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新加坡国立大学
学校排名:QS8
所在国家:新加坡
所需专业:电气、材料
截止时间:招满即止
一
学校介绍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简称“国大”,不仅是新加坡的学术骄傲,也是全球顶尖大学中的一颗明珠。成立于1905年,最初以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的名义启航,经历了多个重要发展阶段。最终在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地址在哪里,新加坡国立大学招聘博后 | 招满即止,形成了如今的辉煌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亚洲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 21大学联盟和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的成员,NUS在工程、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声誉。
二
项目/导师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小组致力于推进柔性电子学领域的研究。我们的目标是为该领域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专注于材料、设备和制造技术的进步。我们致力于创新和合作,旨在解决这一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的紧迫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地址在哪里博士后,并探索新的机会。我们的研究范围从柔性传感器到执行器,从可穿戴健康监测到智能纺织品,我们致力于创造具有实际应用的创新解决方案。
三
申请人要求
电气工程、材料科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在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方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包括放大器电路、滤波器和信号调节电路。
在使用SPICE(例如、)等仿真工具进行模拟电路设计和分析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熟悉柔性电子制造技术和材料者优先。
在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上海mba,证明其具有高质量的研究记录。
出色的沟通技巧和在合作研究环境中有效工作的能力。
具有无线电子设计、低功耗设计或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口等相关领域的其他专业知识者将更受欢迎。
四
提交材料
详细的简历。
概述其研究经历和兴趣的求职信。
4位推荐人的推荐信,包括1位来自候选人的主要博士生导师。
五
奖学金/薪资
有关详细信息在职研究生,请访问以下链接:%–in–%29-1-Kent//
六
截止日期
申请将滚动审查,直到职位空缺。
以上留学相关信息的专业解答,可以通过以下微信二维码:
编辑| 国外硕博招生
新加坡人考新加坡国立大学,想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这些干货藏起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发表的世界大学100强排名中,国大继续跻身为世界顶尖的20所大学之一。其在科技领域世界排名第8,在社会科学领域居亚洲之首,世界排名第11;在生物医学领域世界排名第9,人文与艺术领域世界排名第22。
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研的优势
学制较短
新加坡国立大学一般的授课型硕士学制为2年,多数中国学生可在1-1.5年内完成学业,研究型学制为3年,多数中国学生可以2年内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短于国内硕士研究生2-3年的学习时间。
良好的就业前景
近年来对新加坡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国大研究生毕业平均月薪约2700元新币(大约12000人民币)。多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毕业后都可以顺利在新加坡找到工作。
学费和生活费低廉
新加坡政府提供每位在读研究生学费补助(助学金),学生每年只需缴纳学费9000元新币左右,新加坡的生活费一般在每月550-800元新币不等。总支出大大低于澳洲、英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硕士申请要求:
申请人必须具有学士学位或以上或同等学历。
GPA3.0(4分制)或平均分80(百分制)以上!
申请人必须具有报读课程所要求之语言能力(详见以下)。
英语要求(大致要求,细分到每个专业且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申请人所获的学士/硕士学位之教学语言不是英语新加坡人考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人必须提交以下任何一种英语能力证明:
1、托福 (TOEFL)网上考试85分或以上(个别专业需托福90-100);
2、雅思考试(IELTS)总分6.5或以上(个别专业需雅思7.0)。
注:以上英语考试成绩需为两年内有效。
【小贴士】国大的雅思要求新加坡人考新加坡国立大学,想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这些干货藏起来!,相对托福来说,更低一点!!
硕士录取分析:
1、国大对211/985院校申请人优先考虑(但并不强制要求)!双非院校申请人也可以被接受,录取要求相对高很多。
2、申请人具有相应申请专业的丰富工作经验在职研究生,或者有相应申请专业的丰富科研经验或实习经验会对申请有帮助!!
3、没有提交语言成绩的申请人,一般都不会被国大录取(除非是不要求语言成绩的少数几个专业)!
4、国大的商科专业与法学专业非常热门,申请人众多,而其申请要求也相应比较高,尤其是语言成绩要求(雅思7.0或托福100)!
1)除了MBA要求工作经验外,其他商科专业都不需要工作经验;
2)法学专业,更青睐提供托福成绩的申请人!
5、国大公共政策学院的专业也比较热门,特别是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专业(中文授课):
1)国大公共政策学院的专业,都需要申请人有相应的工作经验;
2)录取的申请人上海mba,多拥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6、国大的传媒专业设在社科学院,主要是研究式的课程硕士,适合以后继续读博的本科学生申请!
7、总体来说,国大的录取,比较看重申请人的院校背景与GPA,同时,一个优异的GRE或GMAT成绩对申请的帮助很大(注意:2020年入学的申请,个别的专业如理学院专业,是强制性要求提交GRE成绩的)!
【成功申请的小贴士】尽早提交申请,这样能提高申请的成功率!毕竟,“先到先得“的录取原则嘛!!
那些很厉害的“校友”!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亚洲伯克利”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2025招生简章
新加坡国立大学
杨秀桃音乐学院 YST
学校简介
用音乐启迪心灵
发掘艺术才华
“用音乐启迪心灵,发掘艺术才华”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
杨秀桃音乐学院(简称为YST音乐学院)建于2001年,也是新加坡第一所音乐学院。
这所音乐学院之前以杨潞龄博士命名,后来2001年以其女儿杨秀桃命名。
杨秀桃不仅是当地优秀的音乐教育者,并且对本土音乐教育很感兴趣而且有负担,这种贡献支持着她对音乐教育的发展。
杨秀桃音乐学院给学生提供接受国外教育的平台,对他们将来取得更高的学位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肥沃的土壤。
杨秀桃音乐学院在2001年创办之后,在短短十余年间发展迅速从而成为在亚洲最具有国际特色的音乐学院。
师资力量
教授导师来自全球
四大洲·十个国家
✨钱舟
弦乐系主任
小提琴教授
作为知名演奏家和教育家活跃于当今世界乐坛,被国际权威音乐杂志《The Strad》誉为“杰出的世界一流演奏家”。
✨秦立巍
大提琴教授
当今世界乐坛上最为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纽约时报》曾评价他的演奏“拥有无瑕的音准,钢铁般的技巧和柔美的音色”。
✨布莱特·施坦博
(Brett )博士
铜管&打击乐系主任
兼通哲学、音乐历史和比较文学博士,原是马来西亚爱乐乐团的建团大号首席,具有丰富的教学及乐团演奏经验。
✨张晋民
木管系主任、巴松教授
曾担任新加坡交响乐团首席巴松及中央音乐学院管乐教研室主任,同时也是一位热忱的教育家和备受尊敬的演奏家。
除此以外,还有众多活跃在世界舞台及世界一流乐团中的顶尖音乐家。
杨秀桃音乐学院办学近二十年来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亚洲伯克利”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2025招生简章,就业率在国际上名列前茅,校友群体遍布世界各地。
一批杰出的亚裔青年音乐家们走入国际音乐视野:纽伦堡交响乐团首席指挥、2016年马勒指挥大赛桂冠得主黄佳俊;著名旅德大提琴演奏家聂佳鹏;亚洲小号之星侯传安;明尼苏达交响乐团乐队副首席杜睿;全球华人乐团大号首席,NYO-China大号导师王海宇;深圳交响乐团乐队首席郭帅等。
大量毕业生就职于各国一流乐团,如新加坡交响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萨尔斯堡莫扎特交响乐团,以及国内的上海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等。
学院环境
为追求“少而精”的教育质量,也为了帮助学生塑造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质。
学院每年仅招生55人左右
学院鼓励学生在除了音乐以外对自身才能具有全方面、宽领域、多层次的探索,力求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职研究生,拓展视野,在社会中能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学校音乐厅
排练厅
录音棚
杨秀桃音乐学院每年在院内举办超过200场各具特色的音乐会。
学校还与许多机构团体合作,让学生能够享受极优惠的学生票(2-10新币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约合人民币10-50元)甚至免费就可享受具有国际水准的音乐会及歌剧演出。
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国际交流方面,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不同地区的环境与文化。
学院与诸多顶尖音乐学院设立了交换生项目,包括有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荷兰海牙皇家音乐学院硕士,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和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等。
学校宿舍
开设专业/学位
音乐学士学位( of Music)
音乐硕士学位( of Music)
艺术家文凭( )
主要招生专业(音乐学士学位)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长笛 单簧管 双簧管 巴松管
小号 圆号 长号 大号
打击乐 竖琴 钢琴 声乐
作曲 音频艺术与科学
音乐合作与制作
授课型硕士
(音乐硕士学位( of Music))
音乐硕士专业:
铜管乐器 作曲 指挥
钢琴 弦乐 木管乐器
音乐领导力硕士
语言要求
本科
国内高考生
高考成绩
建议在当地一本线120分以上
可补充提交985录取通知书
语言成绩
雅思:6.5
托福:93
A-Level课程学生
科目成绩
建议至少4门科目A
语言成绩
国内国际生建议额外提交:
雅思:7.0
托福:100
*国际学生申请留学新加坡有多种路径可选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教师姓名:吴淑可
吴淑可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催化、酶工程、生物制药、合成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开展研究工作。在多酶级联催化,化学-酶级联催化,人工金属酶,酶定向进化,合成生物学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Nat. .,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CS Catal.,Chem. Soc. Rev.,等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国际专利3项。回国后,他主要以酶催化为核心,开展小分子绿色生物制造,(农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等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海外优青),德国洪堡学者奖学金,瑞士政府优秀奖学金博士后,新加坡-麻省理工联盟奖学金等资助。个人学术链接如下:
谷歌学术(需翻墙):
:
ORCID:
个人介绍:
课题组招聘/招生
声明与培养理念:本组一视同仁博士,不因本/专科学校、专业排名、学习成绩、考研分数、外貌性别、年龄种族、籍贯国籍、家庭情况、往应届生而区别对待。只要做得好在职研究生,肯钻研,专科都可以博士毕业。培养理念:实干是硬道理,边做边学,Just Do It!
1-2博士后/副研究员:希望与本组研究互补方向,包括酶计算设计/模拟,酵母/细菌代谢工程,或有机化学。税前年薪22-30万,可申请博士后公寓,享受医疗、公积金、子女入学入托政策。以上方向华农生物工程尚缺优秀人才,优秀者(特别是工科背景)很有希望留校聘用教师岗位。如已有博士后经历且成果突出/工科背景,经学校评审后也可以副研究员身份加盟,非常欢迎联系咨询!
研究生:微生物学(学硕,合成生物学方向),生物工程(学硕),生物与医药(专硕,绿色生物合成与制药方向)。只要肯学习和愿意做实验/跑模拟,任何背景都可以(实验或计算均可),生物/生信/药学/化学比较相关。研究生都是独立课题(经培训)或博士课题内独立子课题,需做实验/模拟,有较强自主性和行动力。独立(子)课题无法划水混毕业(自己不做则无进展),但能全方位学习训练多种能力和技术,极大提升就业竞争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行动力,并且在文章/专利署名和转化奖励等均有体现。本室有在室时间和考勤要求(华农生科平均水平),和本科学习完全不同,和公司研发接近(但更灵活)。一般要求硕士生抓紧时间2年内做完课题,后面可以自由发展(考公/深造/实习等)。希望学生有在家/公司/实验室里干活/打工经历,老师也会亲自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希望加入本组的考研同学,欢迎复试前联系交流(不唯分数,只要过了复试线都欢迎)。博士生名额较少(~2),需小同行(酶工程)或互补背景(见博后方向),且有一作文章。也欢迎企业员工加入读专硕/专博(生物与医药),可带项目定制化培养。如名额有限,可报考同团队的周颐老师(学生共同培养)。
本科生:欢迎优秀本科生加入做大创/毕设(需保证一定时间投入),不建议大二以前进实验室(本科生以课程学习为主)。
其他基本情况:本室公开开放,欢迎来华农一综A502和A504实验室、A505学生办公室交流。也可联系现有学生了解真实情况(本室尽量提供安全健康良好向上的学习科研氛围,但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满意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也有几位学生转出)。实验室近期活动见相册。
课题组新闻
2024年11月:祝贺秦朝阳和苏国荣同学分别获得博士生和硕士生国家奖学金!!!
2024年9月:两篇老师参与的研究近期发表在 和
2024年9月:热烈欢迎新同学们:温水秀、田进、向杨、许哲瑞、廖展樾、李思妤、李博霖、刘广锐、李明宇、陈合飞、, !!新学期新气象!!
2024年8月:博后Dr.Israr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项目申请获批,非常感谢基金评审专家们!
2024年6月:热烈祝贺本室第一届硕士生:陈春岑、王梓巍、林文琛、陈彦颜同学顺利毕业!!并找到好工作和继续深造!
2024年4月:祝贺苏国荣同学,本组第一篇以本科毕设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发表:
G. Su, L. Ran, C. Liu, Z. Qin, H. Teng, S. Wu. and of for Chemo- of .Chem. Eur. J.2024,.
2023年11月:祝贺秦朝阳同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教师姓名:吴淑可,本组第一篇以学生为主的文章改造光脱羧酶及多酶级联合成乙苯发表于Angew. Chem. (IF 16.6)!
Z. Qin, Y. Zhou, Z. Li, M. Höhne, U. T. , S. Wu. of by with an . 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 .
2023年8月:吴淑可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获批,非常感谢基金评审专家们!
2022年12月:祝贺本组与组合作的工作生长选择定向进化手性胺合成/转化酶发表于Nat. .(IF 16.6)!
S. Wu, C. Xiang, Y. Zhou, M. S. H. Khan, W. Liu, C. G. , R. Wei, G. Weber, M. Höhne, U. T. . A for the of amine- or . Nat. . 2022, 13, 7458.另见“遇见生物合成”公众号报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