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最近有看帖子说在职研究生,英国不行了,大学破产了,什么爱丁堡大学都财政出问题裁员了,剑桥大学也在缩减开支。然后一个大大的标题,英国不值得去了。
这就挺无语的,人家学校财政赤字你就不值得去了。这种其实既无知,又造谣。压根不懂人家英国为啥能火这么多年,背后逻辑又是啥,今天我们来拆解下。
No.1 费用高,持续涨价!
英国留学好不好,值不值得去,评判标准从来不是那些小康家庭,普通家庭来论的。这群考虑留学性价比的家庭本身就属于跟风去留学的,就不是去英国留学的基本盘,说扎心点,人家英国也无所谓你去不去。
决定英国生源基本盘的还是富裕家庭的留学生博士,英国留学你看是不是每年都在涨价,费用越来越高?每年涨幅学费都5%起步了,5年前留学还可能一年35w左右拿下,现在你一年没个45w你出去也很憋屈。如果在伦敦,学费和生活费更加上涨,有些商科专业一年下来70w起步。
为什么你们越说英国大学不行了,没人去了,反而越涨价?这个东西还是跟本身价值有关。因为去英国留学本这件事,本身就是教育类目的消费品,甚至是奢侈品。它这个是以奢侈品计价的。如果它本身是人人都可以去的,没有门槛的。反而英国留学从此就是路人了,就没有爆火的意义了。
而且一般经济越不好,学校招生越难的时候,学校越会涨价。学校要展示它的稀缺性,对于不差钱的家庭来说,涨幅在他们看来其实没差的。但普通家庭会犹豫,就是这个犹豫,反而能把距离和圈子拉开来。
你以为有钱的家庭为啥选择去英国留学?就是和你分开圈子,环境,频道。每个类目都有这种分流,其实澳洲留学也是一样。国内不差钱的家庭,稍微富裕起来的,看重的都是留学之后的收益。这种收益是很隐晦的,是包括人的筛选,时间的节省,名校的信息差等等。
就英国是那种反而申请量越爆炸,申请量越多,反而会拉低bar的那种。申请量减少了,负面信息反而减少。学校各方面就又都好起来了。
No.2 没有替代品出现,最多只能降档平替!
就目前市面上你能找到英国留学的替代品吗?是澳洲可以接盘还是港新可以?这几个地方都没英国这个体量的,完全接盘不了,只是一些档次不够的学生的平替选择而已。
市面上唯一能和英国大学搞对抗的只有美国大学。但美国大学又是一个不一样的体系。能压英国大学风采的也只有美国大学。目前全球留学类目里面,只有这俩是带头大哥。其他都不行,欧陆留学就更不行了英国东伦敦大学排名,压根就没那个话语权。
英国为什么没有它的替代品出现?因为人家资格老,是制定规则的英国东伦敦大学排名,什么,英国留学不值得去了?,人家懂得掌握话语权。
就我们现在参考的大学榜单都是什么?四个世界大学排行榜,英国就占了两个,一个QS一个THE,美国自己搞了US.NEWS,认可度还不如QS。评判标准都在人家手上,人家想怎么评定,用什么指标,以什么为参考数据上海mba,是不是加新数据,玩法,套路都在别人手上,其他地方只能附和。甚至去打榜,分一杯羹。
你看看港新火不火,是不是qs说了算,澳洲也是。榜单规则一换,人气热度又要重新洗牌了。
除了掌握话语权,人家本身打法和体系成熟。英国的学校是懂包装的,精英化教学,私校,就整个一套的商业玩法很成熟,配套也成熟。你看国内这边搞合作学校,不都要去借用英国大学的皮吗?特别是那些在国内搞中小学学校圈钱的,都是去英国买一个快破产的学校,然后套用人家的历史和皮,在国内开出新的花。这种借人家品牌讲故事的源头,也都是人家英国玩剩下的,国内又复制一遍而已。
掌握了话语权和玩法,基本格局就固定了,你很难被取代掉。人家玩的是明牌,搞得是阳谋,就你来不来?你还是得来,因为没有同类替代。有钱的家庭就是要把自己和普通家庭分层出来。为什么现在国内还分中产家庭,以前哪有这个概念。中间再给你分一档,让你感觉不一样。其实很多中产一样没什么生产资料,只是稍微有点现金流而已。
总了个结:就英国大学火不火,热门不热门,真的不是人家学校财政收入如何,招生情况如何的。这个东西是有周期性的,毕竟英国这几年太逆行情周期了,已经见顶了。好点排名的学校在中国的招生每年都是超150%份额的。
英国留学行不行的逻辑在于,去英国留学还有没有价值。而有没有价值取决于市场上有没有更好的替代,甚至取而代之的。现在美国留学本身就限制很多,英国和咱没有太多政策上的限制,反而是激励的。所以你放眼全球这么多大学体系里面,英国大学还是独一份的。
所以别瞎操心英国行不行了,人家自己一点都不慌,经济跟不上就自己消费降级去下一个梯队。当然,你如果能理解这背后的逻辑,你也能理解去英国留学有哪些切实好处的逻辑。理解之后,你才会更好的去享用哪些背后的福利。很多学生是看不真切的,只能看到学校和专业。只能说你看得太粗浅了。
英国东伦敦大学新加坡校区怎么申请,名校申请全攻略:G5、港三、新二,谁更难搞?
同学们,选校季是不是让你“头秃”?英国G5、港三、新二作为留学界的三大顶流名校圈,每年的申请季都热度爆表。但这些名校对申请者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想要成功拿到offer,必须了解它们的特点并精准匹配自己的背景。今天,就从商科、教育、传媒和理工科四大热门专业出发,给大家做一份申请攻略,按梯队分层,让你选校更有章法!
一、商科:最卷领域的硬核较量
商科专业一直是留学热门中的热门,申请门槛高,竞争激烈,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高水准。为了方便比较,下面从不同院校的要求出发,分要点逐一拆解。
1. 英国G5:顶级硬核派,谁都不“水”
– 牛剑(牛津、剑桥):
1. 学术背景要求:只考虑学术背景极强的申请者。985/211的学生均分需90分以上才算达到基本门槛,双非背景的申请者需要均分95+,且综合背景要非常突出。
2. 考试成绩:GRE成绩更被牛剑商科偏好,建议分数达到**320分以上才能更具竞争力。GMAT相对较少提及,但高分(如720+)同样加分。
3. 特殊偏好:申请过程中,牛剑更看重申请者在学术研究、社会责任和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潜力英国东伦敦大学新加坡校区怎么申请,名校申请全攻略:G5、港三、新二,谁更难搞?,仅仅高分是不够的。
– 帝国理工(IC):
1. 背景要求:IC的商学院素来“高冷”,对双非申请者基本关闭大门。985/211背景申请者的均分需达到88-90分以上。
2. 软实力要求:除学术成绩外,IC对申请者的科研、实习经验要求非常严格。
3. 考试成绩:+或+是必须条件。
– 伦敦政经(LSE):
1. 录取门槛:LSE是商科最“无情”的院校之一。985背景申请者均分需85分以上,其他院校需达到90分以上。
2. 标化考试要求:强制要求带GMAT或GRE,且建议分数分别达到720分以上或320分以上。
– 伦敦大学学院(UCL):
1. 背景门槛:相较于IC和LSE,UCL在商科领域对双非申请者相对友好。985/211背景均分需85+,双非学生则需达到90+。
2. 标化建议:GMAT建议分数保持在700+。
2. 港三:实力派,但“卷”度稍低
–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1. 学术成绩:985/211背景均分88-90分是基础,双非背景学生机会相对较少。
2. 实习经验:金融、经济等热门专业申请时,建议准备高质量的实习背景,比如投行、咨询类企业。
3. 考试要求:带GMAT或GRE会更具优势,GMAT建议达到700+。
– 香港中文大学:
1. 录取标准:港中文的商科要求稍显宽松硕士,但985/211背景学生需达到均分85+,双非需90+。
2. 实习要求:至少准备2-3段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比如大厂实习或金融类机构的工作经验。
3. 新二:重视综合背景,实习亮点是关键
–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1. 学术要求:新二的商科申请标准接近G5,985/211背景需达到85分以上,实际录取多在88+。
2. 软实力:申请者必须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强大的实习经历是加分项。
3. 考试建议:GMAT建议700分以上,同时可以提供相关论文或研究项目作为补充材料。
二、理工科:技术党的天堂
理工科专业对学术成绩要求相对直接,但热门方向如计算机、机械工程等竞争依旧激烈。
1. 英国G5:学术硬核,科研是重点
– 牛剑:
1. 学术要求:985/211背景需达到均分90分以上,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甚至要求更高分数。
2. 科研经历:实验室项目或研究背景对申请者大有裨益。
– 帝国理工(IC):
1. 分数要求:985/211背景需均分85+,双非背景申请者需要**88分以上。
2. 领域优势:IC在工程和计算机领域的专业全球领先,尤其偏好有科研经验的申请者。
2. 港三:偏向学术实践结合
– 港三院校在理工科方向申请中相对宽松,985/211背景学生均分85分以上即可尝试,双非学生需达到90分。
3. 新二: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 新二对理工科申请者更看重研究能力上海mba,建议申请者在背景材料中突出自己在实验室、竞赛或论文方面的经验。
三、教育:跨专业申请的暖心港湾
教育类专业是少数对跨专业背景和双非学生友好的领域之一。
1. 英国G5:注重实践经验
– 牛剑在教育方向的要求中英国东伦敦大学新加坡校区怎么申请,均分达到85分以上是基础,部分方向要求申请者具备1-2年的相关工作经历。
2. 港三与新二:门槛较低,经验优先
– 新二的教育专业录取门槛较低,985/211背景均分80+即可,双非背景需85+。港三的教育方向则要求相对更高一些,但对跨专业申请者的包容度较高。
四、传媒:经验至上,背景辅助
传媒专业强调实习和作品集,对学术背景要求相对较低。
1. LSE:传媒界的“卷王”
LSE传媒专业的均分要求为90分以上,双非学生需提供非常突出的实习经历才能脱颖而出。
2. 港三:经验是王牌
港大和港中文传媒专业更看重申请者的实践能力在职研究生,985/211学生均分85分以上即可尝试,双非学生需达到90分并具备媒体相关实习经历。
从商科的高门槛,到教育的友好政策,再到传媒和理工科的综合要求,三大名校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难度梯队。留学申请关键在于匹配自身背景与学校需求,合理规划,用心提升短板,就一定能拿下满意的offer!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