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铮,男,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张铮博士自2002年免试保送入北京科技大学攻读学士以来一直在北京科技大学学习、工作,其间,于2006-2008年期间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工作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博士,担任研究生团委常务副书记;2015年博士毕业留校工作后,以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践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目标,在科研创新工作、课程思政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曾在 等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他引2400余次,承担和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等重大基础攻关项目研究在职研究生,被Nano 评选为“2020 Young Award”,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五完成人)一项;获得第十一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工科组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工科组第一名);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第八届青年五四奖章、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后、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针对前沿热点问题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
张铮博士始终以推动低维半导体材料向前沿应用发展为目标,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SCI他引2492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 等发表了论文23篇,2019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篇,其中 3篇、 1篇、 1篇,ACS Nano 2篇、Nano 2篇,其中4篇文章被选为期刊封面亮点报道,多次被 、 等期刊精选为 论文;担任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视学学会材料学分会副秘书长。受邀作为特邀编辑组织了《科学通报》“氧化锌材料与应用的前沿科学问题”专刊。被Nano 评选为“2020 Young Award”,该奖项通过匿名提名推荐方式,每年奖励在某一学科的45位45岁以下的青年研究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与应用基础》(第五完成人)。
他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作为项目主要骨干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问题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中央军委科技委国防创新特区项目等项目研发工作。2019年,协助张跃院士通过指南建议提交、专家论证、项目答辩,最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亚十纳米二维材料异质结构与半导体器件》资助,成为我校时隔30年第二次拿到材料科学方向的重大项目。
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改革,践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张铮博士将学科特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博士,榜样力量,探索新时代工科教学的有效课程育人新模式上海mba,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第三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金课’建设专题网络培训”。以主讲的《纳米材料与微纳加工》课堂为试点,主动践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究材料科学的基本问题与思想政治元素相互作用关系,梳理专业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获得第十一届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工科组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工科组第一名),主讲课程被列为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建设计划之一,并被作为典型案例收录入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中。
促进科研与育人相结合博士,探索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模式
张铮博士指导张彦哲等同学完成的《倒置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和胡津铭等同学完成了《零能耗超薄柔性光电探测器》大学生创新项目,均荣获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届“摇篮杯”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并获得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他还担任材料学院本科纳米16班主任,将学术指导与专业情绪培养和专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纳米16班王陆君瑜同学成绩连续四年名列学院榜首,纳米16班28名毕业生中,经他推荐,3人通过面试被北京大学录取、2人保研本校、2人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1人赴美国莱斯大学深造。王陆同学在接受学院采访是说 “张铮老师为班级同学提供热心细致的指导,为我们一次次之指明了前进方向。” 他也因此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返回列表页
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联合会,北大与美两所大学启动联合博士培养项目
北大与美两所大学启动联合博士培养项目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三大国际知名学府,北京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携手打造全新合作关系,启动了联合博士培养项目。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表示:“据我所知,此次联合博士培养项目是第一个此类项目,很好地展示了中美教育合作。与佐治亚理工和埃默里大学的合作,将从总体上提升我们的研究和教育,并将为我们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提供很好的机会。”
合作已经从基金会( )得到了种子基金,埃默里大学校长James W. 表示,埃默里大学“数年来与北京大学一起发展教育与科研关系。我们非常兴奋开始这一新的全球生物医学工程的尝试,这联合了三所杰出大学的多种优点。”
学生可以通过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美国佐治亚理工/埃默里大学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申请,其中一所学校将作为主校区,另一个国家的学校将作为第二校区。学生将有一名主校区的导师,和一名来自第二校区的合作导师。主要的课程和研究将在主校区进行博士,不过博士后,学生仍将有至少一年时间在第二校区上课并参与实验。课程将用英语授课,毕业需要一篇符合全部3所高校毕业论文要求的论文。
据报道,学生将在第三学年去往第二校区进行学习,而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大约5年时间。第一年估计能有5名学生加入硕士,对于通常每年只有30名研究生的系来说,这是一个大幅度增长。
北京大学于1898年创立,现有101个本科生项目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联合会,224个研究生项目,202个博士课题,以及来自80个国家的超过4000名国际学生。
佐治亚理工和埃默里大学20年前就开始了联合研究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联合会,北大与美两所大学启动联合博士培养项目,1997年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1998年开始也作为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合作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系在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的全美最佳研究生院排名中位列第二。(科学网 徐青/编译)
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联合会,北大首次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北大首次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彼得森在北大发表演讲。
4月27日上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of )校长彼得森(G.P. )率团访问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教授等相关院系负责人会见了来宾。据悉,这是北京大学第一次与国外院校合作进行博士生的联合培养,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
会谈中,双方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交换意见。林建华常务副校长向彼得森校长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的相关院系设置上海mba硕士,并高度评价了此次合作的重大意义。为此,国家与北大各方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希望双方能够精诚合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彼得森校长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并询问了生物医学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在中国学术培养的具体情况。双方相关院系负责人就项目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合作共识。彼得森校长表示,双方今后将进一步亲密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资源互补,将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做到最好。
随后,彼得森校长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做了题为“变化世界中的高等教育”的精彩演讲。演讲中,彼得森校长指出,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变化速度加快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联合会,北大首次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大学应该作为社会教育培养的一个领路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佐治亚理工学院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合作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与北京大学合作进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联合培养也势在必行。
最后,在英杰交流中心大贵宾室,周其凤校长与彼得森校长签订了北京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艾默里大学三校框架合作协议,林建华常务副校长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工学院院长Don 签署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
背景链接:佐治亚理工学院( of在职研究生,简称 Tech),是美国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联合会,始建于1885年。与麻省理工学院( of )及加州理工学院( of )并称为美国三大理工学院。学校总部位于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并在佐治亚州沙瓦纳和法国洛林大区的首府梅斯开设了分校。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排名,该校是全美公立大学第9名,工程学院排名前5名,并有7个研究生专业课程排名全美前10,其中工业工程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六大强大学
1 清华大学
历史沿革: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史较为悠久的系之一。其前身为清华大学管理工程系,于1979年成立,并开始招收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1980年招收首届本科生。1984年,经济管理工程系扩建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师资力量: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包括教授、副教授和其他专职教师。
科学研究:该系致力于开展科学研究,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前沿领域研究上海mba,并建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校园文化:清华大学以其杰出的校园文化而闻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2 同济大学
历史沿革: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1984年,由信息管理、物流管理、交通运输、供应链管理、服务管理、工业工程等多专业交叉整合而成。
学科专业: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提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两个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师资力量:该系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包括教授、副教授和其他专职教师。
科学研究:该系开展多层次的教学与科研体制,包括博士后流动站及博士、硕士、本科等教育层次。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校园文化:同济大学设有多个校区,包括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校区、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校区、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校区和上海市静安区中山北路校区。
3 浙江大学
历史沿革: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设立于1978年,是中国较早设立的管理科学系之一。
学科专业:该系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和博士点,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两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并设有多个研究所和教育研究中心。
科学研究:该系在科技管理、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卓越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为A级。
校园文化:浙江大学设有多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个美丽的校园环境。浙江大学以其优秀的教学和研究成果而闻名,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历史沿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国内理工科大学中较早成立的管理类院系之一。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6年,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学院之一。
学科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下设多个学科专业,其中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成立于1956年在职研究生,被评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包括具有博士学位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讲师。
科学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致力于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各类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5 天津大学:
历史沿革: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硕士,成立于1895年。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之一。
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其中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
师资力量: 管理与经济学部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经验丰富的教授和研究人员。
科学研究: 天津大学致力于科学研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进行前沿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校园文化: 天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是该校历史较为悠久的系之一。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之一。
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是国内重点学科之一,并被评为A级学科。该学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9个一级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师资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研究指导。
科学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致力于科学研究,在管理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得到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资助。
校园文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只提供部份学校名单展示,最终名单学校按地方教育部门提供为准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六大强大学,数据仅供参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