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中国首家公办本科职业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的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成立揭牌仪式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伟,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公参赵海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中方理事长谢永华等出席揭牌仪式。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体育部部长韩春那洛,柬埔寨国务部长陈乐提,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常驻国务秘书金塞瑟(KIM ),国务秘书翁博拉(OUNG BORAT),高教司司长莫诺伊(MAK NGOY),综合司司长韩迪琳(HAN DIVIN)博士,文化交流与奖学金司司长杰速坡(CHAP ),政策司办公室主任赖速维佳(LAY )以及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柬方理事长方侨生等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会见了中国教育部代表团一行。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对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和“中柬友好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中国和柬埔寨是铁杆朋友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双方确立了“钻石六边”合作框架(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签署新版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近年来,中柬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方已在柬建设了19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为柬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中柬两国在教育领域合作的最新成果。2023年是“中柬友好年”,2024年是“中柬人文年”。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既为“中柬友好年”划上教育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 “中柬人文年”开启一个充满期待的开端。中国教育部支持中柬两国开展教育对话交流,持续向柬埔寨学子赴华深造提供奖学金,持续支持开展在柬中文教育、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数字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把“人文”打造成“钻石六边”的“金边”,为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中柬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
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体育部部长韩春那洛对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柬中两国在人力资本发展合作上的又一新成果,是柬中民间交往强有力的见证。柬教育青年与体育部致力于培养具有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力资源,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实现具有区域和全球竞争力的多元化知识经济。柬政府实施多项举措以扩大高等教育范围,加强教育和科研质量,促进柬埔寨人力资源开发,这是柬政府五角战略中最优先的方向。希望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根据柬埔寨劳动力市场需要,以及学生、家长和政府的期望,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柬埔寨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希望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能够成为改变学生命运,助力学生梦想成真的应许之地。
随后,在成立仪式上,举行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华为技术柬埔寨有限公司、柬埔寨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桑河二级水电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柬埔寨有限公司、用友软件柬埔寨有限公司、中通快递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壹路集团柬埔寨公司、柬埔寨明星酒店集团等7家中国在柬企业及1家柬本土企业获得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授牌。相关企业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提供价值300万美元的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支持,以及建设经费支持。
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柬方理事长方侨生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持续推进背景下,柬华理事总会将进一步深化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合作,引进中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先进师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柬“工业发展走廊”建设添砖加瓦,为柬青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稳定贡献力量,为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中方理事长谢永华指出,学校将聚焦“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围绕柬埔寨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双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办学特色,推广“技能+”办学理念,为柬埔寨培养高素质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揭牌仪式前,中柬嘉宾参观学校实验实训中心,观看了师生艺术表演。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定位
培养柬埔寨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成立是中柬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在职研究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点
一、创新“双学历”办学模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将采用4+0,2+2,3+1等模式,在柬埔寨开展职业本科学历教育,学生可同时获得中国和柬埔寨两国的学历和学位证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通过调研柬埔寨和在柬中资企业的用人需求,首批开设的六个本科专业为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二、强化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中国在柬企业在农业、纺织、机械、电子等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已成为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经贸关系的新支柱。“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科研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资源有保障、运行可持续、培养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实验实训建设,诸多中资企业和柬埔寨当地企业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提供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支持和经费支持。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专业标准,邀请企业导师为学生授课,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带动当地人口就业, 赋能当地学员就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推动中柬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三、推广“技能+中文”学习模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结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学习特点,以“技能+中文”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用中文作为工具学习中国技术技能,获得服务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本领。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创新“技能+中文”培养模式,制定符合柬埔寨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应柬埔寨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培养高度契合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出海”的意义
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由“面向中国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发展方案”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落地柬埔寨,实现“面向国际问题——贡献中国经验——支持全球发展倡议”的转变,从“单向引进借鉴”向“多边共建共享”的转折。中国职业院校正在不断创新国际合作新模式,拓展境外办学资源和能力,增强全球适应性。
一是彰显中国职教力量。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通过境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共享中国职教经验,推动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加深人文交流。
二是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优势,推动全球职教界和产业界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塑造全方位开放格局。通过增强教育、产业、行业界的密切合作,以技能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三是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建设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满足柬埔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企业在柬埔寨发展提供本土化人力资源支持,赋能当地学员就业发展。传递中国“互利共赢、 共同发展”理念,与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方案,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心相通,助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附件: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2023年12月19日
附件: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China of and , ),位于柬埔寨金边市,是由中国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的,开展本科学历教育。2023年12月在中柬双方教育主管部门共同见证下正式成立揭牌。
一、中方合作机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基本情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前身是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创建的中华职业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也是我国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学校建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约3.4亿元;图书131万册;设有30个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5649人,其中本科生8287人,教职员工1118人。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近340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7%,具有六个月以上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35%。
学校牵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江苏美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等15个高规格的国际交流平台,与世界职业院校和技术大学联盟(WFCP)等40多个国家(地区)的90余家境外组织和院校保持稳固的联系,获得全球职教界的最高荣誉—世界职业院校和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学校于2018年和2022年连续两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20年10月学校建成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 2021年7月建成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孔子学院,2021年12月建成全国首批“中文工坊”——马来西亚优诺雅中方工坊; 2023年6月,学校在马来西亚建成全国首批郑和学院。来自40多个国家的7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学校与31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华为、西门子、ABB、现代重工、罗克韦尔等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平台17个。
二、柬方合作机构–柬华理事总会基本情况
柬华理事总会成立于1990年12月26日,是延续柬埔寨华人华社百余年发展史的重要华社组织,经柬埔寨王国政府批准的合法社团,全柬华人华侨的最大组织,在柬埔寨各界拥有崇高声誉。柬华理事总会以“促进柬中友谊,建设繁荣华社,服务百万华人华侨”为宗旨,下属有柬埔寨潮州会馆、客属会馆、福建会馆、华文学校、华文报、互助会、商协会等约150个社团单位。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是柬华理事总会的主要任务之一,下属有58所华校,学生达5万余人。
三、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基础建设情况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市水净华区,校园占地面积75亩,现有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备完善先进,拥有100间教室,一间图书馆,一个800平方米的实验室基地,一间500平方米的LED电子屏大礼堂,一间100平方米的大会议室,两间150平方米的健身房,一个1000平方米的校园花园。为便于招生等相关工作,学校在金边市中心财富大厦另建有1750平方米的办学区,包括一个图书馆,7间教室上海mba,1间实验实训室,一个机房(40台电脑),600张桌椅,两个会议室,一个大礼堂(可容纳300人)。所有教室配有空调、投影和教学白板。
四、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情况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开设新能源发电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并采用4+0,2+2,3+1等模式,开展职业本科学历生培养,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获得中、柬两国的学历、学位证书。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前期办学具有良好的基础,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于服务 共建“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和当地企业,为企业培养既懂中文又具备精湛、娴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与华为技术柬埔寨有限公司、柬埔寨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桑河二级水电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柬埔寨有限公司、中通快递柬埔寨有限公司、中国壹路集团柬埔寨公司、用友软件柬埔寨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6个实验实训室,服务专业建设与教学。同时,柬华理事总会投入建设了一个800平米的实验室基地,企业投入价值300万美元的实验实训设备,多方携手,建成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产教创业园。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由柬华理事总会负责办学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包括教学区域、办公室、教学设备及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学生宿舍、互联网接入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条件,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负责相应课程教学师资和教学资源,并协助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教学需要的实验实训设备主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建设。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后期将通过学费收入、自筹经费等途径逐步实现自负盈亏。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作为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联合管理委员会由柬华理事总会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组成,其中联合管理委员会柬方主任、中方主任分别由柬华理事总会会长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担任。联合管理委员会将定期召开全体会议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对办学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做决策。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设柬方执行校长1名、中方执行校长1名。柬方执行校长由柬华理事总会会长任命,中方执行校长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任命。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意义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的定位是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打造职业教育海外办学的示范和样板,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需求,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国教学资源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建共享。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理念和模式与2023年2月“中国和柬埔寨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提出的“钻石六边”合作框架高度契合。学校将积极参与打造中柬“鱼米走廊”和“工业发展走廊”,更好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柬政府提出的“五角战略”。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典范案例、实践经验分享到世界各国,为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注入技能力量。(图文/柬华应用科技大学)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国际教育情况概述
海口经济学院国际教育情况概述
海口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海经院”)自确定加强国际化教育办学定位以来,从2017年起国际教育进程逐渐加快。至2020年初,海经院已经先后与国外39个高校签署了各类合作协议,执行了多个国际教育合作的项目,培养了一些国外的留学生,还输送了许多海经院学子赴国外留学,并与部分国外高校实施了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计划,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了加强与国外高校的联系,深入探讨国际教育交流上海mba,海经院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举办第一届和第二届“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论坛”,于2016年至2019年每年12月举办“海岛经济发展与合作论坛”,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东盟大学生文化周”。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学校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继续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如2020年的第三届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论坛和第三届中国东盟大学生文化周,以及2021年的第四届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论坛、第四届中国东盟大学生文化周和第六届海岛经济论坛,这些国际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加强了海经院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扩大了海经院的国内外的影响。
海经院国际教育工作总体可归纳为16个字:起步较晚、生源优良、教学灵活、效果良好。
一、外国留学生
国际汉语培训班的生源优良,质量甚佳。我校自2018年9月以来,至今共成功毕业两届汉语培训生,生源分别来自泰国、印尼、柬埔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及乌兹别克斯坦。语言班外国学生全部是汉语零基础,他们大多数通过七八个月的培训,顺利并以优秀成绩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并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荣获海南省政府奖学金在我校(含兄弟院校)继续深造读本科。培训班为我校本科各二级学院提供了优秀的国际学生后备生源。
国际生本科教育不求数量,质量优先。我校2019年9月通过严格挑选迎来了第一届本科学历留学生,其中泰国6人,马来西亚4人。他们分别就读于外贸外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广天择传媒学院及旅航学院,截至目前,他们学习优良硕士,生活愉快,广受好评。截止目前为止,在海经院就读的学历留学生有2019级、2020级和2021级共31人,以及2021级语言班13人,共有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注册留学生共44人。
留学生工作取得初步成绩,产生了一些亮点,比如:我们组织留学生积极参加了海南岛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中国东盟大学生文化周的演出,拍摄了反映他们在中国大学学习及生活的微电影,举办中外大学生夏令营,学习中国书法,陶艺制作,同时还参加了中国东盟青年论坛,海南岛国际学生汉语才艺大赛等,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提高了汉语专业知识又逐渐爱上中国文化,透彻地了解中国。
二、交换生和留学项目
我校不断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学生赴海外交流活动。
2018年,我校输送7名本科交换生到泰国瑞嘉普大学研修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国际教育情况概述,为期1年,英文授课,其中2名学生获得省政府“一带一路”奖学金,泰国瑞嘉普大学提供5名免费交换名额。
2019年,我校输送8名本科交换生到泰国瑞嘉普大学研修,为期1年,英文授课,其中4名学生获得省政府“一带一路”奖学金,泰国瑞嘉普大学提供4名免费交换名额。
2020年,我校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达成协议,每年输送2名优秀本科生到德国留学,英文授课,输送的本科生必须达到雅思5.5分。
海口经济学院最近几年还陆续向国外合作高校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输送了多批交换生。
为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学历,推动博士化工程,为我校申办硕士点教学奠定基础在职研究生,除部分教师率先在马来西亚各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以外,为平衡我校教师博士学历的国别和专业,经艰难谈判,最终成功推动了除管理等专业以外的艺术设计、音乐舞蹈和体育学方面的项目。我校2019年至今已有50余人就读泰国、马来西亚和加拿大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三、合作办学项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20年9月开始,海经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联合举办中德双学位班。该班的学生来自海经院和德国奥斯纳大学,所教授课程以英文为教学媒介,中国学生和德国学生将分别在本国学习三年,到对方国家学习一年。学生本科毕业时,将获得海经院和德国大学的两个学士学位。中德双学位班将为双方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本科双学位经管人才,为中德友谊和交流,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做出贡献。
另外,为提高部分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的学历,学校还组织他们在寒暑假赴泰国和马来西亚攻读硕士学位。海口经济学院和泰国瑞嘉普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硕士的项目。学生在海经院进行一至二个学期的语言学习和移植课程的学习,然后继续前往泰国的大学修完硕士课程。2019年和2020年,分别有40名海经院年轻教师参加了此项目赴泰国攻读硕士学位。
海口经济学院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于2020年4月启动。目前新纪元大学对海经院学生开设中华研究硕士和东盟研究硕士两个专业,第一批有2名学生就读中华研究硕士。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国内承认吗
今天魔幻网小编整理了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国内承认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本文目录一览: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国内承认吗
中国境内公民通过合法渠道获得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博士后上海mba,不属于在中国国民教育体系内的教育及其学历认证,但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得到国内承认:
因此,在获得上述认证之前,中国境内并不能直接承认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的学历及其成果。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宿舍条件,宿舍图片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2013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2013年5月教育部备案同意,学校正式升格为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创建至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有着深厚文化底蕴,60余年的风风雨雨,湖北幼师人奋力拼搏努力创造工作业绩,为我国幼教事业多作贡献。
一、历史沿革
1951年9月10日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诞生,从此揭开了新中国湖北幼儿师范教育的新纪元。1951年至1961年是湖北幼师独立办学的阶段,规模逐步扩大,在校师生近780人。1961年至1965年,是幼师收缩的时期,在校学生160人,教师也大量调出。1965年夏,省幼师并入省实验师范,开始了联合办学阶段。1966年停办,至1971年恢复师范招生,改校名为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1973年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幼儿教育恢复和发展,至1978年共招12个班,1981年,恢复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幼师开始步入正常招生的轨道。198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湖北幼师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国内承认吗,经过两年的筹建,1984年9月10日湖北幼师正式恢复开学,此后,又陆续成为湖北省幼儿教育的教学、科研、信息和电化教育中心,成为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总部和全国幼师工作协会秘书处所在地。从此,湖北幼师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即:“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湖北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的崭新面貌重现江城,掀开了培养、培训幼儿教师的新篇章。
学校附属幼儿园“湖北省实验幼儿园”的前身是1903年张之洞创办的“武昌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被誉为中国“百年幼教”的基石而载入史册。2011年该园已有108年的办园历程。这两个第一使得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在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二、行业地位
学校是新中国最早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学校,直属湖北省教育厅,是湖北省重点师范学校,是湖北省唯一独立承担全省幼儿教育新师资培养和在职幼儿教师培训任务的学校,是湖北省幼儿教育的教学、科研、信息和电化教育的中心。1985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幼儿师资培训”的项目学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承担全省幼儿教育新师资培养和在职幼儿教师培训任务的学校。学校在全国幼教领域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是全国幼师名校之一。学校是全国幼教学会理事单位,历任领导在学会中均担任过重要职务。
三、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汤逊湖校区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面积120余亩,葛店新校区位于湖北葛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葛店职教园,占地面积560余亩。两校区合计建筑面积近43万余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建有钢琴房、舞蹈教室、语音室、音乐教室、电脑室、体操教室、专用画室、手工制作室等教学及活动用房。
学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强。先有教职工272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0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20人,高级讲师55人;省级专家2人,特级教师6人。获国家荣誉称号12人,省级荣誉称号67人;获国家奖励青年音乐家1人,曾宪梓奖3人,享受政府专项津贴2人。
四、学制及特色
学校招收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大专和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学校现有9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400余人。学校专业设置以幼儿教育为主体,以艺体教育为特色。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早期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音乐制作、体育教育、英语教育、旅游英语等专业。在“勤奋、求实、健美、乐教”校训的引领下,在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辛勤教导下,学生积极上进,勤奋好学,成长为全面发展、秀外慧中、艺体特长突出的合格幼儿教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9%,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五、办学成绩。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2010年以来已完成全国性教育机构及学会科研课题127个;编写教材和出版专著527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700多篇;在国家和省级各项评比中获奖600多人次;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幼教研讨会,宣读论文20余篇。学校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曾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理工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签署了“两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书”,与北师大、天津幼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理工大学就“师范的比较教育”等课题进行了联合研究,2010年开始与挪威泰勒玛克大学学院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均取得可喜成果。
学校曾先后获得“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奖”、“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武汉市优秀巾帼文明岗”等多项殊荣。
六、前景展望
面对中等师范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思维和坚实的步伐,努力抓住机遇,提高质量,加快发展,提高办学层次,分步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具有现代水准、体制创新、水平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奋斗目标。
新加坡新纪元大学含金量高吗
魔幻网()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加坡新纪元大学含金量高吗的相关内容。
高。根据查询新加坡新纪元大学相关信息得知,全球排名东南亚全国私立大学学院第3名,含金量是较高的。新纪元大学学院,是继新加坡南洋大学1980年关闭后在职研究生,马来西亚华人于1997年倾注全国华人心血筹办的一所非盈利大学,也是南洋大学校友会筹募基金而成立的一所综合类大学。
海外教育学院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商谈校际合作
为推进闽南师范大学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际教育交流合作,5月6日上午,海外教育学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举行视频连线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在职研究生,商谈双方具体合作项目对接事宜。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潘筱蒨,项目成员廖筱纹、黄义斌、林欣慈,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庆瑶,闽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云及海院团队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李庆瑶代表我校向新纪元大学学院人员详细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现状、特色及当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主要情况,希望与新纪元大学学院就学生联合培养、专业教师互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衔接培养、闽南文化研究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硕士,推进具体项目落地。潘筱蒨表示,新纪元大学学院高度重视与闽南师范大学的合作,对我校在汉语国际推广和闽南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效感到钦佩博士后,也十分期待与我校在上述方面开展实质合作海外教育学院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商谈校际合作,推动两校建立紧密关系。会上,双方分别代表两校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团队还就下阶段师生互派访学、2+2双联对接、汉语国际教育本硕衔接、闽南文化研究学术合作等具体项目的对接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安排。
新纪元大学学院是继新加坡南洋大学于1980年关闭后,马来西亚华人于1997年倾注全国华人心血,筹募基金而成立的一所综合类大学。新纪元大学学院开设9个学院,是全马来西亚唯一一所面向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开办“东盟研究哲学博士学位课程”(研究型)的大学,也同时开办了极具特色的研究型“中华研究哲学博士学位课程”“教育学哲学博士学位课程”“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课程”及授课型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还开办了全马唯一一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文/图:吴雅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