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院国际化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根据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订的3+1+1学生联合培养协议以及对方学校通知,现面向大三(2021级)学生开始项目申报选拔工作。请感兴趣并符合条件的同学了解报名要求,准备报名材料。
一、项目信息
(一)学校介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大)是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有3万5千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布于工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文学院、研究生院以及医学院。南大集聚世界知名的自治学院,包括国立教育学院、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环境生物工程中心,以及多个领先研究机构,如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和能源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评为世界顶尖大学之一,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9位,ESI排名第18位,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
(二)项目介绍
根据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化学化工和生物技术学院签署的3+1+1联合培养协议,我院化学大类入学的四年制本科生在山东大学学习3年,经选拔可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1+1年,最终可在共计5年时间内获得山东大学的本科学位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位。其中,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第1年获得相应学分并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后可获得山东大学本科学历学位,随后可正式进入硕士阶段学习,该硕士阶段学习学生可在项目中选择是否参加。在顺利完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第2年学习任务并达到考核要求后,最终可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理学硕士(MSc)(项目介绍见附件1)。
(三)项目名额
每年推荐选拔人数为1-10名。
(四)培养模式
“3+1(+1)”联合培养项目面向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本科学生,项目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三年,学生在山东大学正常学习本科课程。
第二阶段为期一年,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和生物技术学院交流学习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面试后多久第二轮面试,关于申报2024年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3+1+1联合培养项目的通知博士,在双方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和课程学习上海mba,毕业设计为必修课,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其他课程为选修课,需完成32-36AU(学分)课程学习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面试后多久第二轮面试,完成学习并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获得山东大学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
第二阶段(大四)可选择的课程:
第三阶段为期一年,符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可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一年期课程硕士项目,完成课程学习和考核要求,最终获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理学硕士(MSc)学位。学生在项目期间可选择是否继续完成第三阶段学习。
(五)项目费用
根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规定,我校学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第一年需缴纳约3.6万新加坡元学费,第二年需缴纳约4.3万新加坡元学费(实际收费以南洋理工最新规定为准)。在新生活费自理(包含住宿、餐饮、交通、通讯等)约1600-2500新加坡元/月。项目学生需根据南洋理工大学要求缴纳学费、注册费、杂费等费用,具体详见《附件一:合作范围》。
二、报名要求
(一)热爱祖国,具有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无违法违纪行为。
(三)学习刻苦,身心健康,能够完成在外交流学习任务。
(四)具有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正式学籍的大三年级本科生(本科四年制2021级)。
(五)学习成绩优秀,平均分不低于75分(良好),满足对方学校的录取要求。
(六)家庭有一定支付能力,能负担学生相关费用。
(七)第二阶段(大四)学习,暂无英语语言要求;第三阶段(硕士)学习,申报者需满足南洋理工大学入学要求在职研究生,包括英语语言要求、成绩要求、通过面试等,具体可参考网页( | | NTU )。
(八)学院将根据申报人员情况择优选拔推荐。
(九)请同学们根据项目的开始时间,结合学校学期安排和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参与项目同学请提前咨询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部门,及时办理护照,并按照学校要求在离校前完成学生出国(境)申请审批流程。
四、报名方式
请有意向申报的同学于4月18日前将申报材料发送至孔老师邮箱(邮件主题:姓名+2024南洋理工大学项目),并将纸质版材料提交至化学老楼1101学院办公室孔老师。
申报材料:
(一)《2024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3+1+1本硕连读项目申请表》(附件2);
(二)《山东大学学生海外经历项目须知》(附件3);
(三)中英文个人简历(如有);
(四)英语成绩证明(如有,非必要)。
如有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学院办公室,咨询电话: ,联系人:孔老师。
附件一:MoA NTU-SDU Joint 合作范围.pdf
附件二:2024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3+1+1本硕连读项目申请表.doc
附件三:山东大学学生海外经历项目须知.pdf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24年4月12日
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申请时间,最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4fall硕士申请官宣延期!硕士扩招30%?
自9月1日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申请已经陆续开放,大多数专业是在11月1日开放的申请,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洋理工接连宣布专业延期,这次一口气宣布了10个专业!
其中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亚洲研究、策略研究,以上四个专业延期到2024年1月2日;而通信、计算机控制、电子、电力 、信号、区块链以上6个专业延期到2024年4月1日。
今天小梨整理了NTU授课型硕士在的申请要求和截止时间,供大家参考!
南洋理工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工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理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院
延期的操作,短短一个月时间,南洋理工大学其实已经公布了几次,并且之前还有专业调整了申请要求,难道是南洋理工大学今年招生不理想?还是要继续选择更好背景的学生?这是不是也从侧面证实了之前有消息称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将每年扩招30%的真实性?
扩招的消息出自今年9月南洋理工大学在深圳为2020-2023届因疫情而延期的四届中国留学生举办了盛大的毕业典礼。
在典礼上,南洋理工大学校长Ho Teck Hua公布了NTU未来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重要计划上海mba,其中之一就是“扩招”。这一计划旨在进一步扩大NTU在中国的学生招收规模,为更多的中国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
NTU官网发布的校长致辞演讲稿说道:身为南大新任校长,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崭新的“南大新中知识枢纽”,其中包括三个计划。
我的第一个计划是让南洋理工大学成为中新双边关系中的一个主要平台。我举个例子:南大在广州联合创办了“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目前,我们正在与另外两个中国的主要城市深入讨论建立新的创新与创业机构,目的是将研究转化成为能改善生活的创新方案。
我的第二个计划是扩大南大在中国的足迹。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能和你们一样来到南大学习,同时了解新加坡,培养出了解新加坡和中国的双文化人才。
我的第三个计划是加强校友与南大的联系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申请时间,最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4fall硕士申请官宣延期!硕士扩招30%?,为了鼓励大家重返校园学习,每一位南大校友可以享有1600新元的课程补助津贴。
据网传与会人员的消息,NTU计划将扩招30%的硕士,直到每年拥有9000名中国学生为止。
至于具体的扩招数据,是不是消息所说的“每年扩招30%,直到每年招收9000名中国学生”在职研究生,我们暂时没找到足够扎实的证据,但是从学校公布的近5年的NTU研究生入学名额来看,的确是在逐年上升的,单说2022年的研究生总数较5年前就增加了21.9%。
从近几年各学院整体招生数据来看,工学院扩招了50%,人文社科学院扩招35%,商学院扩招18%,理学院扩招了58%(但基数很小,从97到153人。22 fall再度扩招65%后,也不过录了252人)。
其中尤以工学院下的王牌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EEE学院)的4个专业,扩招规模最大,翻倍都不止。以和录取人数做对比:
● 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89人,277人
● 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44人,123人
● 通信工程:66人,162人
● 电子:58人,132人
而现在,EEE学院不仅在扩张的同时,还降低了申请的门槛(原来的雅思6.5托福100降低到了雅思6/托福85),堪称的最大惊喜。
如果真能扩招30%,再加上新加坡极优的工签政策,对中国留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福利。、的机遇,大家务必抓住!!
别错过这么好的申请时机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申请时间硕士,早规划,早申请,早点拿到梦校offer吧~
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申请时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4fall硕士申请官宣延期!硕士扩招30%?
自9月1日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申请已经陆续开放,大多数专业是在11月1日开放的申请,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洋理工接连宣布专业延期,这次一口气宣布了10个专业!
其中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亚洲研究、策略研究,以上四个专业延期到2024年1月2日;而通信、计算机控制、电子、电力 、信号、区块链以上6个专业延期到2024年4月1日。
新港澳留学中心整理了NTU授课型硕士在的申请要求和截止时间,供大家参考!
南洋理工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工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理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院
延期的操作,短短一个月时间,南洋理工大学其实已经公布了几次,并且之前还有专业调整了申请要求,难道是南洋理工大学今年招生不理想?还是要继续选择更好背景的学生?这是不是也从侧面证实了之前有消息称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将每年扩招30%的真实性?
扩招的消息出自今年9月南洋理工大学在深圳为2020-2023届因疫情而延期的四届中国留学生举办了盛大的毕业典礼。
在典礼上,南洋理工大学校长Ho Teck Hua公布了NTU未来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重要计划,其中之一就是“扩招”。这一计划旨在进一步扩大NTU在中国的学生招收规模,为更多的中国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
NTU官网发布的校长致辞演讲稿说道:身为南大新任校长,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崭新的“南大新中知识枢纽”,其中包括三个计划。
我的第一个计划是让南洋理工大学成为中新双边关系中的一个主要平台。我举个例子:南大在广州联合创办了“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目前,我们正在与另外两个中国的主要城市深入讨论建立新的创新与创业机构硕士,目的是将研究转化成为能改善生活的创新方案。
我的第二个计划是扩大南大在中国的足迹。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能和你们一样来到南大学习,同时了解新加坡博士,培养出了解新加坡和中国的双文化人才。
我的第三个计划是加强校友与南大的联系,为了鼓励大家重返校园学习,每一位南大校友可以享有1600新元的课程补助津贴。
据网传与会人员的消息在职研究生,NTU计划将扩招30%的硕士,直到每年拥有9000名中国学生为止。
至于具体的扩招数据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申请时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4fall硕士申请官宣延期!硕士扩招30%?,是不是消息所说的“每年扩招30%,直到每年招收9000名中国学生”,我们暂时没找到足够扎实的证据,但是从学校公布的近5年的NTU研究生入学名额来看,的确是在逐年上升的,单说2022年的研究生总数较5年前就增加了21.9%。
从近几年各学院整体招生数据来看,工学院扩招了50%,人文社科学院扩招35%,商学院扩招18%,理学院扩招了58%(但基数很小,从97到153人。22 fall再度扩招65%后,也不过录了252人)。
其中尤以工学院下的王牌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EEE学院)的4个专业,扩招规模最大,翻倍都不止。以和录取人数做对比:
● 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89人,277人
● 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44人,123人
● 通信工程:66人,162人
● 电子:58人,132人
而现在,EEE学院不仅在扩张的同时,还降低了申请的门槛(原来的雅思6.5托福100降低到了雅思6/托福85),堪称的最大惊喜。
如果真能扩招30%,再加上新加坡极优的工签政策,对中国留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福利。、的机遇,大家务必抓住!!
别错过这么好的申请时机,早规划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申请时间,早申请,早点拿到梦校offer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温设立联合研究院
温州联合南洋理工大学研究院签约暨揭牌仪式10月12日举行,标志着我市迎来首个与国外名校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将进一步构建完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助力温州加快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增添新动能。
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彭树捷致辞,并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南洋理工大学副教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文勇刚、工程学部副部长浦侃裔,市领导葛益平、陈作荣、金焕民、陈应许、王振勇等出席仪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享誉国际的科研密集型大学,拥有强劲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居第15位,其工程、商科、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领域在全球名列前茅。去年与今年上半年,温州市政府代表团先后两次赴新加坡访问考察,并将南洋理工大学作为重要一站,促成双方持续深化交流合作,推动研究院成功落地。
仪式现场,市政府与南洋理工大学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据悉,双方将以研究院为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集聚优质资源,聚焦眼健康等前沿领域携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顶尖人才引育和创新生态构建。
张振丰向南洋理工大学对温州发展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温州市政府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温设立联合研究院在职研究生,是世界顶尖学府和创新创业之城的携手共进,是两地人民友好交往的美好延续。温州始终牢记习近平主席寄予“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高水平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连续五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成功举办,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加速集聚,“一港五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硕士,按照浙江省委赋予温州的新使命、新任务,提速打造“浙江第三极”。打造第三极关键靠创新驱动引领和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撑。希望温州与南洋理工大学以共建研究院为新起点,携手开创产创融合新场景、开启育才聚才新篇章、开拓开放融通新空间,推动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市委市政府将秉持平等、互信和双赢的宗旨,提供全方位高效服务、一流保障,呵护研究院茁壮成长,与南洋理工大学共创美好明天。
彭树捷表示,温州的创新创业精神与眼健康产业实力闻名遐迩,是南洋理工大学的绝佳合作伙伴,前景令人倍感期待。南洋理工大学将围绕双方共同愿景上海mba,致力眼科医疗等关键领域技术突破,打造全球领先的科创平台硕士,努力培养新一代领袖型创新人才。相信双方合作将带来突破性成就和持久影响,有望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光明、创新、可持续的未来。(记者 郑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