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怎么申请,法国留学,怎样才能申请索邦巴黎西岱大学?有没有申请案例?

法国一直是留学的热门国家,根据不同的学校,留学申请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看看索邦巴黎西岱大学的录取率如何,另附了几个可以查询各种信息神仙链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年,索邦巴黎西岱大学名列2020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67。索邦巴黎西岱大学最新排名

法国一直是留学的热门国家博士后,根据不同的学校,留学申请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怎么申请,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看看索邦巴黎西岱大学的录取率如何,另附了几个可以查询各种信息神仙链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索邦巴黎西岱大学(é Paris Cité)是根据法国2014年12月31日第0302条法令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怎么申请在职研究生法国留学,怎样才能申请索邦巴黎西岱大学?有没有申请案例?,整合了巴黎市和圣丹尼市多所高等教学与研究机构而成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共同体(La é d'és et é,COMUE)。索邦巴黎西岱大学现有13名成员,包括8所巴黎地区高等教育机构和5所国立科研机构,分别是:巴黎第三大学、巴黎笛卡尔大学(巴黎第五大学)、巴黎狄德罗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十三大学、法国公共卫生高等研究学院、巴黎地球物理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法国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所。2019 年,索邦巴黎西岱大学名列世界大学排名第67。

索邦巴黎西岱大学最新排名

QS全球院校排名

248

招生项目:

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查询案例:

【本科申请项目】

【硕博申请项目】

每年到申请季都会有很多同学关心自己的成绩是否满足索邦巴黎西岱大学的录取最低条件,关于申请的最低要求上海mba,大家可以参照官网发布的招生信息,因为海外院校招生不同专业的项目对于成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大家可以点击链接查询申请案例:【申请案例库】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 学费,请问有了解的吗,法国大学要学费吗?

一、赴法国之前的费用 我们在这里以一名申请法国公立大学的学生(不会法语)为例,将各项费用大致列举如下,以供参考。 1、注册费:1200元人民币; 2、语言培训费:6000~8000元人民币; 3、语言测试报名费:800/1000元人民币; 4、使馆语言评估费:1500元人民币; 5、银行存款证明 :60000~80000元人民币; 6、机票:5000~6000元人民币。 另外,公证费、护照费、签证费、体检费等各几百元。 二、到法国以后的费用 到法国留学与到美国、英国等国留学相比,所需费用是比较低的,这些费用主要包括学费、医疗保险费、住宿费及伙食、交通费等。 1、学费(注册费):法国的公立大学上海mba,实行的是免费教育,只要是在法国上学的学生法国巴黎第一大学 学费,请问有了解的吗,法国大学要学费吗?,凭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就能免试入学。大学注册费会根据自己所选的课程而定,大约每年为300欧元左右。而私立工科学校、商业或管理学校的学费则约为4000~15000欧元。,比如,瓦岱勒酒店管理学院硕士,它的费用为每年7~9万元人民币左右(含学费、生活费),应该说有些法国私立大学的学费还是比较昂贵的。 2、医疗保险:在法国就读的留学生必须要交纳医疗保险费,这笔费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国籍不同,以及保险等级的不同,每年100~800欧元不等。

法国是一个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完备的国家,针对大学生也有专门的医疗保险制度。海外学生和本国学生在医疗保险上的待遇是一致的。凡在受到认可的法国教育机构注册修读4个月以上课程的未满28岁的学生均可自动加入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投保手续在学校开学时进行的行政注册时一并办理。1年的保险费用金额在180欧元左右。而其它类型的学生,如注册学习时间不足6个月,就读于不受保险机构认可的学校,学生的年龄超过28岁等,必须本人在私营保险公司购买一项个人自愿医疗保险。依据所选保险公司和保险项目的不同,每年的保费金额为150~550欧元不等。 不论你购买的是何种医疗保险,都应该在每年开学时办完手续,而且医疗保险的证明也是每年办理居留证的必备材料之一。保险合同的期限为1年,所以必须每学年购买一次。 法国的医疗保险包括门诊、药费、出诊、化验、生育、劳动事故等各类医疗费用开支的报销。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的赔付率依合同约定而定,超过该赔付率部分得不到赔偿。赔偿额度是根据合同规定的赔付率计算的。比如:住院费的80%~100%,依病情严重程度和住院时间长短而定;治疗费的70%(就诊费、医生上门诊断费);医疗用品费的35%和65%,根据用品类型;辅助医疗费用的60%(物理医疗及看护)。

由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费用不能100%报销,有很多学生也参加了补充医疗保险。互助保险机构或私营保险公司可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补充医疗保险合同在职研究生,投保人按年度交付一项固定保险费用(120~750欧元),可补充社会保险机构的报销额,并可为旅行、体育运动等提供特殊项目保险。 3、住宿费与生活费:住宿有两种,一种是住学校宿舍,一种是住公寓。学校宿舍一间房间每月的房租约110~150欧元。一间带卫生间的公寓,在巴黎的租金为400~600欧元左右,外省租金为200~350欧元左右。 4、伙食费、交通费和零用钱:每月大概在200欧元之间。如以每月用正餐60次计算,在法国大学食堂的花销为2.4×60=144欧元。如在外用餐,最低花销为6.5×60= 390 欧元。有很多在法国的中国同学2、3个人一起租房,一起出钱买菜做饭,这样能节省不少钱。如需经常乘坐公交车,月票的费用约为45欧元。手机的话费每月约为10欧元。粗算下来,每月在法国至少要花掉600欧元。 5、法语学习费用:公立大学的语言培训中心或公立大学专为中国学生开设的语言班,根据学校的不同每小时为4~8欧元。 三、经济担保的问题 早期申请赴法留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 学费,法国使领馆要求申请人提供拥有法籍或取得法国10年居留证(Carte de ré)的人经济担保。

从1995起,法国政府放宽了留学申请标准,只需申请人本人提供银行存款证明即可。 有关经济担保的新标准是:每月不得低于480欧元(合3400元人民币),即每年5700欧元(合42000元人民币)。一般以略多于此标准的5~6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存款证明提交法领馆。 而对于非申请人自我担保的赴法国自费留学应办理的经济担保有如下的规定: 1、对担保人的要求:为自费留学生承担担保的担保人可以是法国人也可以是外国人,但担保人应在法国居住并有正当职业或者有独立的经营。虽然我们在前面提到法国对保人的政策放宽了,但同学还是不能成为担保人,必须得有亲属的关系证明才可以做你的担保人,否则是绝对不可以的。 2、对担保书的要求:担保书应承诺担保留学生在法留学期间的生活费及全部的学费,并且还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认证。 要求提供的材料:担保人应该提供至少2.8万法郎(4269欧元)银行存款的证明,若担保人为外国人还应提供在法国的身份证明。

如何申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如果你也有一个巴黎电影梦——赴法读博申请经验谈

还没有开始在巴黎学电影,我却已经收到了一些这样的咨询:怎么出国读博士?怎么去法国读博士?怎么申请电影学博士?怎么申请公派留学资助?……我也曾经有过这些疑问,也惴惴不安地给老师、师姐打电话、写邮件询问过。我也曾经想寻找一个万能经验贴,或是一位无所不知的前辈来为我答疑解惑。但当我作为一名“过来人”试图去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这些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事实上你不需要问任何人,也能顺利完成申请的每一个程序。

不过,请不要担心,如果不是为了试着回答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也不会想到在又一个申请周期开始之际写这篇“经验贴”。在进入我认为真正重要的问题之前,我会先完成属于一个“技术贴”的干货如何申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如果你也有一个巴黎电影梦——赴法读博申请经验谈,也就是我简单的申请经历,或许会对想去法国读电影学博士的同学,乃至一部分想去法国读博士的文科同学有一点点帮助,至少让我感觉不是那么孤单,嘿嘿。

我的背景:本科中文系,文学专业,硕士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申请结果:巴黎高师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系-巴黎三大艺术与媒体学院博士(为什么这么长?后文来解释)。

在搞清了“电影学博士”和“拍电影”之间的区别之后,如果你还对读这样一个博士学位抱有兴趣,那么你可以继续往下看了。与我的标题相反,我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电影梦”,更没有什么“巴黎电影梦”。只能说相对于研究文学文本,我更喜欢研究影像,并想继续在这方面做下去。我在学校修了一些电影方面的课程,读了一些相关书籍,本科学年、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都与电影直接相关。总而言之,在2014年秋天我决定申请,并开始准备“套磁”的时候,我对电影学的了解也就是一个中文系学生能达到的普通水平而已。后来用来申请的简历上写的也就是这些东西,并无其他。事实上,因为这个决定来得比较突然和仓促,再想准备什么也来不及了。

据说,套磁应该在九月开始。研三开学后,我就开始从学校网站上找方向比较合适的老师。我是从巴黎开始找,这里电影学比较兴盛的是三大和八大。三大的艺术与媒体学院(ED267)似乎规模最大,我以前看过的很多教材类书籍也都是三大老师的著作。八大也有一个规模较大的视觉艺术学院,而且这个学校跟中国往来密切,在国内影响比较大。我个人当时稍微倾向三大,因为周边环境更安全一些(胆小鬼选校法则),就在ED267的博士生导师名单里找了一个还在招生,而且貌似跟我方向有点接近的女老师,写了一封动机信给她,附上了我的简历。她很快就回复说学生太多,今年不招了,然后给我推荐了另一个导师。我当时还有些沮丧,不过后来发现,她给我推荐的导师很不错,我还读过他写的《特吕弗传》,也就高高兴兴地跟新导师A先生联系上了——这也就是我最后确定要跟的导师。从开始套磁到确定下来花了一周左右。

于是,我就把上一次用过的动机信改了几个字发给了A先生,表示我看过他的《特吕弗传》,特吕弗是我最喜欢的导演(是真的!)。A先生回信很快,说可以过来跟他读博士,他要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而且博士入学需要达到C1的法语等级,还要一个短短的研究计划,不过不用着急写。我就找教务老师开了硕士成绩单发给他,他比较满意,这个事情就算说定了。后来也通过了考试(别急,这个后面也会讲)。应他的要求(也可能是客气),我隔一段时间会给他发邮件汇报我的学习情况,主要是论文写作情况,沟通还比较顺利。特别是在后来申请留学基金委资助和留学签证的时候,我向他提了很多很多“无理要求”,比如让他在还没看过的研究计划上先签字啦,给我开一个签证用的(假)住房证明啦……他都一一及时满足了博士,有时候还是大半夜回信,在此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也在网上看过套磁经验,主要是北美的,发现我踩过不少雷区:什么老师一两天不回信就再发一封催他啦,动机信废话太多不进入主题啦……但幸好A先生大人有大量,没有计较。大家在发邮件前可以看看这些经验,以免不小心惹毛了谁。就我的经验,只要法国老师还在用这个邮箱,他都会回你的,只是有时候可能比较慢罢了。(我的邮件都是用法语写的,也会有写错的地方,但好像没关系,不要问我能不能用英语哈)

总的来说,法国(文科)博士申请程序非常简单,发邮件找到愿意接受你的导师,基本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我后来的邀请信都是导师自己在word里制作,自己贴邮票发平邮寄给我的,非常随意。什么高大上的招生委员会啊,热心的小米啊,神秘的招生程序啊,反正我完完全全没经历过。这样来看,法国的“选校”经验可能和北美不大一样,在这里主要是“选导师”。我甚至很长时间不知道A先生是哪个学校的,也不好意思直接问他这么小白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大胆问,他后来还问过我:不好意思,您到底是先生还是女士呀?)。跟他发邮件用的虽然是ens的邮箱,但我知道ens很少发博士学位,就在these.fr上搜索看他的博士生到底注册在哪。当时的信息只更新到他以前在巴黎十大指导的论文,并没更新到后来和高师和三大合办的这个博士生院。所以我一直以为我申请的学校是巴黎十大(南泰尔大学)。这个学校的电影专业很小,好像只有三四个老师,但也很有名,我还看过几本他们出的书。总之,当时觉得只要能跟A先生读博士,申到哪个学校都很高兴,在留学基金委网站上填申请表也填了巴黎十大。后来拿到邀请信才发现导师现在只在高师工作,录取我的是上面说过的那个高师和三大合作的博士生院,只好又在网上一个个改回来,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去了巴黎三大这个“”吧。

此处似乎又可以岔开去说另一个话题,为什么去法国而不是美国?(其实这不是一个“选择”问题,因为我没有两边都申请,更没有拿着一大把offer,所以……没的可选啊!)我身边同学去美国深造的确实比较多,学电影的也不在少数。而美国的申请流程也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可循,申请起来似乎比较方便。我也曾经坚定地想去美国读PHD。相比之下,去法国留学的却不是很多。语言问题当然是一方面原因,但在两种语言掌握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为什么我更倾向法国?就我对美国学院派电影专著和论文浅薄的阅读经验和印象而言如何申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我觉得美国学院的电影研究范式可能并非是我想做的方向。特别是身为一个亚裔学生,我似乎可以看到如果去了美国,我的博士论文势必要偏向种族、性别、阶级这些议题。当然,我很关心这些问题,但我觉得这些问题生长的场域不在学院之内,更不在一本博士论文之内。而在法国可以做的东西貌似更五花八门。好吧,每敲下一个字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在啪啪打脸,因为我现在的题目又阶级在职研究生,又种族,又政治——这是我在母校七年渲染出来的底色,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这样的题目,但我真心希望日后它能有一个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了学术环境看似比较自由的法国。希望……以后别后悔。

很多从国内申请法国文科博士的同学都会申请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我也是,这个情况可以从csc的网站上了解到。至于其他的奖学金应该也有,不过我没有申请过,就不太清楚了。A先生也说最好自己可以找到资助,因为他们那里很少有给外国人的奖学金。这个csc的奖学金申请应该是在寒假以后,也就是2015年3月开始,一开学就要给国内的学校交材料。考虑到两边的假期,最好在第一学期就办好。当时我在截止日期前两天才得知消息,被搞得措手不及,不过有惊无险,导师48小时之内给我开好了所有证明。我申请这个资助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由漫不经心到提心吊胆的过程。本来莫名其妙有个“中标率100%”的印象,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尤其是见过几个文科生申请失败的案例后就更害怕了。渐渐地我也会紧张地守着小木虫论坛刷帖子,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刷掉。但论坛上很少见到文科生的经验贴,法国电影学博士就更不知道有没有了。还好五月初出结果的那天晚上,我看到的是一个“录取”字样,才算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说一下法语学习和考试。法国(文科)博士入学的官方语言要求是C1,据说有时候也可以放宽要求。我是2014年11月在北京考的。这个考试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具体情况可以上北京语言大学的网站了解。也有TEF/TCF可以选择,可以通过法国高等教育署的网站查询。至于我个人的想法,选择DALF这个考试是因为它的成绩是终身制,不会过期,而且比起加考写作口语的TEF/TCF好像更省钱(额……)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前报名,我第一次因为没报上C1,就考了个B2先试试,发现不是很难,就又报了11月的C1(所以,其实没省钱……),也就通过了。至于怎么准备这个考试,可以上“新欧洲”也就是原来的“战斗在法国”论坛看一看,有很多人分享他们的经验。我大学不是法语专业,但学法语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没有什么“速成”经验。参考的资料也就是京东、当当、亚马逊能买到的那本官方指南(当然上面的题我几乎都做完了)。只能说这个考试没有看起来那么难,而且书上的某些应试技巧真的很好用,从此我会写法语八股文了!

至此,我想我已经回答了“如何申请法国电影学博士”这个问题。至于一些我没谈到的问题,要么是很容易就能在网上找到答案(大家别当伸手党),要么是真的很难回答。我想说申请本身真的很简单。需要花精力的只有发邮件联系导师、撰写研究计划和法语考试。其他都是按部就班的体力劳动,以及一些耐心的等待。跟我预想的不同,申请这个看似庞然大物的事情事实上只是研三生活的一小部分,真正的主题还是写硕士论文。所以,千万别为申请耽误了更重要的事情。

既然申请的程序很简单,那么真正困难的是什么呢?我看过很多人的申请经验(在我曾经还坚定地想申请美国PHD的时候),都谈到了他们读博士的决心。这一点我完全同意。我也有这么一个单纯的决心,就是要读博士,不管以后工作怎样,至少再研究几年我想学的东西,我不想这么早就找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上海mba,我不要去……所以我完全没有想过找实习,找工作的问题。这算是大大减轻了申请期间的压力。

所以说早做决定,一切都会从容很多——不过这说的也不是我。关于在哪读博,要不要出国的问题,我曾经纠结了很久,想过各种方案,迟迟不能决定。最后拖得错过了跟本研究所的导师继续留校读博的机会,也就一门心思地申请出国了。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个选择的对错。可能因为电影学专业在法国确实发展得更加成熟,去那里留学看起来就很“合适”,其实未必如此。留学并不仅仅是一个“在哪学习”的问题,还包含了“在哪生活”的问题。我爱电影,但说实话,我对电影的爱可能还没有超越我对现有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亲人朋友的眷恋。对一个毕业年限未定的文科博士来说,未来四五年乃至更长时间要背井离乡,离开在国内牵挂的人和事,对我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而在国外用不熟悉的语言生活、学习和写作,还要尽量在规定年限内拿到学位,更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任务。即使是在我申请成功以后,老师们也很直白地给我泼过冷水,问我拿不到学位怎么办。我开玩笑地说:应该会后悔没在国内考博吧。但是我想,古之学者为己,这条路上本来也无所谓成功失败,无非是兴之所至,兴尽而归。我想学一门知识,需要去一个地方,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我很幸运地抓住了……如此而已。在完成这一切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关于将来的任何明晰的规划,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理想,没有对异国风情的憧憬,甚至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想,对于“到法国读电影博士”而言,这些都不是必要的。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要继续学习我喜爱的知识,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和命中注定,以及许多可爱的人的帮助,它成了一个“巴黎电影梦”,一个可能也存在于很多前来与我交谈的同学心中的梦。我想,怀抱着“巴黎电影梦”的人,大概都是抱着这样愿望的人吧。许许多多的旅途,不正是由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开始的吗?

申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本科,张昊:从湖南大学到巴黎第十一大学

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是法国最富声誉的大学之一,该校拥有多名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获得者以及众多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该校的数学专业享誉全球。日前申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本科,湖南大学数学学院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张昊成功申请前往该校读研,继续在数学海洋里遨游。

作为一名大二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圆梦专业实力世界领先的国外名校,张昊坚定地说:“来到数学院是我大学期间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张昊。

01

启蒙:被老师们的热情感染

“在转专业之前,我对现代数学几乎毫无了解。只是觉得学数学能弄明白以前不懂的东西,理解一些理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张昊说到。某种程度上来说,张昊的数学学习是在大二转专业之后才真正开始的。

“在专业课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如何去写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申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本科,张昊:从湖南大学到巴黎第十一大学,并被老师对数学的热情所感染。”李军老师的《高等代数1》是张昊在数学院上的第一节课,这门课也为他打开了走进现代数学的大门。

不管是课后必做题,还是选做题,张昊都模拟李军老师写证明的方法独立完成,“哪怕要花大量时间才能做完,但做出来每一道难题博士,心里都很快乐。”

02

潜心:在“晚间课堂”上巩固

作为一个转专业学生,张昊的课程学习任务比普通学生更为繁重,但数学院的“晚间课堂”给了他更多向老师请教和讨论的机会。“每天的晚间课堂都有专任老师志愿值班,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

不同于一般的晚自习,数学院的“晚间课堂”是“习题课+晚自习”的组合形式,并且分层为拔尖课堂和基础课堂,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

“任课老师和习题课老师在结合上课、作业反馈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晚自习给学生定期开展核心课程的习题课,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强化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课上与课后的学习一贯性。” 学院副院长雷渊对“晚间课堂”充满信心。

凭借着浓厚的兴趣,受益于学院良好的课程安排和“晚间课堂”。张昊迅速跟上了同年级学生的节奏,“学年结束,我取得了让自己很满意的成绩。”

大四的张昊仍坚持上晚自习。

03

钻研:在“讨论班”中提升

步入大三以后,学院强能力、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更让张昊在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领域遨游,“我感觉自己对数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成熟度有了很大提高。”

数学专业的应用方向很广,但众多的选修课会尽可能让每个同学都能满足细分方向的兴趣学习。“哪怕这门课只有几个人选,也会照常开设。”张昊说,“我选修的《李群基础》课程选课人数不到10人博士后,更有《多复变函数》等课程只有2个人,这些课程都会正常上课。”

“大三大四的时候,我还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了关于复分析和复几何、几何与拓扑的讨论班。”张昊口中的“讨论班”是数学院“孕穗计划”的一种形式。

“讨论班”一般在周末开设,时长半天,由学生主讲,老师指出错误或对某些知识进行补充。“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只能报告十几分钟。但在最后几次课上,我可以一个人完整地把整堂讨论班讲完。”张昊说,“通过讨论班的形式,我明显感受到了自己数学水平的提高。”

由于是一名转专业学生,很多课程时间会有冲突,名列前茅的张昊未能在三年内修完全部课程,错失保研机会。但他却一点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对数学充满热情的同学,一起克服了很多苦难;我遇到问题时,可以到任何一位老师的办公室去寻求帮助。”张昊说。

即将大四毕业的张昊期望能出国继续深造,数学学院的老师们还为他写了推荐信。

目前,他已经成功申请至巴黎第十一大学的数学专业,“法国的数学学术氛围很浓厚在职研究生,而十一大的数学专业在全球享有盛誉,具有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我希望可以在那里一直追求着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来源 | 融媒体中心 数学学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4154.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1月 15日
下一篇 2025年 1月 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