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留学
Know the Cause of
学术秘史:英国高等教育界
数字社会学之学位课程简史
华威大学
金史密斯学院
格拉斯哥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Kiki Yu
Li
广州摆渡学人留学社会学部
2024/06/17
目录 00 数字社会学是新闻传播吗? 01 爱丁堡大学MSc 02 英国历史第一个数字社会学学位课程: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MA/MSc 03 布大技术与数字社会研究小组 04 华威大学数字社会学课程 05 格拉斯哥大学数字社会硕士 06 结语
00 数位社会学是新闻传播吗?
乍看这节标题,名称上来说两者明明是泾渭分明的,数字/数位社会学( )怎么可能是新闻/媒体传播(Media and )呢?为何要提出这种不言自明的问题呢?
想必各位同学与留学界的同行都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的MSc 是留学申请的一个大热专业,不少媒体传播背景的同学都会把这个专业列入自己的项目清单。媒体传播背景的学子们普遍认为这个专业是爱丁堡大学里面最为接近“传媒”的专业之一(或许还有 也算),皆因它带有一个“”的字眼。
甚至笔者见过不少学生在申请英国硕士的时候,基本上会把那些专业名称上带有“”字眼的硕士项目都等同起来,使用同一份个人陈述去递交申请,例如UCL的MA Media, UCL的MSc ,KCL的MSc and ,华威大学的MSc Media and 等。
然而,这里面或许存在一些迷思是需要厘清的,究竟数位社会学( )是不是一个媒体传播的学位?其学科研究的议题和理论取径,与我们在国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授的一类“数字媒体”、“新媒体研究”、“新媒体与社会”有多少的重叠之处?媒体传播背景的学生假如要申请这一类项目,又应该如何在文书材料当中做出调整,以规避一些可能因知识背景无法衔接而误解项目,以致被审核委员会质疑呢?
关于为什么笔者要在这里翻译成为“数位社会学”而不是“数字社会学”,主要就是“”这个单词来自于“位元”(digi)或单位(最小单位)或“进位”的概念,翻译成“数字”比较没那么能保留这些相关的知识资讯。另外, 是相对于 (类比物,模拟)来说,它们分别代表了信息的两种不同表示和处理方式,因此将“”翻译为“数字”,那种对比感体现不出来。
但是数字社会学在留学界又已经约定俗成,生怕各位学子搜索不出来我们的文章,还是同时保留一下数字一词与数位并列其中。
▲《牛津词典》对于的解释+
01 爱丁堡大学MSc
首先让我们揭开让无数传媒申请学子“又爱又恨”的爱丁堡大学MSc 的神秘面纱。
▲2020年申请季,来自微博的一条爱大数字社会学硕士拒信信息
从以上截图信息,我们看到爱丁堡大学MSc 审核委员会的回复:我们这个项目并不是传统的Media and 的专业,而是与数位生活相关的社会学研究。从笔者在过去几年的留学咨询实践来看,把 看做是一个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不在少数。
甚者,不少同行也跟我交流过,这个专业常常会拒绝一些硬件背景非常优秀的学生,难以摸清这个项目的审核逻辑和评审偏好,这个专业俨然已经成为了英国留学申请中的“刺头专业”之一。因此,也便有了我以上在开篇标题中的貌似奇怪但又合乎情理的提问。
或许,它的难申请一方面源于竞争异常激烈(录取数据 | 中国申请占比达90%的大热门:爱丁堡大学数字社会学硕士),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会更多把申请者的学校层次、成绩高低和实习的数量作为是否可以被录取的黄金标准,却鲜有人会深入去讨论数位社会学的设立历史。又或者去问:
它的出现究竟是在回应社会学界的何种知识变革和理论转型?它与传统的社会学的硕士相比究竟特殊在什么地方?摆渡学人指导学生写作个人陈述( )时,又应该如何体现出对这个领域的理解以证明个人求学的知识动机呢?
数位社会学( ),不单只是对我们各位留学生和留学顾问来说是新专业,对于学术界来说也是一个新兴领域,也就是近10年以来才逐步建制起来的一个社会学次领域。这个领域哪怕在国内大学社会学系也少见,那对于国内新闻传播学院的学子就更加陌生了。
既然这个领域依然处在嚆矢阶段,诸位未能在留学申请的材料当中充分体现学科见解,又或者用固有思维去将数位社会学和新闻传播等同起来,亦是情有可原。
英国以“MSc ”命名的硕士专业只有爱大数位/数字社会学项目这一个。该项目设立在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 of and (SPS))的社会学系下,决定了它是一个社会学专业的身份。但不同于传统社会学,它是将社会学取径与研究方法与理解数字世界的新理论和取径相结合。项目仍然会研究不平等、人口统计学、劳动力、移民与流动等社会学所关心的问题,但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下的演变,以及我们怎么理解这种变化。
▲爱大数字社会学硕士的项目描述
该项目设置了两门核心课程,一门理论,一门研究方法和实操。其中“ and in ”,介绍了数字社会学领域的关键概念和争论。课程将重点探讨我们现在生活的所谓“网络社会”、“信息社会”或“数字时代”,一方面特别关注催生数字技术和数据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一方面探索这些新兴技术如何中介()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空间、关系和活动。
▲爱大数字社会学项目的核心课程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说明在2024/25学年会推出专门的社会数据科学系列课程( Data ),例如 , Text , : and 等。这些课程爱大的MSc 项目也要学习。而在社会社会数据科学方面训练最强的当属LSE的MSc in Data (关于这个专业的介绍与申请案例请参考1. 英国高校自成体系的社会研究方法训练:从LSE方法论系谈起的第二小节;2. 录取捷报 | LSE应用社会数据科学硕士:计算技术在态度和刻板印象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新增的这类前沿的社会数据科学课程,目的是强化爱大数字社会学项目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利用计算分析和编程等数据科学技能,去评估和开展数字时代的社会科学研究。
从以上分析,我们意在说明爱大数位/数字社会学硕士是一个“血统纯正”的社会学项目,只是更侧重社会学理论与议题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在数字世界是如何发展的。因此,对于申请者来说,社会科学专业,并且有修读过社会学基础课程的学生(主修,选修,辅修,暑校等都可以),申请爱大这个专业才更有竞争力。
相关录取,请阅读:一周offer速递:LSE+3;UCL数字媒体+2;KCL+4;数字社会学+1。录取捷报 | 爱丁堡大学数字社会学硕士MSc
02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MA/MSc
如我以上所言,英国大学当中硕士学位名称为MSc 的大学只有爱丁堡大学一个,但是实际上爱大并非是英国高教历史上第一个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而是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或称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of )。
虽然这个专业的资讯在网上已经几乎绝迹,众人也无法再申请金匠这个专业。但是作为英国社会学高教界一个开创性的贡献,笔者还是认为应该分享一下笔者所能找到的相关资讯。
虽然金匠大学的数位社会学(MSc/MA )在2015年停办至今未恢复,但是其创始人 后来到了华威大学,成为了如今留学界的一个大热专业MA Media and 所在的CIM中心的主任。因此从学位设置的源头去爬梳此次领域,或许更有助于我们逐步理清楚数位社会学在英国大学中的发展轨迹。
和数字社会学的故事
是STS (, ,and ) 领域的教授,任职于华威大学跨学科方法中心( for )。她博士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主要学习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哲学。她的研究主要贡献于STS领域,探讨的议题集中在创新、政治、环境和日常生活的结合点。她同时深耕于社会研究方法论方面。
她的最新著作《数字社会学》(,2017)提出一种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数字社会的方法,并认为社会研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数字时代正在发生变化。她目前正在建立关于智能技术的社会测试的新研究。
在任职于华威大学之前, 曾经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任教。 在华威大学教授硕士课程数字社会学( )和数字对象和方法( and )。
, N. (2017). : The of . John Wiley & Sons.
教授的个人网页: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那就让我们来一览金匠学院所创办的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数位/数字社会学专业吧。
2011年6月9日,金史密斯大学成立了第一个MA 的硕士项目(一年制授课型),并于当年9月开始招生。申请没有时间限制,采用滚动录取( basis)方式,招生名额为20个人。
这个项目课程是由的社会学系和计算机系联合提供,并由学校的创新与社会技术中心主办( for and )。这个硕士学位的项目召集人是社会学系的 ,课程领导人是计算机系的Chris 。
Chris 介绍
Chris 是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管理研究所 (IMS) 的创新研究主任,也是创意与社会技术中心 (CAST) 的创始人。他是加拿大出生的学者和企业家,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他陶醉于学科和边界的交叉点,包括工业和学术之间的交叉点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点。
他目前与行业合作伙伴的研究项目包括人工智能、消费者行为、智能能源、联网家庭、可穿戴技术、加密货币和移动安全。
Chris经常出现在媒体和媒体上,分析数字媒体、新兴技术以及数字经济和政治。他目前的主要教学和研究兴趣是管理研究、创新、数字新闻和社会学或技术与工艺的交叉领域。他是的董事总经理,在英国组织担任多个非执行董事和董事长职务,并为总部位于伦敦的投资银行 管理创意产业投资。
Chris是创新管理理学硕士的召集人。他教授创新案例研究和项目管理课程模块,并且是 PMP、Agile、Scrum 和 方面的认证项目经理。
教授个人介绍网页:
金匠数位/数字社会学的项目,是一个一年制硕士,将社会学和计算机两个学科结合在一起,以给学生提供对数位社会生活的分析技能。同时,它融合了基于实践的社会研究的技术技能,以及社会学的思考方式,以使得学生能够在新兴的数位社会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
数位社会学硕士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且横跨金匠校内的社会学和计算机的高阶课程。它的设立,是专门为了促进使用创造性的计算技术和方法,以整合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的思考方式。
▲ 在她个人网页中详细地谈到了金史密斯学院数字社会学硕士的创立与课程
该项目的课程包括两个实践内容,第一,将保证提供实习机会,第二,保证提供专业实践,并由计算机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来指导。数位社会学的课程目标是在社会生活的研究和阐释上,跨越感知数位落差和模拟落差( and )。
还做过一系列技术、环境、知识和公众之间的各种交集的研究。其中有一篇 : , STS and ,这篇关于数字社会学领域的新导论极具挑衅性,对当今在计算、媒体、社会研究和社会生活的界面上出现的关于认识社会的新方式的跨学科辩论进行了批判性概述。
▲ 关于技术、社会学、STS等领域的研究
数字社会学介绍了一些关键概念、方法和理解,这些概念、方法和理解目前为发展特定的数字形式的社会调查提供了信息。评估了数字方法、数据和技术在社会学现象研究中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并评估了计算使新的“社会科学”成为可能的主要主张。
正如所说,数字化不仅仅激励社会研究的创新:它迫使我们重新参与基本的社会学问题。我们必须学会认识到,数字技术有能力将现有的知识框架带入危机,并可能重新配置更广泛的关系。
对于修读数字社会学、数字媒体、计算和社会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及时参与当前时代的关键变革将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这里,请各位留意一点,当年在金匠学院创办 的时候,就已经跟是跟计算机合办这个项目了,十三年前她就已经有这种高瞻远瞩了。数字社会学华威大学爱丁堡大学,并不能只学习社会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当下的问题,而是应该迈入跨学科的路径。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她最终会离开金匠学院,或许金匠能够提供的资源不够多,让她无法进一步把这个领域发扬光大吧,所以才去了华威大学?证据不足,也不敢贸然推论。倘若有相关的知情人士,也可以来信跟摆渡学人斟酌一二,欢迎各种有建设性的学术讨论。
03 布里斯托大学技术与数字社会研究小组
布里斯托大学没有数字社会学的硕士项目,而关于数字社会领域的研究,全部集中在布大社会学、政治与国际研究学院( of , and ,简称 SPAIS)里面的一个研究小组——“技术与数字社会”( and )中。
▲ 布大技术与数字社会研究小组
技术与数字社会研究小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响应 SPAIS 中社会学、科学技术研究 (STS) 、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蓬勃发展的学术研究,反映了布大在“社会数字/数据科学/技术”战略研究方面的重点。
该小组结合了SPAIS在科学技术研究和数字社会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布大的数字未来研究所( )和 ESRC社会数字未来中心( ESRC for )都发挥着领导作用。该小组提供了不少资源在ESRC和EPSRC的培养上,这也说明这个研究小组已经比较成熟,想要并且有能力在数字社会学的博士培养上提供支持。
该小组致力于研究所有社会技术事物——包括但不限于社会数字——从其设计、构建和维护(专业知识领域)到日常使用。它的研究兴趣与主题包括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学与市场,社会技术基础设施等等,如下图所示:
▲ 布大技术与数字社会研究小组的研究兴趣与主题
鉴于该小组的研究颇为成熟和体系化上海mba,因此布大计划在小组资源的支持下,未来推出MSc and 的硕士课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期待一下了。
从这个历史资讯也可以看出来硕士,摆渡学人一直说明的一点:硕士学位课程并不是随随便便就会设立的,它的设立往往跟社会发展、学科发展以及高校内部的研究小组的筹建有关。没有人,怎么好意思,又怎么有胆量去开设一个硕士学位去招收学生来培养呢?这个就很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当中对范式()的定义,一个范式其中必须要有,如果一个学科没有后进者怎么发展得了呢?那么如果要发展后进,开设本硕博学位课程招人来培养不就是最好的手段吗?
学校创立某个项目往往都是带有自己的学科发展目标的,从这个角度去倒推留学申请的策略,也会更能够提出有效的方案让申请成功,因为这样最容易击中教授们的学术品味。只可惜,社交平台上留学界的话语体系往往脱离了学术界的话语体系,只会看看这个项目的录取率如何,或者随便定义一下这个项目水不水,给某些项目贴上一个赚钱的标签就完事了,要不就是神化某些项目,要不就是污名化某些项目。
实际上,我们大可不必这样,这样无益于我们认知世界的运作方式,也搞不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用这种表面的快思考思维去认知事物多了,人的大脑就越容易偷懒,也会变得越来越笨。深究一些事物的根源,确实非常费脑筋,但是它可以引领我们正确思考,追根溯源,不浪费我们的脑力在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之上,人就会越来越聪明,思想就会越来越深刻。
04 华威大学数字社会学课程
华威大学也没有专门的 的硕士学位,它在华威是作为跨学科方法论中心的一门课程——IM920 。而前文我们提到的创立金史密斯数字社会学项目的 教授,她去到华威以后成为MA Media and 的召集人,IM920 就是这个硕士中的一门选修课。
▲IM920 课程介绍
由上图所说明的,在数位/数字社会学课程模块中,学生将学习数字创新如何实现新的认知和干预社会的方式,从实时研究到在线实验和行为分析,这对社会科学、计算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何影响?
近年来,新型计算社会科学引发了社会学、计算机和媒体研究等学科的激烈争论()。本课程将概述这些争论,并深入介绍它们提出的关键认识论、方法论和规范问题,例如:新社会计算科学的耸人听闻的主张是否站得住脚?我们真的需要新方法来研究数字社会吗?跨学科的数字社会研究的新对象、方法和平台是什么?计算社会学的兴起对社会研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有何影响?这些内容将会在该课程的第2-5周进行教授。
在本课程的第6-10周博士后,学生将通过研讨会和实验课以更的方式探索上述问题,其实就是学习如何进行数字社会学的实地研究,包括使用什么研究方法,如何收集数据或实地考察并分析数据等等。
昨天摆渡学人发表了一篇文章:录取捷报 | 全英第一数字媒体文化:17个华威大学数字媒体与文化录取! 6个,23- 11个。里面把华威大学评为全英国第一,也跟本文所讲的一些历史和现状有关。十三年前创办 学位已经跟计算机系合办课程了,到了华威大学那就更加把这点发扬光大了。
正如昨天那篇文章所提到的,华威的 media and 本身就植根于“跨学科方法论中心”这个系所当中,这个系所是有一个核心的学术雄心和学科发展的蓝图的,就是认为当下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超越“学科边界”( ),不能用单一学科理论框架和方法来研究数字社会的新问题。
其次,这个系所并没有将这个口号变成空中楼阁,而是非常实在地设置了另外两个项目:data ,以及big data and ,以为学生切实掌握新的研究工具打好坚实基础,部分选课三个硕士学位也可以共享。我们可以说,华威大学的跨学科方法论中心,在英国高等院校相似项目( / media)中可以做到“文理兼修”的一个最好项目。
在这点上,请问KCL的 and ,或者LSE的media and (data and ),又或者UCL media三个方向,又怎么与之相比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实际上也可能没有可比性,毕竟大家的课程培养目标不同。
强行这样比,更多是在强调的是华威的项目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研究技能一点,进可攻,退也可守。华威这个中心出来的学生可以做其它大学相似专业的学生可以做的东西华威大学爱丁堡大学,学术秘史:英国数字社会学硕士学位课程之历史兴替-MSc Digital Sociology,还可以做他们不可以做的东西,例如商业分析。以上所分析的爱丁堡大学数字社会学增加这个 data 的内容,究竟有没有受华威大学的影响才在2024年进化呢?我们不太知道是不是,但从这种历史的纵向对比,至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华威大学是绝对比其它大学更加高瞻远瞩的。
以上说到华威大学在 上“文理兼修”,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华威大学的理工科资源更多,能够获得的学术资源支持更多,更加适合在华威的学术土壤中让数字社会学这个学科发扬光大,所以才离开充满艺术气质的金匠学院呢?不知道,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各位读者去思考和挖掘吧,如果大家有新发现,也欢迎来信。
: The of
英国华威硕士预科,华威大学研究生有预科吗
华威大学(The of )是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在英国主流媒体排名中,除牛津、剑桥之外唯一未跌出过排名前十的英国大学。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居第54名英国华威硕士预科博士,华威大学研究生有预科吗,常年稳居世界百强乃至前五十 。华威大学位于英格兰中部华威郡和考文垂市的交界处硕士,创立于1965年。华威大学以严苛的招生,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而闻名。
华威大学研究生有预科吗
英国华威大学有研究生预科课程英国华威硕士预科上海mba,优秀研究生预科学生还可以申请华威大学国际奖学金。
英国华威大学研究生预科专业
and 服务产业设计与管理
电子商务管理
工程商业管理
工程企业优化
国际技术管理
制造系统工程
& 加工技术及商业管理
and (iae) 创新与创业管理
华威大学环境,23fall录取捷报 | 数字技术与社会不平等:华威大学数字媒体与文化硕士
祝贺 摆渡学人学员 获有英国最顶尖的商学院之一 综合排名第64 华威大学 数字媒体与文化硕士录取 MA Media and ▼ 申请时间线: 11月29日递交 3月27日收到offer
阅读提要
以H同学为例,为何申请者关注的问题和对象越集中,越有利于匹配到项目?
个人陈述如何从数字技术与社会不平等切入?
华威大学跨学科方法论中心,以及数字媒体与文化硕士项目介绍
1.选校:看经历的聚焦程度
H同学最开始和顾问老师Lena沟通的时候,就表达了自己对人类学的向往,但是ta担心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背景缺少匹配人类学的理论深度。Lena老师经过评估,认为一来英国的人类学项目因为其本身的建制化程度和包容度高,所以接受广泛背景的申请者;二来H同学有很多拍摄微电影的实践,而主题都集中在家庭、亲属关系、死亡仪式等人类学经典议题,可以找到切入人类学项目的关键问题,因此鼓励H同学申请,并拿到了UCL人类学与专业实践硕士(点击阅读)、曼大社会人类学硕士的录取(点击阅读)。
除了人类学方向,Lena老师还建议H同学申请了数字媒体方向的项目,这对本科就是偏传媒实践的H来说是相对求稳的选择。H同学的微电影和纪录片拍摄、媒体运营相关经验丰富,所学课程例如新媒体概论硕士,影视产业研究,传媒前沿问题研究让ta对传播理论、媒体产业、媒体与社会领域有了基础认知。此外,H同学的毕业论文讨论了纪录片的媒体形式和女性形象呈现与社会化之间的关系,ta的辅修专业的毕业论文同样涉及数字文化的议题,主要关注数字技术与经济与社会的交叉,关注平台算法、治理监督与等偏平台研究的问题。
H同学有关数字媒体、视觉文化的背景相当集中且丰富,而且ta对于数字媒体如何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对政治变革的观察比较深入,特别是互联网中的种族主义和性别对立等矛盾,公共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意见表达的空间华威大学环境,数字媒体在政治传播和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等。
因此H同学最终申请了人类学和数字媒体两个方向的项目。数字媒体方向,Lena老师建议H同学可以从数字媒体(媒体形态和生态)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从而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角力入手,重构文书素材。
2.数字技术与社会不平等
文书老师处理H同学的文书时主要按照两条逻辑来安排。首先,理解项目。在录取捷报| 从数字环境中的权力和监视角度切入数字、媒体与文化项目:华威大学 Media&(点击阅读)这个录取案例中,我们已经分析过华威的数字媒体与文化很偏STS研究,关注平台、算法、监视等技术与社会交叉领域的议题。因此老师以这个项目的核心特点为主线,再去梳理H同学有哪些素材是可以运用并加以分析的。
再次,虽然H同学数字媒体的经历很集中,但是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以匹配已经确立好的问题意识,还需要精细化的剪裁,这也是摆渡学人一贯遵循的文书素材选择标准。因此,老师将H同学的经历分门别类,筛选后发现同学一部分经历集中在数字鸿沟,一部分集中讨论了互联网中的监视和隐私问题,还有对性别不平等议题的关注。
老师于是将项目的关切与H同学的经历特性加以融合匹配,从数字媒体和技术与社会不平等切入,分别反思并表达了H对数字鸿沟( )、侵犯隐私( )和性别歧视( )三个主题的研究兴趣。
不论是哪个部分的论述,老师都力求最大化地利用H同学的相关经历,以突显出H对该主题的持续性的学习兴趣与深度思考。举例而言,老师先分析了H同学对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的认识,接着转向对数字媒体如何促进公民和政治参与的思考,进而关联到数字鸿沟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程度的影响,最后再借助数字图书馆的经历,分析了人们能否通过数字资源跨越知识鸿沟,受到社会制度、教育水平、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制约。
3.专业介绍
跨学科方法论中心( for (CIM))2012年成立,是一个专注于数据和方法论的尖端教学和研究中心,尤其在跨学科研究方面。该中心的研究团队来自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等专业领域,华威的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都位居top50。
其下数字媒体与文化硕士(MA Media and )聚焦于数字技术、媒体和基础设施发展如何改变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
该专业最大的特色在于,利用华威CIM的多学科视角批判性地探究数字文化的关键主题,包括平台化、参与式文化、媒体行动主义、数字劳动与政治经济学、隐私和监控、行为设计、数据评论、环境的可持续性。
入学要求
专业:华威大学数字媒体与文化硕士
学术要求:无专业背景限制,但申请人必须展示出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对数字媒体和文化的当代发展的兴趣。2:1学士学位;中国学生根据不同大学平均成绩有80-84%;82-89%;85-89%;88%几档。
语言要求:雅思总分7.0,两项6.0/6.5+,其余7.0+;托福总分100,阅读22,口语23,听力和写作21。
GMAT/GRE:无
系所链接:
项目链接:
4.院校介绍
华威大学(The of )博士,1965年创立于英国沃里克郡和考文垂市的交界处,英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之一,米德兰兹创新联盟成员之一 ,属于“平板玻璃大学”(Plate glass )。
平板玻璃大学
1963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罗宾斯报告》,提出让更多的平民大众上大学华威大学环境,23fall录取捷报 | 数字技术与社会不平等:华威大学数字媒体与文化硕士,随之要求建立一批新的高校,平板玻璃大学即为此报告发表前后成立的20所大学在职研究生,与以维多利亚建筑风格为主的6所红砖大学如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和更古老的8所古典大学如牛津剑桥等大学形成鲜明对照。
被叫做“平板玻璃大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大学的建筑风格,一方面也代表英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平民化。
华威商学院被誉为英国最顶尖的商学院之一,其数学、经济、传媒、计算机等专业也位居英国前列。2023华威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64,英国排名第10;排名第78;英国2022卫报大学指南中排名第6。
留学咨询请加小渡老师微信
英国华威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与英国华威大学项目管理硕士PMP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编号),北京城市学院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举办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in and ),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管理人才。
一、项目介绍
●专业介绍
我们的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专为有志于从事或者正在从事企事业管理、项目管理的人士设计,秉承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对入学者的专业及工作背景不做限定。培养中突出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国际项目运作的实例分析,传递国际化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让学习者在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以及项目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具备项目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
●合作院校介绍
英国华威大学(The of ) 创建于1965年,目前在校生总数为23,420人,研究生10,441人,其中国际学生6,441人。自建校以来英国华威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在职研究生,北京城市学院与英国华威大学项目管理硕士PMP,英国华威大学一直以其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师生互动教学享誉世界,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并列为英国公认的名校。华威大学共有29个学术部门、50个研究中心和机构博士,被英国政府科研评估系统确认为英国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65%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位列国际优秀水平。在2012年QS( )世界大学排名中英国华威大学排名全球第50。英国华威大学同时也是英国最早和工商业界建立密切联系的高等学府,并且由于在商业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学校获得了“华威公司”的昵称。在2011年的UCAS( and )报告中,华威大学在英国企业主重点聘用毕业生的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二、项目优势
1、文凭含金量高。通过本项目所有模块的学习者将获得英国华威大学硕士学位证书,与在英国本土学习所获得的学位证书完全一致,并可获得中国教育部官方认证;
2、学业事业双赢。不出国门享受世界顶级教育资源,同时兼顾您在中国国内的事业与生活;与精英同学互助,助力拓展事业平台;
3、省时省金高效。通过本项目英国华威大学北京城市学院,您最快能在1.5年内完成学业,并可以节省出国学费和生活费人民币近20万元,同时为您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迅速提升实力。
三、学制与学位
1、学制:全日制课程学制为1.5年;非全日制课程学制最长为4.5年。全日制学生必须在1年内完成专业课程模块,非全日制学生最长可以在3年内完成专业课程模块。
2、学位:通过本项目所有模块的学习者将获得由华威大学颁发的项目管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证书( of in and )。
四、教学安排
1、教学管理:北京城市学院与华威大学共同负责教学管理,采用当前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国际领先的专业教材,严格按照华威大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进行教学;
2、学习内容及要求:本项目包含专业课程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题讲座模块、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学生必须通过10门专业课程中的至少9门(累计90—100学分)及6门公共课程(累计11学分),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3、师资队伍:10门专业课程全部由英国华威大学教授或专家来华授课,并配有北京城市学院教师担任课程模块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
4、授课形式:本项目学生于2014年9月入学,每门专业课程集中面授1周,另由专业课程指导教师在2-3周的时间内指导学生通过业余学习完成该门课程的考核。具体授课时间在网上提前公布。
五、专业课程设置
本项目包含专业课程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题讲座模块、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其中专业课程如下:
金融分析和控制体系
组织及员工绩效
国际合资企业
商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物流及运营管理
战略市场营销
变革管理
产品设计与开发管理
复合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管理和控制
(详细课程安排以入学后教务公布为准)
六、报名条件
(一)学习或工作背景要求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学位及以上学历学位。同时以下要求满足其中任一项即可:
1、“211”大学或国内排名前220名大学的毕业生,且成绩优秀;
2、具有4-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3、北京城市学院-华威硕士预科(PMP)毕业,且平均成绩不低于70%博士后,每个硕士预科(PMP)模块分数不低于60%。
(二)英语水平要求:
以下要求满足其中任一项即可:
1、雅思成绩6.5(且各单项不低于6)及以上或托福(iBT)成绩92分(且听力不低于21、阅读不低于22、写作不低于21、口语不低于23)及以上或PTE 62分(且各单项不低于59)及以上。上述成绩均需网上核实,且为近两年内成绩;
2、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95分及以上;
3、具有4-5年或以上工作经历,并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英语口语及写作者,由单位出具正式确认函,可申请研究生荣誉证书课程(Post Award)入读资格。完成并通过前三门专业课程后,可升入硕士课程就读,继续完成剩下模块;
4、雅思6.0分或iBT 71分或PTE 51分或单项成绩不足者,可就读北京城市学院-华威硕士预科的语言模块(P MP )。英语成绩达到要求后,可升入硕士课程就读。
七、学费标准
全部课程学费为人民币12万元(在职学员与全日制学员相同),书费、住宿费等杂费另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