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复旦-BI(挪威)MBA项目25班开学典礼在友邦堂顺利举行。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Ø先生、挪威船级社亚洲地区政府与公共事务总监、BI挪威商学院研究生项目院长博士后,我校外事处处长朱畴文、研究生院副院长楚永全,我院副院长殷志文、复旦-BI(挪威)MBA项目执行主任徐惠忠、项目教授以及校友代表出席了本次典礼。
来自于制造、零售、医药等行业的40名经理人步入了复旦大学这所百年学府的殿堂,并将开始为期两年的国际化商业管理学习之旅。本次新生平均年龄34.2岁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费用,平均工作年限11年,平均管理经验5.4年。
典礼开始前,挪威船级社亚洲地区政府与公共事务总监带来题为“变革时期的领导力与学习:如何充分利用MBA课程”的演讲。他指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学习时机是不分好与坏,大家要把握住眼前的机会。MBA学习,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激发内在的潜能,更要对社会发展与创新做出一定的贡献。
上午十点四十五分,开学典礼正式开始。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Ø先生首先致欢迎辞。他在发言中介绍了挪威与中国文化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BI挪威商学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携手共建的复旦-BI(挪威)MBA项目不仅是知识间的相互分享,更是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他给予项目同学期望与祝福,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成为出色的管理者。
随后,我校学外事处处长朱畴文简单介绍了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成立与发展,并感谢项目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朱畴文处长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成长,复旦-BI(挪威)MBA项目培养了超过2000名具有出色管理能力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并已成为两国学生交流的“桥梁”。
接下来,BI挪威商学院研究生项目院长在发言中表示,BI挪威商学院是欧洲规模最大之一、教学和研究并重的商学院,能与复旦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对于BI挪威商学院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同学们来说,选择复旦-BI(挪威)MBA项目也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随后,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楚永全在欢迎辞中表示,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已走过19年的时间,旨在培养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敞开胸怀,兼收并蓄,培养全球化视野在职研究生,提升本土化管理水平。
我院副院长殷志文代表学院欢迎新同学加入复旦-BI(挪威)项目学习。殷副院长谈到,今年是复旦管院恢复建院30周年,同学们将与复旦管院共同走过接下来的两年时光。他期待同学们在复旦管院学有所成上海mba,抵达理想的职业彼岸。
随后,来自复旦-BI(挪威)MBA项目24班的夏菡作为学长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她强调“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建议同学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始终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让今天成为人生新的开始。
来自复旦-BI(挪威)MBA项目25班的郑健同学则在代表新生的发言中表示,学习不仅是吸收知识,更要懂得分享;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
嘉宾发言结束后,全体起立合唱复旦大学校歌,并合影留念。下午,复旦-BI(挪威)MBA项目执行主任徐惠忠老师对项目进行了介绍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费用,复旦大学-BI(挪威)MBA项目25班开学典礼顺利举行,回顾了复旦管院30年来发展历程以及复旦-BI(挪威)MBA项目19年来的历史和办学目标,同时对同学们接下来两年的学习进行了指导与鼓励,祝福大家徜徉知识海洋,结交到更多的良师益友,早日实现个人价值。
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复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2011年6月1日,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16班开学典礼在管理学院史带楼友邦堂隆重举行。开学日由MBA学习介绍、开学典礼及团队建设等系列篇章组成,通过聆听项目主任、师长、校友的悉心介绍,新生们对项目的课程设置与特色、学生群体与构成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对重归校园生活增添了些许美好期待。
回首十五载
复旦-BI(挪威)MBA16班入学恰逢项目成立十五周年。1995年11月,复旦大学北欧研究中心成立,在双方政府推动下硕士,BI挪威商学院与复旦大学正式建立合作关系。早在1996年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BI挪威商学院开始合作举办“变化管理”管理硕士项目,该项目是我国最早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办的国际性学位合作教育项目之一。200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变化管理”管理硕士项目转型为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复旦大学和BI挪威商学院合作MBA项目于同年底启动。截至MBA16班,从这个项目毕业的校友和在读学生已经超过1700余人。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这样的联合使得项目具有“先天”的国际化背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具有多元化行业背景及不同职能领域经验,他们有机会在课堂内外充分交流与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十五年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更是变革与创新的过程,MBA16班的新生正赶上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好时候。
精英之出,追求无界
项目执行主任徐惠忠老师以轻松风趣的开场向新生介绍项目历史变迁与发展。他提出“From to elite, from local to ”,项目集结了一批高素质人才,不同背景的他们可以在学习中展开交流和分享,从而相互学习和帮助。
BI挪威商学院行政学院中国项目副院长 S. 教授在围绕MBA学习与新生们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无论是对于项目的期望,还是班级贡献分别进行讨论,新生们得出了许多答案。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他们自是有着不同的期望,如:优化综合管理知识结构、开拓视野、更新理念、获得职业发展所需的综合竞争实力、扩大人脉网络等;然而核心共同点是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和对自身能力提升的期望。同时,他们认为加入项目后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经历的分享带给他人以启示,并且相互扩大彼此的人脉网络。 S. 教授还特别提醒新生们,未来MBA学习与生活的三个关注点:不要害怕 提问;在班里要勇于创新思考;在思考中懂得包容他人想法。他鼓励新生抓住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项目的优势和资源,获得自己的提升。教授清晰的介绍和殷切的鼓励自是赢得了新生们热烈的掌声。归属感与荣誉感油然而生,他们明白,只有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再提高。
开学典礼
下午两点半,在BI挪威商学院中国项目主任Ole Fossg?rd先生的主持下,新班开学典礼正式举行。应邀而来的嘉宾有: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Bj?rn 先生、BI挪威商学院资深副校长Dag Dalen教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汪玲教授、复旦大学外事处处长朱畴文教授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殷志文教授,他们纷纷对新生们表达衷心的祝贺与热烈的欢迎,他们对这个承载了15年深厚经验和辉煌业绩的国际化项目充满了信心和期冀,也希望新生能为成为项目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在今后为期两年的学习中努力进取,直面挑战,平衡好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真诚地祝福新生们在这里能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结识新的朋友和伙伴,实现自己的梦想。
嘉宾致辞后,来自mba15的学生代表周永续和MBA16的新生代表Jung- Hu先后上台发言。周永续同学与大家分享他由一名新生到现在的心路历程,他希望在座新生能自此意识到自己身上新的身份与责任,即成为一名好学生上海mba,按时完成作业,与同学友好相处。他还提醒大家困难挑战不可避免,但只要以最出色的自己去面对,就能取得收获。新生代表Jung- Hu地表达了新生们的心声:他们对历史悠久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极具国际化的BI挪威商学院早生憧憬,更为成为这个项目的一员感到骄傲博士后,希望通过学习成为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领袖,以更强大的自己去面临挑战。
精英荟萃
接下来的“校园寻宝”和团队建设活动更直接地拉近了新生们彼此的距离,在游戏中增进了解。在复旦燕园、光华楼、老校门,镜头里他们肩并肩,自信而沉稳。完满的“破冰之旅”,在分工与合作、交谈与互助中学生们迅速地融入MBA16这个大家庭中。
来自MBA5班的杨波、MBA9班印瑛和MBA10班的张佳裔向新生们介绍了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同学会——聚贤荟(Join&Share)。聚”即Join,“贤”即Share 谐音,也是贤明之士之意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复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开学典礼隆重举行,“荟”即精英荟萃。聚贤荟(Join & Share),这样一个以复旦-BI(挪威)MBA项目学生及校友为主体的组织,以项目为纽带的国际化职业经理人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是形式多样、气氛轻松的各界精英的聚会,是人际交往、思想交流的舞台,是为了扩大人脉建立的同学校友关系网。
属于复旦-BI(挪威)MBA16班新生们的一段段故事与历程正在上演,即将开始的携伴携行的学习生活会为他们的事业和人生带来别样的精彩!
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复旦-BI(挪威)MBA项目14班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6月2日,复旦-BI(挪威)MBA 14班开学典礼在史带楼友邦堂隆重举行,65名被录取的新生和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教授及嘉宾们欢聚在一起,共同为14班开学典礼的举行鼓掌庆贺。
新生合影
上午硕士,来自BI挪威管理学院项目学术院长Jan Ketil 教授为在座的65名新生介绍了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特色。他着重提出了MBA的价值这一问题。Jan Ketil 教授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提升自信、影响他人,多达92%的MBA毕业生认为MBA项目提升了自我信心,使他们能够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表现自我,影响他人。他同时强调,复旦-BI(挪威)MBA项目是一个深具国际思维,拥有全球视野的项目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在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能助力职业经理人们取得佳绩。与此同时,复旦-BI(挪威)MBA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知识灌输而是学生之间经验、知识的相互分享与激发在职研究生,在这其中迸发出新的创造力与领导力。
BI挪威管理学院项目学术院长Jan Ketil 教授
在下午的开学典礼中,BI挪威管理学院中国首席代表Mr. Ole 先生和复旦-BI(挪威)MBA项目执行主任徐惠忠老师为同学们深入详细的介绍了项目及两校的悠久历史与雄厚的师资力量等情况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复旦-BI(挪威)MBA项目14班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博士,并对同学们表达了热忱的希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挪威驻上海领事馆领事Mr. Bjorn 先生代表挪威政府向同学们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认为两校间的合作也为促进挪威与中国文化、经济交流做出了贡献。同时他透露,明年挪威会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挪威将是欧洲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此项协定的国家。复旦-BI(挪威)MBA项目见证了两国之间愈加紧密的合作,同时也为未来新的机遇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我院殷志文副院长也到场做了讲话,他认为“改变是为了更好的明天”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他希望同学们都已准备好迎接新的学习体验,与管理学院共同为迎接更好的明天而努力。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汪玲、复旦大学外事处副处长信强、复旦-BI(挪威)MBA 项目的Svein Arne 教授和复旦-BI(挪威)MBA项目13班的学生代表钟丽萍、14班的学生代表胡晓琦也分别对新同学的加入表示了欢迎。
我院副院长殷志文
晚上趣味盎然的团队建设活动使复旦-BI(挪威)MBA项目14班的同学开始逐渐了解彼此,大家全情投入纷纷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欢笑声满溢全场。崭新的学习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相信未来两年在管理学院的学习经历定会让14班同学的生活更加精彩!
复旦-BI(挪威)MBA项目
2010年6月4日
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商院新事 | 复旦大学-BI(挪威)MBA项目39班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2023年6月2日,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39班开学典礼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史带楼圆满举行。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Lisa 、复旦大学国际与合作交流处处长卢丽安、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胡安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殷志文、挪威商会副主席Heidi Berg等嘉宾与教授代表和学生代表们共同出席了本次典礼。
来自不同行业,拥有不同背景的33名优秀管理者,相聚在管理学院,正式步入复旦大学这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术殿堂。大家将用两年的时间,去完成这趟全新的旅程,探索自己的潜能,塑造出更好的自己。将来利用所学之能,在不同领域做出卓越成绩,为社会做出贡献,也为中挪两国的友好关系接续篇章。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
39班大合影
下午两点,典礼伊始,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主任裘理瑾博士为大家介绍了39班的学生概况。本届学生分别来自医疗、制造、咨询、消费品、零售等行业,平均入学年龄37.2岁,平均工作年限14年,平均管理经验7.5年。其中60%以上的学生拥有亚太区管理经验,服务的公司雇主来自于中国、丹麦、美国、荷兰、德国等9个国家。超过50%的新生由本项目学生、校友推荐入学。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主任
裘理瑾博士
随后,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Lisa 女士为大家致欢迎辞。Lisa 女士表示自己非常开心能够受邀参加此次开学典礼,一同见证39班的同学们踏上这一段激动人心的旅程。随着在不同领域的深入交流,挪中两国关系正在朝着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Lisa 女士希望同学们能够学有所用,促进挪威与中国企业的发展,不断推动两国之间的友好伙伴关系。她提到,攻读MBA项目这段旅程就像是过山车,会经历高潮与低谷,也会有曲折和转机。但是她相信,在困难时刻,大家会相互支持,共度难关,希望大家能够享受这个过程,拥抱友谊、积极社交、不断学习,也期待下一次能在挪威与大家相见。
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
Lisa 女士
挪威商会副主席Heidi Berg女士代表挪威商会对加入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39班的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她表示这段经历对于同学们来说,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将会是一段全新的体验和有趣的旅程。她提到挪威商会主要服务于在华挪威企业,有超过90多家企业会员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商院新事 | 复旦大学-BI(挪威)MBA项目39班开学典礼圆满举行,并与复旦-BI MBA项目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她热情地邀请同学们参与挪威商会此后举办的各类活动。当下,中国已设定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可持续发展目标,挪威商会会协同复旦- BI MBA项目共同为可持续的商业发展而努力。Heidi Berg女士希望同学们能保持开放和谦卑的心态,突破擅长领域的局限,将视野拓宽,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商业环境中,进行不断的学习与突破。最后,Heidi Berg女士以一首短诗THE SUN AND THE TREE,祝同学们未来一切顺利。”The sun sucks the tree out of the . A green opens from below, its the trunk and the root. The was and firm.”
挪威商会副主席Heidi Berg女士
复旦大学国际与合作交流处处长卢丽安教授代表复旦大学对新班同学们表示了最诚挚的祝贺。5月8日,复旦大学金力校长出访挪威,并与中国驻挪威大使侯悦女士一起出席了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在奥斯陆的毕业典礼。这次访问也进一步巩固了两校的长期合作关系。此项目迄今已有27年的历史,是一个享有很高声誉的高品质项目,不仅是挪威与中国之间最具综合性的学术合作项目之一,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企业越来越依靠于创新与高质量管理,对具有国际化领导力和管理全球团队能力的商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复旦大学一直强调教育对人的重要性,以培养可以应对未来竞争挑战的人才为使命。通过与各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培养出众多具有全球视野和洞察力的国际化人才,不断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卢丽安教授很高兴能和在座的同学们一起,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大家能在这段旅程中尽情享受、不断成长,相信大家一定会成功!
复旦大学国际与合作交流处处长卢丽安教授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胡安宁教授代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对39班的新同学们表示了祝贺,并欢迎大家加入复旦大家庭。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是国内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办学的中外合作硕士项目之一。来自不同背景的国际教授和学生的卓越组合是该项目最主要的吸引力之一。我们非常珍惜与BI挪威商学院的长期合作关系,因为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对职业经理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未来的两年,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奋发学习,这将是一次富有成效的经历。前方或有艰难困苦,但是老师们会成为同学们的“引路人”,复旦与BI也将为大家提供一张用于结识朋友、分享经验以及相互学习的“地图”。希望未来大家能够有更多新的发现与洞察硕士,为职业发展的机遇做好准备。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胡安宁教授
随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殷志文副院长代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对新同学们表示了热烈欢迎。殷志文副院长表示,39班同学非常幸运,将有机会成为第一批在具有艺术设计理念和追求高等商业教育愿景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中学习,这个地方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融合和孕育新思想的社区。同时,殷志文副院长相信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世界的快速变化,在国际交流中,开放会带来积极的一面,人们相互依赖才能促进成功。选择加入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表明大家具有积极的接受不确定性的勇气以及对全球化坚定的信念。未来两年,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双方学校的丰富资源,完成学业并实现目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殷志文副院长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学术院长Heidi Wiig教授代表BI挪威商学院对39班的同学们表示了祝贺。对于两所学校之间的合作她感到非常自豪,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沉淀的项目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卓越的管理者,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发展可以在良好的互动中实现,两所学校的合作便是最好的例证,不同的文化赋予了这个项目丰富的内容和价值,大家可以在差异中学习,尊重并享受这种差异化博士后,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全球领导力的管理者。Heidi Wiig教授建议同学们要保持专注,对新的观点、思维方式保持开放的态度,珍惜未来的学习时光,拥抱复杂的环境。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
学术院长Heidi Wiig教授
在各界嘉宾的致辞之后,本项目38班在读同学陈诚作为老生代表发言。陈诚与39班同学们分享了他在MBA学习旅程中的体验。他表示,大家相聚在这里,便已走出了舒适区,在为将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等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博士,如何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成为未来工作、生活的关键。最后,他通过分享一个“跑步群”的小故事,告诉大家所有大的成果都来自于每天细小的改变复旦大学挪威商学院emba项目,而改变来自于行动。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
38班学生代表陈诚
最后,本项目39班的沈苏蕾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她表示,她对这段新的旅程充满了期待,新的经历会塑造出一个更好的自己。掌握全面的商业知识技能来应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她将通过复旦大学- 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的学习,去深入了解各国商业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开拓国际视野。她希望大家能在未来两年中,以新方式挑战自己、通过不同经历释放潜力、激发无限想象力、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
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
39班学生代表沈苏蕾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商科百年,继往开来。至此,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39班开学典礼在复旦大学的校歌声中圆满结束。虽然面对充满不确定性与诸多挑战的未来,但是我们相信在复旦百年精神的指引下,在对商业知识的追寻中,39班的同学们定能行而不辍、不断突破,创造可期的未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