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理工大学POLI.设计学院
儿童与玩具设计线上论坛
2023年1月16日 (一)
意大利时间 13:00-14:30|中国时间20:00-21:30
米兰理工大学POLI.设计学院将于2023年1月16日(一)中国时间20:00举行儿童与玩具设计线上论坛直播活动。
儿童与玩具设计专业硕士旨在提供专门面向儿童的产品和服务领域中复杂设计流程中的相关内容和方法。儿童与玩具设计专业硕士课程也得到意大利玩具协会的大力支持。
嘉宾介绍
Luca Fois博士,米兰理工大学教授;米兰理工学院儿童与玩具设计专业硕士副主任
Greta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Hape Italy srl 总经理
宫勇,副教授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硕士,活动报名即将截止|米兰理工大学POLI.design设计学院儿童与玩具设计线上论坛,宁波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
武奕陈博士在职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
会议主题
在中国,玩具设计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有多重要?
一个玩具公司最好是在内部拥有儿童与玩具设计师,还是求助于专业人士或专门的工作室?
今天的儿童和玩具设计师应该知道和学习什么:更多的技术知识还是更多的人文知识?
得到训练的儿童和玩具设计师可以在哪些其他市场领域运作?
当今孩子的父母在购买玩具时的主要期望是什么?
制造企业在产品创新中必须考虑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参加活动烦扫描小助手二维码:
POLI.,à à
,Via Verità 25,
tel.+39 02
米兰理工大学图片,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管理高级课程
设计管理高级课程
米兰理工大学
设计管理高级课程
my best
课程信息
4月25日至28日
中国 上海
意大利语授课
配备中文翻译
招生对象
01.希望走国际化、系统化晋升途径的设计企业总裁、总经理、设计部门负责人等公司设计管理人才。
02.致力于提高国际化设计水平与理念的设计企业创意总监、设计总监、专业设计师等高级设计人员。
米兰理工大学POLI.
米兰理工大学POLI.学院是由米兰理工大学创建,1998年设计系从建筑系中独立出来并成立设计学院POLI.,是意大利最早开办室内设计专业的学院。
米兰理工大学在设计学科的领先地位为全球所公认,自2006年起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设计院校,意大利50%的设计师、25%的建筑师和15%的工程师出自该校。
课程安排
部分课纲,实时更新米兰理工大学图片,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管理高级课程,以上课前一周为准
2019年4月
25日
顶尖设计事务所如何工作及设计思维
项目关系人,业主、设计师等角色定位与技能;
设计过程中的复杂性管理;从概念设计到开发与细节设计考量;
酒店设计案例分析
26日
设计过程中的复杂性管理,从概念设计到开发与细节设计考量;
通过往期案例解析L22的零售业设计;
如何在建筑信息建模(BIM)应用程式中进行恰当的设计
零售业案例分析,时间米兰理工大学图片,程序和管理;
报告分析和与客户的关系;
27日
往期经典案例解析
战略顶层设计,规划与编制程序,并如何运用往期案例
组织工作,明确项目预算,项目资源管理
28日
工作空间设计与往期经典案例解析;
神经科学在零售业中的应用。
课程总结
颁发证书
讲师介绍
课程由米兰理工大学POLI.学院教授主讲在职研究生上海mba,配备有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在管理、服务、文化以及专业协会领域拥有实战经历的企业家、和活跃在行业一线的世界著名设计师师资。
强大的师资阵容和意大利优势学科为先导,使国际市场动态与学术前沿完美融合,让学员全方位接受国际设计教育的精英高端定制培训。
杰赛普・瓦萨维亚
( )
1998年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在意大利帕维亚工作博士,专注于EFN研究,改建米兰大学政治学学院。与意大利F&P建筑师合作整修了米兰的蒂基()场地。
2007年,他回到米兰,在 22设计事务所中担任项目经理,他主导了几个重要项目。现在他带领 设计事务团队专注于酒店和奢侈品设计。
克里斯蒂安・卡塔尼亚
()
高级建筑师、意大利 22设计事务所设计主管兼项目主管、米兰理工大学硕士、建筑师,专注设计商业空间设计。2000年,获得欧盟奖学金项目“伊拉兹玛斯”,在德国亚琛建筑学院学习一年。
2003年在巴勒莫大学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100/100以优等成绩毕业)。2004年米兰工业设计学院取得室内设计硕士学位曾与米兰重要的建筑工作室合作,包括 Thun & 工作室和 CMR工作室。2007加入 22设计事务所
课程收获
01. 掌握最前沿的设计技能、艺术理念和实用商业技巧。
02.全球式互动教学,海外名师执教,与国际一流知名教授与设计大师面对面交流和探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专业水平、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03.构建全新职业规划,拓展业内最有价值的名校师生人脉网络,融合国内外社会资源,共谋合作发展。
04.颁发海外学习课程证书,拥有海外学习背景资历,体验不凡求学经历。
05. 企业提供优秀员工福利和培训计划的最佳选择。
22设计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作为意大利国际建筑和工程产业领品牌,活跃于世界舞台。他们秉持为客户提供可靠的项目管理,360度全方位服务(为建筑、室内设计、M&E、成本控制、品牌化、市场营销和通讯的单独连接点)以及能够通过扩展设计角度创造价值。
超过186名专业人士和多个高水平专家团队专注于各自的学科领域,协同工作。采取协同设计方案,每个项目起始于战略分析和咨询阶段,由建筑、工程、营销和通讯方面所有学科的资深专家进行管理。
经典案例
△米兰阿玛尼酒店
△意大利西门子
△米兰办公大楼
在线报名
▽
全国免费咨询
以上课程由第三方同煦文化提供
米兰理工大学专业,江南大学“设计”、“数字科技与创意”两大学院,有什么区别?
今年6月,江南大学新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正式成立,自此无论是本科升学还是硕士保研通往江南大学的艺术设计生,都开始面临一道选择题:
入读江南大学,应该选择设计学院,还是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
正巧同在今年保研季,康石石东家H·ART同步取得了江南大学两所学院的录取成绩。综合院校信息以及H·ART学员保研情况来看:
设计学院立足当下;而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则是江南大学为了面向未来,为新兴领域与社会需求培养新一代设计师,把专业单拎出去所设立的学院。
图源:
01先看专业
设计学院开设的硕士专业有:
艺术学硕,进行美术创作及理论研究;
设计学硕,包含工业设计与产品战略、交互与体验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环境设计及理论、公共艺术及理论、设计历史与理论、紫砂艺术及理论,共7个方向;
设计专硕,包含工业设计与产品战略、交互与体验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紫砂设计,6个方向。
其中大部分都是江南大学建立已久的“王牌专业”,依托于江大产品设计专业的优势属性带动其他职业发展。比如江南大学的工业设计与产品战略、交互与体验设计,都会要求学生有一定产品设计基础,然后再考察学生战略、交互、体验上的深度和广度。
像康石石东家H·ART成功保研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D同学,就是原本就有不少产品造型的成品作业,但之前的草图、调研过程、产品定义、使用目的等都不够明确,从而找到康石石,想补充个人设计思维的完整性。
后来从产品研发一整个流程去完成项目,并加上交互、服务、可持续等方向的探索,成为了老师意向的学员。
PS:D同学后续还通过专利为保研加分,从十多名进入保研前列,顺利“弯道超车”:
如果其他同学也想去往江南大学的设计学院,这套“基础夯实”+“跨学科”的思路也可以用于自己的保研规划上。
图源:
数字设计与创意学院,其开设的专业有:
设计学硕,包含服装设计及理论、数字媒体艺术及理论,2个方向;
设计专硕,包含数智设计与交叉创新、服装设计艺术、数字媒体艺术,3个方向。
第一眼看专业名称,可能除了数字设计与创意学院下的“数智设计与交叉创新”,同学们并不能感觉到这个新学院的教学定位有多么“面向未来”。但进入具体课程中,就会意识到新学院的所有专业,从数智设计到服装设计、数字媒体,都和别家“不太一样”。
02先介绍大家“熟悉又陌生”的江大服装设计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江大的服装设计专业,有其特殊定位,即为江苏省服装产业发展而研究,因此建立了两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服饰文化与创意设计。围绕传统纺织服饰造物、服饰技艺遗产传承与创新、传统服饰数字展示、服饰文化传播、时尚设计、服装定制设计、艺术培训开展研究米兰理工大学专业,推动地方服装经济的发展。
比较有特色的是方向二,进行服装品牌与服装智能安全研究。
在这方面,江南大学结合了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工艺创新设计智能服装的人员组成团队,建立6个省级的研究生工作站,近年已获4个发明专利。
前段时间,江南大学还研发了探测井下瓦斯泄露的智能服装,对矿工在地下作业的时候起到保护预警,并能在矿难发生时,及时找到矿工所处的位置。
图源:
从江南大学智能可穿戴研发中心沈雷教授的发言来看,后续还会探索女性防狼服等更多可能,将时尚、科技、人文、可持续结合起来为服装带来更多可能。
所以未来想往智能可穿戴、智能服装发展的同学,也可以把社会议题与服装的更多可能结合起来,并对其中难题如沈雷教授提出的“女性防狼服如果能帮助女性与公安系统联系,信息打通后的等待时间如何填补”进行更多思考。将其化作项目放入作品集中,不仅有助于同学们保研,也会对后续导师选择、方向选择有更多助力。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C同学 《脑电波头戴设备》 获 欧洲设计奖 Top 、IDA 银奖、米兰设计周全国决赛 一等奖
数字媒体艺术上海mba,则是直面未来娱乐新趋势。
前不久,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与无锡照明产学研联合,建立“数字光影研究中心”。
当其他高校还在虚拟影像中追求极致的呈现效果时,江南大学已经走向数字光影技术与全息投影、LED矩阵、激光技术、实时动态捕捉等先进技术的融合。
可以理解为江南大学所在探索的是空间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即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空间:
图源:
像康石石东家H·ART某位成功保研江南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的神秘学员,也是在相关方面进行的项目研究。
从这个角度看,不止数字媒体专业的同学可以选择江大相关专业保研,咱们建筑方向想跨专业保研的同学,也可以结合空间交互的特色,然后加入数媒元素到项目中,从而实现转专业。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Z同学做出的交互装置 获 UCL、米兰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交互设计offer
03重点专业数智设计与交叉创意,更是一眼就能看出与数字化、智能化脱不了干系
江南大学的数智设计与交叉创意是一个汇集不同学科人才的专业。该专业积极引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艺术设计等多学科课程,形成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所以信息相关专业的同学,想进行数智化设计研究,也可以考虑江南大学该专业。
教学上,涵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课程,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在课程中引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培训,使学生熟练掌握AIGC辅助设计技能,提升数字媒体设计的效率和创意表达。
另外江南大学还推出“项目+课程”、“双导师”的教学模式:以实际项目为导向,通过真实案例和项目驱动教学,学校内导师与业内专家共同教学,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图源:
而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还是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首批“人工智能+设计教育”产教融合合作伙伴,双方深度合作的“商品AI智造中心(ADIC)”更是透露了专业背后的底气。
如果同学们也想保研到江南大学数智设计与交叉创意专业,可以通过作品集展现个人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上的兴趣,并提前准备相关项目经历,才能适应江南大学“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而这种对数智设计的研究,不只存在于江南大学之中,像浙江大学也同样推出了AIGC设计研究方向。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L同学,今年拿下浙大夏令营AIGC方向中最难获取的“卓越学员”称号,凭借的就是通过一个软件米兰理工大学专业,江南大学“设计”、“数字科技与创意”两大学院,有什么区别?,将AI功能普及到普通人、甚至老一辈父母也能运用的程度。
L同学后获浙江大学 保研录取
所以在数智设计上,咱同学既可以选择“往上走”,探索数智化设计的更多可能;同时也可以“接地气”,探索数智化设计如何构建使用场景,走入寻常百姓家博士,都是目前大热的研究方向。
最后,还想面对目前处于大一、大二阶段的同学,简单提供一些关于保研规划上的建议。这个阶段,同学们仍然在绩点中苦苦挣扎,并想到未来还要投入到竞赛、论文、专利申请中去为保研加分就一阵头疼。
康石石东家H·ART学员L同学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论文刊登于《中国机械》杂志
可从康石石这些年接触的学生来看,有不少同学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保研加分努力,但对要研究什么方向却完全没想法,自然会“卷”的痛苦。
而高校官网中除了硕士培养计划外,还有研究团队的信息,同学可以通过院校提供哪些科研平台、有哪些研究团队、又有哪些科研动态与成果,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找到方向,才能面向院校去准备相应的论文、竞赛、和专利博士后,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卷,身心疲惫又感觉看不到头,这也是康石石与东家H·ART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还有关于艺术留学、作品集制作、背景提升课程等方面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专业有哪些,中意双学位 — 合作内容
中法双学位 — 合作院校介绍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对意双学位项目主要是和中意学院合作共建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意国际班”。合作院校主要有都灵理工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两所。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与都灵理工和米兰理工的本科生双学位项目属于“意中高校项目”中工程领域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取得意大利和中国的本科双学位。在课程年限方面,中国学生比意大利学生早入学一年,需学习四年,而意大利学生学习三年。对于中国学生,课程的第一年将在中国进行,由中国教师用中文授课,只针对中国学生。课程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在中国进行米兰理工大学设计专业有哪些,中意双学位 — 合作内容,由意大利和中国教师用英语授课,中国学生必须学习意大利语,同时意大利学生必须学习汉语。课程的第四年,所有学生将前往意大利(米兰或都灵)学习,课程用意大利语授课。
对于意大利学生,第一年的学习将在意大利进行,当中国学生完成第二年的学习后博士后,意大利学生前往中国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在大学毕业后,想取得同济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的意大利学生还必须再在该大学中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学习。
根据规定,每年录取学生人数将控制在150人左右,中国学生和意大利学生人数持平。
2010年4月28日,同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两校校长在中意学院第三次理事会上签署了中意项目4+M联合培养协议米兰理工大学设计专业有哪些,自2010年秋季开始,中意学院原本科双学位项目将升级为“4+M”本硕连读国际双学位项目。
本项目遵循“3+1+1.5+1.5”的培养计划,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培养阶段
时间周期
培养地点
培养特色
本科阶段
第1-3年
同济大学
第二年开始和意大利学生共同学习。由中意两国教授英文授课。辅修两年意大利语
第4年
意大利
(米兰理工或都灵理工)
与意大利学生共同学习,由意大利教授用英文授课。(第四年结束若希望毕业,则获得中意双学士学位)
研究生阶段
1.5年
1.5年
同济大学
和意大利学生共同学习,由中意两国教授英文授课。毕业获得中意双硕士学位
项目内课程大部分由中国及意大利派遣教师以英文授课,每学期两所意大利理工大学派遣多名机械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授来我校授课。中意学院结合我校机械、电信学院资源为每位教授配置助教,协助意大利教师授课的同时博士,共同开展科研活动。来自米兰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 Matta教授与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李爱平教授团队共同承担了菲亚特集团柯马公司的科研项目。至今上海mba,已有超过40位意大利教授来我院授课,其中包括都灵理工大学副校长、米兰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国际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知名教授等亲自担任授课教师。
中国学生进入赴意阶段学习后,中意学院每学期派遣我校两位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赴意交流,与意大利教授进行教学及科研合作,并辅助管理中意学院学生事务。
通过为意大利教授配备助教以及外派教师赴意交流,中意学院各专业英文课程开始时主要由意方教师承担,逐渐演化至现在三分之一的英文课程由中国教师担任。相信随着交流的深入,中意项目可以进一步加强我校建设英文课程平台能力,并在此方面提供宝贵经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