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研究方向】
1.光响应智能材料:新型光响应液晶材料的设计、合成、加工、改性及其在光控微执行器、柔性机器人、微光机系统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2.智能微流控:优化构筑智能微流控系统上海mba,采用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控制等方法,实现在生化分析、临床检测、便携医疗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复旦大学 工程博士,复旦大学材料系俞燕蕾课题组博士后招聘信息(长期有效),推动该系统向集成化、便携化以及智能化发展。
3.仿生医疗工程:利用智能材料构筑仿生组织结构博士后,如人工肌肉、人工视觉系统等,评估并改善材料生物相容性,实现其在生物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申请条件和要求】
1.具有自动化、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生物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能够将自身专业与本课题组研究方向有效结合者优先。
2.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文献检索能力。
3.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奋踏实,具有团队协作和探索精神,乐观积极,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工作能力。
4.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一般在3年内。
【工作待遇】
课题组为入选者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支持,按照复旦大学有关博士后的规定提供相应个人待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薪资
根据复旦大学博士后管理相关政策执行,合同首聘期为 2 年,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和双方意愿决定是否续聘。工作期间最高年薪40万+(不包含科研经费),课题组将根据工作能力和对课题组贡献提供额外补贴。此外,课题组积极支持并指导博士后申请人及在站博士后申报各类博士后人才支持计划:
(1)若入选复旦大学“超级博士后”计划,由复旦大学给予额外资助;
(2)若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简称“超博计划”),由上海市促进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每人两年30万的资助,且复旦大学给予不低于30万的配套科研经费;
(3)若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简称“博新计划”),由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博士,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博新计划”博士后经设站单位推荐,可直接列入“超博计划”资助,上海市促进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将给予每人两年20万资助;
2、住房
根据申请者要求,复旦大学提供学校附近一室或二室住房复旦大学 工程博士,租金约为市场价格一半。
3、个人培养计划
本课题组将为博士后提供个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主要包括:
(1)提供个人学术能力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2)复旦大学将优先考虑博士后期间工作表现出众者留校任职发展;
(3)积极支持并指导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相关基金等;
(4)积极支持博士后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5)积极推荐优秀博士后到国外名校深造。
【应聘申请材料】
请有意应聘者将申请材料(详细简历和代表论文列表)发至,我们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将尽快回复并安排面试。
【招聘时间】
长期有效。
任庆春博士清华大学环境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吴烨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和科研助理(长期有效)
1.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博士毕业不超过2年,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 在境外世界大学综合排名或学科排名前 100 的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且尚未回国工作的博士毕业生;或在国内双一流建设学校、学科获得博士学位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优先;已取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博士,或近期能顺利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者
3. 具有环境工程、大气化学、交通工程、能源系统或车辆工程等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以及相关学术背景;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或具有较丰富的机动车测试经验;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及项目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突出;
4.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岗位待遇:
1. 海外优秀博士后可以申请“博士后支持计划(海外)”项目,经国家统一评选获得额外资助,资助标准分为三档,两年60万元、40万元、30万元;
2. 国内博士后可以申请“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经费资助50万元;“优秀博士毕业生”经费资助30万元;
3. 优秀博士后可申请“水木学者”计划,年薪30/25万元,优先租住周转房或享受租房补贴4.2万元/年,享受清华大学教师医疗、子女入园入学等政策;
4. 其他相关工资及福利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博士后相关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包括学校参照校内同级人员的标准为博士后缴纳“五险一金”任庆春博士清华大学环境系硕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吴烨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和科研助理(长期有效),享受教学、科研奖励政策及子女可在附属学校、幼儿园入学、入托等;
5. 根据研究任务合作导师还提供额外科研补贴;
6. 可申请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和青年科研基金等;
应聘方式:
1. 详细个人简历(包括完整的学术成果列表);
2. 代表性论文或论著(五篇以内);
3. 研究兴趣、计划简述。
此招聘长期有效,有意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并按照“姓名-应聘岗位-最快到岗时间”写明邮件主题,材料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
研究助理
工作内容:
1. 协助开展课题组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包括项目申报、项目报告撰写等;
2. 参与大气污染控制和机动车排放控制相关的科研工作。
应聘条件:
1. 具有环境、汽车、交通等领域的相关专业背景,硕士学历以上优先(优秀本科生亦可);
3. 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有机动车排放测试和交通排放清单编制经验者优先;
2. 有良好的资料搜集、文字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
5. 做事高效,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有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待遇:
1.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任庆春博士清华大学环境系,具体薪酬面谈,课题组将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业绩发放额外奖金;
2.执行清华大学合同制人员管理有关规定,一经录用,签订清华大学正式劳务合同博士后,提供五险一金;
工作地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应聘方式:此招聘长期有效,有意应聘者请将简历发至,并按照“姓名-研究助理-最快到岗时间”写明邮件主题,初选合格者通知安排面试。
往期阅读
欢迎加入“环境人”公众号小编团队!
投稿、广告、合作、转载等请加微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2023年诚聘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员
中国科大是全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985高校,首批211高校,首创研究生院,首创少年班,学校共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中国最宜居城市首位,全国大中城市工业总产值排行榜第二。
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坐落在美丽的独墅湖畔,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第一家入驻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的科教融合标杆。入职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可充分利用校本部、中科院、国家实验室及地方科研机构的优越科研条件,促进前沿研究、产学合作和成果转化。
一、岗位介绍
(一)特任副研究员
1、申报条件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一般为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优秀博士后在职研究生,或特别优秀的博士毕业生。
2、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聘期制特任副研究员岗位(副高)。
科研经费:按需支持50万元。
薪酬待遇:整体薪酬待遇(含福利)不低于41万元。
生活支持:享受周转房及苏州园区人才优购房政策,可入住高研院自建教师公寓;给予其子女入学优惠政策(科大在苏附属学校正在推进)。
(二)博士后研究员
1.申报条件
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聘期制博士后研究员岗位。
薪酬待遇:整体薪酬待遇(含福利)不低于32万元。
生活支持:享受周转房及苏州园区人才优购房政策,可入住高研院自建教师公寓;给予其子女入学优惠政策(科大在苏附属学校正在推进)。
其他支持: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后可享受30万元个人补贴;出站后留园区工作享受30万元购房补贴。
二、应聘程序
有意向者请发送个人简历至相关需求单位联系人邮箱,并抄送高研院人才办邮箱(),【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邮件标题:岗位+姓名+毕业学校+所学专业+高校人才网。真诚期待您的加入!
咨询邮箱:
咨询热线:+86-512-(朱老师)
附:聘用需求(持续更新中,招满即止)
序号
依托单位及合作PI
需求岗位
需求人数
专业方向
联系人及邮箱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周少华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10人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面向医疗影像分析的新型深度学习模型设计研究&医学影像联邦学习等
吴老师,
智能医疗器械中心潘挺睿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4-6
微流控、医疗器械、柔性电子、微纳加工、人工智能、先进给药、材料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电子等。
具体研究方向:研发新一代柔性触觉传感技术、数字微流控与生物芯片技术、单分子成像与检测设备、及穿戴式健康与个性化医疗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眼科、骨科、心血管、神经科、重症监护与辅助生殖。
潘老师,
何老师,
智能医疗器械中心徐晓嵘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4-6
生物医学工程、微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医疗仪器、先进材料。具体研究方向:
1、血管化类器官的培养维持和互联互作;
2、组织器官的三维打印和灌注维持;
3、生物光学影像及智能影像分析;
4、响应型材料用于组织细胞培养和生物医药的关键技术;
5、医疗器械研发及标准化研究。
徐老师,
智能医疗器械中心胡祥龙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各2人
有机合成、高分子、生物医药与制剂、光学材料、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医学、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药物递送诊疗系统、植入材料等)、生物医药与器械(功能化蛋白、磷脂等)、光学功能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等);基于临床关键问题,设计构筑新分子与新材料,探索肿瘤、病原微生物感染、心血管与介入医学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等。
胡老师,
器官工程实验室秦建华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5-8人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理学/化学/医学等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微流控器官芯片、干细胞与类器官、生物材料设计及应用、疾病模型与药物评价、微分析检测技术。
王老师,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梁文轩课题组
博士后
2人
涉及光学工程、精密仪器、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2023年诚聘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员,专业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工程、仪器科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应用物理等相关学科,尤其欢迎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博士申请。
梁老师硕士,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东方课题组
博士后
3人
DNA纳米技术/光学超分辨/单分子荧光,主要科研方向:
1、DNA分子自组装方法以及自组装机制研究
2、单分子荧光技术用于DNA动态纳米结构研究
3、DNA纳米技术用于生物物理学研究
王老师,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熊鹏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
2人
生物计算
熊老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博士,
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振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1-2人
专业方向:二维材料、能源化学、柔性传感、微纳制造、膜科学
张老师,
10
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苏育德课题组
博士后
1-2人
主要研究方向:电催化CO2还原;可穿戴器件;微生物电化学;合成生物学。
苏老师,
11
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戴懿涛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1-2人
专业方向:纳米材料、多相催化或有机化学研究背景博士,未来参与:
1、能源催化研究
2、多相催化剂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3、精细化学品的新型绿色合成路线开发
戴老师,
12
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宁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1-2人
专业方向:能源化学、材料化学、催化化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具体研究方向:
1、无机固相催化材料精准合成与调控。
2、清洁能源(电、光等)驱动的能源和环境相关的小分子的高效定向转化。
3、固体废弃物(生物质、塑料等)的资源化回收转化。
4、原位谱学(同步辐射、拉曼、红外等)的催化反应过程表征和研究。
张老师,
13
软件学院周学海/王超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4人
智能计算体系结构,智能计算系统
王老师,
14
软件学院汪炀课题组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4人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与化学及物理的交叉学科研究
汪老师,
15
数据智能陈景润课题组
博士后
4人
科学计算(固体力学、电磁场仿真、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机器学习、计算几何、CAD/CAE一体化
李琳,
16
环境与绿色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
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
5-8人
围绕院士工作站研究主题,开展如下几方面工作:
1、能源、环境、材料等方面交叉力学研究;
2、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功能材料研究;
3、资源循环再利用研究;
4、能源材料研究。
方向1,张老师,
方向2,刘老师,
方向3,戴老师,
方向4,刘老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