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原创]盈峰:离开央企舒适区发展,五年从助理到合伙人,用创业的精神做事业

市场开拓成绩显著,在历次国资委、证监会、中评协项目检查中均被评为优秀,集团董事长在公司年会上评价盈峰是“用创业的精神做事业”。最近一年盈峰都在关注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资产的价值研究上,参加了不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组织的各类专业论坛。

(第 103篇,本文 4100 字,预计阅读 7 分钟)

对于大多数会计人来说都有一个注册会计师或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梦,或是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或是寄希望改变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从事中介行业又像一个围城,外面企业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去企业。作为从企业进入事务所的典型案例,盈峰为什么选择并坚持在这个行业里,又在执业经历中有哪些自己的见解?

一、误打误撞进了会计行业

作为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盈峰出师不利,高考前的一场严重被误诊为感冒的支气管炎,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博士后,没有按他的心愿成为一名“机械工匠”,被调剂进了一所部属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从此误打误撞进了会计行业。

或许是喜欢的机械和学习的会计存在异曲同工的地方,都是讲求逻辑的严密和系统的完善,盈峰很快就喜欢上了专业知识,象海绵一样汲取着各科知识。从小养就的爱读书的习惯,他习惯在图书馆里阅读和查找资料,把自己的思考形成了文字并获得发表。大学四年,盈峰认为自己最有收获的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毕业后,盈峰没有选择留在煤炭系统,通过人才市场进入了央企中国建筑下属三级公司,后成为南方公司(四级公司)的实习会计,没想到的是之后的入职锻炼异常的残酷。先是感受到学校学的会计知识遇上具体行业后一切都要重头学起,还好有遇到良师;再是被派入荒无人烟的深山里做项目出纳,同时担任施工员、测量员、采购员和资料员;还曾遇上“非典”一线,武警封村后坚守了小半年的窑洞。

当然这些磨炼也是有成效的,盈峰从事出纳半年后升任项目财务主管,再一年后成为省区域财务经理。他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施工企业现金为王的具体意见,在所在项目上具体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实这就是最朴素的业财融合,财务要懂业务,懂了业务后再用财务知识更好地服务业务。在各种困难面前,盈峰见识了单位的铁军精神,人的见识是建立在所在平台上的,让他逐渐明白了财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尤其要有跳出财务的全局观。

之后的两年里,盈峰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先是非典后调到三级公司升任成本管理部副经理,负责公司第一年的预算设计与编制,后又任战略投资部经理,负责投资业务及上市相关的主辅分离、审计、评估、改制上市等工作。这段国企改革与资本运作经历,促进了他的快速成长,实现了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并意识到资本管理的巨大威力,也为后来转战资本市场服务打下了基础。

(盈峰与-2月21日已发布访谈-在校友日晚会表演相声)

二、用创业的精神做事业

在央企工作了7年后,盈峰选择进入事务所,开始从审计评估助理做起,一步一个台阶。

在2008到2012年的工作总结里,雷哥看到了每一年盈峰的思考、收获和来年的目标。2008年他体会的是开拓进取及强化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009年他留意的是细节,立项细节、合作洽谈细节、现场细节、礼仪细节、资料收集和整理细节等,2010年是视野的拓展,行业视野、同行案例、项目复盘等,2011年是思考,思考项目全流程、思考团队协作、思考沟通方式、思考健康问题,2012年是独当一面,在内心里勾勒项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哪些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备案要点是什么、持续发展要做哪些准备去布局……

2013年,鉴于之前在各业务领域的全面表现,盈峰被集团委派到广东去重建广东分公司。脱离了之前成熟的工作模式,单枪匹马一切从头开始,不仅仅是做业务、还要搞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开拓新的客户与业务市场。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市场准入证不能直接接单工程造价,他就选择做评估里的工程造价估算和竣工决算审计中的造价审核;市里的不能做,他就想法办法做省里的、央企的、民企的以及上市公司的;不仅做国内的,他还追随一带一路把业务开拓到柬埔寨、阿塞拜疆。在柬埔寨他带领18勇士用了38天凭借手持GPS靠走路骑摩托等原始方式测量了一万多亩农地;在阿塞拜疆,团队的专业操守赢得了阿塞拜疆国家电信主管部门的赞赏并获得客户的肯定。

这几年对盈峰来讲是一种历练更是“淬火”与重生。由于是从企业进的事务所,他和一般大学毕业就进事务所的人理解可能不大一样,认为事务所从业人员一方面要强化各业务领域专业知识学习,另一方面要注重内外部的沟通与交流,要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用专业知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市场开拓成绩显著,在历次国资委、证监会、中评协项目检查中均被评为优秀,集团董事长在公司年会上评价盈峰是“用创业的精神做事业”。

三、没有强大内心的人,就没有资格谈人生

刚工作的时候,盈峰只知道埋头做事,作为基层央企第一批大规模市场招募的人员他显得有些另类。之后领导委以各种没有经历过的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他都全力以赴的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后来才知道是总会计师和师傅力排众议给他那些机会,这让盈峰充分意识到了良师与信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自己的进步;如果只有机会,他没有去努力,信任就会被辜负。

在事务所期间,曾经有一次因为工作流程上的误解,一位集团领导对某个项目的承接有不同想法,当时盈峰觉得不应该有问题,并没有在意。不曾想这位领导居然把这事反映给了他的直属领导,盈峰被老板逼着“你必须打那个你不想打的电话”。当时一度想不通情绪低落了好几天,后来想开了也就成长了。这也正符合了西点设计课程的价值之所在:没有强大内心的人,就没有资格谈人生。

基于自己的经验教训,盈峰在带团队的时候,也不断鼓励项目经理勇于去向客户做汇报,前提是给予指导甚至是反复模拟练习,必要的时候也去给压阵。项目经理们都成长了,事务所的发展与效益也就实现了。

盈峰认为事务所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基础服务是提供本专业有效的咨询成果和意见,同时也可以提供跨越本专业的增值服务,这样才能给客户更好的获得感同时增强客户粘性。他常半认真的开玩笑说:什么是专家,就是你恰好比客户多知道一点他所想知道的。

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事务所本质上不仅仅是一个执业平台,更是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如何能用好平台功能去整合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考验的是每一个从业者的智慧,也是盈峰一直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2012年,盈峰回母校做汇报演讲和实务交流后曾深有感触—教学理论和实务实践是多么的脱节。尽管事务所成了母校评估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并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毕业生,然而几年的实践下来发现并没有达成所愿。2015年时,在一所职业学院当教务处主任的校友邀请他去做长期的评估专题讲座,对他职业规划的修订触动很大。盈峰思考了好久上海mba,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新方向:50岁以前边忙事业边学习(努力学出博士),50岁以后回学校去把自己的实践心得传授给孩子们。

为了这个目标,盈峰分析了自己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一是专业知识,二是沟通能力,三是管理能力,四是更宽的视野,五是整合资源能力,六是理性思考能力。尽管在工作中坚持各种方式的学习,仍感觉不成体系化,于是选择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合办的项目。

盈峰最喜欢的是案例讨论课,在教授的启发性引导下,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各抒己见,不是为了说服谁,而是把事情需要思考的要素拼凑起来,来提升每个人的理性思考能力。

从专业知识角度看,盈峰认为历史很重要。虽然他大学学的是会计学专业,但好象从来没去研究过会计的历史,直到听了南师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讲演,读了《会计口述历史》后,才知道会计国际接轨的动因和历程,也就不再有了对准则年年变的抱怨。

五、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每个中年人都会面临事业、学业与家庭三者平衡的矛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原创]盈峰:离开央企舒适区发展,五年从助理到合伙人,用创业的精神做事业,曾经为了事业盈峰远离家乡异地打拼,如今为了陪伴老母亲以及孩子的成长他投入更多的时间。因为陪伴,在这个意外的长假里,父子之间的感情加深了不少,孩子也不再整天想着玩手机游戏了。

2019年,盈峰重新开始跑步,很快就完成了从1公里到3公里、5公里、10公里的不断突破,成为校友跑团里唯一120天全勤打卡的。他用写跑步日记的方式积攒了万余跑步感受硕士,记录了一个跑步新人到的成长点滴。他的吾日三省是:跑步了没?学习了没?进步了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自有价值。

如同坚持跑步一样,盈峰推崇习惯的力量,在工作中他有两个习惯,其一是清单管理,不仅是记录更准确的说是管理自己的心智和大脑。完成一件就记录下来,每天离开办公室或睡觉前小结下当天的完成情况并安排好第二天的计划。其二是写日记,从2007年至今坚持了将近13年。每天通过写日记回忆当天的内容,在写的过程中会有反思,有没有哪些事做得好或不好、跑步有没有什么新的感受等。

六、拥抱变化,思考未来

最近一年盈峰都在关注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资产的价值研究上,参加了不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组织的各类专业论坛。财务共享、业财融合、数据湖、数据中台,大、智、移、云、物、区到底会如何影响会计发展?数字化转型的要素有哪些?管理会计的基础是什么?管理会计的边界在哪里?他和儿子闲聊,数字化时代未来可能只分三种人:操控机器的人、机器服务的人、被机器淘汰的人。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已经实现弹性工作的盈峰来讲影响并不算太大,有了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他提炼了十点宅家启示:(1)要有好身体;(2)要有房,最好在江浙沪;(3)要有车;(4)要有存款;(5)要有几个真的朋友;(6)要善待医护朋友;(7)要有危机意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做好各项基本保障;(8)夫妻最好不要是同行;(9)最好有个副业;(10)要自律。

笑过、哭过、苦过、累过、狂过、成功过、失意过……不惑之年的盈峰,正向着自己的灯塔方向前进。早已懂得了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没什么事是一场跑步或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管有的时候他还是会忍不住发点小火,至少已能做到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的境界还有待加强修炼。

主人公寄语

财会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的时候都请至少做到诚信操守。

人到中年,要拒绝油腻,培养爱好、快乐学习、勤于思考、播种善良、坚持自律。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座右铭

博文约礼,求真为善

荐书

《会计口述历史》《掌控人生主动权—孙子兵法与人生战略》《博弈论》

类似访谈: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共谋发展 再启新篇!南京大学谋划布局香港

2025年1月17日至21日,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率团访问香港地区。

访问期间,谭铁牛拜会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等座谈交流,拜访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香港教育局、香港科学园、香港数码港等机构。此外,代表团还访问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探访在港校友代表以及长期支持南大办学事业发展的香港企业家、爱国爱港社会团体及友好人士。

1月18日上午,谭铁牛拜会梁振英,介绍了自去年1月率团访港以来南大对港合作交流的最新成果。谭铁牛诚邀梁振英择时率团访问南大,表示南京大学正持续深化与香港科教领域的务实合作,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希望结合苏港两地优势,携手打造创科高地;继续联合香港高校和爱国爱港社会团体共同谋划好2025年第三届苏港创新科技合作论坛的组织工作。梁振英表示,期望南京大学未来持续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深化与香港地区的合作,精准对接香港地区各大高校在职研究生,充分依托香港这一特殊的“工具箱”,推动南大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也希望南大能够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谭铁牛拜会梁振英

1月18日下午,谭铁牛拜会林郑月娥。谭铁牛向林郑月娥介绍了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进展,尤其是在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新工科发展成绩。他表示,学校希望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进一步探索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的可行性,深化对港全方位合作。林郑月娥对南大的最新科创发展和苏州校区建设成就表示高度认可,殷切期盼南京大学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未来进一步加强与香港地区在教育、科技、人文社科和健康医学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谭铁牛拜会林郑月娥

当日,谭铁牛还访问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上海mba,与郑雁雄等就如何发挥南大优势、南大力量与南大智慧加快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交换了意见。

1月20日,谭铁牛拜会李家超,介绍了南京大学过去一年与香港地区合作的新进展、学校最新办学成果与下一步发展规划,以及南大承办香港公务员国家事务研习课程、南京大学苏港科创合作专项基金和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等对港合作项目与平台的最新发展。他表示,南京大学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享有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将竭尽所能以其文理工医协同发展的学科亮点为苏港两地的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和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生动实践作出更多新的贡献。李家超高度赞扬了南京大学与香港合作交流的深厚情谊和取得的成果,他希望南京大学在对港合作交流领域再攀新高,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探索与香港地区的新型交流合作模式,推动苏港两地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发挥南大智慧和独特优势,加快助力香港以其联通世界之所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为充分地展现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使命担当。

谭铁牛拜会李家超

谭铁牛在港期间先后访问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五所高校,与香港八大高校校长等校领导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香港教育局、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就充分发挥各自学科和资源优势、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成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机构、共同推动苏港两地高等教育和科研创新发展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未来,南京大学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结合双方共同兴趣,拓展务实合作,共同谋划探索成立联合科研机构,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推动科研联合攻关。

期间,谭铁牛在香港中文大学出席“具身智能学科交叉战略研讨会”, 围绕推动具身智能领域学术研究和学科交叉发展作主旨报告和会议总结发言。该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指导,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承办。在香港中文大学交流期间,谭铁牛向新任校长卢煜明表示衷心祝贺,期盼在卢煜明的大力支持下,两校继续在稳固的基础上深化合作,全方位拓展在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及更多领域的战略合作,持续加强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在香港城市大学访问期间,在谭铁牛与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魏明德、校长梅彦昌的见证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共谋发展 再启新篇!南京大学谋划布局香港,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清洁能源研究院代表共同签署碳中和领域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谭铁牛与香港大学校长张翔交流

谭铁牛访问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校长叶玉如等座谈交流

谭铁牛访问香港中文大学

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清洁能源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

谭铁牛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谭铁牛与香港教育局代表座谈交流

谭铁牛访问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

谭铁牛还先后拜会了多家爱国爱港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看望香港社会各界代表人士与校友代表,进一步促进南京大学与香港社会各界友好交往,拓展深度交流合作。

1月21日博士后,谭铁牛拜访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与创会会长唐英年等代表座谈。谭铁牛感谢唐英年对南大办学事业和苏港科创合作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慷慨捐助,他表示要用好南京大学苏港科创合作专项基金,深入推进与香港的务实合作,同时南大也将牵头集聚香港高校的智慧与力量,共同谋划组织好第三届苏港创新科技合作论坛。唐英年回顾了与南京大学的交往情况,赞许2024苏港创新科技合作沙龙卓有成效,期盼在2025年能继续与南大合力谋划好组织好第三届苏港创新科技合作论坛。

谭铁牛访问香港江苏社团总会

访港期间,谭铁牛还参访了香港科学园并参观科学园智能晶片与系统研发中心、香港数码港等地,深入了解香港高新技术产业最新布局、香港特区政府对创新科技企业的资助政策等情况。他先后拜访了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泽钜、澳门银河集团主席吕耀东、东亚银行总裁李民斌、香港恒基兆业主席李家杰、香港金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吴良好等,向他们介绍了南京大学最新办学成果和苏州校区建设发展情况,并谋求在已有合作基础上深化对重点领域和重点学科的扶持。谭铁牛还拜访了香港中华联谊会等社会团体,就如何更好推动南京大学与香港地区的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谭铁牛访问香港科学园

谭铁牛访问香港数码港

谭铁牛拜访李泽钜

谭铁牛拜访吕耀东

谭铁牛拜访李民斌

谭铁牛拜访李家杰

谭铁牛访问香港中华联谊会新会址

访问香港期间,谭铁牛一行还特别看望了南京大学香港校友并与校友代表亲切座谈。谭铁牛向校友们着重介绍了南京大学的最新发展成果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向长期以来密切关注和支持南京大学事业发展的各界别香港校友表示感谢,鼓励校友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提升“南大人”三个字的含金量,以实际行动充分践行南大校训,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和智慧,齐心协力助力“第一个南大”建设。

座谈会后,谭铁牛与校友共同参加了在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举办的南京大学民族乐团香港专场音乐会,与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等校方代表共迎新春。当晚,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代表、南京大学香港校友代表、香港理工大学师生、江苏青年联合会香港社团青年代表、香港中学生代表等约1000人参加音乐会。谭铁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表示,香港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希望以此次音乐会为契机,将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带给香港的朋友们;也希望以文化为媒介,进一步深化南京大学与香港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

谭铁牛出席南京大学校友见面会

谭铁牛出席南京大学民族乐团香港专场音乐会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党工委、集成电路学院、医学院、历史学院、国际化工作处(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相关人员陪同出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2074.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3月 2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 3月 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