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过去一年,中国留学市场持续回暖,但在细分留学目的地上,呈现出明显分化。
一方面,留学占比最高的中国留美、留英市场持续缩水,尚未恢复到疫情前规模;另一方面,以中国港澳地区、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留学/求学目的地,和以德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留学增势强劲。
印度学生规模15年来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与2019/2020学年中国留美学生峰值的37.25万人相比,2023/2024学年中国留美学生减少9.5万人,下降25.5%香港亚商学院学费是多少,2024中国留学市场盘点:英美缩水、亚欧升温,性价比最关键,倒退至2013/2014学年的水平。
中国留英学生自2021/2022学年达到创纪录的13.5万人后,连续三个学年下降。2024/2025学年留英规模比峰值时下降23.2%,较疫情前的2019/2020学年申请量仍减少13%。
与此同时,中国香港、新加坡的申请量在不断攀升,欧洲各国留学热度逐步恢复。
近五年来,港校针对非本地生颁发的学士及硕士学位数量保持增长,尤其是授课型硕士,2023学年入学人数同比增长超过30%;自2024/2025学年开始,香港八大院校还将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高到40%。
启德学府事业部总经理柴琳在盘点2024年中国留学市场时指出,中国港澳留学人数的增长,是由于新专业的开设以及内地校区的落成;日本、韩国则是更多受益于疫情后,原有存量市场的快速恢复;新加坡对高净值家庭、顶尖学子的吸引力愈发增强;马来西亚则是受惠于公立院校的扩招政策。
德国高校越发国际化,多所名校王牌工科专业新增英授课程,中国学生留德选项变多。从专业选择看,国际学生选择最多的仍然集中在工程类。电气工程首超机械制造专业,成为中国学生的留德新宠。德国语言签证恢复,专业直入和语言班均可获得签证。
法国高等商学院仍然是中国学子的热门选择,2017到2022年,就读法国商学院的中国学生增长28%。硕士为主流申请学段,奖学金较容易获得。从授课语言分析, 英文授课占比72%。
荷兰北欧等英语系国家的高校则因排名高、教学质量高、工签政策宽松、就业机会多,也愈发受中国学生的热捧。
高性价比是2024年中国留学市场绕不过去的一大关键词。
根据启德2024年调研数据显示,意向留学生对留学费用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上海mba,这一变化可能受到以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海外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通货膨胀问题,导致留学成本上升。其次,在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即使是中产和富裕家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收入的影响。这些现实因素的叠加,使得中国学生和家长在考虑留学时更加关注费用问题,可能会倾向于选择更经济实惠的留学方案,同时对奖学金、助学金等的需求增加。
这一趋势表明,留学决策正在从单纯的教育品质转向更加综合的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下行之下,相比英美在职研究生,欧洲的留学费用堪称‘白菜价’。”柴琳称,52所欧洲院校QS排名前200博士后,教育质量和文凭含金量较高,有望迎来留学黄金发展期。
2024高性价比留学目的地本科留学费用/启德综合整理
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公立大学免学费,只需缴纳注册费,各国院校有所差异,比如法国本科注册费170欧元到2770欧元不等,约合人民币1300元到22000元,而私立大学学费则在5万到20万元不等。
美国公立学校申请显著增长。在2024申请季,美国公立学校的申请量超487万份,同比增长16%,私立学校收到的申请量为454万多份,增长5%。这一数据反映了申请者在选择学校时可能更加注重性价比,尤其是学费方面的考量。
马来西亚的留学申请量也几乎翻倍增长。近日,马来西亚教育全球服务中心(EMGS)发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留学申请数据,该中心共接收了54150份前来马来西亚留学的申请。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数量最多,占比45.25%。
第二大关键词体现在专业选择上,就业驱动下跨专业申请增多。
在启德2024年的调研数据中,超过八成的意向留学生考虑跨专业申请,相比2023年提升了15.6%。在选择跨专业的原因中,“考虑以后更好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76.2%。
对比2023年、2024年意向留学生选择学科/专业的考量因素,“未来就业面广”是今年留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占比近一半。而在2023年,选择“未来想从事相关的职业”的占比最高,超过一半,“就业面广”的占比仅占17.8%。
就业驱动下跨专业申请增多 图源:2023-2024年启德调研数据
这一变化说明,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留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也受到影响,他们往往会更早地做职业规划甚至实习,甚至还有从大一就开始“卷”实习的案例。
多伦多大学数学统计系的大一新生Mingo虽然今年刚入学,且被该校直接保研,但相比同龄人,他已有两段实习经历。趁着暑期空档,他在国内一家大型央企做实习数据分析师。
“对自己的专业有些迷茫,不知道未来能干什么。”Mingo告诉界面新闻香港亚商学院学费是多少,提早实习可以帮他筛选哪些工作更适合自己。
整体来看,留学生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有所提高。2024年启德调研数据显示,海归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中,“非常匹配”和 “有些匹配”的占比分别为24.2%和43.1%,高于2019年的20.7%和34%。
这主要是因为海归对自身职业的规划更加清晰,在求职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并且企业招聘也更加重视人才的专业背景,以及技能与岗位的匹配度。具有较好就业前景的院校与专业也更受留学生的青睐。
例如,加拿大的200多所大学与学院中,约有90%的院校开设Co-op带薪实习课程/项目,这些项目由加拿大政府与企业合作,许多学生在Co-op实习期间表现出色,直接被实习单位录用,实现“毕业即就业”。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数据,2024年,STEM继续成为国际学生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留学首选的专业领域。
第三大关键词是国际人才回流。
国内政策的加持,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流。重点城市留学落户政策放宽、归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加码、全国多地的定向选调生面对海归开放。
比如2024年上海更新了落户激励条件中的全球前100高校名单,新增15所大学;广州的留学生落户政策放宽,不再要求社保的缴纳时长等。
为了更好地吸引和支持留学人才,国家十部门日前还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留学回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
“(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是大势所趋。”纽约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蓝钰童对界面教育表示,国内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他曾在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实习,积累了金融市场分析和投资经验,未来希望能回国在金融或科技创新领域工作。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传媒专业的姜姜则称,在美国留下来较难,除了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可能会留在美国,大部分同学最后的选择还是回国,况且如今国内企业发展势头好,“我们要跟随大趋势”。
据全球职场平台领英今年4月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逾八成海外留学生毕业后的首选是回国发展,该比例较上年高出一倍之多。
与之形成对比的一组数据是,希望毕业后留在海外开启职业生涯的中国留学生占比,已由上年度的37%急剧下降至3%;处于暂未明确计划、观望状态的中国留学生亦由上年度的31%减少至13%。
但留学生回国就业的压力并不小。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市场竞争加剧。海归求职难度增大,主要阻力是薪资要求高和不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
展望2025年,中国留学市场预计将会出现以下趋势:
一是学历提升持续升温,高学历入读者增加。
根据HESA(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五年(2018/2019-2022/2023)前往英国入读的非欧盟国际学生中,非首年入学的全日制授课型硕士人数逐年攀升。2022/2023学年,非首年入学人数占所有全日制授课型硕士人数的14.09%,意味着非欧盟学生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第二硕士或者延期入学。
美国研究生人数持续增加。关于国际学生的学术层次分布中,美国国际学生中研究生人数连续三年最多。2023/2024学年,有名国际研究生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同比增长7.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长建立在去年21%的增长和前年17%的增长基础上。
新加坡奉行 “精英化” 教育体系,对中国申请者来说,新加坡国立大学还开设了与中国合作的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采用“1+2+1″ 的培养模式,申请读博的第一年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对应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学习,2-3年间回中国进行课题研究,最后在博士第四年回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完成论文写作、答辩等,可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该项目不收取学费,每月发放至少一万元的奖学金。
二是留学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加拿大近期开始严格控制学生签证的发放,这意味着想要前往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核和筛选。业内人士解读称,此举是为了减少非必要留学人员,优化签证资源的分配,确保只有真正符合加拿大教育需求和标准的学生才能获得签证。
澳洲在今年8月公布限额提案,8月至12月期间,因限额提案影响,众多热门院校提前截止申请和缴费,并开始提升入学要求,包括语言和GPA,Offer发放速度较慢。这一政策限制了国际学生的数量,使得留学澳洲的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香港等高校提高录取标准。2024入学季,有超过八成的港校授课型硕士录取者至少有一段实习经历或工作经历,超过三成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还有13.7%的录取者曾经在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的奖项。
至于最大的中国留美市场,中美关系逐渐成为重要因素。2025年开始执政的特朗普政府的留学政策引人关注,很可能继续影响中国留学家庭的留学决策。
香港亚商学院认证了吗,没有“三重认证”的商科,留学不值得选吗?
每年,商科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往往会感到非常头疼。
商科专业的选择相对简单,无论如何选择都基本在商科范围内。但在选择学校时,学生往往会面临更多困惑。
尤其是很多学生在择校时会特别关注,学校是否获得了“三重认证”。
01
什么是“三重认证”
“三重认证”是指商学院获得了三大国际顶尖认证机构——AACSB、EQUIS和AMBA——的认可。
◇ AACSB认证:
AACSB(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认证范围广泛,覆盖了整个大学的管理和会计课程(不仅限于商学院,还包括工程学院的管理课程)。
AACSB认证的难度最大,时间最长,通常需要5-7年才能完成。
这一认证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因为在认证过程中,商学院必须持续接受严格的评估和考核。
◇ EQUIS认证:
EQUIS(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全称为 ,是一个旨在全面提升全球管理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
它的主要使命是推动全球范围内管理教育的整体提升。EQUIS认证的周期较短,一般只需要1-2年。
◇ AMBA认证:
AMBA(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认证专注于商学院的MBA项目(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高管和远程学习的MBA项目)。
AMBA认证相对容易获得,因为它的认证范围较窄在职研究生,主要关注MBA相关课程。
这个认证更加专注于课程的实际职业应用性和教学质量。
02
各地区“三重认证”的商学院
◇英国:
全球“三重认证”商学院最多的国家,共有29所商学院获得了这一认证。
像伦敦商学院(LBS)、帝国理工商学院、华威大学商学院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伦敦商学院为例,它在欧洲商学院排名中常年位居前列,是学生心目中的“梦校”。
◇美国:
商学院虽然在全球享有盛誉,但获得“三重认证”的商学院却不多。
美国的商学院通常更看重AACSB认证,不太追求其他地区的认证。
像MIT Sloan、宾大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等世界顶尖商学院虽然没有“三重认证”博士,但它们的实力毫无争议。
◇ 中国香港、澳门:
中国香港地区,香港浸会大学是唯一获得“三重认证”的学校;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澳门唯一获得“三重认证”的商学院。
◇ 新加坡:
新加坡的李光前商学院是唯一一所获得“三重认证”的商学院香港亚商学院认证了吗,没有“三重认证”的商科,留学不值得选吗?,它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获得这一认证的商学院之一。
◇ 澳大利亚:
莫纳什大学商学院、悉尼大学商学院等都获得了“三重认证”,这些学校在全球范围内也有不错的声誉。
03
没有“三重认证”就不值得选吗
有很多享誉全球的商学院并没有获得“三重认证”,比如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等。
这些学校之所以没有“三重认证”,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够强,而是因为它们认为不需要通过这些认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此外,这些认证是需要额外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获取的,而许多顶尖商学院觉得这并不是必要的。
因此香港亚商学院认证了吗,学生在选择商学院时,可以把“三重认证”作为一个参考因素,但不应该仅仅因为一所学校没有“三重认证”就忽略它。
还需要综合考量其他因素,如学校的全球声誉、专业排名、师资力量等。
04
商科留学择校建议
商科留学在选择院校时博士后,需要格外谨慎。
不同大学的同一专业可能在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上有很大差异。
申请商科时需关注以下几点关键因素:
1. 学费:
在各类硕士课程中,商科的学费普遍偏高,英国名校商科硕士每年的学费通常在3万至5万英镑之间,美国商科专业的学费根据学制、院校的不同一般在4万至9万美金一年,经济负担不可忽视。
2. 课程侧重:
商学院里除了最常见的MBA课程,还有不少专业领域硕士,比如MSF/MFin金融类,MACC/MSA会计类。美国还有不少一年制STEM泛商科类硕士项目,比如MIT金融硕士、UCLA商业分析硕士、UIUC会计硕士。
3. 学业压力:
有些名校商科硕士课程安排特别紧凑,学业压力大,尤其是一年制项目时长短且课业紧,适合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技巧的留学生。
4. 招生偏好:
某些大学的商科更倾向于招收具有定量分析背景的学生,例如帝国理工商学院的一些课程就对申请者的定量能力有较高要求,还有杜克大学的MQM,UCLA的商分项目非常看重定量背景,偏好海本。
5.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商科择校尤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相较于位于伦敦、纽约等大城市的商学院,一些学校位置较为偏远,可能会限制学生获取实习和就业机会。
成功案例
我们帮助本科背景为英本、美本、985、211、双非、中外合办等多位学生拿到海外名校的硕士offer,涵盖商科、工程、教育、计算机、传媒、法律、生物、艺术等专业领域。
(仅展示部分)
扫码添加微信
获取1v1留学评估
商科教育质量良莠不齐,想要选到适合自己的商科硕士并不容易。
如果你不清楚哪些专业含金量高,哪些专业适合你,可以咨询我们的海外名校申请服务。
我们有丰富的顶尖名校申请经验。
帮助中国学生拿到牛津、剑桥、帝国理工、LSE、UCL、康奈尔、卡耐基梅隆、哥伦比亚、纽约大学、巴黎高商、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港大、港中文、悉尼、新南威尔士等名校录取offer。
不仅对你院校和专业的规划申请指导,还会帮助你策划和提升软背景,从文书到面试,全程陪伴你走过每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有兴趣,可以联系我们咨询。
往期推荐
哪些美国大学被誉为“藤校Plus”?
全美6大硕士项目,28个专业方向的排名汇总!
香港亚商学院mba学费,香港新学年多所直资、私立、国际学校学费上涨;TIMES等多家机构发布排行榜单
香港新学年多所直资、私立和国际学校涨价
香港特区教育局公布香港亚商学院mba学费,香港新学年多所直资、私立、国际学校学费上涨;TIMES等多家机构发布排行榜单,2024/25学年全港直资、私立和国际学校,以及幼稚园学费有调整。其中,直资学校新学年共有53所会加学费上海mba,占总数逾七成半香港亚商学院mba学费,平均加幅4.76%。至于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则分别有73所及64所会加学费,平均加幅5.36%和4.53%。
直资学校中,圣保罗男女中学中一级学费从去年7.24万港元升至7.94万港元,加幅最高,为10%!而过去19年学费维持在3.8万港元/年的拔萃女书院,获准上调至每年4万港元。
多所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也继续加价,沪江维多利亚学校(11级及12级)学费从港元升至港元,升幅达7.5%;汉基国际学校(12级及13级)学费升至港元,升幅达5.9%;弘立书院(11级及12级)学费升至港元,升幅达4.5%;耀中国际学校(12级及13级)学费升至港元,升幅达5.9%。
U.S.NEWS全美最佳大学榜单出炉
近日,2025 U.S.NEWS全美最佳大学榜单出炉,TOP1-10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列6)、加州理工学院(并列6)、杜克大学(并列6)、西北大学(并列6)、宾夕法尼亚大学。
TIMES英国大学排名发布
泰晤士报(The Times & Times)发布了2025英国优秀大学指南,TOP1-10分别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圣安德鲁斯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杜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巴斯大学、华威大学、拉夫堡大学。
英国《金融时报》发布2024年管理学硕士排名
英国《金融时报》( Timse)发布最新管理学硕士排名,今年法国的商学院表现依然亮眼。其中,排名前10名的院校分别是:圣加仑大学(瑞士)、巴黎高等商学院(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法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中国)、欧洲高等商业院(法国在职研究生博士后,并列6)、伦敦商学院(英国,并列6)、里昂商学院(法国,并列8)、新里斯本大学商业经济学院(葡萄牙,并列8)、埃塞克高等商学院(法国)。
QS发布《全球全日制MBA&商科硕士排名》
9月25日,QS发布《全球全日制MBA&商科硕士排名》,排名中位居TOP10的院校分别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美国)、哈佛商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美国)、伦敦商学院(英国)、巴黎高等商学院(法国)、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美国)、IE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西班牙)。
斯坦福等9所美国大学10月15日截止申请
10月15日是一个重要的早申截止日期,美国有8所综合性大学和1所文理学院将于10月15日截止早申请,这些大学分别是:
斯坦福大学–REA截止日期:10月15日(仅限艺术实践、舞蹈、音乐、戏剧与表演研究);11月1日(其它专业)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EA截止日期:10月15日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EA截止日期:10月15日
佐治亚理工学院–EA截止日期:10月15日(本地学生),11月1日(其他学生)
德州农工大学–EA截止日期:10月15日
佐治亚大学–EA截止日期:10月15日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EA截止日期:10月15日
惠顿学院–EA截止日期:10月15日
克莱姆森大学–EA截止日期:10月15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