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儿,费马,帕斯卡,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蒙日,傅立叶,柯西,伽罗瓦,庞加
莱……所有这些数学史上仰之弥高的天才,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法国人。
如果说这些辉煌的名字都属于昔日的话,即使在随着学科的细化、通才和天才已经渐
渐消隐于公众视野的20世纪20年代之后,法国在数学上的突出成就,依然有目共睹。
设立于1936年的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茨奖,迄今为止,一共颁给了45名数学家。其中,施
瓦茨( ),塞尔(Jean- Serre),托姆(Rene Thom),格罗滕
迪克( ),阿兰·孔(Alain ),利翁( Louis
Lions),约科(Jean ),拉佛阁( ),8名得主
,全都是法国人。对于一个只有6000万人口,民族天性略带散漫的国家来说,在讲求精确
和严谨的数学舞台上如此一贯的精彩演出,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1819年,爱尔兰医生萨缪尔·布莱克( Black)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尽管法
国人的日常饮食中摄入的饱和脂肪含量极高,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相当低。由此,诞
生了“法兰西奇迹”( )这个名词。
医学上的法兰西奇迹,最后归因于葡萄酒。数学上的法兰西奇迹博士后,原因又是什么呢?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法国南巴黎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数学博士文志英,给出的答案
是:好的传统与好的体制。
有趣的是,在数学传统悠久的法国,按照中国的一些标准来看,数学家的生活,并不
算滋润。首先,是教职的获取。尽管法国以数学教学职位多而著称,一个学校的数学系和
数学研究所往往可以有200多个老师,但教职的获取并不容易。通过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
考试后,才能向学校申请教职。每个学校的教职指标,除了学校进行申报,还要由国家的
专门委员会审查材料,确定最终数目,然后从全世界的申请人中挑选。获得教职后法国的清华大学,在巴
黎高师、巴黎高工、巴黎第六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和巴黎第十一大学这些以数学见长的学
校里,所有老师都有教学任务,没有不给学生上课的老师,最多能够拥有4年一次的学术
休假,还需要申请和批准方能获得。
其次是基金。在法国法国的清华大学,求解法兰西数学奇迹,并没有一个类似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机构,每个学校
能够获得的基金资助很少。即使做到正教授,每年也只能申请到欧洲之外的国家开一次学
术会议,副教授便只能两年一次。理由很简单:互联网时代,很多交流可以借网络完成,
而且,在某个领域,一两年间的发展不会有那么快,多去开会也无益。比起中国许多数学
系教授终年忙于全世界开会的现状,不啻是一个很大的反差(在杭州的数学教育发展论坛
上博士,一位国内的偏微分方程专家抱怨,今年到7月为止,他已经收到了20多个偏微分方程
会议的邀请。学术圈内,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是,许多国家拨款的专项基金,只能通过有
限的几个途径花出去,开会,就成了最便捷的一条路。剩下的方法,包括买电脑和吃饭。
一所名牌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办公室和家里居然配备了4台笔记本电脑和两台打印复印传
真一体机)。法国的大学数学系教授,除了专业杂志由国家专门拨款购买外,连自己需要
的专业书籍,都只能自费购买。至于学生申请的各类奖学金,竞争更是激烈到了白热化程
度。不过,同美国往往附带教学任务的“假”奖学金相比,法国的奖学金,一旦获得,不
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为代价,只要专心读书做研究就可以,相形之下,倒少了几分功利色
彩。
然而,这些看似苛刻的条件,却并没能影响法国数学的发展和凝聚力。数学人才流失
的问题很少,几乎所有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的法国得奖者都仍在法国,而这里吸引的欧洲
数学人才和提供的职位、学习机会,从所占人口比例上看,比美国要多得多,高居世界前
列。在数学各个领域,诸如几何、拓扑、代数、数论、泛函、动力系统、概率等等,法国
数学家几乎在每一个国际上的主流方向都很强,开创了一系列新学科。即使在美国的咄咄
攻势下,也毫不逊色。
“能不能把数学搞好,不是钱的问题,有时候,钱多了上海mba,倒未必是件好事。”在讨论
中国数学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西湖会上,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洪家兴院士曾如是说。
看看法国的例子,或许,躁动的中国数学界,可以找到另一个参照系。
—
※ 转载:·北大未名站
全文链接:
法国的清华大学,【阶跃提升中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清华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金融双硕士学位项目
【编者按】:新百年新起点,清华大学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致力于探索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水平人才。面向国家中长期发展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推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阶跃提升,与合作高校共同建设研究生双授联授学位项目40余项,开设全英文研究生学位项目20项。在项目实践中,探索出对话式教学、深度调查等特色培养环节,并打造了一系列中外学生交流平台。本栏目介绍这些具有"高端定位、中国视角、清华特色"国际化培养项目的故事,以加强交流、提升质量。
项目特色
满足双方学位授予要求,由清华大学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博士,巴黎高等商学院授予国际金融硕士学位。
清华经管金融硕士项目的全日制在读学生和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的学生以自愿报名的形式法国的清华大学博士后,【阶跃提升中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清华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金融双硕士学位项目,通过对方院校材料审核与面试选拔获得录取资格。
本项目学生在合作方学校完成一年的学习上海mba,通过资格考核法国的清华大学,并可以获得16 周的实习机会。合作双方互认学分和实习经历。
项目概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硕士项目与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金融双硕士学位项目致力于为我国培养既掌握国际化金融理论和工具,又深刻理解金融行业发展的金融行业国际化人才,同时为外方学生提供了解中国金融体系和市场的机会,为我国金融市场培育投资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