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2019级本科新生,以及来自51个国家的300余名留学本科生走进复旦大学,开启了梦想中的大学生活。 芊烨 摄
新学期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2019级本科新生,以及来自51个国家的300余名留学本科生走进复旦大学,开启了梦想中的大学生活。 芊烨 摄
中新网上海9月5日电题:“新上海人”罗彩瑚:大学生活开阔眼界 望更多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
记者 陈静
香港女生罗彩瑚,如今是一名新上海人。她从事咨询工作。对香港土生土长的罗彩瑚而言,4年复旦大学的学习生活对其人生影响深远。期间上海mba,她深深地爱上了上海。她说,越多地了解内地,就会有越多不一样的感受。
据悉,复旦大学是最早在香港地区推行通过香港会考成绩面试入学的三所内地高校之一。从2006年开始,复旦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步通过该渠道招生。学校确定了具备推荐资格的20到30所香港中学,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计划,
今年,复旦大学共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000余名,其中包括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外国留学生。 芊烨 摄
2010年,罗彩瑚通过香港会考经面试入学,成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的一名本科生。从对中国内地一无所知,到深深爱上上海,四年的求学生涯无疑“功不可没”。
罗彩瑚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来上海读书前,她就对内地的一切充满好奇。内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中国的历史人文究竟怎样呈现在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中?她都十分感兴趣。
四年里,带着心中的一个个“问号”,罗彩瑚成功融入“同学圈”,在与同窗的交往中了解内地的发展、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了解两地青年对不同文化的看法。从在校园的讲座、社团活动中,她开始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复旦大学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19级研究生新生。 芊烨 摄
据了解,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复旦大学开设了针对港澳台学生的国情教育课程《中国传统与当代发展》,同时依托书院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其中,专题讲座的主题涉及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博士后,如“国学的魅力”、“香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带一路与当代中国发展”等。
在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罗彩瑚更亲身体验真实的中国社会。回忆起曾经在安徽农村学校的支教经历,到海南、山西和陕西的考察所见复旦大学香港学生在职研究生,“新上海人”罗彩瑚:希望更多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这位香港女生坦言,这些都让她看到了真实的中国。香港是个很小的地方,大学生活则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四年后,罗彩瑚赴新加坡深造。但最终,她还是决定回到上海工作生活。罗彩瑚直言,在新加坡期间,仍然一直关注中国内地的发展。内地经济充满活力,快速发展,令她激动不已。如今复旦大学香港学生,谈起当时的决定,罗彩瑚十分自信地说,很高兴做了这样的决定。在上海的生活,每天都有新变化,身边新鲜事儿不断,充满了活力。
在罗彩瑚看来,内地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期与她一起来上海求学的香港学生大多留下生活、发展。
如今,这位香港“新上海人”有一个心愿:希望更多的香港学生能够来内地求学。她认为,香港学生真正地了解内地,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据悉,近几年,复旦大学在香港地区的受关注度与社会认知度不断提升,受到更多知名高中学生的青睐。拔萃女书院、圣保罗男女中学、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伊利沙伯中学、圣保禄学校、圣保罗书院、浸信会吕明才中学等知名高中学生陆续进入该校文史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医学类及法学专业学习。
结合港澳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复旦大学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权责明确,统分结合的港澳台学生培养和管理体制。 学校鼓励香港学生参加书院读书小组活动,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原著并参与讨论,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升文化认同;以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为契机,开展包青团、做风筝等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帮助香港学生从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复旦大学方面表示,将遴选更多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课程,推荐香港学生修读,增加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完)
复旦大学收香港学生吗,沪港大学联盟
发展历程播报
编辑
2018年11月6日上海mba,“沪港大学联盟”在复旦大学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仇鸿和“沪港大学联盟”16所成员高校领导等出席成立仪式。 [1-3]
发起机构播报
编辑
上海高校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香港高校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2-3]
社会评价播报
编辑
沪港大学联盟
上海和香港的高等院校交流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趋多元化;去年到内地当交流生的香港学生当中,逾三成以上海为目的地。“沪港大学联盟”将有效深化两地大学在教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为两地提供高水平的教育和科技支撑复旦大学收香港学生吗硕士博士,同时为高等教育创新和服务国家作出更多贡献。(林郑月娥评)
教育部坚定支持内地与香港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支持香港教育融入国家教育发展大局。希望联盟做到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友谊、以合作促繁荣复旦大学收香港学生吗,沪港大学联盟,为沪港两地、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评) [2]
复旦香港大学,瀑布探校 | 张爱玲母校香港大学如何创造了众多学术天才[附香港大学专业分析]
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张爱玲的文章,清冷的笔调和华丽的辞藻。张爱玲有许多文章都是以香港为背景,这些便都是从她在香港大学求学经历中所积累的,比如《沉香屑》和《茉莉香片》。
其实当年张爱玲也不打算去香港大学读书的,她以伦敦大学远东考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博士,但因二战原因无法赴英,追逐梦校,选择在香港大学读书。
是不是很像2020年疫情爆发,纽约大学学生无法赴美,根据Go Local政策选择在上海纽约大学学习一样哈哈哈。
无数爱玲迷也因此会选择申请香港大学。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张爱玲的母校硕士,香港第一学府——香港大学(The of Hong Kong,HKU)
公众号曾经出过申请教程,可以查看~
学校历史
香港大学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复旦香港大学,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
香港大学自创校以来始终采用英语教学,其学术研究多可与欧美无缝对接、良性互动,也得益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医学、商科、人文、政法等领域见长的香港大学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界一面独特的旗帜,享誉亚洲乃至世界。
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复旦香港大学,瀑布探校 | 张爱玲母校香港大学如何创造了众多学术天才[附香港大学专业分析],香港大学下设10个专业学院+研究学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等数十个独立机构。
专业学院:
文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李嘉诚医学院、牙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综合排名&专业排名
*以下排名全来自于2021 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和2021 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
在各项世界排名中的表现也很优秀:
2021 QS世界大学排名 第22位
2021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第83位
2021 THE世界大学排名 第39位
2020 ARWU世界大学排名 第151-200位
2021 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
香港的大学和内地大学相比起来,是什么水平呢?
清华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15位
香港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22位
北京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23位
香港科技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27位
复旦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34位
香港中文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43位
上海交通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47位
香港城市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48位
浙江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53位
香港理工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 第75位
2021 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内地]
香港大学优势学科也是一抓一大把:
牙科学(全球第3位)和教育与培训(全球第7位)更是冲进专业全球Top 10!
而且还有19个其他专业也冲进了专业全球Top 50。
*以下排名全来自于2021 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Top 50
1、艺术与人文
全球总排名:27
全港总排名:1
[瀑布留学在香港大学艺术与人文学科有很多Offer]
语言学:全球第11位
建筑与建造环境:全球第14位
现代语言学:全球第26位
英语语言和文学:全球第28位
2、社会科学及管理
全球总排名:26
全港总排名:1
[瀑布留学在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及管理学科有很多Offer]
教育与培训:全球第7位
法律与法律研究:全球第21位
发展研究:全球第25位
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全球第26位
传媒学:全球第27位
会计与金融学:全球第28位
社会学:全球第28位
政治学:全球第29位
体育学:全球第36位
计量与计量经济学:全球第49位
3、生命科学与医学
全球总排名:55
全港总排名:1
[瀑布留学在香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有很多Offer]
牙科学:全球第3位
心理学:全球第34位
护理学:全球第38位
医 学:全球第39位
4、自然科学
全球总排名:52
全港总排名:2
[瀑布留学在香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有很多Offer]
环境科学:全球第44位
地球与海洋科学:全球第49位
地质学:全球第50位
教学模式
港大以小班教学为主,人数不多,课堂内容详实,且十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得益于班级的大小,在课堂上教师随时都会向学生提问,他们非常鼓励学生问问题。同时,团队协作成为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在香港大学的课程中,需要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比例很大,这对提升交流、合作能力十分有效。
港大没有强制性要求学生上课的措施,更不靠点名保证出勤率,保证学生出席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课程的质量,自然地吸引学生来上课。
港大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教学模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一名学生的水平,老师平时会留一些很有针对性的作业,其目的是考察学生跟随课程学习的进度。这种渐进式教学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平时的学习质量在职研究生,又给了学生充裕的自由可支配时间。
港大十分重视评教,这也是港大的老师教学质量普遍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对于一门课程,不仅主任老师要被评教,助教也要被评教。
学校的管理部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负责学术的教授和老师,一个是负责服务学生的管理部门,两个部分平行运行,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保障了教师的教学、学术自由性。
2012年起,香港大学采用了新的本科四年制学位课程。新课程架构将赋予学生更灵活、多样化且多层面的选择,以汲取知识。
新课程架构除有助学生建立强大的本科及跨学科知识基础外,更着重培训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与独立思想能力,并协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成为出色的团队成员,最终成为想象力与创造力兼备的领袖。新课程中引进了“核心课程”和“体验学习”两大模式。
其中,“核心课程”主要有科学与科技、人文学科、全球问题和中国研究四大主题,而各个学院设立的多种“体验学习”包括了诸如工作实习等让学生体验真实专业领域工作,提供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卓越学习经历,提供与全球共融且具国际视野的大学教育。
对外交流
1998年,香港大学创立全球学生交换计划,为本科生创造在世界各国生活和学习的机会,并予所有交换生以支援。香港大学同时还是 21联盟的创始成员,这个联盟旨在推进各个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并促进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2012年4月26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光华楼,“香港大学千人中国内地交流计划”启动仪式举行。“香港大学千人中国内地交流计划”是港大2012年着力发展的新项目,其缘于李克强总理出席港大百周年校庆典礼时,宣布由2012年开始,中央政府会成立专项资金,每年支持1000名港大学生和老师到中国内地去学习、考察和开展科研工作,加强中港两地教育交流。
2013年2月1日,香港大学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签署合作草案,加入“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与两所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中国内地的科研单位和学者,在人才交流、研究生培养、分享研究资源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2020年4月2日,与南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国际大学气候联盟。7月10日,参与发起成立“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 。
你也想成为HKUer吗?那就快来找瀑布出国留学吧,我们做香港申请10余年,港大份以上!
想要招生官青睐于你?但是不知道如何准备?
早鸟计划+攻略了解一下~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