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教育综合中的教育学原理,所占试卷分值约100分。因此,备考2020考研311教育学考研学子,在暑期阶段复习专业课时,可以背诵重难点知识。下面,北京文都考研网为助311教育学考生一臂之力,整理出311教育学原理知识:教育目的基本类型,供考生参考。
2020考研311教育学原理知识:教育目的基本类型
(一)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按作用特点分
1.价值性教育目的:
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所要达到的目的,内容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构建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
这类教育目的根本就是要解决培养具有怎样社会情感和个性情操的人。
2.功用性教育目的
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功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
这类教育目的根本就是要解决人在各种活动中的实际能力和作用效能的开发与提升,发展和增强人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的有用性和功用性。
3.这两种教育目标有所区别,各有各的侧重点。前者是心有所属(内涵),后者是身有所属(外在)。在实践中这两种教育目标要相统一博士,不可偏废其一。缺少功用性,社会生产力如何发展,如何运作。缺少价值性,或以功用性至上,人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社会也会不和谐。
(二)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按要求特点分
1.终极性教育目的:
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发展的那种最为理想的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
特点:发展终结性、宏观性、指导性
2.发展性教育目的:
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在职研究生,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的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特点:发展持续性、具体性、直接评价性
3.两者之间的联系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性依据,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指导思想。后者是前者实现的必经路线和具体策略。在实践中要相统一,不可偏废其一。
同时,不可不分教育阶段、不分具体年龄阶段地用终极性目的作为直接性目的。所谓“欲速则不达”,要从实际出发。
(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按实际被重视的程度
1.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2.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指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的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它主要有两类:
(1)以思想理论为根基而存在。
(2)基于一定社会单纯的功利和观念而存在——会对正式教育目的的实现带来极大的困扰,左右实际教育的方向,会成为有些学校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两者关系
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带有矛盾性。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两者相互影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四)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按体现范围分
1.内在教育目的
具体教育过程要实现的直接教育目的,是对具体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直接指向,内含对学习者情意品行、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方面发展变化预期的结果,通过某门课程及其教学目标或某一单元、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可预期的具体结果。
内在教育目的比较具体、微观,切近具体的实际教育活动,直接关乎到具体教育活动的效果和评价问题。
2.外在教育目的
指教育目的领域位次较高的教育目的,它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得目标和结果生物教育学考研,2020考研311教育学原理知识:教育目的基本类型,是一个国家对所属各级各类教育培人的普遍原则要求。
外在教育目的比较宏观、抽象,不切近实际教育活动,它是一种方向,不是教育活动所能直接达到的目标。
3.杜威:论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说”
杜威根据他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两层含义: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结合。要克服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分离,抨击“生活预备说”,克服学校与儿童生活的脱离)提出“教育无目的说”。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育的术语来说,就是:(1)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2)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这就是他得教育无目的说的主旨。
所谓“教育无目的说”并不是说教育真的没有什么目的。杜威的原意是教育除自身之外无目的。教育当然有它的目的,他区分了两种教育目的,即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和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前者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天性和兴趣等决定的教育历程的目的;后者主要指由家长或是教师给予儿童以教育的目的,从外面硬性插入教育历程的目的。
杜威的观点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当时儿童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儿童被塑造成没有个性灵魂的人,没有自由个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是合理的。对于儿童来说,要发挥他的天性,全面发展。但是,杜威认为外在所有的教育目的都是不合理的,都对儿童不好,所以否认外在目的的作用,并且他所指的受教育者是儿童,范围窄。(教育的特点)教育也要让人具备社会所要求的素质上海mba,不能任其发展,偏离社会曲线。
4.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的联系
内在教育目的是外在教育目的在实践教育活动中逐步实现的具体体现。外在教育目的是内在教育目的的依据,影响内在教育目的。
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给出的“2020考研311教育学原理知识:教育目的基本类型”生物教育学考研,希望对备考311教育学考生,在复习教育学原理时有所帮助!祝2020考研金榜题名!
教育学类的考研,考研教育学和教育学原理的区别
考研中的“教育学”和“教育学原理”虽然都涉及教育领域,但它们在研究内容、侧重点和考试科目上有所不同。以下是对这两者的详细区分,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硕士,涵盖了多个子领域,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技术等。其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和综合,涉及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历史、教育心理等多个方面。
研究内容
教育哲学与教育史: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历史演变。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与教学的心理机制和过程。
教育社会学:分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及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研究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考试科目
教育学考研通常包括以下几门科目:
教育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
中外教育史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教育学类的考研,主要集中在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等方面。其研究内容更加理论化和基础性教育学类的考研,考研教育学和教育学原理的区别上海mba,是教育学的核心理论部分。
研究内容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探讨教育的定义、功能和社会角色。
教育过程与教育方法:研究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分析教育制度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
教育哲学基础:探讨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流派。
考试科目
教育学原理考研的考试科目通常包括:
教育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部分学校可能包含)
中外教育史(部分学校可能包含)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学校可能包含)
主要区别
研究范围:
教育学:研究范围广泛,涵盖多个子领域。
教育学原理:研究范围相对集中,主要关注教育理论和基本原理。
考试科目:
教育学:考试科目较多,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原理:考试科目相对集中,主要考查教育学原理及其相关的基本理论。
应用方向:
教育学:毕业后可以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制定与分析等多种工作。
教育学原理:毕业后多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教育咨询等工作。
综上所述在职研究生,教育学和教育学原理在研究内容和应用方向上有一定的区别,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