿景,就是“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透过高品质的课程与所创造的价值成为专业深造和终身学习领域的楷模。”没有围墙的大学– 不仅没有校墙;在学习的方法、方式和沟通当中,打破所有人心里的界限和隔阂;不仅在专业深度上出类拔萃,而且学院上下可以同心、同理、同行。这就是港大所提倡的人本教育精神之所在。
(流动性)
从教育来讲博士后,香港大学 SPACE 中国商业学院不仅教“术”还要教“道”。教育的使命,刘宁荣教授认为首先叫做。就是教育能够提供给大家公平的教育机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现有的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众因此有向上流动的能力和机会。人才的流动和上升通道往往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
以硅谷、以色列为例,两地充满活力、希望和机遇,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因此吸引全球的创新人士,成为创新、创业的典范。
(道德)
即便有不同的研究表明上海mba,今天我们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比以前少了,我们仍然相信机会还是存在的。如果说在课堂里面最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话,教育还必须让大家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缺乏了这个使命感,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港大SPACE商业管理教育更需要强调 —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并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关乎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就如韩愈所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港大 ICB 希望培养出有道德的学生,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若是“失道”,则中国发展堪忧,中国企业家堪忧。
(市场)
教育今天面临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一个竞争环境。曾有报道中提及“中国的教育产业迎来了资本市场的春天,教育投资的黄金时刻来到了,这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这样的论调令人痛心,刘宁荣教授深感无法苟同。教育的初衷从来不是为了利润或者收益。如果用逐利的眼光看待教育,则中国各阶段教育的未来堪忧。像清末民初张謇、张伯苓这样的中国近代实业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投资?而今天我们的实业家又是怎么看教育投资?值得我们深思。
(思维方式)
虽然今时今日面临诸多竞争,但是教育绝对不能逐利。教育必须是为了培养人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改变 (思维方式)– 不仅通过教育改变学员的思维模式,做教育的人也要改变自己的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靠谱吗,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刘宁荣教授谈“教育与4M”,要思考如何改变以前的学习方式。香港大学 SPACE 中国商业学院所倡导的是,自我对学习的责任。
学习不是灌输与被动的接受。很多人走进教室的时候,永远都认为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学得不好是老师的责任,听不懂是老师的责任,内容太浅是老师的责任,太深也是老师的责任 — 这不是在港大 ICB 学习的方针。在香港大学 SPACE 中国商业学院,鼓励与提倡的是“课堂-朋辈-自主”的互动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式需要大家的投入– 不只是坐在课堂听讲记笔记,而且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向同学取经,要事先做功课研究,独立思考。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Dweck 写了本书谈到 and fixed (成长型心态与僵化型心态)。Fixed 批评了一种心态:变化永远是别人应该做的; 就是面临不同的环境会不断变化,不断进步。所以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说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靠谱吗,“ is a to your mind”(教育是一个改变心智的过程)。只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成长,才能突破。
刘宁荣 教授 LIU, N.R. 香港大学SPACE学院常务副院长(商学及中国发展) / 中国商业学院总监 / 金融商业学院总监
刘宁荣教授( LIU, N.R.),香港大学SPACE学院常务副院长(商学及中国发展)/ 中国商业学院总监 / 金融商业学院总监
刘宁荣教授是教育家、营销传播专家、媒体人。他专注战略发展、品牌管理和营销传播。近年来他致力于高等教育,特别是教育市场化和国际化,以及教育营销和创新的研究,发表了有关教育、营销等方面的论文,并出版了有关中国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市场化和分权化的学术专著。他是英国《国际教育发展期刊》( of )和《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期刋》( of and )的评审人。他还经常就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影响中国发展的议题发表演讲。
刘宁荣教授现担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HKU SPACE) 常务副院长(商学及中国发展)暨金融商业学院总监。他推动创立了香港大学 SPACE 中国商业学院 (ICB) 并出任创院总监,以及香港大学 SPACE 企业研究院并担任创院总监,以创新型专业商管学院为定位,培育专业高管人才。他提倡创新教学和主动学习在职研究生,强调教与学的4P模式:专业 ()、前瞻 ()、实用 ()、实效 (-),并在专业与高管教育中引进人本教育。
刘宁荣教授在媒体和传播领域有广泛的经验,在2000年加入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出任助理总监之前,他在美国任职营销和传媒顾问公司,在纽约与华盛顿两地从事企业形象与品牌咨询。他曾任职多家中英文媒体,并在华盛顿担任过白宫记者,两次全程报导美国总统大选,采访了克林顿、布什、戈尔巴乔夫等全球知名领袖,其多部深度报导的新闻作品和专著在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出版。
刘宁荣教授曾是美国亚洲基金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柏林国际新闻研究院的访问学者。他曾于1996年在美国被评选为五百位最有影响力的亚裔美国人。
刘宁荣教授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硕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靠谱吗,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专家揭秘艺术品投资
尽管一度快速上升的中国艺术品与古董市场2012年遭遇寒流,但其销售份额依旧可观。据《2013年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总销售额达106亿欧元,以25%的全球艺术品市场占有率紧随美国之后,位居第二。截至今年8月,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香港佳士得、北京保利等拍卖行纷纷落槌,春拍过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265亿元人民币,虽无亿元拍品出现博士,但成交在1000-5000万的拍品数量有所增加,这亦体现艺术品投资市场理性健康的发展趋势。如何在艺术品投资市场重新洗牌之际把握先机?2013年9月14日,从事银行与金融二十多年的林子超先生在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开放日活动中,巧解中国文化与投资组合管理之道。
投资并非投机
维克多?斯博朗迪在《专业投机原理》一书中,以时间来区分投资与投机这两个概念,“任何市场都同时存在三种价格趋势:短期趋势,它可能持续数天至数个星期;中期趋势,它可能持续数个星期至数个月;长期趋势,它可能持续数个月至数年。在市场中,存在三种基本类型参与者:交易者、投机者与投资者。”根据这一理论,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讲师林子超先生指出,投资并非投机,更非赌博,相对长线稳定的投资者才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石与创造财富的源泉。
“股神”巴菲特是当今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证券投资家,他以独特、简明的投资哲学和策略,投资可口可乐、吉列、所罗门兄弟投资银行、通用电气等著名公司股票、可转换证券并大获成功。其成功关键在于做好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管理:买下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的公司股票之后,不理会股市涨跌,不担心经济形势变化,不相信任何预测,持有几十年。林子超先生认为,或许投机可一时轻松获得利润,但对于风险市场实践投机操作不会有长久利益。正确的投资观念和投资管理是要认真对市场进行观察和发现,做足准备才能进入实战进行赢利。
赢在兴趣,赚在等待
“我做艺术品投资,原因是我很喜欢,买了很难卖出去。其实没有任何一样投资是容易的,关键看你有没有心,这没有对与错的答案。”谈及艺术品投资,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讲师林子超无不感慨。
作为商品,艺术品本身的流通性较差,很难在短时间兑现。在当前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靠谱吗,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专家揭秘艺术品投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艺术品投资基金却更多倾向于金融运作,忽视了对艺术品本身特征的关注。林子超先生认为,艺术品升值具有长期性,西方艺术品基金的投资期限普遍较长,通常超过5年。
而在艺术品投资过程中,先期的研究与后期的等待是求财之道,兴趣则是贯穿始终至为关键的因素。
艺术品基金的运作涉及金融与投资管理、艺术资本市场运作和艺术品鉴定评估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一不可。因此,合格的艺术品投资基金管理人员应该是既懂金融投资,又懂艺术品市场管理、营销和价值评估,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艺术品鉴定。在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讲师林子超先生看来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靠谱吗,“艺术品投资需要学习与熏陶,是家学渊源。不同的书要看很多,进而对中国古典文化与历史有诸多了解。”
而时间的沉淀亦为重要。林子超在做艺术品投资时纯粹出于个人喜好,没有心理价位硕士,亦从未预期会轻易转卖。1972年,13岁的林子超回大陆探亲,拿着外婆给的数百元金融北京琉璃厂,以50元人民币价格淘到微雕大师冯公侠的印章,这件藏品现今价格早已翻了数千倍。可对于林子超而言,这是少年时觅得的珍宝,多年从未脱手。再如,2005年,新华书店在香港关闭,当时各色产品降价处理,林子超出于兴趣,买了两刀100张1996年的红星宣纸,花了2400元港币。后来有一次,林子超去上海,看到1999年的宣纸,一刀早已卖到一万多元人民币。
自我投资,把握先机
在投资过程中难免会失误,在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讲师林子超先生看来,失误正是原因是没有做好功课,受到市场假象的误导。“人生有很多阶段,有一个阶段就是投资本身,包含学习不同的东西。”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逐渐祛魅,看清事件最深刻的实质。
进修则是自我投资卓有成效的方式。林子超先生提到,在香港有一位建筑师从业于某大型建筑企业,然而四、五十岁时又回到香港大学进修,获取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致力于研究中国艺术。当其他人购买瓷器青睐于明朝青花瓷,或清朝玲琅满目的玩物时,他则只投资光绪皇帝时期的瓷器。在当时,这种瓷器并不受重视,入手也就一至两万港币,而现在则价格大涨。
并且,林子超先生认为,不仅是艺术品投资市场需要做好研究,在自我投资的基础上把握先机,任何金融市场都是如此。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各国财务政策动向无常,在知识主导的金融经济变革时代,企业需寻求各种方法有效控制风险,创造投资收益。作为金融巿场的专业者,必须洞悉金融巿场,及时应对,以达成投资目标。故此,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特别推出具有前瞻性内容的金融巿场与投资组合管理课程,由系统地教授金融巿场及投资组合策略的知识和方法开始,让学员逐步积累投资管理技巧、金融市场及金融经济的前沿知识,利用不同金融工具,藉由私募基金及对冲基金的实务操作,拟定投资策略,妥善管理财富,并运用风险管理及财务工程实务,有效掌控风险,为迎接金融巿场新时代的挑战做好准备,获得最佳投资收益。
关于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是香港大学的直属学院,也是香港大学兑现终身学习使命的机构,已有50多年历史,是香港地区最早的商业管理教育实践者。在它的推动下,香港社会以主动学习的“进修”为荣,不管是香港本地的大学毕业生,还是负笈海外的留学生,不管是初入职场的菜鸟,还是久经锤炼的专业领袖,都会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都会选择到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继续进修,补充最新的知识能量。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是为内地培养创新型和具国际观的专业及管理领袖而设立,是香港大学践行“为中国而立”创校,校纲的实际举措,也是香港大学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近十多年的实践中,为内地培养了5,000多名拥有出众战略思维、深厚专业功底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专业()、实用()、前瞻()、实效(-)”的办学特色。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关系,南京大学商学院-详解.docx
南京大学商学院-详解(重定向自)南京大学商学院():中国高等工商管理教育的发源地南京大学商学院是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在经济、商科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是中国高等工商管理教育的发源地,为中国商学院的鼻祖。南京大学商学院现设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类学科。目录•1南京大学商学院简介•2南京大学商学院历史沿革•3南京大学商学院现况概览o3.1系科设置o3.2专业设置•4南京大学商学院校友南京大学商学院简介南京大学商学院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商科,1952年中国大学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调整到其他院校。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经济学系,1986年成立企业管理系,在此基础上,于1988年成立南京大学商学院。自1988年成立以来,南京大学商学院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分设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人力资源管理学系、电子商务系和市场营销系等5个系,经济学院设有经济学系、国际经济贸易系、金融学系、产业经济学系等4个系,商学院下设EMBA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EDP教育培训中心和市场拓展中心,以及人口研究所、企业战略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所、投资金融研究中心、财务与会计研修中心、关百豪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拥有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含MBA、EMBA、专业)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基础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985工程”二期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南京大学商学院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2名,其中教授42名(博导36名),副教授36名。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博士后,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左右,26人拥有在海外学习的背景。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培养了一大批深受社会欢迎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现有本科生1418名,博士生350名,硕士生633名,MBA学员967名,EMBA学员206人,国际MBA(IMBA)学员355人,MPAcc学员200人。南京大学商学院于199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作为第一个赴海外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单位,赴新加坡开办MBA学位班教育项目,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培养了200多名MBA。
该院还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MSM)、美国康奈尔大学()、密苏里大学()合作开办了EMBA、IMBA项目,共同培养国际化的优秀管理人才。2005年初,由《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财经时报、人民网进行的2004“中国最具影响力的MBA”隆重发布,南京大学商学院MBA项目继中欧、清华、北大之后名列第四,EMBA、中荷MBA项目名列第五。在科学研究方面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关系,南京大学商学院-详解.docx,自2001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社科基金项目1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7项,出版著作、译著150余部,发表一流、核心期刊论文1000余篇,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8项。商学院开展了丰富的学术活动。斯密论坛、德鲁克论坛、MBA名家讲坛等活动已经举办了多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活跃了学术氛围,深受广大教师及学生们的好评。在国际交流方面,商学院致力于加强与海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与美国康乃尔大学、南加州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密苏里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英国剑桥大学、里兹大学、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许多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经常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国际知名学者和著名跨国企业总裁来院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选派教师到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等名校进修,接待境外学生的学习访问。1992年以来,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了五次“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2004年5月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学部、澳门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第五届管理国际会议”。在社会服务方面,自1997年以来,每年多次举办江苏发展高层论坛,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举办企业家高层论坛,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管理咨询。南京大学商学院办学基础设施日趋先进,根据国际先进的MBA教学特点而建造的安中EMBA大楼已经于2007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模拟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科研设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一直以来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关系,南京大学商学院以“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作为办院的宗旨和目标。今天的商学院是一个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商学院,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全院师生员工正在奋发图强,凝心聚力,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学院而努力奋斗!南京大学商学院历史沿革•南京大学不仅是中国工商管理高等教育的摇篮,并且在中国经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创办商业专修科,杨杏佛担任主任;1920年南京高师筹建国立东南大学,商业专修科划归东大,改设商科;1921年商科改作商学院,自南京迁至上海改称商科大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商学院初设普通商业、工商管理、银行理财、会计学、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各系,郭秉文校长亲自掌校,马寅初任教务主任,系中国商学诸学科高等教育的摇篮硕士,为中国培养了最早期的高级工商财经人才。同时在1921年东南大学时期,文理科下设政法经济系,王伯秋任系主任;后分设经济学系,萧纯锦等人曾任系主任;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经济学系,叶元龙任系主任,任教的有马寅初、何浩若等人。追溯到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及其后的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当时设有法制经济课程,史学教习柳诒徵曾于江南高等商业学堂时著首部《中国商业史》。•1949 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商学院早于1932 年独立,经济系也在1952 年分出;不久经济商科在中国大陆被取消。1978 年国内政治动乱结束,南京大学恢复经济学系,成立企业管理专业;1986 年成立企业管理系,后改名工商管理系;1988 年复建商学院。
。• 1952 年7 月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合并,进行院系调整,经济系科调至复旦大学。• 1978 年南京大学恢复经济系,1986 年成立企业管理系。• 1987 年,开办了首期中外合作工商管理硕士(MBA)培训。1993 年,南京大学商学院获准在新加坡开办工商管理硕士(MBA)班上海mba,这是中国大学首次赴海外开办高层次的学位班。1994 年起在国内开办正式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教育。2002 年起开办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 1988 年5 月,成立国际商学院,下设经济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经济决策4 个系和高校财务专科、人口研究所、经济技术实验室。• 2000 年1 月,更名为南京大学商学院,下设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5 个系和人口研究所、计算机实验室等。• 2001 年7 月,增设电子商务系。• 2003 年3 月,增设市场营销系。南京大学商学院现况概览• 工商管理系• 经济学系• 金融学系• 会计学系• 市场营销系• 国际贸易系• 电子商务系• 本科专业o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 保险学o 经济学 财政学 会计学 财务管理 金融学• 硕士研究生专业o 数量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世界经济 产业经济学o 企业管理 金融学 会计学 国际贸易学 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 专业教育• 博士研究生专业o 企业管理 会计学 金融学o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 产业经济与投资 技术经济及管理南京大学商学院校友南京大学商学院校友在开创中国现代工商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事业中,发挥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以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奠基人徐柏园、中国证券市场的先驱王志莘等人为代表人物。在中国经济管理学界,南京大学校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大陆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后建立的重要的经济管理教学科研机构,多由南大毕业的校友担纲,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胡代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首任系主任及经济学院名誉院长陶大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鲍觉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陈观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林少宫、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蔡馥生。此外,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毕业的校友还有上海财经大学(原上海财经学院)校长褚葆一、西南财经大学(原西南财经学院)校长王叔云、东北财经大学(原东北财经学院)校长佟哲晖等人。在中国台湾,于宗先院士曾指出,主要由南京大学(中央大学)经济系校友引入了现代经济学。其中邢慕寰教授在台湾省经济学界造诣最深,学术成就最高;他不但创办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也筹办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班。施建生教授的经济学原理和经济政策,对引进现代经济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作荣先生在1990 年以前曾是台湾省经济建设的设计师。此外还有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及经济系主任华严、政治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鲁传鼎等经济学者。
李兰甫则既是有名的经济学教授,也是管理学专家。工商管理界,杨必立教授是台湾省管理学的开创人,最先在中国台湾引进现代管理知识,并有“台湾行销学之父”之称。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管理学在相当程度上自台湾引进。在历史上,被称为“中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被称为“中国广告之父”的林振彬等人在商学院任教,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早期人才。在改革开放后的当代中国大陆,商学院教授周三多是管理学的重要引入重建人;赵曙明是人力资源管理学和企业跨国经营管理学的开拓者;王江则被列为世界最杰出的华人金融学者,目前为南大商学院金融系兼任教授。-全文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