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5日,备受全球各学术领域关注的诺贝尔奖首先公布了物理学奖得主。紧随其后,化学奖、生理学与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科学获得者也被陆续揭晓。
诺贝尔奖一直以“成就的大小是评选的第一标准”为准则,这造就了它极高的声望与认可度。学者们以获得诺贝尔奖为最高荣耀,各大高校也以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为极致荣耀。
今天,跟着我一起走进2021年的诺贝尔奖,带你了解获奖者加州理工博后,以及他们背后的学校。
“复杂系统”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这三名科学家是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乔治·帕里西。
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凭借在“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方向的贡献,乔治·帕里西则因其“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获此殊荣。
出生地:日本
本科学校:东京大学
博士学校:东京大学
曾就职:美国气象局/名古屋大学
现就职:普林斯顿大学
真锅淑郎是一位来自日本的美国气象学家和气候学家,他率先使用计算机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气候变化进行了模拟,现作为高级气象学家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
出生地:德国
本科学校:汉堡大学
博士学校:哥廷根大学
曾就职:汉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现就职: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
克劳斯·哈塞尔曼,曾任汉堡大学理论地球物理学教授,现就职于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正是在这里,哈塞尔曼领导创建了一个将天气和气候联系在一起的模型,从而回答了为什么气候模型在天气多变且混乱的情况下仍然可靠的问题。
出生地:意大利
本科学校:罗马大学
博士学校:罗马大学
曾就职:意大利弗拉斯卡蒂国家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
现就职:罗马大学
乔治·帕里西是一位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他对无序材料和随机过程的理论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现为罗马第一大学的量子理论的教授。
化“非对称有机催化”
获奖者:本杰明·利斯特 & 大卫·麦克米兰西
德国科学家本杰明·利斯特( List)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大卫·麦克米兰(Davi WC )被共同授予了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其对“非对称有机催化”的研究对制药行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是普林斯顿大学今年收获的第二个诺贝尔奖。
化学诺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俗称为诺贝尔“理综奖”,而这次有机催化对非对称合成的高效提升是实打实的化学研究。两位获奖者用五个化学反应,就能提升7,000倍的反应速度,令人叹服。
出生地:德国
本科学校:柏林自由大学
博士学校:法兰克福大学
博士后学校:加州研究所
曾就职:加州研究所
现就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
本杰明·利斯特1968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目前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德国科隆大学有机化学教授。
出生地:英国
本科学校: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博士学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博士后学校:哈佛大学
曾就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
现就职:普林斯顿大学
戴维·麦克米伦,1968年出生于苏格兰贝尔斯希尔。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州理工博后,诺奖得主都来自哪些院校?,麦克米伦接受了哈佛大学大卫·埃文斯教授的职位邀请,于1996年前往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自1998年7月开始,他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生理学或医学奖
“温度和触觉感
获奖者:戴维·朱利叶斯 &阿登·帕塔蒂安
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冷、热和触觉的能力对我们极为重要,但这些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精神冲动如何启动,从而可以感知压力和温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卫·朱利叶斯(Davi )与阿登·帕塔蒂安(Arem ),解决了这个问题。
出生地:美国
本科学校:麻省理工
博士学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博士后学校:哥伦比亚大学
现就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戴维·朱利叶斯,1955年11月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生理学家,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后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后,现任教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2010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
出生地:黎巴嫩
本科学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博士学校:加州理工
博士后学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现就职:加州研究所
阿登·帕塔蒂安,1967年出生于黎巴嫩贝鲁特,亚美尼亚裔,分子生物学家和神经学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文学奖
“难民的命运”
获奖者: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 ),其获奖理由是“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难民在不同文化和大陆之间的鸿沟中的命运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地渗透”
出生地: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
本科学校:伦敦大学
博士学校:英国肯特大学
曾就职:阿斯特中学任教
现就职:肯特大学
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出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后以难民身份来到英国并定居。《天堂》(1994)是他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同时入围了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
经济学奖
“复杂系统”
获奖者:戴维·卡德 &约书亚·安格里斯特 & 圭多·依姆本斯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戴维·卡德(Davi Car),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书亚·安格里斯特( )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吉多·因本斯(Guio W. )摘得了这最后颁出的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经济诺奖旨在表彰大卫·卡尔德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贡献,以及后二者对因果关系分析的贡献。
据诺贝尔奖官网,三位获奖学者提供了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新见解,并展示了可以从自然实验中得出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他们的方法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彻底改变了实证研究。
出生地:加拿大
本科学校:加拿大皇后大学
博士学校:普林斯顿大学
现就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戴维·卡德,美国经济学家上海mba,1956年出生于加拿大盖尔夫,1978年获加拿大皇后大学文学士学位,198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2006年获得伊萨劳动经济学奖。现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出生地:美国
博士学校:普林斯顿大学
现就职:麻省理工学院
约书亚·安格里斯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经济学教授。196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198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出生地:荷兰
博士学校:布朗大学
现就职:斯坦福大学
吉多·因本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从布朗大学毕业后,因本斯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他拥有圣加仑大学的荣誉学位。因本斯教授于2012年加入GSB,专攻计量经济学,尤其是因果推理方法。
和平奖
“言论自由是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
获奖者:玛丽亚·雷沙&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
玛丽亚·雷沙(Maria Ressa)和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穆拉托夫( )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收入囊中,以表彰他们为维护言论自由所做的努力。
玛丽亚·雷沙和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穆拉托夫均为记者出身,都曾因捍卫新闻自由而遭受过威胁甚至攻击,但也都没有因此而放弃作为一名记者的尊严与权利。
玛丽亚·雷沙是此次诺贝尔奖得主中唯一的女性,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菲律宾籍女性。
出生地:菲律宾
毕业学校:普林斯顿大学
现就职:CNN
玛丽亚·雷沙,1963年10月2日生于菲律宾马尼拉,菲律宾记者,曾担任CNN东南亚首席调查记者。2018年,获得自由新闻金笔奖;2020年,获图霍尔斯基奖;2021年3月,获得第14届电影之眼奖不可遗忘奖。
出生地:俄罗斯
德米特里·穆拉托夫,编辑,1961年出生于俄罗斯。32岁时创办《新报》,34岁担任总编直到2019年。《新报》被外媒评为当今俄罗斯最独立的报纸,对权力持批判态度是它的标志。
写在最后
不难看出,此次诺贝尔奖都较为实用主义,与人类命运、健康息息相关。
物理诺奖与全球变暖有关,化学诺奖加速反映对制药尤其是艾滋病病毒等药物研发起到了积极影响,生理学或医学诺奖本身就是对生命的研究,文学奖和和平奖也关注了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经济科学奖更是与最低工资、教育、劳动等人们最关心的内容密切相关。
科学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与奉献,才让地球村的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加健康,平和。
以上诺奖得主的母校里,有没有你的梦校呢?早日规划留学日程,说不定能和诺奖得主成为校友呢!
想了解更多出国留学方案,可以点击微聊头像或者致电
加州理工博后,加州理工学院宋飏老师招收机器学习全奖博士生|2023秋季
加州理工学院( of ),简称加州理工博后,加州理工学院宋飏老师招收机器学习全奖博士生|2023秋季,坐落于洛杉矶近郊风景优美的 市,是一所世界闻名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体量很小,但是群英荟萃,大师辈出。加州理工是世界上诺贝尔奖密度最高的学校。从钱学森、林家翘、周培源,到费曼、 盖尔曼、摩尔根、鲍林都曾经在加州理工学习或任教。在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上海mba,加州理工的知名校友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和 TeX 的作者 Knuth,英特尔的创始人 Moore,人工智能之父 John , 发明人 ,计算机视觉领袖李飞飞等等。
加州理工学院
根据 2022 年 US News 全美研究生院排名,加州理工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分别为第四和第十一位。根据研究 and in ,加州理工培养的博士在计算机相关方向的教职市场上竞争力位列全美第四。
Who hires whose as ? Image to et al. 2015.
当然各种排名都有它的缺陷加州理工博后,选择学校绝不应该只依赖排名硕士,而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与导师和实验室的匹配程度。
导师简介
宋飏(Yang Song),2022 年获得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师从 Ermon。他目前在 担任研究员,并将于 2024 年 1 月加入加州理工学院电子系( )和计算数学科学系( and )担任助理教授。宋飏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他的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在职研究生,包含深度生成式模型(deep ),概率推理( ),人工智能安全性(AI ),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与其他科学领域的交叉(AI for )。他是扩散模型( )和分数匹配生成式模型(score-based )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发表在 2019 的工作首次在图片生成质量上实现了对生成对抗网络(GAN)的超越。博士期间他的一作论文获得了 ICLR 2021 杰出论文奖,相关研究获得了苹果奖学金、摩根大通奖学金,以及 WAIC 云帆奖。
实验室简介
宋飏老师的实验室位于 Moore 。实验室主要关注如何设计高效普适的统计机器学习方法来理解高维数据。具体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Moore ,
也欢迎不同方向的同学加入带来新的思想和技术。实验室将定期举办读书讨论会以及团队活动,努力确保每位同学都拥有足够的计算资源和良好的办公环境,并根据同学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研究指导和职业发展上的帮助。
招生要求
理想的候选人需要:
申请方式:
宋飏网站:
官方网站:
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博士后,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揭晓,全球仅四人
近日,《科学》杂志和颁发的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 Prize for Young )揭晓在职研究生,曾就读于杭州高级中学的青年科学家陈子博,凭借设计了可编程并且模块化的人工蛋白质,当选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
青年科学家奖是一项全球范围的奖项,由《科学》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瑞典国立生命科学实验室及4所著名高校共同发起。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从来自全世界的申报者中遴选出在各自领域最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2019年,全球获此殊荣的仅有4人!
同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在2019年12月14日的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揭晓。陈子博的名字赫然在列!
从 1999 年开始,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都会选出一批 35 岁以下最具有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他们是:发明家()、创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先锋者()。这就是许多人知道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MIT Under 35)。
陈子博,这位从杭州走向世界的青年科学家,是怎么做到的?他的成长过程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在杭高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陈子博此次的获奖理由是——“他用人工设计的蛋白质,来从头编程生命。”
陈子博通过精确地设计蛋白质氢键网络,实现蛋白质之间的结合特异性,从头设计并验证了高度特异性的蛋白质同源和异源二聚体,且都是自然界不曾有过的蛋白质,这是蛋白质设计领域第一次将“蛋白质版本的 DNA 碱基配对”这种新型相互作用方式应用在人工设计的蛋白质上。
此外,他还成功把从头设计的蛋白质自组装成二维材料,并演示了如何通过优化相互作用界面处的序列,将单个构建块设计为两个不同的阵列几何结构,在可编程化的智能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子博参加德国林岛诺贝尔奖得主会议
作为科技界的青年才俊,28岁的陈子博学长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杂,喜欢游山玩水的同时用无人机航拍记录美景。至今已经去过了智利复活节岛、法属波利尼西亚、德国、斯洛文尼亚等许多国家旅行。
我小时候还有一个梦想是当宇航员,然而一直疏于锻炼自觉没什么希望上海mba,于是退而求其次梦想当起了飞行员。刚刚来加州理工的时候得知学校有一个飞行俱乐部,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并开始了飞行训练,过了一把自己驾驶飞机的瘾。
学飞行其实对我来说是一门崭新的学科,需要空气动力学,气象学,导航学等很多知识,还需要较好的手眼协调,所以每次训练都会学到新的东西,这让我很开心。现在我周末有空的时候就会去开飞机,在洛杉矶的上空飞行,以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
△飞行中的陈子博
正在瑞典领奖的陈子博,回忆了他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杭高的生活:
我于2006年到杭高求学,后来保送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生命科学,又于2013年去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念博士,并于2018年取得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现在在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的科研工作。
之前被报道拿的奖是 & Prize,是由美国《科学》杂志联合瑞典的机构和大学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选出4位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青年科研学者。因为拿了这个奖,才有了今天(12月14日)在瑞典领奖并发表演说的机会。同时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博士后,我也受邀在此期间参加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和欢迎酒会。今天公布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 ,我有幸入选,但更多的是为充满热切希望与梦想的当下中国由衷骄傲与自豪。
杭高是一个让人可以天马行空的地方,这里有独特的气质,有诗和远方。记得我在2006年刚入学时,第一节语文课周老师就告诉我们,语文课不是学文而是学人,然后我们就连着看了两节课的《死亡诗社》电影。至今我还记得里面的那句 “O ! My !”。
学校里有鲁迅文学社、樱花文会,还有天文社——我的天文社小伙伴会在周末带我去那里用望远镜看星空。在杭高,我遇到了博学多才、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以及相互关心、互相鼓励的挚友。至今,我都怀念学光敏电阻和敲榔头的那个高二。那时我们有听《蓝色狂想曲》的音乐课,有一整个学期学《论语》的语文课。亨颐园里的幽静让人记忆犹新,有趣的生物实验课与生物竞赛,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我很怀念因病过世的班主任李老师,他对我们关怀备至就像父亲一样,他去世的那天我的脑海里只有那句“O ! My !”。
至于在杭高的学习经历——因为我是一个有整理癖的人,所以笔记做得比较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复习时的时间。我觉得学习主要还是看兴趣的,有了兴趣自然就有动力。因为我一直想做科学家,所以对相关学科特别感兴趣。我的数学老师丁老师曾经说过,做题目就像侦探破案,我觉得所言极是!如今回想起来,解出难题那一瞬间的快感真是无以言表。直到现在我在做实验成功的时候也是与之类似的感觉——这是让我一直留在科研界的原因之一。
小的时候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因为这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并且为人类做一点点贡献。在杭高的求学经历让我拥有了接近梦想的可能,她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做有“情怀”的人。这个词现在好像被用烂了,但是杭高就是这样一种气质,她教会了我人生的诗和远方的田野。杭高的教育,让我觉得我可以坚持自己的梦想而不必顾及外界对我职业选择的建议和干扰。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当然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博士后,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揭晓,全球仅四人,我也特别佩服我的很多同班同学,他们同样在大学毕业后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守住了自己的梦想,如今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所建树。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博士后,经历过许多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本科、加州理工学院的暑期研究和博士后、哈佛的暑期研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交换),而在杭高求学的这段时光,对我个人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